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2:53:49
文档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设计单位:泸县建校设计人:黄建春校对人:唐兴明审核人:彭远斌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性质:《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前言1.1课程定位《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1.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
推荐度:
导读《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设计单位:泸县建校设计人:黄建春校对人:唐兴明审核人:彭远斌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性质:《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前言1.1课程定位《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1.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设计单位:泸县建校  设计人:黄建春    校对人:唐兴明   审核人:彭远斌 

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

课程性质:《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

学分:4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

1.2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方法和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学习者作为行动者成为课堂的中心,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方法两大部分内容,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的初步能力,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了解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做法,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的作图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

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4.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80学时)

序号项目

名称

学习

难度

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参考课时
1模块一

绪论 

11.制图的概念

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学习目的、方法

4.建筑发展简史

要求学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了解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2
2模块二

制图工具、仪器和用品的使用

21.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

2.简单几何作图

掌握制图工貝仪器、用品的使用和保管,能动手准确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专业课的兴趣。4
3模块三

制图的基本标准

31.图幅

2.图线和字体

3.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

了解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式的有关规定。掌握制图标准、图线画法、尺寸的标注方法,能正确书写工程字。4
4模块四

正投影原理

41.投影的基本知识

2.三面投影图

3.点的投影

4.直线的投影

5.平面的投影

6.基本形体的投影

7.组合体的投影

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的分类,投影图的形成,利用投影原理解决制图问题。理解正投影图的形成,掌握正投影图的作图方法、三面正投影图的分析方法,正确理解点、线、面、基本形体、组合体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0
5模块五

轴测图的识读和绘制

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绘制轴测图

掌握轴测投影的形成和种类,正确理解轴测投影的原理。掌握轴测图的画法和作图要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4
6模块六

剖面图、断面图的识读和绘制

41.剖面图和断面图和识读

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

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种类,理解其形成原理,掌握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4
7模块七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41.建筑施工图的内容

2.建筑平面图

3.建筑立面图

4.建筑剖面图

5.建筑详图

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常见内容条款,掌握识读平面图、立面、剖面图的正确顺序,起点流向,正确记忆构建代号及规格,能正确抄绘建筑施工图。20
8模块八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41.概述

2.钢筋混凝土构件简介

3.结构平面图

4.基础图

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与步骤,参考有关标准图集,正确理解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标注规则,正确记忆构件代号及规格,做到心中有数。18
9模块九

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

21.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内容和特点

2.给排水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3.供暖、通风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4.电气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5.煤气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要求学生了解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常见内容条款,了解各种设备的标注规定,了解查阅图集看懂线路布局走向,简单了解专业识图基本知识。4
4.学习项目教学方案设计

模块一 绪论

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建筑制图定义,了解课程任务、内容和建筑发展简史,掌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主要内容1.制图的概念

2.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学习目的、方法

4.建筑发展简史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50%、出勤率50%
模块二 制图工具、仪器和用品的使用

能力目标要求掌握制图工貝仪器、用品的使用和保管,能动手准确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主要内容1.绘图工具、仪器和用品

2.简单几何作图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
模块三 制图的基本标准

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制图标准的意义、图纸格式的有关规定。掌握制图标准、图线画法、尺寸的标注方法,能正确书写工程字。
主要内容1.图幅

2.图线和字体

3.比例、图例和尺寸标注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
模块四 正投影原理

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的分类,投影图的形成,利用投影原理解决制图问题。理解正投影图的形成,掌握正投影图的作图方法、三面正投影图的分析方法,正确理解点、线、面、基本形体、组合体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主要内容1.投影的基本知识

2.三面投影图

3.点的投影

4.直线的投影

5.平面的投影

6.基本形体的投影

7.组合体的投影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
模块五 轴测图的识读和绘制

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轴测投影的形成和种类,正确理解轴测投影的原理。掌握轴测图的画法和作图要求,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主要内容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绘制轴测图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
模块六 剖面图、断面图的识读和绘制

能力目标要求了解剖面图、断面图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种类,理解其形成原理,掌握剖面图、断面图的画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
主要内容1.剖面图和断面图和识读

2.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绘制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20%、出勤率20%、试卷考核6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
模块七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常见内容条款,掌握识读平面图、立面、剖面图的正确顺序,起点流向,正确记忆构建代号及规格。
主要内容1.建筑施工图的内容

2.建筑平面图

3.建筑立面图

4.建筑剖面图

5.建筑详图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练习法。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15%、出勤率15%、抄绘图30%、试卷考核4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
模块八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与步骤,参考有关标准图集,正确理解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的标注规则,正确记忆构件代号及规格,做到心中有数。

主要内容1.概述

2.钢筋混凝土构件简介

3.结构平面图

4.基础图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15%、出勤率15%、抄绘图30%、试卷考核40%。
考核时间试卷考核90分钟
模块九 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

能力目标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常见内容条款,了解各种设备的标注规定,了解查阅图集看懂线路布局走向,简单了解的专业识图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1.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内容和特点

2.给排水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3.供暖、通风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4.电气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5.煤气系统施工图的识读

教学媒体课件;黑板;投影;教科书。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多媒体。
教师安排专职教师1人 
教学场所教室
考核评价方式平时学习态度50%、出勤率50%。
5.实施建议

5.1教学建议

    5.1.1.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文件。课程标准要以国家示范性建设项目要求为依据,全面贯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进行课程设计,以工作任务(项目)为载体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通过完成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获得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课堂与实训教学目标、内容与要求、评价都要突出职业能力,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注重教学内容的职业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教学。即构建以工作任务引领、结果驱动、突出能力、内容实用、教学一体为主要特征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5.1.2.教学过程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标准,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专业软件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施工内容和流程。

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施工现场,模拟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让学生获取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获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

    5.1.3.教学方法要求

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现场教学。应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技术课程的基本知识,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

    5.1.4.教师要求

教师要关注行业发展,多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贴近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技术课程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模块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课程内容多而广、综合性强,要顺利完成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必须是教学中的“多面手”,要注重培养专业教师,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

    5.1.5.学生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数学几何和立体几何基础知识;测量与材料检验基本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认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

5.2教学考核及评价建议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项目评价、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提问、作业、平时测验、实训操作及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

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积极引导和特别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心智。

5.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注重模型、投影仪、录像、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创设形象生动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课程资源库,为学生网上学习创造条件。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教学资源的交互空间。

产学合作开发实习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录制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录像,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4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5.4.1.体例要求

所用名词、符号符合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

教材编写字数标准2500-3000字/学时,内容编写应图文并茂,配合教材同时开发电子教案、视频录像、幻灯片课件教程,以及配套的《实训指导手册》。

5.4.2.内容要求

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通过典型的施工案例,根据够用为度的原则,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材应图文并茂,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施工图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科学、准确、精炼。

教材要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立足于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将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时编入教材,并关注最新的施工操作规范和规程,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教材中的活动项目的设计应该联系专业实际,以解决就业上岗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注重实训活动细节,体现可操作性。

文档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设计单位:泸县建校设计人:黄建春校对人:唐兴明审核人:彭远斌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性质:《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1.前言1.1课程定位《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一门基础学科。1.2设计思路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引进德国职业教育以“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