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文 | 朝代 | 作者 | |
| 《四时田园杂兴》 | 宋 | 范成大 | |
| 《稚子弄冰》 | 宋 | 杨万里 | |
| 《村晚》 | 宋 | 雷 震 | |
| 《游子吟》 | 唐 | 孟 郊 | |
| 《鸟鸣涧》 | 唐 | 王 维 | |
| 《从军行》 | 唐 | 王昌龄 | |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宋 | 陆 游 | |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唐 | 杜 甫 | |
| 《凉州词》 | 唐 | 王之涣 | |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唐 | 李 白 | |
| 《乡村四月》 | 宋 | 翁 卷 | |
| 课文 | 选自 | 朝代 | 作者 |
| 《草船借箭》 | 《三国演义》 | 元末明初 | 罗贯中 |
| 《景阳冈》 | 《水浒传》 | 元末明初 | 施耐庵 |
| 《猴王出世》 | 《西游记》 | 明代 | 吴承恩 |
| 《红楼春趣》 | 《红楼梦》 | 清代 | 曹雪芹 |
| 《摔跤》 | 《小兵张嘎》 | 徐光耀 | |
| 《他像一棵挺拖的树》 | 《骆驼祥子》 | 老舍 | |
| 《两茎灯草》 | 《儒林外史》 | 清代 | 吴敬梓 |
| 《刷子里》 | 《俗世奇人》 | 冯骥才 | |
| 《自相矛盾》 | 《韩非子.难一》 | ||
| 《杨氏之子》 | 《世说新语.言语》 | 南朝 | 刘义庆 |
| 《田忌赛马》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改写 | 汉代 | 司马迁 |
| 课文 | 国家 | 作者 | |
| 《月是故乡明》 | 季羡林 | ||
| 《清贫》 | 方志敏 | ||
| 《跳水》 | 列夫.托尔斯 | ||
| 《威尼斯小艇》 | 美国 | 马克.吐温 | |
| 《手指》 | 丰子恺 | ||
| 《童年的发现》 | 苏联 | 费奥多罗夫 | |
一、作者汇总
二、人物特点汇总
1.严监生:十分吝啬、视财如命
2.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
3.祥子:憨厚能干、坚韧好强、乐观自信
4.武松:豪放倔强、无所畏惧、勇敢机敏
5.美猴王:机敏活泼、敢作敢为
6.刘伯承:坚毅顽强、从容镇定、坚强不屈
7.方志敏:勇敢坚定、冷静乐观、廉洁奉公、正义凛然、秉公无私、高洁朴实
8.祖父:慈爱宽容;儿时的萧红:天真可爱、快乐自由幸福
9.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神机妙算、知人善用
周瑜:阴险、自负、嫉贤妒能、心胸狭窄
鲁肃:忠厚守信
曹操:生性多疑、谨慎小心
10.宝玉:心肠好、率真、纯真
11.刷子李:对自己要求苛刻、极其自信、心思细密
12.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足智多谋
田忌:善于听取他人意见、重用人才
齐威王:宽宏大度、知人善用、洞察力强
13、船长: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14、杨氏之子:风趣机智
15、苏联的费奥多罗夫:天真单纯、求知若渴、执着探究、大胆想象
三、语文词语汇总
《1.古诗三首》
1昼夜 2耘田 3绩麻 4傍晚 5桑阴 6稚子 7银钲 8玉磬 9陂池 10涟漪
《2祖父的园子》
1蝴蝶 2蜻蜓 3蚂蚱 4圆滚滚 5明晃晃 6樱桃 7瞎闹
8锄头 9承认 10随意 11嗡嗡 12拔河 13铲地 14割草
15拴紧 16水瓢 17闲逛
《3月是故乡明》
1.徘徊 2.篝火 3萌发 4澄澈 5旖旎 6瑞士 7蓬莱 8巍峨
9燕山 10点缀 11恍然大悟 12烟波浩渺 13乐此不疲 14清光四溢
15相应成趣 16漂泊天涯 17无边无垠 18碧波万顷 19美妙绝伦
20良辰美景
《4梅花魂》
1葬身 2虬枝 3玷污 4郑重 5秉性 6码头 7撩乱 8手绢
9华侨 10眷恋 11能书善画 12颇负盛名 13不厌其烦 14朵朵冷艳
15缕缕幽芳 16凉飕飕 17 腮边
《5草船借箭》
1妒忌 2委托 3照办 4预计 5紧急 6军令状 7探听 8周瑜
9曹操 10都督 11鲁肃 12幔子 13遮掩 14水寨 15擂鼓 16私自 17布置 18调度 19呐喊 20神机妙算 21弓弩 22插满
23丞相 24草船借箭
《6武松打虎》
1 半夜三更 2寻思 3耻笑 4心疼 5胸膛 6武艺 7景阳冈
8 榜文 9请勿自误 10饥渴 11一碟热菜 12俺家 13两截
14横拖 15踉踉跄跄 16咆哮 17 血泊 18霹雳 19铁锤
20 擒捉 21腰胯 22绰梢棒
《7猴王出世》
1灵芝 2遂意 3迸裂 4涧泉 5獐鹿 6猕猿 7瞑目 8石窍
9石碣 10镌刻 11顽劣 12天真地秀 13日精月华 14拖男挈女 15唤弟呼兄 16瀑布飞泉 17明明朗朗 18喜不自胜 19天造地设
20伸头缩紧 21抓耳挠腮 22拱伏无违 23序齿排班
《8红楼春趣》
1恰似 2窗屉 3嫣然一笑 4 忌讳 5晦气 6七手八脚 7高墩 8发钗 9敞地 10 晴雯 11袭击 12 割喇喇 13飘飘飖飖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1拟定 2参谋 3损失 4锻炼 5情不自禁 6慰问 7眷恋
8彭德怀 9祥瑞 10平平安安 11不由自主 12若有所思
13搞定 14踌躇 15奔赴 16繁忙 17特殊 18尊重 19 签字
20下意识 21黯然 2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1.《军神》
1诊所 2年龄 3熟练 4惊疑 5审视 6一针见血 7施行 8重庆
9肥沃 10土匪 11绷带 12从容镇定 13麻醉剂 14汗如雨下
15清醒 16颤抖 17一声不吭 18崭新 19由衷 20苍白 21慈祥
22肃然起敬 23荣幸 25堪称
《12清贫》
1筹集 2一点一滴 3矜持不苟 4舍己为公 5被俘 6金镯
7意外之财 8威吓 9裤裆 10企望 11彼此 12汗褂 13山坞
《13摔跤》
1搂住 2嘎子 3打仗 4鞭炮 5精神抖擞 6冷拌子 7挠痒
8摔跤 9手疾眼快 10欺负 11脚腕子 12挺脱 13肢体
14揪住 15扳手 16仰面朝天 17铸成 18剃头 19腮部 20颧骨
21伤疤 22监生 23格局 24威严 25无疑 26侄子 27喉咙
28谈吐 29揩油
《14刷子李》
1粉刷 2师傅 3绝活 4半信半疑 5派头十足 6包袱 7手法
8刷浆 9水桶 10匀匀实实 11天衣无缝 12平平整整 13傻小子
14鼓点 15衔接 16屏障 17芝麻 18神圣 19侵犯 20肉馅
21一模一样 22轰然 23难堪 24发怔 25蘸浆 26欺诈
27拿捏 28发怔发傻
《16田忌赛马》
1输赢 2遥遥领先 3不动声色 4赏识 5脚力 6胸有成竹
7摩拳擦掌 8跃跃欲试 9兴致勃勃 10出谋划策 11引荐
《17跳水》
