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1分,共25分。)
1. 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
2. 历史老师提到“生活在黄河流域”、“住着半地穴式房屋”、“西安”等词句时,他讲的远古居民应该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 右图反映的是传说中我国黄河流域一位部落联盟首领的贡献,他是
A.尧 B. 禹 C. 炎帝 D.黄帝
4. 走进南京总统府,就会看到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在历史上,“天下为公”被“家天下”局面所取代的历史事件是
A.舜禅让给禹 B.禹建立夏朝 C.启继承父位 D.商汤灭夏
5. 据史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耕牛
6. 下列不属于开国国王的是
A.禹 B.汤 C.盘庚 D.周武王
7.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右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8. 小明观察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有一个诸
侯国曾是春秋时期的霸主,而在战国形势图上却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 B.齐 C.楚 D.秦
9. 每年清明节,都江堰市都举行清明放水节活动,以纪念都江堰水利
工程的修筑者。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人是
A.李冰 B.张仲景 C.贾思勰 D.郦道元
10. 七年级四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
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
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
人,授予爵位田宅
11.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这一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县制 C.奖励耕战 D.统一
度量
12.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格言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孟
子》
13. 下列思想家中属于学派创始人的是①老子 ②孔子 ③庄子 ④
墨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 假如你生活在秦朝,你认为下列史实可信的有
①拜会县令 ②夜读《史记》③拿着圆形方孔钱上街买东西 ④用小篆
写信给远方的朋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5. 当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或开设的“孔子课堂”有五百多
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16.西汉时期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局面是在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7. 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哪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鲜卑 B.氐族 C.羌族 D.匈奴
18. 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王昭君 C.卫青 D.班超
19. “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20. 某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水经注》
21. 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场战役是
吴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2. 右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a
A.成都 B.长安 C.洛阳 D.建业
23. 南京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下列曾以此为都城的政权是
A.西周 B.东周 C.东汉
D.东吴
2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与社会的倒退
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
与国家走向
25. 下列朝代,属于统一的封建王朝有:①秦 ②西汉 ③东汉 ④三国 ⑤西晋
⑥东晋 ⑦南北朝
A.①②③⑤
B.②③⑥⑦
C.①②③⑥
D.④⑤⑥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26.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 ▲ 的国家。
27.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 。
28.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大变革的时代, ▲ 社会逐步解体,
▲ 社会逐步形成。
29. ▲ 年,秦王 ▲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
的封建国家——秦朝。
30. 秦朝在设置丞相、太尉和 ▲ 三个官职,分管行
政、军事和监察。
三、材料题(31题9分,32题4分,33题6分,34题9分)
31.(9分)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了很多的尝试。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1)为巩固统一局面秦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什么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是谁?这套制度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3分)(2)秦皇、汉武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3)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帝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2分)
(4)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2.(4分)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同学都喜欢旅游。在旅游业中有一句行话说“到西安看坟头”说的是以西安为代表的陕西的文物古迹很多。如果你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在学完了《历史》七年级(上册)后去西安旅游,举出你想去参观的景点两例,并说明其理由。
33.(6分)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结成了亲家。
(1)上述情境中,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1分)
(3)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1分)
34.(9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_ ▲ _朝时期的人们刻写在龟
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由此开始。(2
分)
(2)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内刻有近500
个文字,这种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又叫做“__ ▲___”。(1分)(3)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把
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2分)
(4) ▲ 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楷书、草书、行书流行,东晋王羲之的《__
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人们称为 ▲ 。(3分)
(5)谈谈你对汉字或书法艺术的认识。(1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234567101112131415
C D D C B C B A A A B C B D C 16171819202122232425
D D A D B B A D C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7分)
26、粟 27、禅让制 28、奴隶;封建
29、公元前221年 嬴政 30、御史大夫
三、材料题(30题9分,31题4分,32题6分,33题9分)
31、(1)封建主义的集权制度(1分);皇帝(1分);郡县制(1分);
(2)焚书坑儒(1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
(3)主父偃(1分);推恩令(1分);
(4)将盐铁经营权收归(1分);统一铸造五铢钱(1分);31、写出景点1分,理由1分,景点朝代必须是七上涉及的朝代
半坡遗址:这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黄帝陵:黄帝是华夏族(汉族)的始祖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轰动世界,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骊山陵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规模宏大。
阿房宫遗址:秦王朝的巨大宫殿
32、(1)改鲜卑姓为汉姓,改穿汉服,说汉话,与汉族通婚。(1点1分,共4分)
(学生如答改用汉族制度、改用汉族官僚制度、担任汉族官职、领取俸禄等,也给1分。直接照抄原材料不得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 (3)加速了民族大融合(1分)
33、(1)商(殷)(1分);甲骨文(1分); (2)金文(铭文)(1分);
(3)小篆(1分);隶书(1分); (4)东汉(1分);兰亭序(1分);书圣(1分);
汉字:历史悠久;由繁到简;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书法:实用功能;审美功能
(任答一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