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有关《萨提亚治疗实录》笔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3:02:46
文档

有关《萨提亚治疗实录》笔记

有关《萨提亚治疗实录》作者:V.Satir&M.Baldwin译者:章晓云聂晶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第一个案例Step1:放松刚开始,通过让所有家庭成员感到自己可以任意选择所坐的位置,V建立一个随意的、让人放松的友好氛围。同时她还表示,家庭成员坐下后,若愿意,仍可以随时改变主意。Step2:破冰V首选提出一个不太起眼的家庭内部活动的问题,非常人性化。问题:谁会坐在爸爸身边?她有意避开了家庭前来治疗的问题。因为她首先关注的是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治疗氛围。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对这个开性问题的反应,治疗
推荐度:
导读有关《萨提亚治疗实录》作者:V.Satir&M.Baldwin译者:章晓云聂晶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第一个案例Step1:放松刚开始,通过让所有家庭成员感到自己可以任意选择所坐的位置,V建立一个随意的、让人放松的友好氛围。同时她还表示,家庭成员坐下后,若愿意,仍可以随时改变主意。Step2:破冰V首选提出一个不太起眼的家庭内部活动的问题,非常人性化。问题:谁会坐在爸爸身边?她有意避开了家庭前来治疗的问题。因为她首先关注的是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治疗氛围。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对这个开性问题的反应,治疗
有关《萨提亚治疗实录》

作者:V. Satir & M. Baldwin

译者:章晓云 聂晶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第一个案例

Step1: 放松

刚开始,通过让所有家庭成员感到自己可以任意选择所坐的位置,V建立一个随意的、让人放松的友好氛围。同时她还表示,家庭成员坐下后,若愿意,仍可以随时改变主意。

Step2: 破冰

V首选提出一个不太起眼的家庭内部活动的问题,非常人性化。问题:谁会坐在爸爸身边?她有意避开了家庭前来治疗的问题。因为她首先关注的是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治疗氛围。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对这个开性问题的反应,治疗师获得几个家庭功能方面的信息:

沟通模式显现出来:谁最先说话,谁不说知;当他们意见统一或不统一的时候,家庭成员们是如何做出反应的;他们表现出对彼此的尊重程度如何,等等。同时,家庭成员的沟通立场变得更加明显。

规范父母之间、亲子之间、孩子之间沟通行为的规则显现出来。

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开始变得明显。

家庭氛围也开始显现: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想法是否感到安全,孩子们是否可以随意谈论自己的父母,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感觉如何,等。

第二部分: 理论

一、V的理论体系:

1.V的世界观:Seed Model 和 Threat and Reward Mode. SM代表一个有机结构的世界,而TRM则是大部分西方文明的基础。这两种模型在四个方面截然不同:对关系的定义,对人的定义,对事件的解释,以及人们对改变的态度。V认为通过对以上四个领域的问题,她可以基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 

2.V对个体成长与发展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看法

3.有关学习和改变的理论

两种世界观下的世界。

项目威胁与奖赏模型种子模式
对关系的定义关系被假定为等级关系,sb.规定什么是好的行为,其它人需要遵守这些规定。该等级的基础是个体在其一生中扮演的角色,且被期望而却步严格地符合这些角色,从而了其它可能性的发挥。

高人:父母、老师、老板、宗教和世俗领袖

低人:儿童、学生、雇员、病人、follower

个性化(personhood)决定其身份。在此模型中,不存在赞扬和批评,而是赞扬和批评的给予不是基于给予者和接受者永不改变的地位或角色。人与人的关系是真正充满爱,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

对人的定义建立在一套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上,一切不合规范之处均有消除,因它破坏现有的秩序。结果个体感到被特定的行为方式所支配。若未遵守,个体会感到内疚、恐惧或者被拒绝。有些人会去迎合他人,有些人则会感到绝望。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的资源在本质上都是相似的,只是由于每个人的资源包含不同的成分,才显得不同。差异造就我们的独特性,且我们为此而骄傲。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个体才会感到自身的完整。
对事件的解释线性、简单化的方式,从不考虑解释实际情况的变量具有多样性。线性思维模式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非黑即白的。考虑各种变量,及其相互作用。这种思维模式使人变得异常谦虚谨慎,他们意识到随着人们发现更多的变量,真理可能会改变。
对改变的态度对改变的恐惧使人们致力于保持现状,阻止生命的自然流动,导致许多问题。把改变视为威胁。人们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维持现状,维持现状是首要的。人们认为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改变都是时刻在进行的生命过程。改变作为进入新领域的机会受到欢迎。当然未知的风险也令人害怕
本质上的

