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层的要求
1)基层应清洁、干燥、无空鼓、脱层、裂缝等缺陷;
2)采用抛丸处理清除混凝土基面浮浆
3)平整度要好,控制在4米靠尺3毫米的范围内,对于不满足的可采用打磨或修补进行修整,无明显凸起或凹陷,以及颗粒状物。
二、施工时环境要求
正常条件下,施工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
1)现场环境温度≥5℃;
2)基层温度大于露点温度3℃度以上。
2)现场环境相对湿度: ≤80%;
三、材料配比与搅拌
1. Masterseal 698 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
●体积比:A:B=1:1
●机器喷涂料温:65-70℃
●喷涂压力:>120 kg/cm2
●喷涂设备:采用专用聚脲喷涂设备
2. Masterseal P 658 无溶剂环氧底涂及修补材料
●重量比A:B=11:4
●在混合前将A和B组分放置于大约15到25°C的环境中。使用带有翼形搅拌器的电钻以低速(300rpm)搅拌。在容器内缓慢搅拌A组分,之后将B组分倒入再搅拌2-3分钟。
注意事项:
●搅拌后请在30分钟内使用完。
●
3. Concresive1446 环氧修补腻子
●重量比A:B=2:1
●首先搅拌A组份,然后加入B组份进行彻底搅拌,用带有螺旋形搅拌头的低速搅拌机(大约600转/分钟)进行搅拌。至少拌合3分钟直至混合物均匀,形成‘无条纹’状的混合物
●混合后的材料请在30分钟内用完
4. Mastertop P 691 专用粘结剂
●用于聚脲和聚脲之间,聚脲和环氧底涂之间(根据情况选用)以及聚脲和面涂之间(根据情况选用),作为层间界面剂
●MASTERTOP P 691为单组分。施工前,材料温度应控制在15-25˚C。将所需用量的涂料从原装桶中倒出,用橡皮刮板配合辊筒涂刷。施工时注意不宜涂刷过厚,同时应避免局部积聚
复涂间隔时间,小时
23C,相对湿度50%
| 10C,相对湿度60% | 1-24 2-36 |
●用于修补聚脲涂层局部缺陷
●重量比:1:1.8
●Conipur M 860 一套产品按混合比例分装在两个包装中。混料前储存温度应为约15˚C -25˚C。将A组分全部倒入装有B组分的桶中。不可手工搅拌。应使用机械的搅拌器低速搅拌(约300 转/分钟)至少三分钟。注意搅拌边缘和底部的涂料以保证混料均匀。为避免产生气泡,搅拌器叶片应始终保持在涂料液面以下。注意只能用原装桶进行混料。将已经搅拌均匀的A和B的混合料倒入新桶中,再搅拌1分钟。
| 混合后可操作时间(大约),分钟 | 10˚C: 35 20˚C: 25 30˚C: 15 |
| 再次涂刷间隔时间 (10˚C, 小时) (20˚C, 小时) | 8-48 5-24 |
1.抛丸机
2.聚脲喷涂设备
3.搅拌设备-电动搅拌器,
搅拌器的功率应不小于1000Kw,搅拌头应采用图片所示。
五,施工工艺
1.基层修补及底涂
⏹由于基面抛丸后出现很多直径在2-5mm的空洞,采用Concresive 1446对局部缺陷及气孔进行修补
⏹涂刷Masterseal P 658, 基面刮涂,用量0.3-0.4KG/M2,边刮涂边抛撒 F5或F1干燥石英砂,抛撒时以全部覆盖底涂为准,刮涂后根据现场温度间隔6-10小时后采用鼓风机清理表面松散及没有粘牢的砂粒。(5-15ºC时约10-6小时)
⏹根据现场情况选涂Mastertop P691(如环氧底涂固化后放置时间超过要求时或底涂受到雨水的影响时等), 0.05-0.1kg/m2,根据现场温度间隔2-10小时后涂刷后序涂层。(5-15ºC时约2小时)
2.喷涂聚脲
| 产品规格 多元胺组合料 | 异氰酸酯组合料 | ||||
| 密度(25℃) | 1.03 ± 0.03 g/cm3 | 1.08 ± 0.03 g/cm3 | |||
| 粘度(25℃) | 500 ± 100 cps | 1000 ± 200 cps | |||
| 产品外观 黄色液体 | 微黄色透明液体 | ||||
| 机 器 | 聚脲喷涂专用设备 | |||
| 压力 | >120 kg/cm2 | |||
| 料 温 | 多元醇组合料 | 65-70 ℃ | ||
| 异氰酸酯组合料 | 65-70 ℃ | |||
| 凝胶时间 | 6-10 秒 | |||
| 指触时间 | 40-60秒 | |||
| 完全熟化时间 | 24小时 | |||
1. 根据以下施工流程,每道工序应制定严格的验收交接制度,在本道工序没有验收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2.施工流程
3.喷涂聚脲防水层的检查与验收
1.技术性能
A.聚脲防水层与混凝土粘结强度:
检测时采用现场拉拔方法,每10孔梁抽取1孔,随机选取5个点检测,以单个拉拔值不小于2.5MPa为合格。
B.喷涂厚度:原则上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或拉拔点人工检测的方法,每孔梁检测50处以上,现场亦可结合拉拔试验来判定喷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C.不透水检测
2.外观性能
应做到表面平整,无流挂、无针孔、无起泡、无空鼓、无开裂、无异物混入,检测时采用肉眼观察统计的方式:
A.每10孔梁抽取1孔,检测左右线轨道板中心线平整度,如满足3mm/1m则可判定该批合格。
B.肉眼观测应无任何流挂,如有流挂需修复至平整无流挂表面。
C.肉眼观测应无任何起泡、空鼓、开裂,如有上述现象,应将该处缺陷的3倍面积的聚脲防水层全部清除直至露出底涂部分,然后在底涂上涂刷层间粘结剂后进行完整修复。
D.肉眼观测应无明显异物混入,如该异物影响防水层质量,则需要将异物混入部位的聚脲防水层全部清除直至露出底涂部分,然后在底涂上涂刷层间粘结剂进行完整修复。
E.肉眼观测应无任何明显可见贯穿性针孔, 如有贯穿性针孔,则需要使用手工慢反应聚脲(如Conipur M860)进行侵润填孔修补。
F.对于非贯穿性的孔洞,验收的标准为每片梁任意选取1平米,非贯穿性的孔洞数量≤2个,如果非贯穿性的孔洞的数量超过标准,则需要使用手工慢反应聚脲(如Conipur M860)进行侵润填孔修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