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太极拳呼吸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2:52:31
文档

太极拳呼吸法

太极拳呼吸法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一、自然呼吸阶段“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
推荐度:
导读太极拳呼吸法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一、自然呼吸阶段“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
太极拳呼吸法

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

  一、自然呼吸阶段

  “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练形不练气”。如过早地关注呼吸配合动作,易出现憋气,对健康不利,对学动作不利。本阶段,应着重用心把握好动作规格,把动作学准确,将功架学扎实,打好形体基础,这是学好拳的关键一步。

  二、意识介入呼吸阶段

  是指在自然呼吸习拳的基础上,意识适当介入呼吸与动作配合。本阶段,拳架应比较熟练,打拳完整协调,连贯圆活,和谐流畅不“断劲”。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导体”“以体导气”“开头利气”,形成“先外后内”“以外导内”之拳势。这时,意识能够主导整体动作的部分要素,大脑皮层可以兼顾呼吸运动,在意识的引导下,对一些简单和开合明显的动作以呼吸配合。呼吸时,采用“腹式深呼吸”方式,每式动作开始时吸气,动作完成时呼气,即“开吸合呼”。并逐步增加在套路中呼吸配合动作的比例。进而,按动作要领,反复,以形体引导,促关节经穴开启,达人气流注,使呼声吸与动作自然结合,初步形成不完全的“拳势呼吸”(这时,意、气与劲、形还不够协调统一)。本阶段,仍不要太注重呼吸配合动作。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切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三、拳势呼吸阶段

  “拳势呼吸”是指呼吸与动作(肢体的展收、劲力的蓄发、攻防意识的表现等)紧密配合的呼吸运动,是习拳达到一定程度自然形成的一种呼吸方法。本阶段,动作已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动作规范,已由“以外导内”达“以内引外”的拳法要求。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以意御气”“以气运身”“重意不重形”。这时,意识已是主导整体动作各要素的主帅,在意识支配导引下,形成呼吸配合动作,动作导引呼吸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意到气到,气到劲随”“内外相合”与神、意、气、劲、形相统一的、有序的完全拳势呼吸。呼吸方法:以鼻吸气,

以鼻呼气或口鼻同时呼气,不可用口吸气;呼吸要领为深、长、均、细、缓;呼与吸交换时,有个似停非停,似感弧形的暂短过渡,此时,呼或吸要柔缓、轻细、圆滑的自然换接。呼吸的基本形式是“气沉丹田”的腹式呼吸。呼吸的基本规律是“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动作时肢体上举、后收时吸气,向下、向前时呼气;胸腔舒张时吸气,胸腔收缩时呼气;随劲力蓄收时吸气,随劲力发放时呼气。在发明劲时,一般采用”腹式逆呼吸“法,先借气蓄力,再以气催力。即结合肢体动作,吸气聚蓄力于丹田;发力时,借助呼气催促,将内蓄的气感、劲力爆发出去。本阶段,以拳势呼吸为主,自然呼吸为辅。太极拳不是按呼吸规律编排的,呼吸与套路结构不可能处处相配合。练养时,绝不能因动作而呼吸。应铭记,“气以直养而无害”。

浅谈太极拳呼吸 作者:郑加忠 文章来源:太极拳 点击数:1904 更新时间:2007-2-10 我学习陈式老架一路,觉得和杨式太极拳有许多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说都要求心静体松,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腰松臀敛,膝微屈,脚五指抓地。不同的是杨式的掌是五指微屈自然分开,而陈式是瓦垅掌,指肚微后张,劳宫穴要虚,虎口要圆。尤其是陈式的缠丝劲、蓄发力和呼吸运气是很突出的。

学习陈式老架一路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立身中正,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第二阶段要求配合呼吸,使内气按拳架动作的要求有规律地在体内运行,达到一气贯通,内外协调一致;第三阶段要求拳架比较正确,动作比较自如,内气比较充足;第四阶段要求拳架正确,内劲非常充足,意气换得灵,周身组成的系统比较巩固,掌握逐势的技击含意;第五阶段拳架动作非常活顺,内劲更加充足,技击时达到刚柔相济,松活弹抖,周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我有多年喜欢和练习杨式太极拳的基础,再练了一年陈式老架一路,已经有了气感,能够按拳架动作的要求,进行有规律性的呼吸,使内气在体内运行。表现在手发麻发胀,手指会不由自主地轻微擅动,心里感到很高兴,更加喜欢练习太极拳。

90年亚运会后,我患有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年吃胃得乐、泰胃美、三九胃泰和胃苏冲剂,吃了胃就好些.不吃胃就疼,不能去根。自从练了陈式老架一路,有了气感后,好久不吃药了,胃也不疼了。因此,我想以陈式老架一路的一些动作为例,浅谈太极拳的呼吸。

