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数部分
第一节实数
[知识要点]
1.实数的分类
2.数轴:
(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a的相反数为
若a、b互为相反数,则0 或
4.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a≠0)的倒数为.5.绝对值
6.实数的大小比较
(1)正数>0;负数<0;正数>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用数轴比较: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7.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
(2)近似数
(3)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字的有效数字。
8.实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2)运算律(3)运算顺序
第二节二次根式
[知识要点]
1.平方根(1)定义:若x2,则x是a的平方根,记作±
(2)性质:1)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2)0的平方根是0
3)负数没有平方根
2.算术平方根
(1)定义: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记作
(2)性质:1)正数的算术根是一个正数。
2)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
3.立方根
4.二次根式的有关概念
(1)二次根式:型如√a(a≥0)的式子叫二次根式。
(2)最简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得因数.
(3)同类二次根式:化成同类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得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的性质
(5)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得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6)二次根式得运算.
第三节整式和因式分解
[知识要点]
1.代数式
2.整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
(2)添括号,去括号法则
(3)指数运算
3.因式分解
(1)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方法:1)提公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4)分组分解法第四节分式
[知识要点]
1.分式
(1)定义: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0
(3)分式值=0的条件:分子=0且分母≠0
2.分式的性质
(1)基本性质:
(2)变号法则: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意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第五节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
[知识要点]
1.方程的有关概念:方程、方程的解
2.一元一次方程:
(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0)
(2)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3.一元二次方程
(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
一般形式:20 (a≠0)
(2)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
2)因式分解法
3)公式法:
4.一元一次不等式:>0 或 <0 (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法:1)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题分析
几何部分
第一节相交线、平行线
[知识要点]
一、相交线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定义: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角
(1)定义
(2)角的分类:平角、周角、直角、锐角、钝角
(3)角的度量:1°=60' 1'=60"
(4)相关的角:对顶角、余角、补角、邻补角
(5)角的平分线
1)定义
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二、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5)平行线截相交两条直线,对应线段成比例。
3.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第二节三角形
[知识要点]
一、三角形的分类
二、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边与边的关系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角与角关系
(1)△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的主要线段
(1)角平分线(2)中线(3)高线(4)中位线
四、△的重要的点
(1)内心: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2)重心: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
(3)垂心
(4)外心: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五、特殊三角形
1.等腰△
(1)性质:1)两腰相等
2)两个底角相等
3)底边上“三线合一”
4)轴对称图形(1条对称轴)
(2)判定:1)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
2)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2.等边△
性质:1)三边相等
2)三个角相等,都等于60°
3)三边上都有“三线合一”
4)轴对称图形(3条对称轴)3△
(1)性质:1)两个锐角互余
2)勾股定理
3)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2)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三节全等三角形
[知识要点]
一、定义:
二、性质:
1.对应边相等
2.对应角相等
3.对应线段(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三、判定:()()()()()
第四节四边形
[知识要点]
一、特殊四边形
二、平行四边形
(1)性质:1)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2)角: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对角线:互相平分
4)对称性:中心对称图形(2)判定:1)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线:对角线互相平分
3)角: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三、矩形
1.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4个角都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
(4)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2.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菱形
1. 性质:(1)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四条边都相等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内对角
2.判定:(1)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五、正方形:
(1)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2)判定:利用定义
六、梯形
1.等腰梯形的性质:(1)两腰相等
(2)两底角相等
(3)两条对角线相等
(4)轴对称图形
2.直角梯形的性质:一腰与底垂直
3.梯形中常用辅助线
七、多边形
1. n边形内角和(2)·180°
2边形外角和为360°3边形对角线条数
例题分析
例1已知直线和相交于O点,射线⊥于O,射线⊥于O,且∠25°,求:∠与∠的度数。(画出图形,结合图形计算)
例3一张宽为3,长为4的矩形纸片,先沿对角线对折,点C落在点C'的位置(如图1),'交于G,再折叠一次,使点D与点A重合,得折痕(如图2),交于点M,求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