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两性离子()
2.必需氨基酸( )
3.等电点( )
4.构型()
5.蛋白质的一级构造( )
6.构象()
7.蛋白质的二级构造( )
8.构造域()
9.蛋白质的三级构造( )
10.氢键( )
11.蛋白质的四级构造( )
12.离子键( )
13.超二级构造( )
14.疏水键( )
15.范德华力( )
16.盐析( )
17.盐溶( )
18.蛋白质的变性()
19.蛋白质的复性()
20.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21.凝胶电泳( )
22.层析()
23.磷酸二酯键( )
24.碱基互补规律( )
25.反密码子()
26.顺反子()
27.核酸的变性及复性(、)
28.退火()
29.增色效应( )
30.减色效应( )
31. 的熔解温度( )
32.分子杂交( )
33.米氏常数( 值)
34.底物专一性( )
35.辅基( )
36.单体酶( )
37.寡聚酶( )
38.多酶体系( )
39.激活剂()
40.抑制剂( )
41.变构酶( )
42.同工酶()
43.酶原()
44.酶的比活力( )
45.酶的活性中心( )
46.生物氧化( )
47.呼吸链( )
48.氧化磷酸化( )
49.磷氧比()
50.底物程度磷酸化( )
51.糖异生()
52.发酵()
53.变构调整( )
54.糖酵解途径( )
55.糖的有氧氧化( )
56.磷酸戊糖途径( )
57.必需脂肪酸( )
58.脂肪酸的β-氧化(β- )
59.半保存复制( )
60.不对称转录( )
61.逆转录( )
62.冈崎片段( )
63.复制叉( )
.领头链( )
65.随后链( )
66.有意义链( )
67.内含子()
68.外显子()
60.质粒()
61.生物固氮( )
62.复原作用( )
63.氨的同化( )
.转氨基作用()
65.性核酸内切酶( )
66.密码子()
67.变偶假说( )
68.移码突变( )
69.反义( )
70.核糖体()
71.同源蛋白质( )
72.结合脱氨基作用()
73.启动子()
74.酰基载体蛋白( )
75.限速酶( )
76.的变性()
77.别构效应( )
78.α—螺旋(α)
二、单项选择题
( )1.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 )2.精氨酸的1=2.17、2=9.04(α2)、3=12.48(胍基),为:
A.(2.17+9.04)/2 B.(2.17+12.48)/2
C.(9.04+12.48)/2 D.(2.17+9.04+12.48)/3
( )3.谷氨酸的1=2.19()、2=9.67(3)、3=4.25() ( )
A、1/2(2.19+9。67) B、1/2(9.67+4.25)
C、1/2(2.19+4.25) D、1/3(2.17+9.04+9.67)
( )4.为8时,荷正电的氨基酸为( )
A、 B、 C、 D、
( )5.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精氨酸 B.甘氨酸 C.色氨酸 D.谷氨酸
( )6.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蛋白质一级构造内容的是( )
A.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
B.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键链方式
C.多肽链中主肽链的空间走向,如α-螺旋
D.胰岛分子中A链及B链间含有两条二硫键,分别是A77,A2019
( )7分子的作用是:
A.生物复原 B.活性激素 C.养分贮藏 D.构成维生素
( )8.蛋白变性后:
A.溶解度降低 B.不易降解
C.一级构造破坏 D.二级构造丢失
( )9.维持蛋白质一级构造的化学键是:
A.盐键 B.二硫键 C.疏水键 D.氢键 E.肽键
( )10.蛋白质中的α-螺旋和β-折叠都属于:
A.一级构造 B.二级构造 C.三级构造 D.四级构造 E.侧链构造
( )11.α-螺旋每上升一圈相当于几个氨基酸?
