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B
A
o
第10题图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卷(2)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a -b 2,x -3x ,5+y π,a +b a -b ,1
m (x -y)中,是分式的共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分式约分正确的是
A 、236x x x =
B 、a +x b +x =a b
C 、055=x x
D 、2
22224
44x x x x x x =+-=-+- 3.如果把分式x y
x +中的x ,y 都扩大2倍,则该分式的值
A 、 扩大2倍
B 、 缩小2倍
C 、 不变
D 、 扩大3倍
3.若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k >0
B 、k >1
C 、k <0
D 、k <1
4.在△ABC 中,AB =12,BC =18,CA =24,另一个和它相似的△DEF 最长的一边是36,则△DEF 最短的一边是 ( )
A 、72
B 、18
C 、12
D 、20
5.在比例尺为1:200的图中,测得一条线段的长为20cm ,则它的实际长度为
A 、40 m
B 、4 m
C 、10 cm
D 、0.1 cm
6.如图,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E 为BC 的中点,DE ⊥EF ,F 在AB 边上,
则BF 等于 A 、 1 B 、 2 C 、 12 D 、 1
3 7.设有反比例函数y k x
=+1
,(,)x y 11、(,)x y 22为其图象上的两点,若x x 120<<时y y 12>,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k
B 、0 D 、1- A 、9.5 B 、10.5 C 、11 D 、15.5 9.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0)k y k x = <的图象经过Rt 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BOC 的面积为 A 、4 B 、3 C 、2 D 、1 10.如图,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 y 2 - = 交于),(),,(2211y x B y x A 两点,则122183y x y x -的值为第8题图 第9题图 F E B C D A 第6题图 ( ) A 、-5 B 、-10 C 、5 D 、10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函数2 1 -= x y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12. 已知:x 3=y 2,则x -y x +y = . 13.若分式2x -1 x +2 的值为零,则x 的取值为 . 14.已知点(1,-2)在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则k = . 15.上午10时,校园内的旗杆影长为a ,同时高为b 的测杆的影长为c ,那么旗杆的高度为 . 16.如图,小伟在打网球时,击球点距球网的水平距离约为10m ,已知球网高为0.8m ,要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5m 的位置,球拍击球的高度h 为 m . 17.如图,在第一象限内,点P 、M ()2,a 是双曲线)0(≠= k x k y 上的两点,PA ⊥x 轴于点A ,MB ⊥x 轴于点B ,PA 与OM 交于点C ,则四边形ABMC 的面积为 . (第16题) 18.将32= x 代入反比例函数x y 1 -=中,所得函数值记为1y ,又将11+=y x 代入原反比例函数中,所得函数值记为2y ,再将12+=y x 代入原反比例函数中,所得函数值记为3y ,……,如此继续下去, 则2012 y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6分) 19.(本题满分8分) 计算 (1)x x x x x x 9)332(2-⋅+-- (2) 11 2---a a a 20. (本题满分6分) 先化简再求值: 选一个使原代数式有意义的数带入求值. 21.(本题满分10分) 解分式方程 (1)x x -=+-2321421 (2)x x x x -=-+22 121 . 25624322+-+-÷+-a a a a a (第17题) -3 -2 -1 3 21-3-2-1321y x O E C B A 22.(本题满分6分) 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某段公路,所需时间t (h )与行驶速度v (km /h )满足函数关系:t = k v ,其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曲线且端点为A (20,1)和B (m ,0.5). (1)求k 和m 的值; (2)若行驶速度不得超过60 km /h ,则汽车通过该路段 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23.(本题满分6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3,3A ,()1,2B ()4,1C ,点E 坐标为()1,1. (1)画出和△ABC 以点E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A 1B 1C 1,且△A 1B 1C 1 和△ABC 的位似比为2:1; (2)分别写出A 1、B 1、C 1三个点的坐标. 24.(本题满分6分) 如图,矩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DF ⊥AE 于F. (1)ΔABE 与ΔADF 相似吗?