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8ad9ee9e20cd492e9d84927b09850c26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3:01:31
文档

8ad9ee9e20cd492e9d84927b09850c26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A.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B.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
推荐度:
导读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A.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B.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

A.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D.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分界线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该线相吻合          

B.它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它是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的分界线

3.要想做到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正确的做法是(    )

A.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B.我行我素,按领导主观意志办事

C.顺其自然,靠天吃饭                D.短期效益,仅顾眼前利益

4.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说法错误的是

A、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下列地理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类型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工业区

C.经济特区                           D.特别行政区

6.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云南滇池和的布达拉宫分别位于(     )

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D.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8.划分我国四个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特征           B.气候差异

C.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

9.天门、仙桃、潜江三地都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小麦、棉花、甜菜                  B.棉花、小麦、青稞、油菜

C.水稻、小麦、棉花、油菜                  D.水稻、小米、油菜、花生

10.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青藏地区——高寒

B.西北地区——干旱

C.北方地区——白色沙漠

D.南方地区——湿热

11.我国小麦与水稻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沿南岭一线  

C.沿黄河南岸一线                 D.沿长城一线

12.住竹楼、欣赏孔雀舞,最适宜到

A.黄土高原     B.西双版纳     C.珠江三角洲     D.首都北京

13.下列叙述符合我国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特征的是(    )

A.从农业方面看,具有南麦北稻的特征

B.我国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C.我国经济发展北部高,南部低

D.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线稀疏,西部地区密集

14.下列各组区域中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

C.常坑工业园、大横绿色农业区、九峰山、闽江

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

15.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   )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     B、秦岭—淮河线  

C、青藏高原的边缘线  D、黑河—腾冲线

16.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水资源贫乏

B、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C、青藏地区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D、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从西到东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渐变

17.下列有关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

B. 加大了环境污染,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是我国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D. 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

18.你对天门、仙桃、潜江三市区域地理了解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属于武汉城市圈                       B.都属汉水流域

C.都是湖北省直管市                       D.都属季风区,年降水量600mm左右

1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

A、南岭    B、秦岭——淮河    C、黄河    D、长江 

20.某中学小明、小睿、小玲、小芳四位同学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后,他们各自谈了学习体会,你认为他们哪位说的是错误的?(     )

A.划分秦岭—淮河线是以气候为主导因素来划分的

B.划分秦岭—淮河线是以年降水量划分的

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是以季风为主导因素划分的

D.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21.我国的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山南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22.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

A.400mm等降水量线               B.200mm等降水量线

C.50mm等降水量线                D.800mm等降水量线

23.下列属于南方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是(        )。

A、赛马       B、划龙舟       C、摔跤       D、滑雪

24.我国的某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山南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25.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和温带性气候

D.温带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26.家在北京的玲玲在梅州旅游时能看到的客家民居是

A.围龙屋    B.窑洞    C.四合院    D.蒙古包

27.关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方地区的传统运动项目是游泳和赛龙舟,北方地区的是溜冰和滑雪

B.南方地区的房屋一般高大宽敞,便于通风散热,北方地区的房屋一般墙体较厚,门窗较小

C.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比较缺乏

D.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为主,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

下图中山脉和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各题。

28.河流西侧的山脉是(  )

A.巫山  B.太行山

C.秦岭  D.武夷山

29.关于甲所在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冬季结冰             B.耕地以水田为主

C.传统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0.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  )

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

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

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

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得分
三、连线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得分
四、填表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得分
五、判断题(题型注释)
评卷人得分
六、综合题(题型注释)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17分)

(1)A是           地区;  B是           地区;   C是           地区;D是           地区。

(2)区域AB之间的界限由Ⅰ           (山脉)和Ⅱ           (河流)构成。该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___℃等温线及我国年降水量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大致接近。

32.随着东北三省粮食产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东北“粮仓”作为我国粮食市场“稳压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读下面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多选)______________.

A.扩大生产规模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D.改良品种

(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解析】

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又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及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沿着400毫米年降水量分界线,故选D.

考点:本小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C

【解析】

试题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是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A

【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做到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经济;不可我行我素,按主观意志办事,要从实际出发;要遵守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不能顺其自然、靠天吃饭;要有长远目光,要考虑长远利益,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4.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岭—淮河地理意义的准确识记。秦岭—淮河地理意义包括:南方水田和北方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还有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等,而B选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所以错误的是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5.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原因形成的区域,如珠江三角洲、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柴达木盆地,是自然区域,按省、市、县等形成区划划分的区域,如特别行政区、四川省、天津市,是行政区域.经济相互协作分工,联系比较紧密,形成一个相对密不可分的整体,如深圳经济特区、京津唐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带等是经济区域,所以珠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类型,故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该题考查自然区域的定义。 

6.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的意义。秦岭—淮河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应该选择C.①④.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

7.B

【解析】

试题分析:云南滇池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故本题选B。

考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8.D

【解析】

试题分析:

我国地域辽阔,经纬度跨度大,我们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把我国划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区域。南、北方地区纬度差异大,气温差异显著,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高寒,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9.C