A.2.5 B.3.6 C.2.7 D.4.5 E.3.4
( )12.维持蛋白质四级构造的主要化学键是:
A.氢键 B.盐键 C.疏水键 D.二硫键 E.范德华力
( )13.氨基酸及亚反响所释放的N2气中,氨基酸的奉献是( )
A、25% B、50% C、80% D、100%
( )14.下列叙述中哪项有误( )
A、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在确定它的二级构造、三级构造乃至四级构造中起重要作用
B、主肽链的折叠单位~肽平面之间相关一个C碳原子
C、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构造和一级构造被破坏,因此丢失了原有生物活性
D、维持蛋白质三维构造的次级键有氢键、盐键、二硫键、疏水力和范德华力
( )15.蛋白质变性过程中及下列哪项无关( )
A、理化因素致使氢键破坏 B、疏水作用破坏
C、蛋白质空间构造破坏 D、蛋白质一级构造破坏,分子量变小
( )16.蛋白质三级构造形成的驱动力是( )
A、范德华力 B、疏水作用力 C、氢键 D、离子键
( )17.引起蛋白质变性缘由主要是( )
A、三维构造破坏 B、肽键破坏
C、胶体稳定性因素被破坏 D、亚基的解聚
( )18.分子构造式为-2---的氨基酸为( )
A、丝氨酸 B、苏氨酸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
( )19.下述( )环境下,水溶性蛋白质溶解度一般最小。
A.纯水 B.稀盐 C.等电点 D.最适
( )20.熟食品较生食品中的蛋白质更简洁消化,主要因为:
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有利于氨基酸汲取
B.蛋白质分子变性,疏水氨基酸残基可局部暴露在分子外表
C.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
D.生食品中蛋白质不易溶解
( )21.下列辅因子中,不包含腺苷酸的辅因子是:
D.维生素C
( )22.( )试验是最早证明是遗传物质的干脆证据。
A.大肠杆菌基因重组 B.肺炎链球菌转化
C.多物种碱基组成分析 D.豌豆杂交
( )23.同原核细胞一样,线粒体是( )分子。
A.双链线形 B.单链线形 C.双链环状 D.单链环状
( )24.紫外分析的A260280比值低,说明溶液中( )含量高。
A.蛋白质 D.核苷酸
( )25生物合成的原料是:
( )26.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有利于:
A.进步底物分子的自由能 B.降低反响活化能
C.增加反响的平衡常数 D.降低反响的平衡常数
( )27. 提取有活性的酶可采纳:
A.热沉淀法 B.生物碱沉淀法 C.盐析法 D.酸水解法
( )28.据米氏方程达50时的底物浓度应为( )。
A.0.5 B.1.0 C.2.0 D.5.0
( )29.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酶促反响:
下降, 下降 下降, 增加
不变, 增加 不变, 下降
( )30.真核生物中,酶的常见共价修饰形式为:
A.磷酸化 B.硫酸化 C.糖苷化 D.腺苷化
( )31.变构剂及酶结合后,酶:
A.构象不变,活性降低 B.构象变更,活性增加
C.构象变更,活性降低 D.活性增加或降低
( )19.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4F
( )20.糖代谢中,常见的底物分子氧化方式是( )氧化。
A.加氧 B.脱羧 C.脱氢 D.裂解
( )21.生物体内用于合成反响和细胞复原作用的复原力主要由( )代谢供应。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类 D.核酸
( )22.经高能中间产物干脆转移能量形成称:
A. 转能作用 B.偶联作用
C.氧化磷酸化 D.底物程度磷酸化
( )23.呼吸链电子传递导致了( )电化学势的产生。
3-
( )24.人体内,葡萄糖无氧氧化的产物为:
A.乙醇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酸
( )25.维持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
A.蛋白质溶液是大分子溶液 B.蛋白质溶液具有扩散现象
C.蛋白质分子带有电荷 D.蛋白质分子的外表电荷及水化膜
( )26.肾上腺素可激活肝脏( ),引起血糖增加。
A.淀粉水解酶 B.糖原磷酸化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 )27.脂肪酸β–氧化主要产物是:
2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辅酶A
( )28.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脂类为:
A.甘油三酯 B.甘油二酯 C.糖脂 D.磷脂
( )29.人体氨基氮降解的终产物是:
A.尿素 B.尿酸 C.尿囊酸 D.氨
( )30. 人体嘌呤氮降解的产物之一是( ),该物质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可导致人类产生痛风病。
A.氨 B.尿酸 C.黄嘌呤 D.次黄嘌呤
( )31.可消退双螺旋解开时产生正超螺旋(拧紧作用)的酶是:
A.解链酶 B.解螺旋酶 C.拓扑异构酶 D.聚合酶
( )32.细胞内复制起始的引物是:
A.一小段 B.一大段 C.一小段 D.一大段