一、“起与落”的呼吸:这主要

指的是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当手臂由体侧向上举起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臂举至肩平向下按时,应当均匀地呼气。都应用鼻子呼吸。如陈式老架一路的起势和收势,都手臂向上举起时,就应均匀地吸气,当手臂下按时,就应当均匀在呼气。

二、“开与合”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也是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当手臂向外展开时,就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臂向里合时,应当均匀地呼气。如陈式一路的懒扎衣。当双手大逆缠弧形转开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双手顺缠弧形而合。同时脚跟内侧擦地成侧弓步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三、“升与降”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是身体重心的上升和下降与呼吸的配合。当身体重心上升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身体重心下降时,应当均匀地呼气。如陈式一路的斜行拗步,当身体下降做斜行拗步时,应当缓慢均匀地呼气;当身体重心上升准备做上三步时,应当均匀地吸气。

四、“屈与伸”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当手臂屈肘回收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臂由屈到伸时,应当均匀地呼气。如陈式一路的上三步,当手臂随腰缠丝屈肘微屈的过程,应当均匀地吸气;当右手臂随脚向前伸,左手向后时,应当均匀地呼气。

五、“蓄力与发力”的呼吸:这里主要指全身和手脚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如陈式一路的掩手肱拳,当全身和手脚蓄劲时,应当均匀缓慢地深吸气,当右拳内旋迅速向右斜前方发出时,应当迅速地大呼一口气,鼻嘴一块呼。蓄劲如拉弓,吸气相对的长,发力如射箭。呼气相应地短,这也是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六、“内旋与外旋”的呼吸:这里主要指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当拇指带动前臂向手心方向旋转(里转)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外旋)时,应当均匀地呼气。如陈式一路的金刚捣碓,当手臂里旋,右臂提起,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拇指向手背方向旋转。右手变拳落在左手心上,应当呼气。当右拳再次提起(内旋),应当吸气;当右拳外旋随着右脚落地震脚扎拳时,应当呼气。

七、“向心与离心”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是手臂动作和呼吸的配合。当手臂动作近向心脏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手臂动作远离心脏时,应当均匀地呼气。如陈式一路的左蹬一根,当双手向胸前逆缠近向心脏时,应当均匀地吸气:当双掌向左右两侧分开远离心脏时,应当均匀地呼气。当身体微下沉,双掌向腹前交叉,同时体重落在右脚上,左脚提起。双掌变拳,这时应当深吸气;当双拳向左右两侧发出,同时左脚快速向左侧蹬出,这时应

当迅速呼气。

八、“虚与实”的呼吸:这里主要指的是脚的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当脚“虚”时,就应当吸气;当脚“实”时,就应当呼气。如陈式一路的前招,当左脚“虚”时,就应当吸气,当左脚由“虚”变为“实”时,就应当呼气。

练拳必须带气,这是很有道理的。太极拳就是“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认真练方法,无意得真功”只要掌握太极拳套路的每个动作规格要求,认真去练习,动作和呼吸能够正确配合,功到自然成,就会有气感的。练太极拳还一定要做到心静体松,拳论说:“时时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可见练得越放松,动作越柔和。气感就越强。练拳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做到意到气到力到。这样可以舒展筋骨,调和气血,增加内劲,对太极拳运动的提高和深造大有好处。

这是我学习陈式老架一路,谈谈太极拳呼吸的点滴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之二 关于呼吸方式(逆腹式呼吸)(提高性功能的呼吸疗法)

要想进一步健康的话,成为太极拳行家和高手或成为武术高手,学习擒拿格斗,那么就要加强逆腹式深呼吸的训练。

一、原理

太极拳和其它武术项目由于技击性的需要而必须采取逆腹式呼吸。这是因为腹腔中的丹田部位、肾脏部位为全身之大轴,逆腹式呼吸可以更好、更完善的使全身气血、内劲集中与爆发,其健身效果特别突出,在技击方面的动作至关重要。(详细方面可请看有关书籍)

二、逆腹式呼吸状态的种类

逆腹式呼吸状态:一是从呼吸深浅上分浅逆腹式呼吸状态和深逆腹式呼吸状态两种;从时间上分短促和细长两种,但很多次数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需要善加整合应用。

如果不想身体特别好,也不是专业人士,不想有多少成就,只想达到个一般健康状态,用浅逆腹式呼吸更合适。(对环境、空气要求不严,差不多即可,同呼吸原理类似)

深逆腹式呼吸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特别是最好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下练习,这一点尤其注意,否则时间长了,形成潜症上的大病,很多武术高手的突然性大病或早死都是如此,最典型的莫过欲李小龙了。