人生观

人本恶。

多数文明和宗教都是以此为基础。拥护者相信只要遵循这一模型的规则就会形成“恰当的”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

人本善。

人类具有潜在的优点,即人类本身具有智慧,只要给予合适的自然条件,像种子,儿童会成长为健康的成人。

来源西方文明(机械主义)

追溯到古希腊的原子论,原子论者严格区分精神和物质,坚持心身二元论。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导致了精神和物质二元论极端化。“我思故我在”导致西方人将自己的存在等同于心灵,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并使人相信群体之间彼此孤立的,将自己和自然、他人隔绝。

东方文明(神秘主义,强调世界的统一性)

基本观点:万物皆有联系,超越个体的孤立自我,而融入绝对的存在中。变化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V的做好自己的五大自由:

1)活在当下:去看和听现在在这里的事物,而不是应该、曾经或将会在这里的事物;

2)勇于表达: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不是应该如何感受和思考;

3)体验自己的感受:而非应该有的感受

4)要求自己需要的:而非等待别人的许可;

5)勇于承担风险:为了自己去承担风险,打破安逸,而不要只会选择“安全”。

二、个体如何成长与发展

影响个体发展的三类型因素:1. 不可改变的基因遗传,决定个体的生理、智力、情绪和性情的潜能;2. 纵向影响,是个体学习的结果;3. 心灵与身体之间持续的互动。

(一)纵向影响因素:

1.三角关系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同时也为个体成年后出现应对能力缺陷埋下了种子。V认为早期的三角(父亲、母亲和孩子)关系经历是个体“自我”同一性的主要来源。三角关系中的习得经验决定了儿童将如何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儿童早期的三角关系中发展了自身的应激处理机制,成年时期经历的大多数应激模式都可以在襁褓时期找到根源。儿童也能从早期的三角关系中认识到矛盾信息——观察到的信息与被告知的信息之间不一致,或者是感受到的信息与听的不一致,而儿童只自己去想像,并且把父母隐藏负面信息的行为认为是拒绝。

三角关系的另一特征是,某些情境中个体会感到被排除在外,即家庭互动的模式可能是母-亲、母-子、父-子。若孩子感到被排除在外,他会认为这是一种拒绝,因而产生较低的自我价值感,并在今后的人生中充满挫败感。如孩子不是三方互动的中心,他则认父母关系更亲密,也易形成较低的自我价值感。

三角关系的力量很强大,经常被人们用来处理自身生存与自尊的问题的手段,因此常导致消极的结果。寻求治疗的大多数个体和家庭在三角关系方面功能不良。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恢复个体在三角关系中有效使用功能的勇力。父母需认识家庭内部良好的三角关系,并不意味着双方意见高度一致,但需找到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差异。

2.心身交互作用

A(躯体)+ B(大脑) + C(情感受)+ D(感觉)+ E (互动)+F(营养)+G(情景)+H(灵魂)= S (自我)

任何时候,其8个层面之间都在进行着动态的相互作。

3.学习和改变

要注意:1)学习和改变相互关联的方式,以及它们和治疗的关系;2)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V的人生目标是让人们发展出一些品质,会帮助他们成为更加完整的人,并使人们做出必要的改变。另一个观点即,当个体感到被支持时,其学习效率会提高和扩展,也更愿意承担风险。(当然并不意味着学习总是快乐的,学习者不会遇到沮丧和失望。有时为了帮助个体克服对学习和改变的阻抗,治疗师或教师必须保持非常强硬的态度)。

4.总结

V的治疗理念的理论框架是基本在她的两个哲学观点上:1)人类在世界上的位置,一是个人发展自己全部潜能所需的条件;2)然后才是着论述个体成长和发展的方式,即是作家庭的一员的结果,也是心身持续交互作用的产物。

三、治疗的目标:提升个体的潜能,使其发展得更完善。在家庭治疗中,她的治疗目标和艺术是将每个家庭成员成长的需求和家庭系统的整体统一起来。

(一)具体目标如下:

1.希望求治的家庭产生新的希望,帮助其重新唤起曾经的梦想,或者产生新的梦想。

2.教每个家庭成员用新的方式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强化和提高他们的应对技能。治疗的重点在于应对的过程,而非具体问题。人们通常见到的都是那些不能有效处理自己问题的人,很容易认为问题本身是造成麻烦的原因,而不是由于我们缺乏应对能力。V认为问题的出现只是确了应对能力的缺乏。此目标可使得家庭成员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治疗过程。

