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设计的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里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
一、学习小组学生基本情况
1.本班共55 名学生,分为9个学习小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学习小组日有较强的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也有几名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小组长或组员的帮助。
2.随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和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现实中,初中学生法治意识仍然存在短板,法律意识、观念比较淡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和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些公民基本权利,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和阅历不足,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如何依方面知之不多,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行使权利毫无边界意识,忽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没有维权意识,不知道如何维权,甚至认为以暴制暴也是合方式;对自己的权利不够珍惜,认为行不行使是自己的事等。因此,澄清对权利的模糊认识,肃清错误观念,引导正确、合法、合理维权非常必要。本节课帮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构建自己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学生依法参与社会生活,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
(一)学习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知道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懂得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了解维护权利的方式。掌握权力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我们既要增强权利意识,也要增强义务观念,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能力目标:能通过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形成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能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培养演绎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权利意识,勇于依;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二)学习任务: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形成归纳提炼知识的能力。能掌握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演绎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计划
(一)小组活动时间:10 分钟
(二)分组策略
只有科学的划分小组,才能保证学生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组内比较,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1.小组的划分
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达到互补。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活动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各小组之间做到分配均匀合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保证各组学生在公平的情况下竞争。
2.小组长的选择
小组长的选择,不一定就是学习特别优秀的,但 定要有领导才华的,有 定的感染力的,他有榜样的作用,懒惰的孩子能逐步被感化,变得积极向上。小组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发生很多的改变,我们只要利用好这微妙的关系转化学生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四、过程监控举措
1.各小组长负责组织和开展本组活动。
2.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回,检查指导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五、学习成效评价
(一)评价机制
小组活动运用捆绑式评价机制,将每个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等放在小组中进行捆绑式评价。这种捆绑式评价机制使得每个学生都是小组的主人,每个人的表现都关乎小组的成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具体评价措施
1. 合作学习:组内分了明确讨论积极主动,认真、有效地完成小组活动,每组加2分。
2. 展示:积极参与展示板演规范清楚,讲述或发言响亮、清晰,条理清楚,见解或方法独特、 有新意,组加2分。
3. 倾听:组内各成员尊重他人发言,善于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每组加1分。
六、技术环境设计
1. 教室里有一台联网电脑,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具有丰富资源的共享学习空间;有一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 台高清激光投影机,能够使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融合。
2. 引领小组合作学习的PPT课件:能够及时演示的教学软件几何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