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始建于1960年,目前拥有二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同名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3年4月又获准自主设置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技术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自1995年以来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又获得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目前,全系下设电路与系统、通信软件与交换技术、宽带无线与多媒体系统、互联网技术与工程、微波与信息网络、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等6个研究中心及实验中心。与新、澳、美、德、港等国(境)外多所大学有稳定的合作关系。经过40多年的努力,从创办初期以无线电技术专业为主体,发展为科研与教学特色显著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基地。70年代承担电子部重大科研项目“散射通信系统”,获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90年代,“EIM-601大型局用程控交换机”荣获电子部科技进步特等奖,“某导弹指挥仪维护与诊断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获省部级奖励十余项,其中AVS视频编码技术被列入2007年中国信息产业10项重大技术之一,获2007年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四十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承担国防科工委、总参、总装、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单位的国防预研和国防重点项目三十余项。
现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光通信与智能网络研究部、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无线接入与融合接入研究室、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精细波谱与目标探测研究部、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智能互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基地和教学实验中心。此外,与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合作建立了Intel嵌入式系统实验室、TI DSP和模拟器件实验室、Xilinx FPGA实验室、安捷伦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等基地与平台。
本系共有教授29人、副教授51人、讲师62人。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包括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863计划未来移动通信重大课题负责人、国家未来移动通信FuTURE论坛理事、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AVS专利池管理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导航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等在内的优秀教师队伍。
本系主要研究方向是: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智能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信息安全与防伪工程,空间通信、探测与导航、非协作目标信息获取与处理,以及图像信息处理等。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RFID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信息安全、先进传感、空间信息与目标获取、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数字媒体与图像识别、微波/毫米波阵列成像与探测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近5年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在国外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8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3项。参加多项国家标准的规划与制定,包括国家视音频标准AVS、国家无线通信系统标准CCSA、国家网络教育标准和国家电子商务标准。
一、重点学科方向
1)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该方向依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通信与智能网络研究部,主要研究内容为宽带通信系统与网络、光电融合的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本研究方向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我国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的创始理事单位之一,是国家承担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7所院校之一,是唯一获得国家无线电委员会批准3G试验频谱的学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试验场,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PDMA宽带无线IP通信系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智能互联网技术与应用
本方向依托智能互联网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多媒体内容分发、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网络教育与知识服务、网络信息处理与分析、物联网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等。作为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AVS组织成员、中国教育信息化标准组织CELTSC委员和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组织ISO/IEC JTC1 SC36工作组成员,是国内少数几个在信息技术领域能够进入ISO相关分委员会,担任重要职务并负责具体标准研制推进工作的单位。近年来完成十余项国际和国家标准制定,获得十余项省部级奖励和发明专利。
3)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信息安全
本研究方向依托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多媒体内容检索、信息融合、信息安全、防伪工程、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数字电视关键技术等方面内容,是我国防伪技术创新的一个源头,也是我国防伪技术产业化的一个示范基地。该方向重点针对多媒体内容检索、生物特征识别、隐通道通信、DMD数字组合全息技术、媒体水印等关键技术,在图像形状的局部匹配、物体特征提取等方面取得国际一流成果。该学科在信息安全防伪领域代表国家竞争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综合防伪技术上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4)被动微波遥感及无源阵列探测
本研究方向依托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包括电磁理论、微波/毫米波/亚毫米等多波段的辐射机理、辐射特性、天线、阵列成像理论与技术、辐射测量技术、非协作目标信息获取、电磁兼容等方面,并在地球遥感、月球探测、反隐身探测和制导等领域获得应用,已形成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在我校建有全国唯一的微波辐射特性测试场。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二、招生计划
全系2012年拟接受直博生占博士研究生招生数的3%,拟接受硕博连读生占博士研究生招生数的40%。
三、研究生资助
1、学业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学费。学业奖学金由学生向导师申请,分全额奖学金和半额奖学金两种,全额奖学金资助全额学费,半额奖学金资助学费的一半,全系学术型硕士生全额学业奖学金资助比例为90%。
2、学业助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生活费。系设置研究生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岗位。对委托培养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不设置研究生助理岗位。硕士生学业助学金全岗每月500元,每学年按10个月发放,全校学术型硕士生学业助学金全岗加半岗资助比例为90%。
3、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科技成果、学术论文、学习成绩、社会活动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申请单项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分为2000元、1000元和500元三种。