【解析】

试题分析:

湖北省位于长江以北,属于我国的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而甜菜是一种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主产区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A排除;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的典型作物,B排除;小米多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地,D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0.C

【解析】

试题分析:青藏地区突出的特征为高寒;西北地区突出的特征为干旱;南方地区突出的特征为湿热;北方地区位于季风区,降水较多,植被繁茂,而不是白色沙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点评: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2.B

【解析】住竹楼、跳孔雀舞是我国傣族的主要民族风情,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因此想住竹楼、欣赏孔雀舞,最适宜到西双版纳,选B。

考点: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

13.B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我国南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存在差异,从农业方面看,具有南稻北的麦特征,A错;我国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B正确;我国经济发展东部高,西部低,C错;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线密集,西部地区稀疏,D错,故本题选B。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属于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城市、乡村、农田、常坑工业园、大横绿色农业区等,属于人类活动的产物;福建、广东,湖南、河北省属于行政区域,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5.B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分界线,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16.D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不仅南北跨越纬度广,东西经度也很广,四大区域中西北地区东西跨越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西到东,降水逐渐增多,距海洋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因此造成了从西向东的荒漠-荒漠草原-草原的植被景观.D错。故本题选D。

17.B

【解析】

试题分析: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科研和文化价值,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不可再现产物,是自然界进化选择和人类社会长期积淀的结果,从而使旅游者开拓视野,有益于健康,所以A项正确。比较典型的地方旅游资源如:四川省的乐山大佛,北京八达岭长城,福建泉州梨园戏,湖南省的赛龙舟,山东泰山等。地方文化特色是在当地自然环境基础上长期发展形成的,体现了不同地区人类发展的历史和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因此C、D两项说法正确。适度的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会促进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适度的开发,提倡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环境,不会加大环境污染,因此B项说法错误。

考点: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结合地方文化的特色,并了解一些典型的地方旅游资源,从而在适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而确定答案。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湖北省的天门、仙桃、潜江三城市都属于武汉城市圈;都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都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第二级行政单位;都是湖北省直管市;属于我国的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9.A

【解析】

试题分析:秦岭—淮海一线,南北两侧气候有所不同,水文特征、植被类型、耕作方式以及主要农作物等有明显的差异,通常,将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一月0℃等温线以及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这是因为气候的不同而导致的,所以是以气候为主导因素来划分的,A正确,B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是以季风影响的界限划分的,C正确;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是以地势和地形为主导因素划分的,D正确,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1.C

【解析】

试题分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农作物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2.A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的牧区与农耕区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年降水量线就是400毫米,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秦岭-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水资源丰富,因此其传统的体育项目是赛龙舟、游泳等,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4.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的某山脉,山以北是旱地为主,说明山北是北方地区;山南边是以水田为主,说是这里是南方地区;山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说明也是北方地区,而山的南侧是一年两熟,是南方地区,所以这座分界线是著名的秦岭,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对秦岭的认识.

25.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又由于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中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云南省西双版纳、广东省雷州半岛、海南省以及省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大多为温带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26.A

【解析】梅州的客家人居多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蒙古包是我国内蒙古游牧民族的民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27.C

【解析】

试题分析: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北方地区地形则以平原、高原和山地为主,D对,由于气候的影响北方地区房屋一般比较高大,便于通风散热,南方地区一般墙体厚,B对,北方地区喜欢溜冰和滑雪,南方则喜欢游泳和赛龙舟,A对,北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南方地区则水资源丰富,C错,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方和北方气候与地形的不同。

28.C

29.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南北方的分界线以及北方地区的水文特征。

28.据图可知,山脉与河流构成分界线,某山与淮河构成分界线,可以联想到秦岭-淮河,故西侧山脉是秦岭。

29.甲地区位于该线以北,故为北方地区,北方一月份气温在0℃以下,冬季有结冰期,越往北结冰期就越长。

考点:北方地区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协调人地关系,贵州应采取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如: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1.

(1)北方 南方 西北 青藏

(2)秦岭、淮河、0℃、800

【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可以得出A是北方地区; B是南方地区; 

C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

(2)通过读图,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构成,该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及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接近的地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及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在、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不同,将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为此成为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区域分界线。同时该线还与我国1月0℃等温线以及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大致接近的地方。通过读图,根据图中范围及地理方位掌握我国的地理分区,并巩固秦岭--淮河一线重要的界线意义。

32.

(1)降水丰富

(2)BC

(3)大量开垦荒地,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

【解析】读图可知,(1)A区域是世界范围内纬度最高的水稻种植区,该地区适宜水稻种植的主要自然条件是降水丰富.

(2)B区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如果借鉴美国“玉米带”的经验,该地区今后应提高机械化水平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3)C区域曾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该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成为“北大仓”.但现在“北大仓”却不再开垦荒地,原因是大量开垦荒地,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根据题意.

文档

8ad9ee9e20cd492e9d84927b09850c26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5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A.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B.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