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管理会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其与财务会计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管理会计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责任会计。
会计主体不同、具体工作目标不同、基本职能不同、工作依据不同、方法及程序不同、信息特征不同、体系的完善程度不同、观念取向不同。
2、试简述成本控制的原则。
①全面控制;②讲求效益;③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④物质利益;⑤例外管理
3、试简述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①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0,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
②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③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变动方向相同;
④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
⑤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就越大,风险也越大。
4、全面预算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并说明其中之间的关系。
全面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
各项预算互相作用、前后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是依赖于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编制的,是整个预算体系的主体。
5、变动成本定义及特征;固定成本定义及特征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具有两个特征:①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②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具有两个特征:①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②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6、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和联系表现在哪里?
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有:①费用归集的对象不同;②遵循的原则不同;③核算的目的不同;④所处的系统不同。
联系:构成两者内容的同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一个企业一定时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总额等于同期的责任成本总额。
7、请说明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的含义及其性质。
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变动成本率是变动成本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贡献边际率和变动成本率互补,变动成本率高,则贡献边际率低,盈利能力小;反之变动成本率低,贡献边际率高,盈利能力强。
8、简述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运用的原则和标准。
运用的原则: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确保财务可行性;③分清主次指标;④讲求效益。
标准:当有关下指标大于或等于某些特定数值,反指标小于特定数值时,则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反之,则不具有财务可行性。
9、运用成本无差别点法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①各方案的业务量单位必须相同;
②方案之间的相关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水平恰好相互矛盾。
10、简述如何评价某一投资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净现值≥0,净现值率≥0,获利指数≥1,内部收益率≥行业基准折现率,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n/2(项目计算期的一半),投资利润率≥基准投资利润率
11、试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优点:(1)变动成本法能够得到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缺点:(1)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的要求;(2)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12、试述在简单条件下,如何决定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
只要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收入大于其相关成本,即该方案的相关损益大于0,就可以作出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也可以通过判断追加订货的单价是否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成本来判断。
计算题:(请参考蓝色封面的复习指导)
1.运用变动成本法编制收益表
例1:某企业生产产品,资料如下:按变动成本方法编制收益表。
| 项目 | 第1年 | 第2年 |
| 生产量(件) | 2500 | 2250 |
| 销售量(件) | 2250 | 2500 |
| 年末存货量(件) | 250 | 0 |
| 单位产品售价(元) | 80 | 80 |
|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 | 15 | 15 |
| 固定制造费用(元) | 100000 | 100000 |
|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元) | 25000 | 25000 |
| 贡献式(变动成本法)第一年 | |||
| 销售收入 | 180000 | 注:2250×80=180000 | |
| 减:变动成本 | 33750 | 注:2250×15=33750 | |
| 贡献边际 | 146250 | ||
| 减:固定成本 | 125000 | ||
|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 | 100000 | ||
|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 25000 | ||
| 营业利润 | 21250 | ||
| 贡献式(变动成本法)第二年 | |||
| 销售收入 | 200000 | 注:2500×80=200000 | |
| 减:变动成本 | 37500 | 注:2500×15=37500 | |
| 贡献边际 | 162500 | ||
| 减:固定成本 | 125000 | ||
| 其中:固定制造费用 | 100000 | ||
| 固定推销及管理费用 | 25000 | ||
| 营业利润 | 37500 | ||
3.保利点的计算(见例2)
4.安全边际的计算(见例2)
例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7年销售量为1000件,单价20元,单位成本14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为扩大经营规模,2008年企业拟租用一台专用设备,年租金为1600元,假定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1)确定2008年的保本量;(2)如利润增加一倍,则销售量为多少?(3)如果2008年能销售1400件,那么安全边际量是多少?
