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EXCEL中数据的计算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1课时 | |||
| 教 学 目 标 | 1. 知识目标 (1)掌握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格式。 (2)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及填充柄的使用。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利用EXCEL中数据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发现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应用科学的意识。 | |||||||
| 重点 | 自动求和的方法步骤,公式和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 |||||||
| 难点 | 灵活运用公式和常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 |||||||
| 教法 |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分层教学法 | |||||||
| 教具 | 黑板,多媒体网络教室,自制课件 |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 复习整理 温故知新 (3分钟) | 提问: 1.EXCEL软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EXCEL表格中的数据有哪些类型? | 设问,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 学生讨论回答 | 课件显示 | ||||
新课导入 (2分钟) | 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利用EXCEL来制作表格,EXCEL工作表具有很强的数据计算能力,可以通过我们提供的公式和函数自动进行计算,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1)学习成绩的统计 (2)日常开支的统计 (3)工资奖金的统计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说一下EXCEL计算功能在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啊? | 教师列举EXCEL计算的功能应用 | 学生观察 并试着说出其他应用 | 课件显示 | ||||
| 教学过程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备注 |
| 教学内容一: 基本任务 (15分钟) |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EXCEL计算的具体使用: 一.呈现任务 打开上一节课制作的“学生成绩登记表”如下图所示,完成相关计算: 1.利用公式计算每个同学的总分和平均分。 2.利用函数计算各学科的平均分、总分、最高分、最低分。 二.任务解决的技术要点 1.求取单个学生总分和平均分的数学表达式如何? 2.如何快速计算其它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利用填充柄)? 3.函数使用的基本方法,常用函数的格式? 三、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检查 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查找书本或相关资料(教师预先提供),可完成任务或与同学协作完成。 四、学生(教师)操作,教师纠错、小结 1.推选学生展示成果,并演示相关操作。 2.教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进行讲解、强调。 3.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改进。 | 课件显示,提出任务 教师选一个实例进行演示 记录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 教师点拨 | 学生获取信息,了解项目要求 学生参照书本及教师演示,讨论自主解决技术要点 | |
教学内容二: 扩展任务 (20分钟) | 一.呈现任务: 打开“超级女声大赛得分统计表”,为超女比赛计算成绩:1.求出各位选手的最高分、最低分。 要求:利用常用函数求最大值Max( ),求最小值Min( ) 2.求出各位选手的平均得分。 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得出平均分。 二.学生自主或讨论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检查。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求最大值和最小值时,不利用函数求值,而是根据要求目测寻找。 (2)求平均得分时,使用常用函数Average(),但是没有注意到任务中所提出的条件。 教师采取的应对策略: 提醒学生要注意求平均得分的条件,不能使用常用的求平均值函数。 三.推选学生展示成果,纠错、小结 1.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演示操作。 2.对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提出合理解决方法。 3.教师演示操作步骤,学生完善改进。 | 记录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 对普遍性问题要集中强调 | 学生自主完成,可以讨论 | |
| 小结 (3分钟) | 1.学生互相讨论利用公式,函数进行计算的特点及其合理应用的方法。 2.上交作业,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并做知识小结。 | 归纳总结 | 学生回顾任务解决的过程 | |
| 拓展训练 (2分钟) | 利用EXCEL统计本月的家庭日常开支情况? | 课件显示 | 课后完成 | |
| 板书 | EXCEL中的数据计算 任务一 任务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