1一艘 2帽子 3撕扯 4逗弄 5钩住 6扭动 7呲牙咧嘴
8航行 9风平浪静 10取乐 11放肆 12桅杆 13 哭笑不得
14摇摇晃晃 15眼巴巴 16吓唬 17船舱 18海鸥 19瞄准
20心惊胆战
《18威尼斯的小艇》
1纵横交错 2船艄 3皮垫子 4窗帘 5操纵 6手忙脚乱 7保姆
8威尼斯 9小艇 10 翘起 11祷告 12雇佣 13哗笑
14世界闻名 15 簇拥 16沉寂 17 停泊 18码头 19笼罩
20轻快灵活 21形式不同 22操纵自如
《19牧场之国》
1仪态 2端庄 3远眺 4骏马 5遮掩 6阻挡 7飞驰
8毛毡 9呼噜 10罐头 11辽阔 12赞许 13板凳
14吆喝 15 铃铛 16恢复 17沉睡 18牛犊 19仪态端庄
20辽阔无垠 21 牲畜 22灯塔 23公爵 24哞哞 25踢球
26极目远眺 27膘肥体壮 28悠然自得 29 成千上万 30成群结队
31默默无言
《22拇指》
1拇指 2接触 3纽扣 4相貌 5养尊处优 6渺小 7享乐
8附庸 9团结 10污秽 11琴弦 12揿电铃 13瘙痒 14窈窕
15直直落 16扎伤 17拧螺丝 18仓库 19薄弱 20憎恨 21左膀右臂
20、23课
1黄澄澄 2金灿灿 3 耀眼的色调 4开阔而又雄浑 5翻来覆去
6不愧 7熠熠发光 8遐想 9 不由自主 10黏着物 11刀刃
12埃及 13泛滥 14淤泥 15精湛 16胚胎 17祸患 18天赋
19情不自禁 20随心所欲 21痴迷 22困窘 23伊人 24小娜
25绞尽脑汁 26一本正经 27默不作声 28翻译
四、 难读的字音(要会读,尤其注意前后鼻音)
蚂蚱zha 啃食kěn 樱桃树yīng 蚌壳bàng
溜平liū 锄头杆gān 倭瓜wō 烟波浩渺miǎo
篝火goū 萌动méng 晶莹澄澈chéngchè 风光旖旎yǐ nǐ
瑞士ruì 莱蒙湖laí 无垠yín 碧波万顷qǐng
巍峨wēi 耄耋之年mào dié 点缀zhuì 渺小miǎo
葬身zàng 腮边sāi 分外fèn 玷污diàn
秉性bǐng 凉飕飕sōu 撩乱liáo 华侨qiáo
眷恋juàn 周瑜yú 妒忌jì 布幔màn
翎毛líng 水寨zhài 擂鼓léi 呐喊nà
弓弩手nǔ 丞相chéng 山冈gāng 筷子kuài
筛酒shāi 恰好qià 吓唬hu 勿wù
诡计guǐ 毡笠儿zhān lì 敞开chǎng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蹿下来cuān
腰胯kuà 霹雳pī lì 抡起lūn 簌地sù
咆哮páo xiào 揪住jiū 铁锤chuí 迸出bèng
血泊pō 酥软sū 芝兰zhī 遂suì
迸裂bèng 山涧jiàn 獐鹿zhāng 猕猿mí yuán
禽兽qín 挈qiè 瞑目míng 窍qiào
石碣jié 楷书kǎi 镌刻juān 抓耳挠腮náo
顽劣liè 屉tì 丫鬟huan 忌讳huì
晦气huì 籆子yuè 宝钗chāi 敞地chǎng
手帕 pà 剌剌响 là 纨绔wán k ù 咯噔gē dēng
铰断jiǎo 飘飘飖飖yáo 仰面睃眼suō 绞jiǎo
忒tuī 姊妹zǐ 沃克wò 土匪fěi
绷带bēng 一声不吭kēng 由衷zhōng 晕过去yūn
堪称kān 彭德怀péng 拟定nǐ 奔赴fù
特殊shū 踌躇chóu chú 黯然àn 马革gé
筹集chóu 矜持jīn 被俘fú 金镯zhuó
抛掷zhì 威吓hè 裤裆dāng 企望qǐ
彼此bǐ 汗褂裤guà 深山坞里wù 小胖墩儿dūn
一叉一搂loǔ 小嘎子gǎ 鹐架qiān 精神抖擞soǔ
冷绊子bàn 三抓两挠náo 揪在一起jiū 膀大腰粗bǎng
推拉拽顶zhuài 扳不动bān 脚腕子wàn 趁势chèn
监生jiàn 诸亲六眷zhū juàn 侄子zhí 痰tán
揩揩眼泪kāi 两茎灯草jīng 刷浆jiāng 师傅fu
包袱fu 蘸zhàn 露馅儿lòu xiàn 发证zhèng
孙斌bìn 讥讽fěng 轻蔑miè 锣luó
放肆sì 桅杆wéi 撕sī 吓唬hu
龇牙咧嘴zī liě 瞄准miáo 威尼斯ní 船艄shāo
翘起qiào 保姆mǔ 祷告dǎo 雇定gù
簇拥cù 哗笑huá 停泊bó 毛毡zhān
牛犊dú 极目远眺tiào 膘肥体壮biāo 飞驰chí
公爵jué 呼噜lu 吆喝he 哞哞声moū
牲畜chù 黄澄澄dèng 译名yì 不愧kuì
熠熠发光yì 遐想xiá 菲尔铁塔aī fēi
黏着物nián zhuó 刀刃rèn 泛滥làn
淤泥yū 精湛zhàn 按弦xián 揿电铃qìn
骚痒sāo 窈窕yǎo tiǎo 秽物huì 轧伤yà
拧螺丝nǐng 纽扣niǔ 周仓cāng 薄弱bó
研脂粉zhī 鼻涕tì 附庸yōng 爱憎zēng
胚胎pēi 祸患huò huàn 天赋fù 痴迷chī
困窘jiǒng
五、课后题参
1.古诗三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这两句诗仿佛让人看到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的画面。②从中体会到儿童的勤劳可爱以及农村生活的情趣。
(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①这两句诗仿佛让人看到小孩子早晨从金属盆中取出冰块,用彩丝把冰块穿起来当银钲敲的画面。②从中体会到小孩子脱冰、穿冰时的小心翼翼与开心快乐,体现了小孩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儿童生活的多彩多姿。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这两句诗仿佛让人看到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的画面。②从中体会到牧童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以及乡村生活的恬静美好。
2.祖父的园子
1.“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我”和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水,“我”还在园子里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睡觉。
特别之处:祖父的园子里不但动植物齐全,而且一切都是自由快乐的。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1)凡是在太阳下,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叔都会打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答:在“我”的心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充满活力的,具有生命力的,大树与土墙也是美的,有生命的,具有梦幻般的色彩。