注: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固定成本
解:(1)07年固定成本=(14-10)×1000=4000(元)
08年固定成本=4000+1600=5600(元)
保本量=5600/(20-10)=560(件)
(注: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保本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
(2)07年利润=(20-10)×1000-4000=6000(元)
08年利润=6000×2=12000(元)
保利销售量=(12000+5600)/10=1760(件)
(3)安全边际量=1400-560=840(件)
(注:安全边际量=销售量-保本量)
5.经营杠杆系数
例3:某企业今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000件,单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获利55000元。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3)如果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
解:(1)经营杠杆系数=(200-90)×1000/55000=2
(2)预计可实现的利润=55000×(1+2×5%)=60500(元)
(3)利润增长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量增长率=20%/2=10%
明年预计的销售量=1000×(1+10%)=1100(件)
6.用两种方法计算成本及利润
例4: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制造费用=10+5+7+4000/1000=26元
2)期间成本=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4+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成本=40×600-15600-3400=5000元
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制造费用=10+5+7=22元
2)期间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4000+600×4+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成本=40×600-13200-7400=3400元
或贡献边际总额=40×600-(13200+600×4)=8400元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总额-固定成本总额=8400-(4000+1000)=3400元
7.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
例5: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变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7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假定2008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要求:
(1)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2008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则2008年是否应当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3)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可临时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25,000元,并且企业已经具备增产一倍的能力,该增产能力无法转移,则2008年是否应当增产该亏损产品?
解:(1)销售收入=110,000-10,000=10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00,000×(1-80%)=20,000元
因为贡献边际20,000>0
所以应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2)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20,000<出租的贡献边际25,000元
所以不应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
(3)增产后的贡献边际=20,000×2=40,000元>出租的贡献边际25,000元
所以应增产该亏损产品。
8.半成品是否继续加工
例6:某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为2元),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但每深加工一件甲半成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加工成本。乙产品的单价为30元。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要求:
(1)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2)深加工能力可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解:(1)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80%×(1-1%)×30-1000×80%×5=19760(元)
(注:相关收入=1000×80%×(1-1%)×30=23760元;
相关成本=1000×80%×5=4000元;
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23760-4000=19760元)
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80%×20-0=16000元
因为深加工相关损益19760元>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6000元
所以应深加工
或:深加工可获收益=1000×80%×(1-1%)×30-1000×80%×20-1000×80%×5
=3760元>0
所以应深加工
(2)深加工相关损益=800×(1-1%)×30-800×5-4000=15760元
(注:相关收入=1000×80%×(1-1%)×30=23760元;
相关成本=1000×80%×5+4000=8000元;
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23760-8000=15760元)
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000×80%×20-0=16000元
因为深加工相关损益15760元<不深加工相关损益16000元
所以不应深加工
或:深加工可获收益=1000×80%×(1-1%)×30-1000×80%×20-1000×80%×5-4000