( )33.一般位于基因上游,可被聚合酶识别并特异结合的片段称为:
A.起点 B.启动子 C.外显子 D.内含子
( )34. 关于酶原及酶原激活,正确的是:
A.体内全部的酶在初合成时均以酶原的形式存在
B.酶原的激活没有什么意义
C.酶原的激活过程也就是酶被完全水解的过程
D.酶原激活过程的本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 )35. 下列有关维生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 B.是体内能量的来源之一
C.在很多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D.体内须要量少,且必需由食物供应
( )36. 人体代谢活动主要的干脆供能物质是:
A.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脂肪酸
( )37. 糖原合成时,葡萄糖供体是:
1 6
( )38.转氨基作用不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这是因为:
A.转氨酶在体内分布不广泛 B.转氨酶的辅酶简洁缺乏
C.转氨酶的专一性不强 D.只是转氨基,不能最终脱去氨基
( )39.关于复制的叙述,下列( )项是不正确的。
A.为半保存复制 B.从复制机制看为半不连续复制
C.以四种为原料 D.以指导的聚合酶催化
( )40. 在相宜条件下,两条核酸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
这取决于:
A、的值 B、序列的重复程度
C、核酸链的长短 D、碱基序列的互补
( )4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胞内信使的是:
A. 胰高血糖素 B.三磷酸肌醇
2+
( )42. 关于非绿色细胞胞内,描绘不正确的是:
A. 磷酯键水能高于其它磷酸化合物 B.主要由氧化磷酸化产生
C.可以供应2个高能磷酸键 D.是细胞能量的通用形式
( )43. 蛋白激酶描绘精确的是:
A.催化向其它蛋白质转移磷酸基团
B.催化其它蛋白质共价修饰
C.以酶原激活的形式催化其它蛋白质产生活性
D.水解以激活糖酵解的酶
( )44.下列过程不包含酶原激活反响的是:
剪切加工 B.消化道蛋白酶产生活性
C.血液凝固 D.胰岛素原激活
( )45.关于酶叙述,( )是不正确的。
A.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有些酶干脆参及反响
C.大多须要辅因子 D.可以降低反响的活化能
( )46.关于米氏常数,正确观点是:
A.及底物浓度有关 B.及酶浓度有关
C.及温度、无关 越小,酶及底物亲和力越大
( )47.关于酶的不行逆抑制剂,正确的是:
A.通过共价键及酶结合 B.引起酶变性失活
C.具有非专一性 D.及酶结合形成沉淀
( )48. 参及组成的维生素是:
A.尼克酸 B.泛酸 C.叶酸 D.硫辛酸
( )49. 参及组成的维生素是:
A.硫胺素 B.核黄素 C.生物素 D.钴胺素
( )50. 磺胺药构造及对氨基苯甲酸相像,当前者浓度在体内远大于后者时,可在( )合成中取代对氨基苯甲酸,阻断合成。这导致多种微生物生命不能持续。
A.泛酸 B.四氢叶酸 C.抗坏血酸 D.尼克酸
( )51.关于一级构造,( )项是不正确的。
A.原核生物为环状单链构造 B.真核生物为线形双链构造
C. 以3-5磷酸二酯键相连 D.真核细胞常常出现重复序列
( )52.酶法测序中,采纳四种加一种,作用是:
A.产生有相应碱基标记的片段 B.产生以相应的碱基为终止的片段
C.产生含有不同数量的片段 D.产生唯一长短的片段
( )53.( )代谢是体内四大类物质代谢的中枢。
A.糖 B.核酸 C.蛋白质 D.脂类
( )54.代谢的分子程度调整不包括( )调整。
A.基因转录 B.酶变构 C.共价修饰 D.细胞定位
( )55.关于糖的描绘,不正确的是:
A.有的糖含氮 B.分子构造通式为(2O)n
C.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 D.是合成其它物质的根本原料
( )56.下列物质中不是二糖的化合物为:
B.麦芽糖 C.乳糖 D.蔗糖
( )57. 关于多糖的描绘,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相连,分子链螺旋延长
B.直链淀粉中不包含α-1,6糖苷键
C.及支链淀粉比拟,糖原侧链分支多而短
D.葡萄糖醛酸是肝素、透亮质酸、硫酸软骨素等粘多糖主要单体之一。
( )58.小肠上皮对葡萄糖的汲取,正确的是:
A.干脆依靠于水解供能
B.及钠离子同时进展反向运输
C.及质子协同运输
D.须要膜上载体
( )59.糖代谢中,( )途径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起始途径。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磷酸戊糖 D.糖醛酸
( )60.糖酵解代谢流量调解中,最重要的调整酶是( )。
A.已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
( )61.( )是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
A.1,6-二磷酸果糖 B. 2,6-二磷酸果糖
( )62.( )是糖原合成的最初引物。
B.小分子糖原 C.中等分子糖原 D.一个37的蛋白质
( )63.代谢的分子程度调整不包括( )调整。
A.基因转录 B.酶变构 C.共价修饰 D.细胞定位
