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总结内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2:51:06
文档

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总结内容

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总结内容培训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于2003年6月4日公布施行。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的目的:1、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2、条例适用范围: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一)、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①、感染性废物,②、病理性废物,③
推荐度:
导读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总结内容培训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于2003年6月4日公布施行。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的目的:1、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2、条例适用范围: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一)、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①、感染性废物,②、病理性废物,③
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总结内容

培训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于2003年6月4日公布施行。

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的目的:

1、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

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

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2、条例适用范围: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

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一)、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①、感染性

废物,②、病理性废物,③、损伤性废物,④、药物性废物,⑤、化学性

废物。

医院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

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不能出售!最好

是焚烧或掩埋。

A、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

医疗废物包括:①、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②、医疗机

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③、病原

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④、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⑤、废弃的血液、血清。⑹、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视为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①、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等②、医学实

验动物的组织、尸体。③、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C、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①医用

针头、缝合针。②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③、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D: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①废

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②、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可疑

致癌性药物,免疫抑制剂。③、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E: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①医学影像室、实验1

室废弃的化学试剂。②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③废

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生活垃圾:包括病人吃的剩余饭菜、果皮、果核、罐头盒、饮料瓶、手纸、各种包装纸、粪、尿等排泄物。

(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要求:

①“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用黄色防渗漏、可封闭的塑料袋

或容器装,并注明。

②损伤性废物注明“损伤性废物”,用黄色不易刺破,防渗漏、可封

闭的容器(锐器盒)③药物性废物注明“药物性废物”,褐色塑料袋或容

④化学性废物注明“化学性废物”,用黄色容器

(三)、清洁工、护工人员的自身防护措施和损伤后处理方法。

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

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

暴露。

途经一:皮肤黏膜暴露

由于在工作中要面对各种不同的患者,医务人员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

率远比普通人群高。医务人员的皮肤黏膜暴露于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精液、阴道分秘物、滑液、脑脊液、胸膜液、心包液、腹膜液、羊水、处理

牙齿过程中的唾液等均存在着医务人员被感染的危险。

高危感染性体液:血液,精液,胸水,腹水,脑脊液,羊水,组织,

阴道分泌物,脓液。

低危感染性体液:唾液、痰液、泪液、汗液、尿、粪便

途经二:锐器伤

文献报道,因职业感染途径中针刺损伤占80%,现已证实,有20种

病原体可经传播,其中一旦经即可发生感染的有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在美国,大约有440万名医务人员,其每年平均发生针刺和其他锐利器械损伤事件约80万人次,其中约1.6万人次感染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

途经三:手

北京某大医院的感染控制专业人员,按医疗护理操作规程计算过,作治疗的护士一天应洗15

第2/4页

至20次手。管床的医生一天应洗10至15次手。医生、护士和其它医务人员做一个简单的操作都可能增加手上的细菌100-1000个,如: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测量血压或脉搏,接触病人的手,给病人翻身,接触病人的衣服或床单,接触床头柜、床垫、输液。

途径四:空气传播

感染性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主要指锐器伤、皮肤粘膜暴露后,处理程序包括:

职业暴露现场处理流程图

1、职业暴露部位----皮肤刺伤----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

伤部位,使部分血液排出---75%酒精、0.5%碘伏或0.2-0.5%过氧乙酸涂抹消毒。

2、职业暴露部位----粘膜损伤----先用肥皂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

3、职业暴露部位---溅入口腔眼睛----用清水、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

冲洗

职业暴露部位---完整皮肤污染----肥皂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性

消毒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洗手

处理污染物品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接触伤口前后;

医务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手的消毒:

进行无菌操作之前;诊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进

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进入传染病房

等重点感染科室之前及离开这些病房脱隔离衣后;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

设备之后;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双手直接为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

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后;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之后;接

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如

需戴无菌手套时。

第3/4页

戴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

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

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

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量少50%以上。国内还有研究者对供应室回收人员的手上细菌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为:戴手套操作后,不脱手

套细菌检测率达100%,表明手套上微生物存留严重;脱手套后未洗手者,手细菌检测不合格率为26.7%;脱手套后用机械清洁法洗手后,手细菌

检测菌数则明显减少,全部合格。

个人防护

与普遍预防相同,在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发

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粘膜和衣

服的污染;牙医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气雾,例如水、手机冷却系统和超

声洁牙机会使空气中漂浮的细菌数增加30倍,这种气雾是具有高度感染

性的;相对于常人,医生的感染风险是双倍的,而对于口腔医生,感染的

危险增大到3倍;据国外数据,一般人群乙肝病毒携带者为2-5%,普通

口腔医生为16%,口外医生为24%,我国口腔科医生50%为乙肝表面抗原

阳性

正确处理锐器

1、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

2、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和针筒。

4、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

5、禁止手持锐器物指向他人。锐器收集到3/4满即停止使用,以减

少刺伤的机会

暑期教师培训心得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由学校组织的教师全员培训。为期四天的培训,

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它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

每天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

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匪浅。其中,对

于教师职业倦怠这个问题的探讨对我感触颇深。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和许多人一样,自然而然地有了这样一些感觉:

工作热情丧失了,和学生距离疏远了,对待学生的态度冷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增多了,甚至有了放弃

教师职业的消极想法。实际上,这就是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职业倦

怠一旦产生,人的态度、行为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产

生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

努力:

一、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的教师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有比较高的目标。

一旦工作一时停滞不前,或者工作压力加大,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一个

人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不是人人都可以攀登高峰的。需要教师量力

而行,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对自己要求要适度,

不要过高,适当评价自己的工作,对自己不要求全责备。顺境时,心态平和;逆境中,心态冷静。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二、在学生的成长中获得幸福

我觉得影响教师幸福指数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

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

与幸福。教师天天与成长中的学生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和对话,它影

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是学生情感的培育师,精神的守护神,人格

的构建者。所以,当教师看到学生身上展现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怎么不

会感到幸福呢?因此,学生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哪怕是一点一滴的

进步,都成为教师提高幸福指数的砝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们的生活

是有些重复,但这重复之中也有着许多的变化,我们也应当让学生意识到,一起享用成果学会体验“过程”的快乐。正是这样,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每当看到学生在学习中有了进步、竞赛中获奖、考入大学、甚至多年后在

社会工作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时,我们所得到的体验和感受不正是愉悦和

幸福的吗?

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这是克服职业倦怠的良方。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从一个高度跃

向一个新的高度,工作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赞叹,学生的认可,家长

的肯定,就会获得新的成就感。而获得了新的成就感,就会更加兴致勃勃

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研究中去,从而进一步提高水平。这样形成了

良性循环,职业倦怠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四、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享受幸福,追求幸福。这样,从事教育的教

师就应该首先享受幸福,成为幸福的人。而我们过多地要求教师做蜡烛,

做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实在过于悲壮悲凉。老师“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往往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甚至牺牲了自己

的家庭,牺牲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成年累月奋战在教育第一线。久而久之,心灵枯竭,一遇到特殊情况,自然会产生倦怠感。要改变这样状况,教师应该在紧张之余,听听音乐,跳跳舞,参加体育锻炼,节假日偕同家人外出旅游,丰富自己的生活,用幸福塑造幸福。

教师要想从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中走出职业倦怠,走向快乐教学,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的成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保持良好心态,做一名快乐幸福的教师。

文档

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总结内容

医疗废物处置培训总结内容培训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于2003年6月4日公布施行。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的目的:1、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定本条例。2、条例适用范围:各种医疗卫生机构,关于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一)、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①、感染性废物,②、病理性废物,③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