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控体系资料
2019年7月1日
1、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清单
1.1设备设施清单
| 序号 | 设备名称 | 位号(规格) | 操作压力 | 操作温度 | 数量 | 部门 | |
| 1 | 生产设备 | 储气瓶组 | 8m³ | 4 | 加气站 | ||
| 2 | 压缩机 | D-0.75/65-250D-JX | / | 1 | 加气站 | ||
| 3 | 顺序控制盘 | 2000Nm³/h | 小于27.5MPa | / | 1 | 加气站 | |
| 4 | CNG加气机 | JQZ-D-S040/A | / | 2 | 加气站 | ||
| 5 | 废气回收罐 | / | 1 | 加气站 | |||
| 6 | 脱水装置 | 2500Nm³/h | 2.0-3.5MPa | / | 1 | 加气站 | |
| 7 | 调压器 | / | 1 | 加气站 | |||
| 8 | LNG储罐 | 60m³ | / | 1 | 加气站 | ||
| 9 | LNG加气机 | JYJ-D60A | / | 1 | 加气站 | ||
| 10 | LNG泵撬 | / | 1 | 加气站 | |||
| 11 | 公辅设施及建筑物 | 供配电设施 | / | / | / | / | 加气站 |
| 12 | 消防设施 | / | / | / | / | 加气站 | |
| 13 | 建筑物及环境 | / | / | / | / | 加气站 | |
| 序号 | 作业岗位 | 作业活动 | 作业区域 | 实施单位 | |
| 步骤 | 内容 | ||||
| 1 | LNG卸车作业 | 车辆驶入 | 长管拖车驶入卸车区 | 卸气区 | 加气站 |
| 卸车准备 | 查验,设备、管路检查 | ||||
| 卸车 | 进行卸气 | ||||
| 车辆驶离 | 长管拖车驶入卸车区 | ||||
| 2 | 加气作业 | 引车进站 | 引导车辆进入加气区 | 加气区 | 加气站 |
| 加气 | 进行加气 | ||||
| 引车出站 | 引导车辆驶离加气站 | ||||
| 3 | 压缩机操作 | 准备、开机及运行、停止 | 压缩机操作 | 压缩机间 | 加气站 |
| 4 | 巡检作业 | 巡检作业 | 线路、设备巡检 | 站区 | 加气站 |
| 5 | 停送电作业 | 联系相关岗位,停送电 | 停送电、电气线路安装调试 | 站区 | 加气站 |
2.1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 部门: 岗位: 设备名称: 日期: 分析人: 审核人: | |||||||||||||||
| 序号 | 名称 | 检查项目 | 标准 | 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后果 |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控制措施 | 风险评价 | 建议新增(改进)措施 | ||||||||
| 偏差发生频率 | 员工胜任程度 | 安全检查 | 防范控制措施 | 制度、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 L | S | R | 评价级别 | 等级 | ||||||
| 1 | 储气瓶组 | 整体 | 瓶体完好,无破损 | 火灾、爆炸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1 | 5 | 5 | 5 | 低风险 | 无 |
| 2 | 框架完好,无锈蚀、损坏。螺栓连接牢固 | 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1 | 5 | 5 | 5 | 低风险 | |||
| 3 | 结构部件 | 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锈蚀、损坏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4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5 | 附属设施 | 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6 | 安全警示标志完好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7 | 压缩机 | 整机 | 整体完好,无破损、变形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8 | 安装牢固,地脚螺栓完好、无松动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9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及指示灯正常,灵敏、有效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0 | 运行良好,无杂音、超温等异常情况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1 | 压力、温度等仪表正常,在规定范围内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12 | 安全连锁装置正常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月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13 | 气阀,十字滑套,活塞等运动部件润滑良好,润滑油油位正常,油品良好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月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14 | 缓冲装置、分离器工作正常,连接管道无泄漏无堵塞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5 | 电气 | 电气系统各元件完好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6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等情况,安装符合防爆要求、防雷防静电接地良好 | 触电、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17 | 顺序控制器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8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9 | 各阀门组、管线等完好,无内漏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0 | 控制柜完好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1 | 运行 | 控制系统运转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22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3 | 各阀门开启灵敏、可靠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24 | 仪表风系统运行可靠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5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26 | 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27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28 | C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无 |
| 29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30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31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32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33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34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触电、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35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36 | 废气回收罐 | 整体 | 瓶体完好,无破损 | 火灾、爆炸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1 | 5 | 5 | 5 | 低风险 | 无 |
| 37 | 框架完好,无锈蚀、损坏。螺栓连接牢固 | 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1 | 5 | 5 | 5 | 低风险 | |||
| 38 | 选材正确,外形良好,内外部均无锈蚀、无破损,焊缝无开裂开焊,无砂眼 | 火灾、爆炸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39 | 结构部件 | 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锈蚀、损坏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40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41 | 附属设施 | 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42 | 安全警示标志完好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43 | 脱水装置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44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45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内漏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46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47 | 吸附塔、过滤器、换热器等压力装置完好,正常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48 | 温度、压力变送装置运行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49 | 运行 | 循环风机运转良好,出口压力正常,无异常声音润滑情况良好,油耗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0 | 冷却风机运转正常,换热器表面清洁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1 | 过滤器、吸附罐排污量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2 | 干燥器整体气密性良好,压力正常 | 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53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4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5 | 用电设备电流、功率等参数正常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6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7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58 | 调压装置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59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60 | 整体及结构完好,无破损变形 | 爆炸、其他伤害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61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控制系统运转正常 | 爆炸、其他伤害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62 | 调压器完好,调压正常 | 爆炸、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63 | 连接管道、阀门及法兰完好,无泄漏 | 爆炸、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65 | 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66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67 | LNG储罐 | 整体 | 整体完好,无破损。