( )55.关于糖的描绘,不正确的是:
A.有的糖含氮 B.分子构造通式为(2O)n
C.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分子 D.是合成其它物质的根本原料
( )56.下列物质中不是二糖的化合物为:
B.麦芽糖 C.乳糖 D.蔗糖
( )57. 关于多糖的描绘,不正确的是:
A.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相连,分子链螺旋延长
B.直链淀粉中不包含α-1,6糖苷键
C.及支链淀粉比拟,糖原侧链分支多而短
D.葡萄糖醛酸是肝素、透亮质酸、硫酸软骨素等粘多糖主要单体之一。
( )58.小肠上皮对葡萄糖的汲取,正确的是:
A.干脆依靠于水解供能
B.及钠离子同时进展反向运输
C.及质子协同运输
D.须要膜上载体
( )59.糖代谢中,( )途径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起始途径。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磷酸戊糖 D.糖醛酸
( )60.糖酵解代谢流量调解中,最重要的调整酶是( )。
A.已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
C.丙酮酸激酶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
( )61.( )是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变构激活剂。
A.1,6-二磷酸果糖 B. 2,6-二磷酸果糖
( )63.磷酸基团转移能高于的物质是( )。
A.磷酸肌酸 B.3-磷酸甘油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以上都是
( ).甾体、萜类物质的构成单体为( )。
A.乙酰辅酶A B.糖醛酸 C.乙烯 D.异戊二烯
( )65. 2,4-二硝基苯酚解偶联的机制是( )。
A.消退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电化学势
B.消退线粒体外膜两侧的质子电动势
C.破坏线粒体内膜,降低其通透性
D.破坏线粒体外膜,增加其通透性
( )66.以下物质中( )不是电子传递抑制剂。
2 2S C.氰化物 D.一氧化碳
( )67.下列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 )。
A.卵磷脂 B.三脂酰甘油 C.二脂酰甘油 D.单脂酰甘油
( )68.肝脏中酮体的主要代谢来源于( )的氧化分解。
A.氨基酸 B.脂肪酸 C.丙酮酸 D.乙酰辅酶A
( )69.( )羟化脱羧产物会引起人晕厥。
A.色氨酸 B.苯丙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 )70. ( )羟化脱羧产物为肾上腺素类物质。
A.色氨酸 B.酪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 )71.细胞病变或感染病毒后会产生內源抗原递呈反响,
这及胞内( )系统有关。
A.溶酶体 B.泛肽 C.电子传递 D.蛋白质合成
( )1.下列方法中,哪一种不是纯化单一蛋白质的方法?( )
A.等电点沉淀法 B.电泳法
C.有机溶剂沉淀法 D.凝胶过滤(分子筛)法
( )2. 变构效应是多亚基功能蛋白、寡聚酶及多酶复合体的作用特征,下列动力学曲线中哪种一般是别构酶(蛋白质)所表现的:( )
A. B. C. D.
( )3.等电点下的氨基酸:
A.羧基和氨基等量解离 B.不解离
C.溶解度增加 D.不稳定,易降解
( )4分子中,( )含有起生物复原作用的基团。
A.
( )5.蛋白质变性后:
A.表现出较高活性 B.简洁被蛋白酶水解
C.不简洁沉淀 D.紫外光汲取显著增加
( )6.( )是常见的胞内信使之一。
( )7.可消退双螺旋解开时产生正超螺旋(拧紧作用)的酶是:
A.解链酶 B.解螺旋酶 C.拓扑异构酶 D.聚合酶
( )8.1948年( )的细菌转化试验证明了是遗传物质。
( )9. 3'( )是分子的特有构造。
( )10热变性后:
A.紫外汲取增加 B.磷酸二酯键断裂 C.不可以复性 D.形成超螺旋
( )11.同一般催化剂一样,酶促反响:
A.不变更反响的平衡点 B.具有高度专一性
C.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 D.须要温柔环境
( )12.据米氏方程,[S]= 时,反响速度v为( )。
A.0.1 B.0.5 C.0.9 D.0.99
( )13.最适温度之下,持续增加温度,酶促反响速度:
A.增加 B.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加
( )14. 构成多核苷酸链骨架的关键是:
A.1′,5′-磷酸二酯键 B.4′,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3′,5′-磷酸二酯键
( )15. 提取酶制品时,最志向的结果是:
A.蛋白产量最高 B.转换数最高
C.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 D.比活力最高
( )16.有机砷类不行逆抑制剂作用于含巯基的酶后,运用二巯基丙醇:
A.可去除抑制剂复原酶活性 B.可去除抑制剂但不行复原酶活性
C.酶活性不能复原 D.抑制剂不行除去但可复原酶活性