=-240元<0
所以不应深加工
9.开发新产品
例7:某企业现有生产能力40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剩余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 产品名称 | 甲 | 乙 | 丙 |
| 预计售价 | 100 | 60 | 30 |
| 预计单位变动成本 | 50 | 30 | 12 |
| 单件定额机时 | 40 | 20 | 10 |
(2)如果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5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
解:(1)甲产品每小时贡献边际=(100-50)/40=1.25(元/小时)
乙产品每小时贡献边际=(60-30)/20=1.5(元/小时)
丙产品每小时贡献边际=(30-12)/10=1.8(元/小时)
因为丙产品每小时贡献边际最大,所以应选丙产品生产。
(2)丙产品的年市场需要量是500件,共需工时:
500×10=5000(小时)
尚有8000-5000=3000小时剩余,可以生产乙产品150件(3000/20)
10.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例8:某企业每年需要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成本2000元,要求:为企业做出外购或自制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外购A零件的相关成本=2000×8=16000(元)
自制A零件的相关成本=19000-7000+2000=14000(元)<16000元
所以应采用自制A零件方案。
11.混合成本的分解
例9:已知某公司2007年1-6月份维修费(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如下:求成本函数并求直接人工为40千小时的维修费。
| 直接人工小时(千小时) | 维修费(千元) | |
| 1 | 38 | 40 |
| 2 | 46 | 60 |
| 3 | 24 | 40 |
| 4 | 14 | 28 |
| 5 | 30 | 36 |
| 6 | 44 | 46 |
高点(46,60);低点:(14,28)
则有方程:
得:a=14;b=1
所以成本函数为:
直接人工为40千小时的维修费=14+40=54(元)
12.项目计算期(见例10)
13.净现金流量(见例10,复习以蓝封面资料第26题为主)
例10:某公司准备投资一新项目,有关资料如下:
(1)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共80万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资40万元。两年建成投产,投产后一年达到正常生产能力。
(2)投产前需垫支流动资金10万元。
(3)固定资产可使用5年,按直线法折旧计提,期末残值为8万元。
(4)该项目投产后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收入为20万元,以后4年每年为85万元(假定均于当年收到现金),第一年的经营成本为10万元,以后各年为55万元。
(5)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
(6)流动资金于终结点一次性收回。
解:项目计算期=2+5=7年
每年折旧=(80-8)/5=14.4(万元)
NCF0=-40万元
NCF1=-40万元
NCF2=-10万元
NCF3=(20-10-14.4)+14.4=10(万元)注:因第一年亏损,所以不需算所得税
NCF4-6=(85-55-14.4)×(1-40%)+14.4=23.76(万元)
NCF7=(85-55-14.4)×(1-40%)+14.4+8+10=41.76(万元)
注:建设期净现金流量(NCF)=-投资额
经营期净现金流量(NCF)=净利润+折旧+回收(残值、流动资金回收)
其中: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所得税率)
=(营业收入-经营成本-折旧)×(1-所得税率)
14.多品种保本额
例11: 某公司产销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 品种/项目 | 销售单价(元) | 单位变动成本(元) | 销售结构 |
| 甲 | 15 | 9 | 40% |
| 乙 | 8 | 4 | 20% |
| 丙 | 10 | 7 | 40% |
解:甲产品贡献边际率=(15-9)/15=40%
乙产品贡献边际率=(8-4)/8=50%
丙产品贡献边际率=(10-7)/10=30%
综合贡献边际率=40%×40%+50%×20%+30%×40%=38%
(注:综合贡献边际率=某产品贡献边际率×该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保本额=(2000×12)/38%=63157.(元)
(注:保本额=固定成本/综合贡献边际率)
如果销售额为100000元时的利润=10000038%-2000×12=14000(元)
15.是否接受低价订货
例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件。年初已按100元/件的价格接受正常任务1000件,该产品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其中,单位固定生产成本为25元)。现有一客户要求以70元/件的价格追加订货。要求:
(1)剩余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但因有特殊要求,企业需追加1000元专属成本,是否接受该低价追加订货。
(2)追加订货量为200件,不追加专属成本,但剩余能力可用于对外出租,可获租金收入 5000 元,是否接受该低价追加订货。
解:(1)追加订货可获收益=[70-(80-25)] ×200-1000=2000(元)>0
所以应接受该低价追加订货。
(2)追加订货可获收益=[70-(80-25)] ×200-5000=-2000(元)<0
所以不应接受该低价追加订货。
16.本量利分析(见例2)
17.净现值法确定长期投资的可行性
例13:已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如下:
NCF0=-225万元,NCF1-9=50万元。折现率为12%,试计算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解:(1)计算净现值
NPV=50×(P/A,12%,9)-225=50×5.328-225=41.4(万元)>0
所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2)计算内部收益率
50×(P/A,IRR,9)-225=0
所以:(P/A,IRR,9)=4.5
则:
或:
16.7%>12%,所以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18.目标利润的计算(见例3)
19.简单的内部收益率法
例154:已知某投资项目采用逐次测试逼近法计算内部收益率,经过测试得到以下数据:
| 设定折现率 | 净现值 |
| 26% | -10万元 |
| 20% | +250万元 |
| 24% | +90万元 |
| 30% | -200万元 |
则:
或:>14%
所以具有财务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