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 九年级化学质量测评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2:55:53
文档

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 九年级化学质量测评试题

绝密★启用前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测评试题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2页,第Ⅱ卷3页至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3.选择题填涂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推荐度:
导读绝密★启用前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测评试题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2页,第Ⅱ卷3页至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3.选择题填涂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绝密★启用前

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测评试题

九年级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2页,第Ⅱ卷3页至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3.选择题填涂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4.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在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O — 16   I — 127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现象是

A. 水壶烧水出现水垢                   B. 牛奶变酸

C. 寒冷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       D.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

2.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液化石油气用作燃料                 B. 氧气用于发射火箭

C. 一氧化碳用来冶炼金属               D. 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

3. 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挤压、破碎,防止产品油脂氧化、酸败,不少膨化食品包装袋内要充入气体。在对“XX薯片”进行密封包装时,可充入以下哪一种气体?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空气

4.空气质量日报中,被最新收入的一项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PM2.5       D.一氧化碳

5. 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6. 钛金属已成为化工设备中主要的防腐蚀材料之一。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7. 下表是某市环保局在自来水取水口检测的部分结果,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取水地点溶解氧(mg/L)

氨氮(mg/L)

8.90.107
8.50.165
A.溶解氧的“氧”指氧气

B.氨氮含量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C.取水口附近不能设立排污企业

D.工业污水在取水口不能任意排放,生活污水在取水口可以任意排放

8. 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A.                B.                C.                 D.

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0508030
反应后的质量(g)

010010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A.50       B.40      C.10      D.70

11.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12.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环保型新能源

13.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14.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本题有2个小题,共20分)

15.(9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不具备可燃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乙醇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

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4)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右图是花蕊上的“碳海绵”),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      B.不能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6.(11分)下图是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成都点截图,请作相关回答。

空气质量指数AQI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1)2013年12月23日上午10点,成都空气质量检测点共有     个,空气质量最差的的地点是        ,该地点的空气质量指数为      ,该地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该地点的空气质量级别为       。

(2)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

(3)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参与大气循环的两种气体(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有关部门对汽车的使用作了一定的规定,例如将以前汽车的燃油系统由化油器供油转变为电喷供油,你认为这样改变的优点是:                              。(提示:化油器是用脚踏油门机械给油,电喷供油是行车电脑根据行车实际需要添加合适的燃油并呈雾状喷射入汽缸),请列举出一种可以作为汽车使用的新型能源               。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6分)

17.(6分)A~G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其中B物质在该反应中起          作用。

(2)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四.(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8分)

18.(8分)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一种洗气装置如右图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

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五.(本题有个2小题,共24分)

19.(15分)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

    (1)维C中碳、氢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为测定维C泡腾片中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维C泡腾片2g,共消耗I2的质量为2.54g.请计算该维C泡腾药片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C6H8O6+I2=C6H6O6+2HI,假定I2只与维生素C反应)

(3)兴趣小组同学对维C泡腾片溶于水产生的气泡及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结论一: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结论二: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          性。

20.(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文档

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 九年级化学质量测评试题

绝密★启用前成都市武侯区2013-2014学年(上)期末教学质量测评试题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6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页至2页,第Ⅱ卷3页至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3.选择题填涂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