3.使人们意识到自己做出选择的能力——与人交往时小的选择,以及做出有关人生的重大决定时大的选择。这个目标和前一个目标是相互联系,个体需意识到,并乐于选择,有助于个体感到自己有能力,能够处理问题。与问题解决相比,V更关注应对技能,所以诊断过程于她包括探索个体或家庭的生活,了解导致问题或者痛苦的基本动力系统。另一个症状表现即人们渴望某样事物,而又认为自己没有资源,就会想方设法去获取以维持生存,部分人可能去杀人、偷盗、伤害自己或期骗他,以减轻自己的焦虑或紧张;另一些人则无法想象用以上这些方式满足,因此会用其它方法,如毒品、酒精、生理或者心理疾病,从将渴望排除在意识之外;此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资源,生活已经没有意义,便采助自杀。

4.总结:简言之,即促进健康,而不是消除症状,是将使个体或者家庭表现出病态的能量转变为有利的用途。V将此称为“人性认同过程”(the Human Validation Process Model)。类似进入一个黑暗房间,当打开电灯,黑暗就消失了。我们所做只是增加光亮,并没有消除任何东西。

四、评估与干预

1.家庭是一个系统,可以用开放和封闭两个词来描述两种极端情况。当然实际上,任何人类系统的存在都需要和环境进行一定的交换。

描述封闭的系统开放的系统
运作规则僵化、固定(特定时甚至过时)灵活、多变、具有选择能力
支配因素权利、神经质的依赖、服从、剥夺、遵从和内疚感等随环境变化进行改变的能力,以及认识到需要改变。
管理方式恐惧感,爱是用金钱、条件、权利和地位衡量爱和理解
后果恐吓、惩罚、内疚和控制,其成员保持无知状态,受到和控制允许人表达和接受渴望、恐惧、爱、愤怒和沮丧和错误。(即人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展现自己,真诚地表达自己、不必担心他人的拒绝或者羞辱)
家庭气氛充满敌意自信、you默、真实和灵活

家庭资源非常有限一直存在
2.自尊或自我价值感受

1)自我价值感或自尊,是一个人赋予自己的价值,是他对自己的爱和尊重,于别人对他的看法。

低自尊的人非常焦虑,对自己不确定,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对其他人的依赖损害了他的生活。低自尊在家庭中非常容易传染。通常一个低自尊的人会选择同样的人结婚,他们的关系就是以忽视内心感受为基础,任何压力都会增加其低自我价值感,孩子也会一样。

提高个体家庭成员的自尊是干预的重点之一。为了考察家庭成员的自尊,治疗师可以使用观察技术, 观察个体家庭成员如何表达自己,如何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非言语交流;使用倾听技术,听取他们口头交流的内容和过程。这需要许多技巧,因为大多数人都有很强的防御机制,会向自己和他人隐藏其低自尊的一部分。

2)沟通模式

描述功能良好的沟通功能不良的沟通
发言者清晰、直接陈述或提出要求间接、模糊
澄清与证实很多,互为反馈很少做
目的与结果一致;若不致会澄清不一致,但很少澄清
沟通过程中的表达动态性、直接的名词化,即用静态的词表达一个体验的动态成分
沟通过程中的对等关系话说到明处,不做脸做色个体将某人的行为的一部分等同于整个沟通过程,然奖其标定为自己的内部体验。
不良沟通原因接受差异,避免沟通不良以偏概全,听觉型只相信语言,视觉型只相信看到的。
V在她的《家庭如何塑人》中阐诉了四种功能不良的沟通姿态: 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

描述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
隐藏情绪的方式努力迎合他人来隐藏自己的脆弱。通过努力控制别人,不加区别地反对别人来掩盖自己的脆弱, 

生活的各方面都属于理性层面 

假装压力不存的方式来处理压力。逃离当情境,也逃离当前的感受。
自我评价他认为自己不好,但通过迎合至少让他感到没有被拒绝。因此不管他内心感到多失败和孤独,他也要赋予自己某种重要性。他们忽视自我,并确保对任何感觉保持麻木内心里感到不被关心和与他人隔绝。
长期躯体症状可能是消化系统问题可能是肌肉和组织方面可能是体液问题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干预与指导让其认识到他们让自我价值感受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从而阻止了自己的成长。治疗中的最大挑战,以致于需要体验生命力来感受情绪的注入。在给定的情境下,学会关注现实的自身体验,及他人的感受。
总之,大多数沟通一致的家庭能够应对问题。如果在某个具体的问题上需要帮助,他们不需要进行全面革新就可获得所需帮助。相反接受治疗的大多数家庭都存在沟通问题,不良的沟通对其功能障碍有重大影响,导致他们前来寻求帮助。

