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2:56:12
文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读课文选段,再填空。   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伏了洪水,使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1)治水、制伏,这两个划线的字都读______。它们的意思一样吗?______想一想。(2)禹在外治水______年。(3)“三过家门而不入”。“过”的意思是______,“入”的意思是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
推荐度:
导读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读课文选段,再填空。   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伏了洪水,使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1)治水、制伏,这两个划线的字都读______。它们的意思一样吗?______想一想。(2)禹在外治水______年。(3)“三过家门而不入”。“过”的意思是______,“入”的意思是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 读课文选段,再填空。

    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伏了洪水,使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1)治水、制伏,这两个划线的字都读______。它们的意思一样吗?______想一想。

(2)禹在外治水______年。

(3)“三过家门而不入”。

“过”的意思是______,“入”的意思是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帮助母亲打柴、放、养蚕。

    有一天,华佗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子,在绳子一头拴了块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弟吧!”原来,老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

(1)读句子,对照上文加标点。

①华佗每天帮助母亲打柴______放牛______养蚕______

②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______

③好___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___

(2)从文中找出几个带有“扌”的字,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

(3)我来问,你来答。

①华佗是什么时候的人?他从事什么职业?______ 

②为什么老爷爷只收华佗做徒弟,而不收其他的孩子?______ 

(4)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桑叶的?请从文中找出来。你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4.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了《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地自我解嘲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老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______。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老师领进门”中的“门”在文中是指:______。

(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A.听了田老师讲了一千多个故事,故事点点滴滴教育“我”成长。

B.听了田老师的无数个故事,每个故事逐步引导“我”走上喜爱文学之路。

(3)老师为什么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具体意思是什么?

6.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学弈》)

(1)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2)结合《学弈》全文内容说一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7.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个人有了聪明才智,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选自《向命运挑战》)

(1)对第一句话的理解,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

(2)根据你对第二句话的理解,举出一个实际例子。

8. 读故事《厨师小山羊》,边读边想象,并把故事补充完整。

    小猴在树林里摘了一个黄黄的果子,咬了一口:“啊,酸死了!”原来是个柠檬,他随手一扬。

    厨师小山羊看见了,摘回几个柠檬。下午吃点心的时候,小山羊给大伙儿送来______,茶又酸又香,喝起来别有风味。

    小刺猬在菜园里发现了一个青瓜,他摘下来尝了尝:“啊,苦死了!”原来是个苦瓜,他随手一扔。

    厨师小山羊看见了,摘回几个苦瓜,______。多么好吃的菜——微微带着苦味,带着清香,大伙儿狼吞虎咽,一扫而光。

    小兔在草丛里摘了一个红红的果子,啃了一下:“啊,辣死了!”原来是个红辣椒,他随手一抛。

    厨师小山羊看见了,摘回几个红辣椒,______。大伙儿吃得津津有味,胃口大开。

    爱动脑筋的小山羊,把酸的、苦的、辣的,都变成好吃的了。

9. 阅读天地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到国外以后,在我的怀念中增添了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欧洲的十一年。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怀念     强烈

反义词:增添     异常

(2)这段文字中两位“母亲”指的是和。

(3)读了这段话,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写写你的感受。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片段)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婀娜多姿

(2)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艰苦卓绝

(3)片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是(    )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是________手法。(    )

(5)“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的是(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 聪明伶俐——______

(2)填空。

①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______。第二层意思是______。

②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和______。

(3)找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4)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请在文段中找出来。

(5)鲁迅小时候读书读得好,是因为(    )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摘花瓣做什么呀?”

    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

    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本文用“//”分成了三段,请写出每一段的段落大意。

(2)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简要写在下面。

1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的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的山多,山谷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做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从文中找下列词的近义词。

五彩缤纷——______

马上——______

景色——______

壮丽——______

(2)读句子,填空。

①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______。请你也照样子写一句比喻句:______。

②“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欢迎______。”“翩翩起舞”和“欢迎”都是写______的动作的,这里是把蝴蝶当作______来写。

③因为祖国的宝岛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3)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________嘴巴,________眼睛,________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伯伯家养的鸽子,______嘴巴,______眼睛,______啦!