(2)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黄瓜的快乐、自由,其实也同样表现了作者的内心是自由快乐的。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新的体会,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作者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童年生活是快乐、自由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长大后即使再回到故地,因为没有了祖父,所以也没有了童年时的快乐,可以说作者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祖父给予的。作者怀念、留恋童年的生活,同时也留恋祖父、怀念祖父。
5.草船借箭
1.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超过自己。
2.读下面的句子, 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感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2)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答:(1)诸葛亮一是从大局着想,不愿破坏联吴抗曹的大局;二是夜观天象知道两天后的晚上大雾弥江,草船借箭之计已然胸有成竹。
(2)周瑜认为诸葛亮中了自己的圈套,到时完不成任务的话就可以按军法惩治诸葛亮,除掉心腹大患,指日可待。
3.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阅读课文前,我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足智多谋、不可多得的人才;阅读课文后,我发现周瑜虽然聪明,足智多谋,但是嫉贤妒能、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不顾大局,而诸葛亮不但足智多谋,而且精通天文、料事如神、心胸宽广、大局观强。曹操虽然志向远大,却生性多疑。我还想了解“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6.景 阳 冈
1.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筛酒、哨棒”,可以猜一猜意思。
筛酒:斟酒。本文指从壶里往杯子或者碗里倒酒。
哨棒:古代防狼的器具,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发出像虎叫的声音,另一头是棒子。
2.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
本文主要写了武松路过景阳冈,不听店家的劝告执意过冈,遇到老虎后,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然后下冈的故事。
3.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武松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然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瞬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断了。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哨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4.对于课文中的武松, 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
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文中刻画了武松临危不惊、镇定自若的气魄和为民除害的壮举。人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也应当发扬这种精神,现代社会中就缺乏这种面对恶势力时的勇气和胆量。
8.红楼春趣
●阅读链接
林庚的《风筝》主要回忆了儿时如何放风筝和各种风筝的样子,与《红楼趣事》一文比较没有语言描写,没有神态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放风筝的画面。
9.古诗三首
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答:虽然戍边时间长,战事频繁,战斗艰苦,但战士们誓死保卫国家,表达了将士们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抒发了诗人爱国、报国的情怀。
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答: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答:赶紧动身启程从巴峡穿过巫峡,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表达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是诗人想象中的飞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毛收到电报,指导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感到万分悲痛。
第二部分:虽然很想看看儿子的遗骨,但毛最终还是决定将毛岸英安葬在朝鲜。
2.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毛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岸英!岸英!”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2.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示例:毛认为儿子既然是者,就是把身心都献给了人民事业,死后躯体是否回到家乡并不重要,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场又何妨呢?
11.军 神
2.(1)沃克医生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2)后来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答:(1)刘伯承的伤势非常严重,但回答问题却从容镇定、语言干脆利落,凭借沃克医生多年军医经验,他断定刘伯承是军人。
