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代上4:10)
自從今年年初,讀了《雅比斯的禱告》一書後,「擴張生命境界」這句話常常掛在口邊,當然這句話不是咒語,不是帶有任何法力。只因對我很大提醒,開闊了我的眼界,也在我尋索植堂的異象時,成了指路明燈。當然雅比斯的禱告只是聖經中眾多禱文之一,故此我們當以此為開端,要繼續進入聖經的豐富資源,作為我們親近上主,被上主使用的指引。其實倒過來說,只因我們過去太不會珍惜上主的話語,太不肯發揮自己的恩賜,故步自封,滿於現狀,甘心做個馬虎的徒,才會如此不濟。所以甚願雅比斯的禱告是開了我們的胃口,讓我們繼續享受主的豐盛,享受聖經中充滿的寶藏,與及上帝藉眾多僕人用心血寫出的屬靈箴言,來提升我們的生命境界。
這幾個月來,為要擴張自己的生命境界,不論在事奉上及個人靈命上,也算下過一點努力,包括嘗試三十天禱告實驗,花長時間安靜默想,構思植堂異象,閱讀書籍,請教有經驗同工,嘗試多做聯絡及建立關係的功夫等,現在開始用摩西的經文來靈修,期望能對自己有更大啟發,也甚願將來與各位分享心得。當然我不會忘了自己明年二月十六日參加馬拉松的大計,目前正積極訓練中。現總結出五點心得,我故且稱為擴張生命境界五步曲,與各位分享。
1.對現況積極的不滿足
這種不滿足,不是自暴自棄,自甘墮落,自我放任、放縱或放逐;也不是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更不是密謀作反,另起爐灶。這種不滿足,不是現況不好,而是認為雖然現在已不錯了,但還可以更好一點,更上一層樓,是積極進取,尋求突破,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追求更高境界。
2.肯定自己是充滿潛能,等待發掘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許多才幹與恩賜,天生我才必有用,上主已把恩賜交付了我們,有五千兩,有二千兩,有一千兩,只要我們肯學習肯運用,就愈用愈有,愈累積愈豐富。否則主必會收回,連你僅有的也要奪去。這聖經的教導正與最近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不謀而合。
3.從不可能(Impossible)成為可能(Possible)──敢於接受挑戰
許多事情,當你看似不可能時,就永遠不可能,因為你絕不會嘗試去做,也窒息了你的創新思想,永遠停滯不前。當你看作可能時,你才敢於接受挑戰,敢於冒險,也以此為樂事。即使未必一定可以辦到,但你也曾努力,也曾嘗試過,或者即時辦不到,但日後還有機會,還有其他人承接呢!
4.從已知(known)到未知(unknown)──敢於開拓新領域
我們總喜歡在一個熟習的環境工作,樣樣都已知,樣樣都在自己掌握中,很有安全感。要擴張境界,開拓新領域,意味著你要從已知的景況到未知的領域。過程中當然有不安,有疑惑,有恐懼,所以你必須找幫手,共同努力,請教前人,分享心得。但當你能踏足新領域新境界時,那份喜悅非筆墨所能形容。
5.從「我站在這裡」(Here I Stand)到「我們一起去」(There we go)──有異象的領導,一起去冒險
「我站在這裡」(Here I Stand)是改教家馬丁路德的名言,五百年前他面對羅馬教廷的審問,以一己之力作出抗辯,可謂平地一聲雷。但今時今日,教會不再是這種光景,在這個後現代文化的社會背景下,教會若仍停留在這裡,等人來的心態,就只有停下來,追不上變幻急速的社會。教會必須一起出去(There we go)(這是筆者在最近一次教牧領導研討會上聽到神學家Leonard Sweet提出的見解),不單要迎頭趕上,還要走在前頭,才能起帶領的作出。擴張生命境界,正是敢於踏出社會,為上帝國度宣教。
6.情願上主旨意成就在我身上──正如馬利亞的回答(路1:38)
其實擴張生命境界,當然不是自吹自擂,自作主張,為自己建立王國,為自己做大事。我們努力要做的,必須是合乎上主心意的事。或者可以說,是讓上主在我們身上作成祂的工。故此我們必須有馬利亞的心志,就是情願上主的旨意成就在我身上。當然這需要肯花時間單獨與主親近,經常禱告、靈修、默想,把主的話藏在心裡,反覆思想,才能明白及實行祂的旨意。正如魏肯生另一力作《葡萄樹的秘密》提醒我們多結果子的秘密,就是「常在我(主)裡面,我(主)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