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 年级 课题《比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 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 何秀娟
|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能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地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 7、如何化简比?举例说明. 8、通过化简比,说一说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9、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三)、解决问题, 1(1)一种糖水,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10。现有330克水,需要加多少克的糖? (2)一种糖水,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10。现有330克糖,需要加多少克的水? (3)一种糖水,糖和水的质量比是1:10。现有330克糖水,糖和水各多少克? (4)比较:这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1)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2,这两个锐角分别多少度? (2)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3。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3)一次考试中“优秀”的占全班总人数的 ,“良好”的占总人数的 ,其余都是“及格”等级。优秀、良好、及格的人数比是多少?若全班有45名同学,优秀、良好、及格的各有多少人? | 导案 提示: 1⑴⑵学生独解决个别交流 1⑶生独解答,请两名不同做法的同板演。引导比较做法,明确思路 “把比看作份数来想和把比看作分数来想”。 1⑷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2⑴⑵关键是找准具体量的分数或份数。 2⑶做本题的关键是找优秀、良好、及格的人数比,必须先统一“单位1” | |||
| 重点难点 | 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学生了解和掌握单元复习的方法,能够主动复习。 2、能够熟练的化简比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
| 学具准备 | 表格纸,多媒体课件 | |||||
| 学 案 | 导案 | |||||
| 课前准备 | (1)看卡片,求比值: 8:16 0.25:0.75 : 35%:4 5千克 :0.7吨 (2)看卡片,化简比: 84:14 0.25:1 12: 0.2小时:60分 4厘米: 2千米 | 这节课我们复习《比的认识》,打算利用15分钟进行知识梳理复习,25分钟进行练习。板书:比、(15 25) | ||||
| 合作 探究 | (一)、谈话引入 1、大家都知道我们班有男生_人,女生_人,谁能用比说一说我们班人数的关系? 2、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1︰4的含义? (二)、回忆、整理知识 1、教师提问: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的是第四单元,课题是什么?(比的认识)这一单元都有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所涉及到的概念及知识都是什么? 2、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 3、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 相互关系 | 区别 | |||
| 比 | :(比号) | 比值 | 一种关系 | |||
| 除法 | 被除数 | 除数 | ||||
| 分数 | 分数值 | |||||
5、比的基本性质为什么要“0”除外?
| 6、:足球比赛中用的2:0与我们学的比一样吗? | 提示: (二)“回忆、整理知识”:1、同桌两人合作完成,写成知识树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 3、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下列表格: 6、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 | 展示交流 | 1、抢答“谈话引入”中的问题 2、合作展示“第四单元知识树”:边板书边讲解,其他人补充。 3、利用组内的小黑板展示“回忆、整理知识”中的⑶ 4、“回忆、整理知识”中的⑵⑷⑸⑹⑺⑻⑼举例说明与板书结合。 5、“解决问题”中的题目同学间对子配合讲解。 | 配合要默契,板书要简洁明了,讲解清楚简练,使人一听就能记住。 |
达标 测评 | 一、基础练习:课本“练习三”中的题目 二、拓展练习 1、( ):8=24/( )=3÷4=( )%=( )小数。 2、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它们的边长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3、书架上共有文艺书和科技书104本,文艺书和科技书的比是9:4,借走( )本文艺书后,剩下的文艺书与科技书本数相同。 | 完成后老师批改组长的,由组长批改组内成员的。 | ||
| 盘点收获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如何评价今天的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