短促逆腹式呼吸一般是有力深而短,一般为抗击打和技击术中用到。细长逆腹式呼吸方式一般用在练习内气和内功时用到,也特别宜在空气新鲜的地方下练习。

3.深呼吸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深、长、缓、匀。有三个阶段:吸气——闭气(不呼不吸)——呼气。在此过程中,胸腔部、腹部、生殖系统也随之一收缩一放松,一上一下的运动。

三、逆腹式呼吸状态

吸气时:(1)收小腹,(2)胸膈上升,(3)生殖系统也随之上升些,(4)气从鼻腔进入到腹腔、生殖系统、下丹田内。呼气时:上述部位,小腹、胸膈、生殖系统也随之放松下降些。

平时,在空气环境较好的可有意识的常练习一下浅逆腹式呼吸;深逆腹式呼吸可在空气新鲜的环境状态下练习,也可改用口练习。

四、平时练习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浅逆腹式呼吸)

第一种:经常自然性的有意识的练习,心平气和、缓慢均匀、自然而然,观想自己和天地、周围环境万物融为一体,淡化在周围的环境中,并与之共生存、共发展。

第二种:经常有意识的短促练习。

我们知道,激烈运动时,武术动作越快时,随之呼吸也就越短促。所以平时可以经常有意识的进行短促的浅逆腹式呼吸练习,(也可配合动作练习)以便在练习太极拳时很容易进入到自然式的逆腹式呼吸状态,包括缓慢呼吸和短促呼吸。

动作速度有快速、中速、慢速三大类,又同时有许多这三类互相结合之间的不同种类,我们可以加以分别选择。

五、逆腹式呼吸的主要作用

1.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下用哪一咱深呼吸方式比较好?请说明一下。

用逆腹式呼吸方式比较好。

方法:用口呼吸或用鼻呼吸均可。如果感觉空气有点异味,不太新鲜,就改用鼻呼吸。

深呼吸之前首先心平气和、思想集中,一般采用站式或坐式。呼吸时要深、长、缓、匀。

吸气时收小腹,胸膈上升,用内力提生殖系统,并同时想真气从口或鼻进入到下丹田。呼气时小腹、胸膈、生殖系统缓慢放松,恢复原状,同时想恶气从下丹田通过鼻或口排出来。

补(1)下丹田在脐下3寸正中线上的关元穴处及周围包括肚脐在内的一巴掌区域。有治疗遗尿、遗精、月经不调、阴道炎、性病、子宫、肾炎、肾虚等与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的病。

补(2)男性生殖器官由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组成。内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和前列腺等;外生殖器包括阴茎和阴囊。

女性生殖器官由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组成。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外生殖器包括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列和前列腺。内生殖器位于小骨盆腔内。

提生殖系统主要是用内力使这些生殖器官向上运动 2—3公分。生殖系统器和肾脏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所以提生殖系统同时也包括提肾脏。

补(3)肾脏和生殖器官 是人体的“藏精”部位。自古以来先哲们对“精”有很多重要的阐述。如传统医学上常常提到的“精足则不思乏,气足则不思食,神足则不思

眠。”而“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这些内容说明“精”对人体特别重要,而提肾脏和生殖器官是使之在呼吸方式中和用内力中得到自然按摩和蠕动。能极大的增强肾脏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增加藏“精”量,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我们平时自然呼吸时可以经常有意识的用内力提升生殖器官和肾脏。这种方法能很好的治疗与妇科,泌尿生殖系统有关的病。如梦遗、滑精、脱肛、阴道炎、前列腺癌、膀胱癌、肾炎、肾结石等。同时还能增强其它各大系统的功能,尤其是未怀孕妇女能使自己的“精”气充足了,那么生出来的孩子也是很健康,不会有多少遗传和先天性疾病。(但要注意适量)

补(4)逆腹式呼吸可使腹部肌肉得到充分的运动。能有效的散发热量和减少脂肪的厚度、起到减肥的效果。

2.这样会对全身经络气血循环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直接性的和间接性的调节全身的各大系统器官。

3.身心双修性,调心趋病健身性。(具体部分请看有关章节)

六、逆腹式呼吸较深呼吸在时间上的安排和注意要求

逆腹式深呼吸一般易在早晨4:00—6:30,夜间11:00—1:00。因为这两个时间是空气最新鲜的时候。

注意事项:(1)不要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下练习,最好有花草树木。(2)刮风较大时不易练习。(3)饭后食物没有很好的消化时不要练习,等食物消化差不多时再练,否则容易引起腹部难受。(4)五脏六腑有什么重病时不易练习,病轻时可练。(5)心情严重不好时不宜练习,否则容易引起气胀、胸闷。

太极拳呼吸自然是什么?