(2)①刘伯承身受重伤还镇定自若;②做手术坚决不用麻醉剂;③手术中忍着剧痛还清楚数刀数;④手术后谈笑自若。
3.从下面的句子中, 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1)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答:这时刘伯承在想:在严峻的时局下,我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既然沃克医生猜出我是军人,不如就顺着他的话敷衍过去,如果强行否认,反而更容易引起怀疑。
(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答:这时刘伯承在想:痛,钻心的痛,但为了大局我必须要保持清醒,为了事业的胜利,我必须忍住!
4.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答:“冷冷……惊疑……柔和……怔住……慈祥……肃然起敬”,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从轻视到认可再到赞叹的心理变化。
讲故事:
一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每天来我这看病的人很多,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是冷冷地对待他。这是一个眼睛受了伤的人,根据伤口来看应该是伤。他伤得很重,但是却依然很镇定,我知道他应该是一个军人,而他的回答也证实了我的猜测。我准备要给他做手术了,但是他却提出了不用麻醉的要求。要知道,这么大的手术,不用麻药风险太大,于是我教训了他,认为他这是在胡闹,但是我听了他的理由后,我不得不给他做这个手术。手术过程非常烦琐,要知道眼睛不比别的地方,而他的伤势又是这样的重。看到他因过度疼痛而失去色彩的嘴唇,用力揪住床单而青筋暴起的双手,我的心里真的很担心他承受不住痛苦而晕倒,可是他却坚强地挺住了,一刀一刀地数着手术的刀数。这绝对是我见过有着最坚强意志的人!我知道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当我得知他就是川东支队将领刘伯承的时候,不禁感叹有这样的将领,何愁战争不取得胜利。
●阅读链接
文章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13.人物描写一组
1.默读课文。说一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答:嘎子是一个顽皮、争强好胜、聪明伶俐的孩子。骆驼祥子是一个朝气蓬勃、淳朴忠厚、懂得上进的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如命,十分吝啬的人。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由此可以看出嘎子是一个顽皮、争强好胜、聪明伶俐的孩子。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由此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朝气蓬勃、淳朴忠厚、懂得上进的人。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由此可以看出严监生是一个爱财如命,十分吝啬的人。
2.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表达的效果。
答:写嘎子时,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例如:起初,他依据自己和胖墩儿的体形差异,找准对方的弱点,“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采取了围着对手“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的战术。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推拉拽顶”,想出了各种办法。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写祥子时运用了外貌描写。
例如:“他没有什么模样, 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写严监生时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例如:“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这是动作描写。
“他把两眼睁的旳溜圆”“把眼闭着摇头”这是神态描写。
14.刷 子 李
1.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答:“刷子李一举刷子, 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从中可以看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自信;“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从中可以看出刷子李的心细如发。
2.画出描写刷子李和曹小三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答: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刻画人物的特点。在描写刷子李时,着重写了他必穿一身黑的衣着,“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的近乎苛刻的规矩,娴熟自如的动作,平整、雪白的刷将浆效果。正面描写出他的技艺高超。在描写曹小三时,着重写了他对师傅的细致观察和他的心理变化,侧面表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15.自相矛盾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答:誉:称赞。 弗:不能。 立:存在。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答: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有一天他去集市上卖矛和盾,他先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非常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 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集市上有人问:“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吗?