罐体完好,无锈蚀、变形、破损、倾斜等情况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68 | 基础完好,无下沉,安装牢固,螺栓完好、无松动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69 | 结构部件 | 法兰无裂纹、无腐蚀减薄、焊口无开裂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70 | 阀门无损坏无泄漏,开关正常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71 | 管道无腐蚀减薄,密封面无泄漏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72 | 通气孔完好,无堵塞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73 | 其他 | 防腐设施完好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74 | 爬梯、护栏、护罩完好、无破损 | 高处坠落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75 | LNG泵撬 | 整体 | 主体完好,表面整洁,安装牢固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76 | 紧固件齐全完整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77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78 | 泵、汽化器等设备完好,正常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79 | 各阀门,开闭灵敏、有效 | 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80 | 运转 | 控制系统良好,各按钮、仪表、指示灯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81 | 内部各附属设备运转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82 | 压力表、测温仪器及安全阀等完整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83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触电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84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火灾爆炸 | 偶尔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85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86 | L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无 |
| 87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88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90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91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92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触电、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93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94 | 建筑物及环境 | 建筑物 | 站房、值班室、罩棚等符合要求,屋顶及钢结构等完好,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 物体打击、坍塌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95 | 站房、值班室内无易燃杂物,无明火设备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96 | 作业区域 | 出入口设置合理,通畅,无障碍物 | 车辆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97 | 车道宽度符合要求,地面符合要求,平整,无积水、积油 | 车辆伤害、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98 | 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有界线标识,清晰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99 | 环境 | 应急照明装置正常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100 | 无明火,可燃物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01 | 供配电设施 | 电气线路 | 低压电气线路的敷设符合要求。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热和渗漏油现象。线路排列整齐、无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102 | 照明、开关 | 完好,正常,爆炸区域符合防爆要求 | 触电、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103 | 配电箱 | 配电箱内外整洁、完好、无杂物、积尘。各种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热烧损现象。接线正确 | 触电、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04 | 消防设施 | 配备 | 储气瓶区、加气区及站房等按规定配置消除器材 | 火灾扩大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105 | 消防器材 | 灭火器再有效期内,放置合理 | 火灾扩大、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106 | 消防沙储备量充装,灭火毯完好 | 火灾扩大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部门: 岗位: 工作内容: 日期: 分析人: 审核人: | |||||||||||||||
| 序号 | 作业步骤 |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 发生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控制措施 | 风险评价 | 风险等级 | 建议改进(新增)措施 | ||||||||
| 偏差发生频率 | 员工胜任程度 | 安全检查 | 防范控制措施 | 制度、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 可能性 | 严重性 | 风险值 | 评价级别 | |||||||
| 1 | LNG卸车作业 | 车辆驶入 | 带入其它点火源 | 火灾、爆炸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无 |
| 2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车辆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3 | 6 | 4 | 低风险 | |||
| 3 | 车辆未进行静电导除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4 | LNG泄漏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5 | 卸气准备 | 检查不彻底,管线连接不牢泄露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6 | 卸气 | LNG泄漏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4 | 5 | 20 | 1 | 重大风险 | ||
| 7 | 罐车出站 | 罐车拉断气管线,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车辆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8 | 加气作业 | 引车到位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人员,带入点火源 | 车辆伤害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无 |
| 9 | 加气 | 对不合格气瓶进行加气 | 容器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10 | 气体泄漏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11 | 拉断管线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12 | 加气机存在故障,运行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13 | 引车出站 | 车辆撞击站内 设施、人员 | 车辆伤害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4 | 压缩作业 | 准备 | 压缩机故障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15 | 管路中存在空气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16 | 开机及运行 | 设备超压 | 容器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17 | 气体泄漏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18 | 管线泄露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19 | 接触高温部位 | 高温灼烫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0 | 存在故障,运行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0年一起 | 一般胜任 | 周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但偶尔不执行 | 3 | 5 | 15 | 2 | 较大风险 | |||
| 21 | 停止 | 错误操作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22 | 巡检作业 | 准备 | 劳保用品佩戴不符合要求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23 | 巡检 | 错误操作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4 | 进入危险区域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5 | 明火,静电积聚 | 火灾、爆炸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5 | 10 | 3 | 一般风险 | |||