来源:天天加油  更新时间:2007-8-23

什么是太极拳呼吸自然,太极拳呼吸自然是什么意思? 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呼吸,就是医生号脉也是听呼吸的。这个是自然的呼吸,就是肌肤毫毛,肉丝内都带有呼吸。并不是打太极拳,哪一式为呼,哪一个式子为吸,这样用呼吸就不是自然呼吸,是用喉咙的呼吸,就成了拉风箱的呼吸,这样的呼吸不但不卫生,而且还能伤气,打太极拳用的是自然呼吸。就是动者为呼,静者为吸,正缠丝为呼,倒缠丝为吸。气归丹田为静,静就是吸。由丹田出来的气就是动,这就是呼。这样用呼吸就是自然呼吸。这样的呼吸不但卫生清洁而且可以呼出浊气,吸收清气。什么是浊气?什么是七气?人生一口气,制命一口痰。人生一口气就是他母亲生下来的那一口气,这就是先天自然之气,这就是先天的清气,时间久受到不良之气的污染,就生了浊气。这些浊气久而成痰,将呼吸堵住,轻者生病,重者致命。所以人临死时候响痰上来了,这就是人

生一口气,致命一口痰。

气分五种:五种清气,五种浊气。五种浊气是:(1)横气:就是横气填胸,上下不接气,在运动时呼呼发喘。(2)邪气。就是呼吸不正常,时有时无,在运动时嘴发青,脸发白。(3)逆气。就是在运动时肩上挑,肘上架,不知道沉肘松肩之法。(4)滞气。就是在运动时中气堵塞,使周身之气不能流通,久之有停止之患。(不同于逆气的是―――逆气是由于挑肩架肘而造成,使中气逆行,如洪水倒流,百病丛生。)(5)浊气。就是运动时上重下轻,外散内空,完全用的是后天之气,使一切浊气上涌,练久人就生病。

五种清气:(1)先天自然之气,就是由母体降生时带来的气。(2)乾坤正气,就是阴阳之气,也是刚柔之气。(3)太和之气。就是丹田之气,就是心肝脾肺肾五气团聚的地方,也叫五气朝元,就是人之生死,病之轻重必先看元气存在的道理。(4)浩然之气。就是运动纯清无浊,练一趟拳,气不发喘,面不改色,谈笑自若,在作战时能以沉着应战,养我浩然之气。(5)混元一气。就是功夫练成时,把全身之气团聚不散,混元一气,如铁石之坚,攻之而不败,破之而不散。

所以在运动时要呼出五种浊气,吸收五种清气。气在胸中都是浊气,气沉丹田就是清气。在练时使浊气下降,降于涌泉穴,升至百会穴。不但可以强筋壮骨,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怯病延年。

太极拳呼吸法(其他肢体锻炼也是可借鉴的)

在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上,太极拳要求呼吸深长细匀,腹式呼吸法。吸气时,随动作的开、起、屈、长、升;有意深深呼出,同时有充实下沉的意念。呼吸不仅要求深长,而且要求细匀,细是指绵绵细长的呼吸,匀是指速度快慢均匀,不出粗气。只有做到细匀的呼吸才能达到呼吸的深长,将气引入下腹丹田。下面是几组动作和呼吸的配合方法:

(一)开与合:凡用力轻灵,肩胛开放,胸腔舒张及两手由前向后外引带为“开”应缓缓地吸气。凡用力沉稳、坚实、肩胛内合,胸腔收缩、两手前推时为“合”,应徐徐地呼气。

(二)起与落:手臂上举时为起,应缓缓地吸气,当手臂由上向下落、向下按时为“落”,应徐徐地呼气。

(三)屈与伸:当两臂屈收回缩时为“屈”,应缓缓地吸气。当手臂向前伸展时为“伸”,应徐徐呼气。

(四)升与降:主要指身体重心的长起和下降。身体上起时应缓缓吸气。身体下降、下蹲时应徐徐地深呼气。

  总之,由实转虚动作为吸气,注意动作轻灵自然;由虚转实应呼气,注意动作沉着稳定。在练一些过度动作及个人感到

到呼吸难以结合的动作时,仍应自然呼吸加以过度调节,这才符合太极拳“气以直养而无害”的原则。

文档

太极拳呼吸法

太极拳呼吸法太极拳神、意、气是构成其内功的三大要素。其中气与呼吸法,既是练好内功,又是学好拳架的重要因素,它对整体技术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拳论说:“能呼吸然后能灵活。”那么,练习拳时如何掌握与运用呼吸呢?笔者认为,应循序渐进,分阶段。一、自然呼吸阶段“自然呼吸”即人的本能呼吸方式。初学或习拳两三年者均应采取此种呼吸方法。太极拳时,按自己平时的习惯,毫不着急、毫不努气地自然呼吸,不必受动作约束。动作时,当吸则吸,当呼则呼,一切通畅自然。这一阶段意、气、形的技术特点是“重形不重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