答:①什么都不能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世上。楚国人刻意夸大了自己矛和盾的作用,既不符合事实,又相互抵触。所以当有人问他时,他“弗能应”。
②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例如:一个年轻人对发明家爱迪生说: “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盛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16.田忌赛马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2.默读课文。 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说一说,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田忌赛马获胜的原因?
答:①田忌:下等马——齐威王:上等马
田忌:上等马——齐威王:中等马
田忌:中等马——齐威王:下等马
②其一,孙膑知己知彼,经过细心观察,发现马的脚力差不多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这是取胜的前提条件。其二,孙膑通过科学的分析,让田忌摆出下中上的阵容,以最终对最强抵消对方优势。再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田忌2:1获胜,赛马的胜利不是速度的胜利,而是智慧的胜利。
③取胜原因:因为双方每个等级的马相差不是很悬殊,田忌采用孙膑的计策,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以最弱对最强,抵消其优势,然后再用自己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会取胜。
●选做
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答: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
17.跳 水
1.默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再讲讲这个故事。
答: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戏弄孩子,孩子走上横木)→(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孩子得救)
在一艘环游世界归来的帆船上,人们逗猴子取乐,猴子放肆起来,摘走船长儿子的帽子,反过来逗孩子。孩子因猴子的挑逗和水手的哄笑而生气,爬上了桅杆去夺帽子。后来,孩子在猴子的挑衅下失去理智,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去取帽子,从而陷入险境。在水手和孩子都被吓呆的关键时刻,船长机智、果断,用逼着孩子跳入大海而化险为夷。
2.课文多次描写水手们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
答:句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
孩子一方面因为水手的哄笑而难堪,另一方面对猴子无计可施,所以一时哭笑不得。
句子: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水手们更加放肆的笑声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恼羞成怒。
正是因为水手们的笑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得猴子肆无忌惮,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渐渐失去理智,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
3.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是怎么想的?他的办法好在哪里?
答:因为孩子当时所处的地方是桅杆的最顶端的横木上,孩子稍有不慎掉到甲板上就会粉身碎骨,性命不保。而跳水后孩子不会因为摔伤而有性命之忧,船上的水手们如果能及时救起孩子,孩子生还的可能性很大,综合当时的所有因素分析,船长的办法是最好的。
18.威尼斯的小艇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这篇课文从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小艇的外形和坐在船舱里的感觉、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威尼斯人的生活离不开小艇等几方面,介绍了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风土人情。
2.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小艇有哪些特点,再体会加点部分的好处。
答: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威尼斯的小艇长、窄、深、两头翘起,如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起来如田沟里的水蛇一样轻快灵活。加点的词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艇比作新月、水蛇,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艇的外形及行动时轻快灵活的特点,给人美好的想象和无限的回味。
3.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想想在介绍威尼斯时,三位作家在表达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威尼斯》《威尼斯之夜》《威尼斯的小艇》三篇文章都是对威尼斯进行描写,虽然内容不同,但是,三位作家在描写威尼斯的时候都运用了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进行描写。
19.牧场之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作者眼中 “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答:在作者的眼中,真正的荷兰是奶牛的天堂,骏马的世界,猪、羊、鸡各种小动物的乐园,也是一个宁静的世界。
作者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既是为了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荷兰作为牧场之国,不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而且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而且也表达了作者对荷兰强烈的热爱。