4、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和资助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学习研究生。被录取为我校的非定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一样在学期内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为6000元/年,并可以享受以下资助:(1)可参与学校设立的研究生单项奖学金评定。(2)我系将设立一定的助学金给与资助,每位导师根据研究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资助。
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欢迎各位有志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学生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指导教师 | 招生人数 | 考试科目 | 备注 |
| 181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 25 | |||
| 080902电路与系统 |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36 随机过程 ②1101 英语 ③3328 高速数据网络技术 3351 数字信号处理 ( 2201、2236 选一) ( 3328、3351 选一) | |||
| 01 集成电路设计及系统集成 | 1773马 泳 | |||
| 02 视音频信号处理与传输 | ||||
| 03 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 | ||||
|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35 电磁场理论 ②1101 英语 ③3350 微波技术 3351 数字信号处理 ( 2201、2235 选一) ( 3350、3351 选一) | |||
| 01 电磁理论与应用 | 0315李青侠 | |||
| 03 微波遥感与成象 | ||||
| 05 无源探测理论与技术 | ||||
| 02 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 | 0476马 洪 | |||
| 04 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与光通信 | ||||
| 05 无源探测理论与技术 | ||||
| 02 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 | 1182樊明武 | |||
| 02 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 | 2026胡 飞 | |||
| 04 无线通信、移动通信与光通信 | ||||
| 05 无源探测理论与技术 | ||||
|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36 随机过程 ②1101 英语 ③3328 高速数据网络技术 3351 数字信号处理 ( 2201、2236 选一) ( 3328、3351 选一) | |||
| 01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0013曹汉强 | |||
| 02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
| 09 信息安全 | ||||
| 01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0085程文青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3 空间通信技术与系统 | 0215黄本雄 | |||
| 04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8 现代信号处理 | ||||
| 09 信息安全 | ||||
| 01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0413刘文予 | |||
| 02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0662王 殊 | |||
| 08 现代信号处理 | ||||
| 02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0696魏蛟龙 | |||
| 03 空间通信技术与系统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1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1183习江涛 | |||
| 01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11喻 莉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3 空间通信技术与系统 | 1421刘应状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
| 02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1618田 岩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2026胡 飞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2153葛晓虎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1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2259蒋洪波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2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2314尤新革 | |||
| 05 生物信息处理 | ||||
| 08 现代信号处理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2552江 涛 | |||
| 08 现代信号处理 | ||||
| 01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3196熊子祥 | |||
| 06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
| 07 现代网络技术 | ||||
|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36 随机过程 ②1101 英语 ③3328 高速数据网络技术 3351 数字信号处理 ( 2201、2236 选一) ( 3328、3351 选一) | |||
| 01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0013曹汉强 | |||
| 03 现代信号处理 | 0215黄本雄 | |||
| 03 现代信号处理 | 0315李青侠 | |||
| 01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0413刘文予 | |||
| 03 现代信号处理 | ||||
| 03 现代信号处理 | 0662王 殊 | |||
| 01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0696魏蛟龙 | |||
| 03 现代信号处理 | 1773马 泳 | |||
| 01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2314尤新革 | |||
| 02 生物信息处理 | ||||
| 03 现代信号处理 | ||||
| 03 现代信号处理 | 2552江 涛 | |||
| ★081020空间信息科学与 技术 |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36 随机过程 ②1101 英语 ③3328 高速数据网络技术 3351 数字信号处理 ( 2201、2236 选一) ( 3328、3351 选一) | |||
| 01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0085程文青 | |||
| 01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0215黄本雄 | |||
| 02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0413刘文予 | |||
| 01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0662王 殊 | |||
| 04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 | ||||
| 01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0696魏蛟龙 | |||
| 02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
| 02 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 | 11喻 莉 | |||
| 04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 | 1421刘应状 | |||
| 04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 | 1618田 岩 | |||
| 03 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人工智能 | 2314尤新革 | |||
| 01 无线通信技术与系统 | 2552江 涛 | |||
| ★083120生物信息技术 |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36 随机过程 ②1101 英语 ③3328 高速数据网络技术 3351 数字信号处理 ( 2201、2236 选一) ( 3328、3351 选一) | |||
| 01 生物信息技术 | 0413刘文予 | |||
| 01 生物信息技术 | 0662王 殊 | |||
| 01 生物信息技术 | 2314尤新革 | |||
| 01 生物信息技术 | 2552江 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