3.家庭规则

家庭系统的别一个重要特征是支配个体家庭成员行为的规则。家庭规则包括在给定情境下成员认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所有行为。它们包括外显的规则,如睡觉时间、外出时间和家庭责任分配,还有潜在的、未言明的规则,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意识,但没有提到的,如永远不许谈到父亲的饮酒问题,永远不要提及母亲的第一任丈夫或者四岁淹死的大儿子。在评估家庭时,V会考察家庭系统使用的各种规则。接下来介绍一些重要的规则。

1)规则是人性化的吗?(一人从不允许消极情感出现的家庭,在任何时候都期望每个人表现出快乐的样子,这就是试图以非人性化的规则来生活。…这种规则导致个体隐藏龙自己的情绪,感到孤单和缺乏亲密感。此外,依照这一规则生活的人每当不快乐时就会感到内疚,因为他没有遵守规则。消极看待自己的情绪则进一步降低自我价值感。

2)规则是与时俱进,随着环境改变而变化的吗?

3)对待差异的规则是什么?一些家庭尊重差异,另一些则认为差异是不可接受的,是困扰的来源,随孩子们长大,差异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当差异不受欢迎时,人们有两种基本处理方式:a.假装它不存在;b.自由地表达对差异的反对意见。

4)哪些规则是围绕信息分享的?在一些家庭中,只有父母才能分享重大信息。在这类家庭中,个体对于不理解的信息通常是不允许提出疑问的,这又反过来导致前述的沟通不良。

5)家庭的秘密,通常旨在保护某些家庭成员——通常是孩子——免受周围现实世界的困扰。成员间不会公开评论这些秘密,常用一些言语将其合理化,如“你太小了,不懂的”。这些秘密经常被用来保持良好的父母形象(当孩子完全注意到,是有益的)。

6)支配家庭成员表达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事物规则是什么?可以向任何家庭成员表达感受吗?当家庭成员不能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时,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会被压抑,最后造成问题。

7)规定情感和愤怒表现的家庭规则是家庭治疗师的关注点之一。

描述公开表达情感的家庭不公开表达情感的家庭
交往方式互相关心冷漠或漠不关心
个人文化偏见例如认为男性之间表达情感被认为是同性恋倾向。
愤怒认为某些情形下可以恰当表达,某些时候不能孩子们更可在躯体和言语方面表现出愤怒的行为,甚至打架
8)高技巧的干预原则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某个或某些家庭成员的自尊。

4.人性认同过程模型

V将好的治疗方法称为人性认同过程模型:

“此时,我认我的治疗目标是将控制着个体或家庭病态表现的能量重新塑造和转换,将其用于有用的目的。这一观点与我早些时候的看法相反,我以前认自己的任务局限于消除个体的病症。现在谈到的治疗方法是健康取向的,尽管实际上其内涵不仅于此。我把它叫做人性认同过程模型。”

她的第二个假设是每个都拥有他们成长发展必需的所有资源。

她的第三个假设是,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任何情况都是复合刺激与复合效应的结果,也就是说不能将结果归咎于某一个人。治疗师的任务是将这个基本系统概念对家庭成员起作用。

第四个假设是,V认为治疗师本人及其理念是治疗时最重要的工具。要用这一方法来帮助人们改变,治疗师必须坚信人类有成长和改变的能力,他们自身拥有所需的资源,问题是多重原因造成的。他必须能够为家庭成员做出一致性的沟通模式的示范。为了改变,家庭需要看到何为沟通一致性。治疗师能够对沟通中隐含信息做出反应,并且要做出非评判性的反应,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为家许提供了新的沟通模式。治疗师的人性比他的专业技术更重要。

人性认同过程模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它会有所重叠,没有清楚的界限,但是,三个阶段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通常在一次会谈中每个阶段都会得到体现,尽管不同阶段在时长上有所不同。

Step1: 与家庭建立关系,制定非正式的治疗契约。

Step2: 混乱阶段,扰动家庭现状

Step3: 对家庭进行新的整合

Step1: 与家庭建立关系,制定非正式的治疗契约。

与家庭成员建立关系阶段从治疗师与家庭进行会谈开始,到治疗师认为已经收集到了足够的信息,与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为止。

家庭常是由于某些负面事件前来接受治疗。他们对一个或多个问题感到痛苦无助,并且经常伴有羞耻感。通常,他们对治疗中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焦虑。治疗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使他们感到舒适,产生希望,并且信任治疗师,这样可以使家庭成员最终愿意承担改变所必需的风险。

在会谈开始时,V通常用握手的方式与家庭所有成员进行接触。当与个体接触时,她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此人,让他感到此刻自己是唯一重要的人。治疗师一定要坚信,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建立信任的另一个方式是营造安全的治疗氛围,家庭成员暴露自己或者其他人的事情时,不必担心有不好的结果。价值中立,非评判性的态度是可取。