3.作者笔下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 如,“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再把它们抄下来。
答: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
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
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这些句子的好处: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动物当作人来写,既把他们的神态写得生动形象,又突出了作者对牲畜家禽的喜爱之情。不禁让人感叹,荷兰牧场真是和谐美好,情趣盎然。
21.杨氏之子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
答: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答:①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也在姓上做文章。有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②杨氏子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回答。既有礼貌又表达了“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之意,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22.手 指
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答:大拇指肯吃苦,不图名利。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中指:姿态优美和性格高傲。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但是能力薄弱。
2.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
答:①在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肥,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②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③他居于,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3.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答:大拇指:对工作认真负责,肯吃苦的人。
食指:勤奋刻苦的人。
中指:性格高傲,注重形象的人。
无名指和小指:单纯可爱,能力不足的人。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现实生活中,见得最多莫过于家长老师严厉的眼神了,真是纳闷,为何那眼神总是阴雨连绵,不知何时才会放晴。同学的眼神是友善的,就算小打小闹也无伤大雅,毕竟孩童的眼睛是最纯真善良的,它没有大人们的深沉复杂,值得任何人信任。陌生人的眼睛是匪夷所思的,你无法看透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有一点必须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六、词语段运用仿写
语文园地一
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说一说。
1.忙——春耕的时候忙急了,忙得村子里看不见闲人,忙得上一个活儿接下一个活儿,忙得人们顾不上按时吃饭。
忙——妈妈今天很忙,忙的连午饭都顾不得吃,忙的连口水都没时间喝。
2.冷——今天太冷了,人们冷得不停地搓着手,跺着脚,小狗冷得直打哆嗦,小猫冻得跑到屋里的暖炉旁边趴着。
冷——寒冬腊月,天真冷。草坪冻得披上了银装,🐓冻得缩进了鸡窝,大树冻得抖落了所有的枝叶。
3.吵——菜市场真吵,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都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曲奇特的菜市场交响乐。
吵——弟弟妹妹在家一直吵闹,一会儿追着喊叫,一会儿因为玩具争吵,一会儿看电视咯咯笑个不停。
4.静——漓江的水真静啊,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静——夜晚的花园真安静,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声响和小鸟挥动翅膀的声响都可以清楚地听到。
5.快——燕子真快呀!它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快——小明跑得真快!我一眨眼的功夫,他已经跑到了终点。
6.辣——源源吃了一口辣椒,辣得面红耳赤,眼泪都流出来了,辣得大口大口喝水。
辣——这火锅真是辣,辣得我像嘴巴里冒火,辣得面红耳赤。
语文园地四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在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焦急的等人——他紧锁着眉头,在家门口来回地踱着步,一圈两圈,还不时伸长脖子向远方望去。
焦急的等人——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的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2.期待落空——叔叔已经等了两个星期了,可是迟迟没有消息,这时候他接到了一条短信。毛毛同志,很抱歉,您的稿件无法采用,看了这个消息,叔叔默默的坐在了沙发上,脸上没有了往日的风采,两只眼睛也变得暗淡无光
期待落空——明明的眼神黯淡下来,声音低沉地说:“算了等吧,爸爸应该是工作太忙了,他今年又没办法陪我过生日了……”
3.久别重逢——车站的站台上,他们流着泪紧紧地抱在一起,仿佛要把对方融进自己的身体里。
久别重逢——李平激动地握住王伟的手,高兴地大声说:“老同学,真是好久不见了。”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一说。
1. 按照往日,他早已经在学校门口站着,向到校的同学打招呼了,可是这次直到打上课铃了,他才急匆匆地赶来。
2. 以前在课堂上,这个小家伙是轻易不发言的,可是这次,我的问题刚一提出来,他就把手高高的举起来了,嘴里还嘟囔着“老师,老师,我,我……”
语文园地六
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类似的,经体验再选一种体验写一写。
1.时间短,感觉时间长
两点两点半,三点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的看着表,天怎么还不亮啊?什么时候才能出发去旅行呀?
