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5-18 12:52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2.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外教育史: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教育分支学科丛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
2.《认知教学心理学》吴庆麟,上海科技出版社;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
1.裴娣娜:《教育科研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郑金洲,陶保平,孔企平:《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华师大);
3.杨小微主编:《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些我想要说的话:作为一个考研(311综合)过来的人,我以我的经验告诉你,这么多的书我们是更本看不了的,即使你把书都看了又有什么作用呢?能记得下来嘛,下面我就给点我复习时的做法(不一定适合你):
1、在假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在这上边的书里每一门你挑一本来看就可以了,在看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的是作者是怎么样论述的,要学习别人的文科思维、论述手法、行文结构。能够做到这些我想就可以了。
2、对于书上的观点你更本没有见过的可以考虑记录下来,但是我不是强调去看那些新奇的观点,有一些新的观点的积累有助于你的发散思维,就有助于你在考场上的答题。
3、不是能背的出来成绩的。你想想要是考研是纯粹考我们的记忆能力那干嘛不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你就考呢!考察的是我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的逻辑阐述。请别小看文科性质的东西,行文中逻辑思维并不比数学等传统理科少。
4、在答题的时候遇到自己平时很熟悉的问题,但是就是一下想不起来,这个在考场上很正常。一旦遇到这样的考题,那就要放过去,先答后面的。一张综合试题的试卷有很多题,也许时间并不够你作答,在你把后面的都答完了,还有时间的话才来考虑在这道题上“捞”点分回来。
5、不要把自己定位在280-290以上来准备(除非你是非北大、厦大不上),这样的话你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在教育史这一块。每一年是有那一道大题有点偏,着很正常想想我们以前那一张试卷没有一道难题哟,这样的题就是看人品的题了别期望太高,在没有准备的相当相当充分的情况下,你就在这里好好的写字吧,那拿点辛苦分就够了(要求低了点,呵呵。俺没有想过去北大、厦大等)。
6、尽量多花点时间看专业综合,熟悉了就好办了。什么叫你考研的专业课?!那就是你必须要拿分的课,还有一点你还得明白专业课也是你不会害怕的课(要不然那你还有必要考研嘛,专业课都不行!!),那么在准备的时候到底要准备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在你看书的时候能在你的脑子里有一种感觉:书上的东西可以往一个个的表格里填的时候,就是你很熟悉了!
7、好了,谢谢阅读!观点有些个人主义,不适合你请自寻他路........
87975430
课程与教学论 录取人数 率 分数线
教育学原理
|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是 小学数学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