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5)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2:54:01
文档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5)

八年级数学《众数、中位数》教学案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纳入认知结构,才能成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一、情景描述:片段1、故事引人---骗人的平均数师:前不久,李叔叔下岗了,于是他不得不再找工作,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招聘信息:本超市现招聘员工若干名,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5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他去对经理说:“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数学《众数、中位数》教学案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纳入认知结构,才能成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一、情景描述:片段1、故事引人---骗人的平均数师:前不久,李叔叔下岗了,于是他不得不再找工作,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招聘信息:本超市现招聘员工若干名,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5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他去对经理说:“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
八年级数学《众数、中位数》教学案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纳入认知结构,才能成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

一、情景描述:

片段1、故事引人---骗人的平均数

师:前不久,李叔叔下岗了,于是他不得不再找工作,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招聘信息:本超市现招聘员工若干名,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5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他去对经理说:“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000元呢?”超市的经理拿出了超市工作人员的工资表:

 经理副经理员工A

员工B

员工C

员工D

员工E

员工F

员工G

工资30002000700650600600550450450
问题(投影呈现):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经理说月平均工资1000元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⑵你有什么想法?

生1:刚才我算了一下,这11个数的平均数是1000元,所以月平均工资1000元没有欺骗。

师:对,我们学过平均数的知识,平均数是1000元是没有错的。

生2:我认为欺骗了,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很高,而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不到1000元。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2:因为两位经理的工资分别是3000元和2000元,而剩下的7人的工资最多的一个也只有700元,这样7位员工的平均工资肯定不到1000元,可以说他们欺骗了李叔叔。

师:你的分析有一定道理,看来这组数据中,由于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数据,所以平均数1000不能真实反映多数员工的工资水平。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数反映这个超市的工资水平比较合理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揭示课题:中位数

 片段2:概念教学

  前面以故事形式导入新课,对新课内容的学习作了较好的铺垫,学生已对众数和中位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这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然后分组讨论下面的问题(教师可在学生自学时板书问题,并可指定小组重点讨论的问题,以便控制授课时间)。

问题2  结合书本知识与前面的故事,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众数与中位数的概念。

⑵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之处,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⑶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唯一的吗?

 片段3 学生思考:

⑴如果你找工作,你会怎样去了解工作报酬?

⑵写出“骗人的平均数”故事的结尾。

⑶写出生活中应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实例各一个。

二、课后感

   这节课利用问题的引伸开放,引导学生抓住概念实质,理解其精髓,掌握其特点,应用讨论式教学方法,不仅很好的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而且,通过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提高了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文档

八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5)

八年级数学《众数、中位数》教学案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纳入认知结构,才能成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一、情景描述:片段1、故事引人---骗人的平均数师:前不久,李叔叔下岗了,于是他不得不再找工作,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招聘信息:本超市现招聘员工若干名,李叔叔一看条件不错,就应聘做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55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600元。他去对经理说:“我已经问过其他工人,没有一个工人的工资超过1000元,平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