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各门学科基础的语文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所以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特拟定以下发展目标。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坚定献身教育的信念,修身养性。做到师德高尚、教学民主、师生平等、学生喜欢。学生家长满意。
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专业成长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1、课程标准进心灵,入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身置其中我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这种挑战。我积极参加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研究性学习培训。对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新课标指导下的自己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①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标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语文学习的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语文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紧扣新课程标准,探索“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做到:吃透教材,撰写教案,讨论定搞,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作为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注意做好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水平。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②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指导日常教学实践。
努力处理好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部门等开展的各种培训,各种竞赛等活动,力争普通话达到二级甲等,新一轮计算机考试合格,每年能达到72学时;注意进行经验总结,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下水文等发表或参加评奖。做研究型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互助、竞争学习。
教学中,对个体难以完成的学习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互助、竞争学习。
对大部分学生适时开展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小组互助性学习。合理进行分组,每组4人不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占一定的比例,履行不同的职责,进行“兵教兵”,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既锻炼了能力,又学到了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
④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