那天音乐老师要我们轮流上台唱歌,胆小的我忐忑不安地走上讲台,小声唱着刚学的歌曲,时间似乎故意和我作对,走得慢极了,几分钟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像一个世纪那么长。
2.时间长,感觉时间短
妈妈翻看我小时候的照片,一岁的,两岁的,三岁的……妈妈说,一眨眼,孩子都要离开家乡去上大学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个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暂。
语文园地七
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的动静之美,读一读,再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放学后的校园——校园里十分安静,教室里没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没有了奔跑的身影,夕阳的余晖静静地洒在校园里,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和花朵似已经进入了梦乡,只有两只又高又大的白杨树,静静地守护着校园。
放学后的校园——放学的铃声响起,同学们陆陆续续地从教室里走了出来,安静的校园立刻变得喧闹起来,追逐嬉笑的声音瞬间充满了整个校园,没多久,操场上空荡荡的,校园又恢复了宁静,只听见树叶在风中哗哗的响。
2.群鸟飞过湖面——清晨,朝阳升起,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鸟儿从南边飞来,他们一会儿贴着水面疾飞,一会儿直冲云霄,并发出高亢的叫声,好像是在交流一路上看到的好风景。一会儿盘旋飞翔,百转千回,明宁静的湖水仿佛被群鸟的热闹吸引,泛起点点波纹,像鸟儿微笑致意。
群鸟飞过湖面——湖水平静的没有一丝波纹,如明镜一般,忽然一群鸟从远处飞来,它们飞得那么低,有几只斜着身子掠过湖面,尾巴偶尔点了一下湖水,那小圆晕便一圈圈荡漾开去,慢慢地,湖水停止了舞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又将自己的倩影投放到湖中。
3.火车进站——“呜——”一声汽笛响后,火车进站了。旅客们提起行李,纷纷向车门移动。站台上熙熙攘攘,热闹极了,行李箱擦着地面发出“哐哐”的声音,下车的乘客高声谈笑着,匆匆忙忙地往出站口走;准备上车的乘客手持车票,急匆匆地寻找自己的车厢。
火车进站——载着矿石的火车,轰隆轰隆穿过山洞,在群山之间绕行。车头冒着浓烟,吼叫着。渐渐地火车速度减慢,进入了指定站点,轰隆声吼叫声都随之消失了。
语文园地八
体会下面的句子表达的特点,在选择一种情景说一说。
1.游子回到家乡——再次回到故乡,他激动地跳下汽车,飞奔到村前的那棵大槐树下,像一个饥渴的婴儿扑进母亲的怀抱。
游子回到家乡——叔叔就像候鸟两地迁徙,春节时才会回家与家人团聚。每次回来,他都激动得心砰砰直跳,如同揣着一只小兔子。
2. 雨点落在窗玻璃上——雨点落在窗玻璃上,像一颗颗透明的豆子啪嗒啪嗒地滑到了窗户下面去了
雨点落在窗玻璃上——一会儿,调皮的雨点儿落了下来,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就像是鼓手在有节奏地敲击鼓面。
3.云朵在天空飘荡——多少朵白云像一叶叶雪白的风帆,在蔚蓝遥远的天空逍遥自由地漫游。
云朵在天空飘荡——白云一朵朵开放在山谷里,显示出朦胧、干净和神秘,像一朵朵洁白的雪莲。
读一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这个班里,只有毛毛是最调皮的。班里的窗户玻璃破了,那是他用足球踢的;班里的黑板上画满了小乌龟,那是他的“美术作品”;同桌的椅子缺了一条腿,那是他的“小发明”——卸掉螺丝;一个小女生包里被塞进了一条玩具蛇,那是他的“实践作业”。
我家的小狗可粘人啦!我们一回家,它就亲热地绕着我们转圈儿,我在沙发上看电视,它也要奔上来卧在我旁边,要是有人准备出门儿,它听到响动就会马上过来跟在身后。
七、小练笔
1.请展开合理想象,把《稚子弄冰》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一个小孩子早早地穿衣起床,来到院落里。他发现自己昨天晚上倒在盆子里的水已经冻结成了厚厚的冰。他欣喜万分,小心翼翼地把冰取了出来,然后在冰上截了一个小洞,把五彩的丝线穿了进去。他把线提在手中,圆圆的冰块儿就如同一面银缸。他轻轻敲击这个天然的乐器,清脆的声音穿过树林,引得人们侧耳倾听。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玻璃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把它给敲碎了。
2.请展开合理想象,把《村晚》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1、夏末初秋,乡村的傍晚真美!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的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
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好像被叼住了一样。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这时,有一个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正走在回家的途中,他手中拿着一支短笛随便吹着,虽然不成曲调,但那悠扬的乐声能传得很远很远,仿佛连小鸟也随着他的乐声翩翩起舞了。
2、夏末秋初,乡村的傍晚真美!雨过天晴,池塘里涨满了水,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小鱼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池塘边的青草和水中的芦苇长得十分茂盛,有的尖叶上还滚动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夕阳西下,与两座山相连接,这景色连同小桥和岸边的树木一起倒映在池塘中,随着池中细小的波纹晃荡着,起伏着。