营造非正式的会谈氛围也可以发展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在这样氛围中,个体家庭成员不会有压迫感,认为自己可以自然地表现。适当的自我暴露,有利于有效的沟通。在这种非正式的、开放的治疗过程中,家庭成员会治疗情境下逐渐发展出彼此信任的关系,V也在为治疗收集了资料。与家庭关系建立了关系后,V将注意力放在家庭寻求治疗的原因上。

第一阶段的干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V此时的主要治疗目标是让家庭成员明确她所观察到的一些事实,并使那些家庭成员隐约知道的事实变得明显,但不会做评判。第一阶段的干预也会让家庭成员意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情境有不同的看法。这一认识对于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庭系统和家庭动力非常重要。

V经常使用“雕塑”支术,通常会涉及几个或者全部家庭成员,与让家庭成员口头交流想法相比,雕塑技术可以更快地澄清某个情境。此外,雕塑过程是动态的,会带来新的信息和认识,并且经常可以很you默地呈现。让家庭能够嘲笑正在发生的事情通常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步骤。

在这一阶段,治疗师也会评估每个家庭成员的边界。在躯体上、情感上,他需要和每个人保持的距离是多少?为了了角治疗第二阶段可以冒多大风险,治疗师必须考虑每个成员的需要和顾虑。

一般治疗师喜欢与家庭制定一个工作契约。

Step2: 混乱阶段,扰动家庭现状

第二阶段的特征则是普遍的困惑与混乱。V帮助家庭成员放下自我防御与保护,面对以往不敢展示给自己或他人的部分。这是揭掉“愤怒盖子”的时候,个体开始能够表达自己隐藏的痛苦、脆弱,以及让自己感到羞耻的弱点。

这个阶段的干预的独特之处是治疗师必须清晰、坚强、有力地帮助个体度过这一难关。就是李子勋所说的温预的坚持。另一重点是治疗师需让来访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这将有助于人们更多地接触其自身内部的混乱,他们的恐惧会被过去的记忆或者对将来的不确定感所强化。治疗师的任务是把他们带回到此时此刻,帮助他们使用自己的感觉能力,迫使他们注意现实发生的事件,而非想象中。V的治疗艺术在于强硬与共情之间的平衡。

Step3: 对家庭进行新的整合——充满希望、愿意尝试新的行为方式为特征。

5.作为个人和专家的家庭治疗师

1)基本的价值观和假设

需要我们认同的承诺,就是对生命的所有表现形式怀有欣赏和感恩之心,并相信只要给予恰当的条件,任何生命形式都会朝着自我发展的方向成长。不但适用于整个治疗过程,也适用于治疗师本人的个人目标。

2)假定每一位来访者都蕴藏着自我成长的种子。

3)感谢和欣赏并不一定意味着爱,而是一种非评判的态度。

4)带着开放的态度,愿意将自己的人性当做治疗工具来使用

5)谦虚

6)对生命力量心怀敬仰

V的“7C”

承诺保证(Commitment),指的是拥有这样一种价值观或思想方法,认为人是需要优先考虑的,而我们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有是朝着这个方向进行。

表里一致(Congruence) 基本含义是我们要朝着诚实坦率的方向努力,让自己的内心体验与外在表现相配。

协调相容(Compatibility)指的是我们可以和遇到的每一个人建立起人际关系。

有能力(Competence),指的是我们利用从各种学习中得到的信息,在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对人的理解的同时,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自我。

相互合作(Cooperation),指的是人们相互支持,而不是和竞争。

慈悲心(Compassion),指的是和另一个人有相同的感受,并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

意识层面(Consciousness),指的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与宇宙生命力量的联系。

大同世界(Community),指的是我们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和环境的一分子。

V技术中蕴含的主要元素:

雕塑、隐喻、重构、YOU默、触摸

文档

有关《萨提亚治疗实录》笔记

有关《萨提亚治疗实录》作者:V.Satir&M.Baldwin译者:章晓云聂晶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第一个案例Step1:放松刚开始,通过让所有家庭成员感到自己可以任意选择所坐的位置,V建立一个随意的、让人放松的友好氛围。同时她还表示,家庭成员坐下后,若愿意,仍可以随时改变主意。Step2:破冰V首选提出一个不太起眼的家庭内部活动的问题,非常人性化。问题:谁会坐在爸爸身边?她有意避开了家庭前来治疗的问题。因为她首先关注的是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治疗氛围。通过观察家庭成员对这个开性问题的反应,治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