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2:53:16
文档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来的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B正确;C、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只有达
推荐度:
导读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来的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B正确;C、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只有达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B.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来的

答案:B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B正确;

C、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C错误;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故D错误。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A;C

解析: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A正确;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 吹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B

解析: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吹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正确;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超声波也是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

二、多选题(每题4分)

1、题目: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B.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答案:B

2、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 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C

3、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 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C

4、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 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C

三、填空题(每题3分)

1.(3分)声音是由物体 ____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 ,声音在真空中 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播。

答案:振动;介质;不能

2.(3分)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 物理课本的厚度 B. 一根粉笔的长度

C. 黑板的长度 D. 教室的宽度

答案:B

3.(3分)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沿 ____ 形成的;可以看到湖水中的鱼,这是光的 ____ 现象;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他马上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 ____ 来判断的。

答案:直线传播;折射;音色

4.(3分)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还要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汽车有 ____ ,汽车最终会停下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 。

答案:惯性;运动状态

5.(3分)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突遇障碍物,采用紧急刹车,他由于 ____ 向前倾;该自行车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的 ____ 来增大摩擦的,其轮胎是由橡胶做成的,这是利用了橡胶 ____ 弹性好、耐磨性强的优点。

答案:惯性;粗糙程度;材料

四、解答题(每题8分)

2.题目: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现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 ____ 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答案:

照相机;远离

解析:

当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当两者相互调换后,,由于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根据此时条件判断,光屏上的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3.题目: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____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棋子B应放在 ____(A的同侧A的另一侧),一边移动棋子B,一边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当 ____ 时便停止移动棋子B,B的位置即为棋子A像的位置。

()用刻度尺测量B到玻璃板的距离及 ____ ,进行比较。

()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 ____ 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答案:

()竖直;()A的另一侧;B与A的像完全重合;()A到玻璃板的距离;()白纸上没有像

解析:

()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实验时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棋子B应放在A的另一侧,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此时B的位置即为棋子A像的位置;

()用刻度尺测量B到玻璃板的距离及A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白纸上没有像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题目: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 ____,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 ____时,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解析

凸透镜的焦距为,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即,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五、综合题(每题10分)

3.(10分)

题目:小明在操场上测量自己步行的速度,他沿直线走了40m,用时8s,则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少?如果小明用同样的速度从家走到学校,路程是1.6km,则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

解:

(1)小明步行的速度;

(2)从家走到学校需要的时间。

4.(10分)

题目:一列火车长200m,它以的速度穿过200m长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

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等于火车长与隧道长之和,即;

所需时间。

5.(10分)

题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若你在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则你所处位置到闪电处的距离约为多少?(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答案:

解: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传播时间;

由得,闪电处离你的距离。

文档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来的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B正确;C、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只有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