柳荫下,慢悠悠地走来了一头黄牛,它拍打着尾巴,“哞哞”叫着,似乎在赞叹傍晚的美丽景色呢!仔细一看,牛背上还横坐着一个牧童,他头戴草帽,身披一件小褂子,腰间系一条棕色腰带,合身的短裤和那双草鞋搭配得恰到好处。忽然,一阵稚嫩却悦耳的笛声传来,它时而婉转,时而悠扬,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似乎不成曲调,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跳着,奔向前方。小牧童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暮色里,只有那跳跃的笛音,仍然隐隐约约地在淡淡的暮霭里飞翔。
3.请展开合理想象,把《四时田园杂兴》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夏天到了,村庄里每个人都很忙碌。你看,天才蒙蒙亮,几个男人正拿着锄头,顶着烈日,不辞辛劳的锄着田地,有时干活累了就用毛巾擦一擦汗,喝一口水,立马又锄起了地。就这样勤勤恳恳地锄地,到了夜晚,终于能休息一下了,可是他们为了生活必须要搓麻,所以一家人围坐在椅子上一起搓起麻来。他们搓的满头大汗也不说累。
新的一天开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就连小孩子也不例外,他们现在正在桑树底下学着大人们种瓜呢!只见小孩们三个人一群,五个一伙的凑在一起,一个扶瓜苗,一个填泥土,一个浇上水,还挺像模像样的,他们种好了,望着绿苗,不禁说出了:"小瓜苗快长大,结一个瓜儿又大又甜"
4.作者笔下的蜜蜂是那么可爱。请你仿照上面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练习册9页)
这只小猫的脑袋圆圆的,上面竖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白天懒洋洋地眯着,可是到了夜里,简直就像两颗发光的宝石,发出幽幽的亮光。
5.根据下面的词语,请你对这位军神说几句话。
坚强不屈 从容镇定 敬佩不已 坚毅顽强
尊敬的军神,看了您的事迹,令我深深感动,敬佩不已。您面对困境从容镇定的态度,坚强不屈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您身上的优秀品质,坚毅顽强的对待学习上的困难,把困难。
6.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钉铃铃”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去游戏,教室外热热闹闹的。这时候,你再走进教室,就会发现,教室里只剩下一个人。她正坐在安静地教室里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只见她一会儿眯起眼睛,笑了起来;一会儿用手托着下巴,紧锁着眉头;一会儿又眼圈红了起来,眼泪从脸夹上流了下来;一会儿 ..."铃铃"上课了,可她还在那看书,直到老师点了她的名,她才反应过来。
7.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请你写出来。
以“勤劳的妈妈”为例
(1)做早餐对妈妈来说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
妈妈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为的是给我做即有营养又卫生的早点,所以我的早餐,妈妈会像魔术师一样做出很多品种:有香喷喷的烤香肠、有黄的赛金的南瓜饼、有用飞饼做的面包,还有绿如碧玉的青团子。我对这些都是百吃不厌!对了还有营养丰富的豆浆,豆浆也有很多花样:有白的似雪的花生豆浆、有带着浓浓香味的香蕉豆浆,还有黑如发的黑豆豆浆。妈妈不仅会做家务还会编织毛衣,有从上面往下编织的毛衣,有用钩针编织的裙子,还有用棒针编织的围巾和帽子。把我打扮的非常漂亮!
(2)清晨,天还不算太亮,妈妈就起床了,为我们做好美味的饭菜,我上学后,妈妈还要在家里拖地打扫卫生。中午,我们一回家,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已经摆在桌子上了,可妈妈还在厨房里忙,等我们吃完饭了,妈妈才肯把手里的活放下吃饭。晚上,妈妈早早把香喷喷的饭菜给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吃的津津有味,吃完饭后妈妈却又在厨房和洗手间里干活儿,很晚才睡。所以,妈妈的身体很弱,经常感冒,但妈妈还是总是挺着,我们心疼地劝她: "您别干了,明天再说"。可是,妈妈却总是笑着解释说: "没事,明天也有明天的事啊! "妈妈的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也给我做出了生活中的榜样。
8.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鼻子在脸上的位置虽然得天独厚,位于脸部的“腹地”,但因其体形突出,所以一旦遇到外力侵害,必然首当其冲。鼻子的工作环境有时是非常艰苦的。厕所、下水道中弥漫着的臭气,他不得不长时间忍受;杀菌药水、工厂排出的废气飘散出的令人室息的气味,也只有他独自消受;食物是否变质,需要他来鉴定。可能只有感冒鼻塞时,他才能获得短暂休息。
9.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自相矛盾的事,编一个故事,题目自拟。
有一个体型肥胖的男子,拿着一本《祖传减肥秘芨》,正在闹市里向人们吹嘘:“祖传减肥秘芨,肥胖者的福音。包你看了有效,一周减重3公斤,一个月还你苗条身材。轻松减肥不是梦,一书在手定成功。”有人笑问这位男子:“如果真有效果,为什么你还这么胖呢?”这位男子被问得无言以对。
(2)一个年轻人对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想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
爱迪生听罢,惊奇地问:"什么!那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10.听了杨氏之子的话,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呢?请展开想象,再把它写下来。
孔君平听后大吃一惊,但随即哈哈大笑,说:"妙,真是妙!贤的回答可谓天衣无缝,后生可畏! "孔君平微微点着头,用赞许和诧异的眼神看着彬彬有礼、宠辱不惊的杨氏之子,不觉心中生出丝丝斩愧,自己竟没有一个九岁的孩子聪明。但杨氏之子的聪明、幽默,不觉让孔君平内心充满赞赏、喜爱之情。他拍着杨氏之子的头,说: "生子当如斯!"
提示:抓住孔君平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进行想象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