(2)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

宋庆龄多么想______,多么想______。

(3)联系下文可知宋庆龄最终放弃了去伯伯家,这是为什么?从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其子曰:“不筑③固,必将有盗④。”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暮⑦而果大亡⑧其财,其家⑨甚⑩智其子⑩ , 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①宋:宋国。②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③筑:修补。④盗:小偷。⑤父(fǔ):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⑥亦云:也这样说。亦,也。云,说。⑦暮:晚上。⑧亡:丢失。⑨家:指这家人。⑩甚:很,非常。⑩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我的语气缓和下来,轻轻地问:“怎么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道道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先是一两声,继而就是七嘴八舌了:“问爸爸!”“不,问外婆!”“自己查爸爸妈妈的身份证!”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四面八方(带数字):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偷偷——______  吵闹——______ 躲开——______

(3)“沉默前的热闹”是指______;“教室里又热闹起来”,这时的“热闹”是指______。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花

    水面上探出了一个个粉红的小脑袋。

    这些小姑娘像刚刚睡醒一样,睁开眼睛,望着这新奇的世界。看,他们慢慢地张开小嘴,美啊,笑啊,笑出一个美丽的夏天!

    我坐在船上,多想剪一枝带回家,但是我知道,它的家是水塘。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新奇的______ 美丽的______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3)短文中的“小姑娘”是指______。

(4)这些小姑娘可以带回家吗?为什么?

1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用一组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你说得对。我们改正。

(2)“冬奥会上,运动健儿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打败世界纪录。”请找出句中的两处错误,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仿照画线部分的写法补充句子,写出你对四季的喜爱。

我爱大自然。我爱姹紫嫣红的春天 , 我爱万木葱茏的夏日 , 我爱______,我爱______。

(4)“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请从这四君子中任意选取两种,借用诗句描述它们的品性或特点。

(5)某校的校园内有一块醒目的标语牌,上面写着“净静敬”,请你用这三个字分别组一个词,再用所组的词写一段话,来体现学校的校风。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电饭锅使用说明

    【特点和用途】本产品为保温式自动电饭锅,使用方便,清洁卫生,可以进行蒸、煮、炖等多种操作。

    【使用方法】

    ①煮饭的米与水的比例,以1:1.5为宜。

    ②接上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要按下“开始”键,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注意事项】

    ①不宜用内锅淘米,以免变形而影响使用。

    ②饭熟时,红色指示灯自动熄灭,黄色指示灯亮。此时不要急着揭开锅盖,再焖10分钟左右,饭才好吃。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点亮一______ 麻烦一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只要一接上电源,电饭锅就可以正常工作。

②用内锅淘米,使用更方便。

①饭熟时,黄灯亮了,还要焖10分钟左右,饭才好吃。

20. 做一做。

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帮助母亲打柴、放牛、养蚕。

    有一天,华佗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子,在绳子一头拴了一块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___说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好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原来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

(1)给文中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老爷爷笑了______说___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___好___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___原来___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___

(2)从文中找出几个带“扌”的字,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

(3)按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方法提示:认真读文章,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①华佗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干什么的?______ 

②华佗是怎样解决老爷爷提出的问题的?______ 

③为什么老爷爷只收华佗做徒弟,而不收其他的孩子?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呢?读了这些故事,你想过长大后要干什么吗?为了实现你的理想现在该如何做呢?写一写吧。

2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猫咪穿鞋子

    小猫咪看见人们穿着鞋子走来走去,很羡慕。他想:“我怎么没有鞋子呢?”他回到家,东找西找,好不容易找到四只鞋子,就好奇地穿在脚上,走到院子里。

    小猫咪问公鸡:“这鞋子好看吗?”“好看!好看!”公鸡说着连连点头。小猫咪又问:“那你怎么不穿鞋子呢?”

    “我穿上鞋子,就不能刨土找虫子吃了。”

    小猫咪又问了麻雀、大白鹅、大黄狗,他们都说这鞋子好看,但自己穿上不方便。

    小猫咪想:“我不用刨土,不用抓树枝,不用游泳,也不长跑,只有我可以穿鞋子。喵!喵!喵!”

    晚上,猫妈妈回来了,看见小猫咪脚上的鞋子,笑着说:“傻孩子,咱们的脚心好像医生的听诊器,能知道地面上有没有动静。穿上鞋就感觉不出来了,怎么捉老鼠啊?”

