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 第 四 单元 日期: 年 月 日(星期 )
| 课 题 | 12 卧薪尝胆 | 重点 | 难点 | 学习水平 | |||||||
| 课 型 | 新 授 课 | 课 时 | 第 1 课时 | 识记 | 理解 | 运用 | |||||
|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 √ | √ | √ | √ | ||||||
| 2、理清脉络。 | √ | √ | √ | ||||||||
|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 ||||||||||
| 教学媒体 | 小黑板、挂图 | ||||||||||
| 教 学 过 程 | 个性化修改 | ||||||||||
|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 |||||||||||
| 1、同学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 |||||||||||
|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 | |||||||||||
| 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请你介绍一下。 | |||||||||||
|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薪”指?“胆”指?谁卧薪尝胆? | |||||||||||
|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 |||||||||||
|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 |||||||||||
|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1)读通顺、读明白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 |||||||||||
| (2)想想课文内容和人物间的关系。 | |||||||||||
| 2、检查自学、分段情况。 | |||||||||||
| 3、过渡: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 | |||||||||||
| 理解生字词的意思。(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会稽、勾践、夫差 | |||||||||||
| 指名读 正音 交流词语 齐读 | |||||||||||
|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 |||||||||||
| 1、 出示生字:吴、 勾、 践 、示、 谋 、臣、 免、 患、 议 | |||||||||||
|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 |||||||||||
| 2)指导书写:灭 免 患 吴“臣” 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 | |||||||||||
| 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 |||||||||||
| 2 、思考:课文讲一个什么故事?(再读课文 交流) | |||||||||||
| (课文主要讲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 |||||||||||
| 教 学 过 程 | |||||||||||
| 3、分段朗读课文。指名读 正音。 | |||||||||||
| 4、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读懂什么? 交流:两个小国都想干什么? | |||||||||||
|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 |||||||||||
| 1、描红、抄写词语。 | |||||||||||
| 2、 比一比,组词 | |||||||||||
| 溅( ) 议( ) 臣( ) 谋( ) | |||||||||||
| 浅( ) 意( ) 晨( ) 某( ) | |||||||||||
| 3、完成下面的填空; | |||||||||||
| _ 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4、有什么收获? | |||||||||||
| 板书: 12 卧薪尝胆 | |||||||||||
| 战胜 | |||||||||||
| 越王 卧薪尝胆 吴王 | |||||||||||
| 转弱为强 | |||||||||||
| 灭掉 | |||||||||||
| 教学反思 | |||||||||||
语文 学科 三 年级 5 册 第 5 单元 日期: 2010 年7 月 26 日(星期 一)
| 课 题 | 14“东方之珠” | 重点 | 难点 | 学习水平 | |||||||
| 课 型 | 新授课 | 课 时 | 第二课时 | 识记 | 理解 | 运用 | |||||
| 教学目标 | 1 、学习本课 课文内容,体会的美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 ||||||||||
|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 读写结合 | ||||||||||
| 教学媒体 | 小黑板 | ||||||||||
| 教 学 过 程 | 个性化修改 | ||||||||||
|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②指导朗读。 (听出来了吗?课文首先交待了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说她是"我国 南大门",接着简要介绍那里的 和 多么美啊,多让人自豪啊,一起读读看,是不是有这种感觉)③齐读。④ 练背。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试试怎样读出文中的意思。 1)、各自轻声读。2)、指名读。3)、谁想好了,第1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板书:浅水湾好地方)在这句话中,作者用了哪两个词点明了这个好地方的迷人之处,那就是……(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4)、作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了一同美妙和画面。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波光粼粼的海面……再细读读看,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5)、在这如仙境一般的沙滩上,人们感到真是 …… 6)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大家轻读第2句,去大胆想象、体会。 2、指导背诵 三 、多元导读,合作解疑 ⒈学习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 | |||||||||||
| 教 学 过 程 | 个性化修改 | ||||||||||
| 么? ⑶理解"举世闻名"。下面两句话就是具体写他的举世闻名的。 ⑷小结: 第3自然段写了海洋公园里海豚的表演。 2、学习第4自然段。 ⑴指名读。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⑶理解"闹市口"。闹市口的具体情况怎样?⑷看书上插图,对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获得感性认识。⑸小结:第4自然段描写了 铜锣湾闹市口的繁华⑹齐读第4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这一句说了什么?⑶为什么说是"灯的海洋"?又是怎样具体描写得?⑷看书上插图,欣赏夜得美丽。 ⑸结:第5自然段描写夜灯光如海洋得美丽景色。 ⑹齐读第5自然段。 4、学习第6自然段。 ⑴学生按照上面得步骤自学第6自然段。 ⑵检查自学情况。 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中心句?说了什么? ⑶请学生小结课文第6自然段. ⑷ 齐读课文第6自然段.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⒈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背诵课文 板书: 迷人的 沙滩(浪平沙细、阳光和煦) 14 “东方之珠” 著名的公园(举世闻名) 热闹的街市(灯的海洋)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