请说明理由. (2)若AB=6,AD=12,BE=8,求DF 的长. 25.(本题满分6分) 随着城南区的快速发展,该区的房价也在一路上扬.去年9月份,小王在某楼盘看中一套房子,但犹豫再三没有买成.现在再去看时,每平方米竟上涨了1400元,同样420000元的总价在该楼盘只可以买到原来面积的 34 . (1)小王看中的那套房子现在的房价是每平方米多少元? (2)看着一路飙升的房价,小王决定贷款买房.他打算在该楼盘买90平方米的房子,按(1)中的价格,他首付了30%的房价,其余贷款.请问他共付了多少元的首付款? 26.(本题满分6分) 如图,四边形OABC 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k y x = (x >0)的图象经过点B . (1)求k 的值; (2)将正方形OABC 分别沿直线AB 、BC 翻折,得到正方形MABC′、MA′BC.设线段MC′、NA′分别与 函数k y x = (x >0)的图象交于点E 、F ,求线段EF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7.(本题满分10分) 如图,在Rt ABC ∆中,AD 是斜边BC 上的高,ABE ACF ∆∆、是等边三角形. (1)试说明: ABD ∆∽CAD ∆; (2)连接DE 、DF 、EF ,判断D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8.(本题满分12分) 如图,一条直线与反比例函数k y x = 的图象交于A(1,5),B(5,n)两点,与x 轴交于D 点, AC ⊥x 轴,垂足为C . (1)如图甲,①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②求n 的值及D 点坐标; (2)如图乙,若点E 在线段AD 上运动,连结CE ,作∠CEF=45°,EF 交AC 于F 点. ①试说明△CDE ∽△EAF ; ②当△ECF 为等腰三角形时,请求出F 点的坐标. A O x y B C D E F 图乙 F E D C B A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卷(2) 参 一、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C B A A D B B 二、填空题(每题3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解答题(共76分) 19.计算(本题8分). (1)x x x x x x 9)332(2-⋅+-- (2) 11 2 ---a a a 20.先化简再求值: 选一个使原代数式有意义的数带入求值. (本题6分) 21.解分式方程(本题10分) (1) x x -=+-23 21421 .2 5 624322+-+-÷+-a a a a a 解:621-=-+x 3′ 5-=x 4′ 检验:5-=x 是原方程的根 ∴原方程的根是5-=x 5′ x ≠2 15 X=1 2 —2 ab c 2.4 5 3 2 原式=22 299 33x x x x x x x x ---+⋅-⋅ ()()233x x =+-- 2′ =263x x +-+ 3′ =9x + 4′ 原式=2 1 11a a a +-- = ()() 2111 a a a a -+-- 2′ =2 211 a a a -+- 3′ =11 a - 4′ 原式=()()()23253222a a a a a a +-+++-⋅- 2′ =5222 a a ++- =32 a +- 4′ 3 2 32a a ≠-±∴ 、 ,取=0原式=- 6′ (2) x x x x -=-+22121 22.(本题6分) (1) (2) 23.(本题6分) (1) (2) -3-2-1321 -3 -2 -13 2 1 y x O E C B A 解:221=+-x x 3′ 1=x 4′ 检验:1=x 是增根, ∴原方程无解 5′ 20=k 40=m 4′ 最少需要31 h 5′ 1A (—3,—3) 1B (1,—1) 1C (—5,1) 6′ 24.(本题6分) (1) (2) 25(本题6分) (1) (2) 26.(本题6分) (1) 解:设原来的房价是x 元/米² 1400420000 x =43·x 420000 2′ ∴x=4200 3′ 经检验x=4200是原方程的根 4′ ∴x+1400=5600元/米² 答:略 5′ 90×5600×30%=15.12万元 答:略 6′ R=4 2′ Δ ABE 与ΔADF 相似(1′) 理由:∠B=∠AFD=90° ∠1=∠2 (2′) ∴ΔABE ∽ΔDFA (3′) ∵ΔABE ∽ΔDFA ∴DA AE =DF AB 4′ 在Rt ΔABE 中 AB=6 BE=8 ∴AE =10 5′ ∴1210=DF 6 ∴DF=7.2 6′ 27(本题10分) (1)(2) F E D C B A 求出E(4,1)F (1,4)4′ 直线EF:y=-x+5 6′ 证明: ∵在RT△ABC中,AD为高 ∴∠ADB=∠ADC=90° ∠1+∠2=∠2+∠3=90° ∴∠1=∠3 2′ ∴△ABD~△CAD 3′ △DEF为直角三角形4′ 理由如下 ∵△ABE与△ACF为正三角形 ∴∠BAE=∠ACF=60° ∵∠1=∠2 ∴∠BAE+∠1=∠ACF+∠2 即∠EAD=∠DCF 6′ ∵△ABD~△CAD ∴ CA AB = CD AD 即 CF AE = CD AD 7′ ∴△AED~△CFD 8′ ∴∠4=∠5 ∵∠5+∠6=90°∴∠4+∠6=90° 即∠EDF=90°9′ 28(本题12分) (1) ① ② (2) ① A O x y B C D E F 图乙 x y 5 1′ n =1 1′ D(6,0) 2′ ∵A(1,5) C(1,0) D(6,0) ∴CD=AC=5 ∵AC ⊥CD ∴∠CAD=∠CDA=45° 5′ 又∵∠FEC=45° ∴∠AFE=∠ACE+∠FEC=∠ACE+45° ∠DEC=∠ACE+∠CAD=∠ACE+45° ∴∠AFE=∠DEC 7′ ∴△CDE ~△EAF 8′ ∴分三种情况 ①当CF=CE时,F(1,5)9′ ②当EF=FC时,F(1,5/2) 10′ ③当EF=CE时,F(1,10-52)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