    小猫咪脱下鞋子试了试,真是这样。从此,小猫咪再也不想穿鞋子了。

(1)用“①②③……”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猜猜下面划线字的读音,连一连,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羡慕______      páo

刨土______      xiàn

容易______      yì

听诊器______    shǎ

傻孩子______    zhěn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羡慕”的意思是______。

②“好奇”的意思是______。

(4)按短文内容填动词。

①公鸡穿上鞋子,就不能______土找虫子吃了。

②麻雀穿上鞋子,脚趾就______不住树枝了。

③大白鹅穿上鞋子,______不方便。

④大黄狗穿上鞋子,就不能______了。

(5)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题。

①别人都不能穿鞋子,小猫咪为什么觉得自己能穿?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他的想法。

②你觉得小猫咪的想法对吗?理由是什么?

2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简答与填空题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

配料表:紫菜、香菇汁、白砂糖、食盐、生姜、麦芽糊精、酱油

产品批准号:GB/T23596

产地:江苏省苏州市

友情提示:内附干燥剂请勿食用

食品名称海苔(调味紫菜)
净含量4.5克

生产日期2015年2月10日

保质期12个月

食用方法及贮存方法开封后直接进食,请避免高温、潮湿及阳光直射
(1)根据上面内容,请填写表格。

序号观点判断正误说明理由(可组织语言陈述理由,也可直接引用资料中文字)
1小方认为海苔必须加热后才可食用____________
2小明告诉小方不要把海苔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____________
3这袋海苔的保质期到2015年2月10日

____________
(2)小方奶奶患有糖尿病,小方见奶奶吃了一袋,又为她递上一袋。这时奶奶看了海苔外包装资料,可能会对小方说些什么?

2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次日,悟空驾起筋斗云,又来到翠云山。他变做一个小虫儿,从门缝里钻进去,躲在茶沫下面。铁扇公主喝下茶水,孙悟空已到她的肚子里。孙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疼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悟空。

    悟空满心欢喜,拿了扇子,来到火焰山。他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悟空方知扇子不是真的,自己被铁扇公主骗了。

    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孙悟空与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牛魔王抵挡不住,大败而逃。铁扇公主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孙悟空拿着扇子,走到火焰山,用尽气力扇去。只一扇,那火焰便灭了;又一扇,清风微动;再一扇,细雨霏霏。孙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扇,大雨哗哗而下。

(1)填空。这篇故事选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

(2)用“竟然”写句子。

(3)解释词语。

①水泄不通:

②天昏地暗:

2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风火山隧道施工,关键是控制温度。科技人员指挥突击队员,往刚刚凿开的隧道洞壁喷射混凝土。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1)从“确实”这个词我体会到______,从“终于”这个词我体会到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这两段话主要写什么?

25. 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选段一: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意今日却在这里 撞见。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俪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里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到此遇见。”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银。

选段二: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 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___。

(1)《水浒》是一部古代白话小说,保留着宋元时期的一些口语。这些口语在词义和句式方面都和现代汉语有区别。请指出下列划线词语与今天的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

①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______

②又得林冲主张陪话______

③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______

(2)下列词语中,哪个词填入“那雪正下得___。”横线处最恰当?(    )

26. 阅读大舞台

    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怀特森先生总是想方设法让我们来接受他的挑战。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貌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知识,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1)联系课文想想,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为什么成了一种“冒险”?

(2)文中划线的词语为什么加上了引号?

(3)你对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怎样理解的?

27. 读一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做一做。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ì),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ó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è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1)请从上文中找出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迅速——______  细心——______

(3)找出队员们进行救援工作的具体表现。

28.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今天,在这曾被鲜血染红的沙滩上。长起了枝叶茂密的果树林。鲜花正在盛开,桃花、海棠花……都开得笑盈盈的,万紫千红,飘荡着浓郁的花香。蜂蝶成群飞舞,百灵鸟在欢乐地歌唱。当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呢?

(1)这段话中读轻音的字有:______

(2)朗读这段话,应读出什么感情?

2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0. 阅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

②逶迤:______

③磅礴:______

④云崖: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文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读课文选段,再填空。   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伏了洪水,使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1)治水、制伏,这两个划线的字都读______。它们的意思一样吗?______想一想。(2)禹在外治水______年。(3)“三过家门而不入”。“过”的意思是______,“入”的意思是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