( )17.关于同工酶,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基因表达产物 B.同一蛋白质修饰产物
C.催化相像的反响 D.催化不同反响
( )18.及视网膜感光有关的维生素是维生素:
( )19.二碳单位的载体是( )。
( )20.生物氧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A.转换能量 B.分解有机物 C.释放2 D.汲取O2
( )21.呼吸链的末端氧化酶是:
A.多酚氧化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抗坏血酸氧化酶 D.过氧化氢酶
( )22.( )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变构激活剂。
C.柠檬酸 D.苹果酸
( )23.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最主要的方式是:
A.尿素循环 B.结合脱氨基作用
C.转氨基作用 D.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 )2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半保存式复制 B.有多个复制叉
C.有几种不同的聚合酶 D.聚合酶无核酸外切酶活性
( )25. 蛋白质中多肽链形成α-螺旋时,主要靠哪种次级键维持( )
A.疏水键 B.肽键 C.氢键 D.二硫键
( )26.若用重金属沉淀为8的蛋白质时,该溶液的值应为:
A.8 B.>8 C.<8 D.1-14
( )27. 有关转录的错误叙述是:
链按3′→5′方向延长 B.只有一条链可作为模板
C.以为底物 D.遵从碱基互补原则
( )28.人体氨基氮降解的终产物是( )。
A.尿素 B.尿酸 C.氨 D.尿囊酸
( )29.人体嘌呤氮降解的产物之一是( ),该物质血液浓度过高可导致人类产生痛风病。
A.氨 B.尿酸 C.黄嘌呤 D.次黄嘌呤
( )30.细胞内复制起始的引物是( )。
A.一小段 B.一大段 C.一小段 D.一大段
( )31.构造基因上游可被聚合酶识别并特异性结合的片段称:
A.起点 B.启动子 C.外显子 D.内含子
( )32. 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 调整蛋白质溶液的 B.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C. 及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盐 D.中和外表电荷、破坏水化膜
( )33.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酮体
( )34.真核生物酶化学修饰调整的主要方式是:
A.甲基化及去甲基 B.乙酰化及去乙酰基
C.磷酸化及去磷酸 D.聚合及解聚
( )35.长链脂肪酰基进入线粒体氧化的关键因素是:
A. 脂酰合成酶活性 B. 含量
C. 脂酰脱氢酶活性 D. 肉碱脂酰转移酶活性
( )36.血浆谷草转氨酶(、)活性明显增高时,最可能发病器官:
A.心 B.肾 C.胰腺 D.肝
( )37.下列描绘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A.各种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是互相联络的
B.体内各种物质的分解、合成和转变维持着动态平衡
C.物质的代谢速度和方向确定于生理状态的须要
D.进入人体的能源物质超过须要,即被氧化分解
( )38. 同原核细胞一样,线粒体是( )分子。
A.双链线形 B.单链线形 C.双链环状 D.单链环状
( )39.肾上腺素可激活肝脏( ),引起血糖增加。
A.淀粉水解酶 B.糖原磷酸化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丙酮酸激酶
( )40.生物膜中含量最多的脂类为:
A.甘油三酯 B.甘油二酯 C.糖脂 D.磷脂
三、简洁题
1.哪些因素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变性后蛋白质的性质有哪些变更?
2.蛋白质分别分析技术常用的有哪几种,简述凝胶过滤、电泳根本原理。
3.蛋白质的根本构造及高级构造之间存在的关系如何?
3.简述双螺旋模型
4.酶高催化效率的因素及其机理是什么?
5.温度、如何影响酶催化速率?
6.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是什么?
7.核苷酸的生物功能。
8.简述糖代谢的主要调整物的类别及调整方向。
9.简示胰高血糖素调整肝脏发动糖原分解过程。
10.2,6-二磷酸果糖有什么作用?胰高血糖素对其如何产生影响?
11.动植物脂肪酸有哪些共性?
12.体内蛋白质降解有什么意义?
13.蛋白质作用引起肝昏迷的可能缘由?
2.生物氧化有哪些特点?
3.简述双螺旋构造模型。
4. 糖类物质在生物体内起什么作用?
5.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在代谢中的作用?
6.区分于一般催化剂,酶催化有哪些特点?
7.什么是性内切酶?举出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两个应用方面
8.脂肪酸分解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和作用有什么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