| 26 | 停止 | 错误操作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 27 | 停送电作业 | 停送电 | 错误操作,未有岗位做好联系 | 其他伤害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无 |
| 28 | 接触带电部位 | 触电 | 平均每1-5年一起 | 胜任 | 日检 | 有,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 有制度、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 2 | 4 | 8 | 4 | 低风险 |
| 序号 | 风险种类 | 风险等级 | 管控负责人 | 符合性判断 |
| 1 | 未按规定设置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和相应数量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 A | 符合 | |
| 2 |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 | A | 符合 | |
| 3 | 岗位工艺操作规程和工艺操作指标落实不到位 | A | 符合 | |
| 4 | 安全管理人员未经考试合格上岗 | A | 符合 | |
| 5 | 特种作业人员未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 A | 符合 | |
| 6 | 未严格执行动火作业、隐患排查等安全管理制度 | A | 符合 | |
| 7 | 新入厂员工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 A | 符合 | |
| 8 | 三项制度不完善 | B | 符合 | |
| 9 | 未配备工艺、设备、仪表专业技术人员 | B | 符合 | |
| 10 | 仪表操作人员未经考试合格或未持证上岗 | B | 符合 | |
| 11 | 未按有关规定投入安全生产费用 | B | 符合 | |
| 12 | 未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或事故演练走形式 | B | 符合 | |
| 13 | 人员教育培训不到位 | B | 符合 | |
| 14 | 未定期按规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 | B | 符合 | |
| 15 | 法律法规识别不及时 | B | 符合 | |
| 16 | 其他一般安全隐患 | C | 符合 |
3.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设备设施)
| 序号 | 部位 | 风险辨识 | 风险等级 |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 | 主要防范措施 | 责任部门 | 责任人 | |||||
| 项目 | 标准 | 工程控制 | 管理措施 | 培训教育 | 个体防护 | 应急处置 | ||||||
| 1 | 储气瓶组 | 整体 | 瓶体完好,无破损 | 低风险 | 火灾、爆炸 | 专门区域,瓶体及框架结构符合要求;防腐处理 | 1.制定了日常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3.设置“严禁烟火”、“小心爆炸”等警示标志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气、卸气作业,切断气源。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2 | 框架完好,无锈蚀、损坏。螺栓连接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 | 结构部件 | 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锈蚀、损坏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设置安全阀、压力表 | |||||||
| 4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5 | 附属设施 | 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法兰进行跨接 | |||||||
| 6 | 安全警示标志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7 | 压缩机 | 整机 | 整体完好,无破损、变形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撬装设备防雨隔音防护外罩 | 1.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作业前,对设备进行点检。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良好。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CNG安全知识、压缩机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为职工配备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现场配备防毒面具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气源,采取泄压措施。封锁现场,疏散人员。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8 | 安装牢固,地脚螺栓完好、无松动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9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及指示灯正常,灵敏、有效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采用了PCL自动控制。设置温度计、压力表。超压天然气卸放装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及切断装置。压力、温度及电机超负荷联锁停机保护装置 | |||||||
| 10 | 运行良好,无杂音、超温等异常情况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1 | 压力、温度等仪表正常,在规定范围内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12 | 安全连锁装置正常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13 | 气阀,十字滑套,活塞等运动部件润滑良好,润滑油油位正常,油品良好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14 | 缓冲器、油水分离器工作正常,连接管道无泄漏无堵塞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5 | 电气 | 电气系统各元件完好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按防爆要求进行安装、设置漏电保护,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 | |||||||
| 16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等情况,安装符合防爆要求、防雷防静电接地良好 | 重大风险 | 触电、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 |||||||||
| 17 | 顺序控制器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了控制柜集中控制;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装置;3、有仪表风系统及电气联锁保护装置;4、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设置手动应急球阀,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18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9 | 各阀门组、管线等完好,无内漏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20 | 控制柜完好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21 | 运行 | 控制系统运转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22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23 | 各阀门开启灵敏、可靠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24 | 仪表风系统运行可靠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25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26 | 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27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28 | C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29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0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31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 |||||||||
| 32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3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管道、法兰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34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较大风险 | 触电、爆炸 | |||||||||
| 35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36 | 废气回收罐 | 整体 | 罐体完好,无破损 | 低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管道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37 | 框架完好,无锈蚀、损坏。螺栓连接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8 | 选材正确,外形良好,内外部均无锈蚀、无破损,焊缝无开裂开焊,无砂眼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1.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胶管后设拉断阀。2.管道按规定进行涂色、标识。 | ||||||||
| 39 | 结构部件 | 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锈蚀、损坏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40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41 | 附属设施 | 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按对接进行静电接地、跨接 | |||||||
| 42 | 安全警示标志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43 | 脱水装置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了控制柜集中控制;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压力变送装置等安全设施;3、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44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45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内漏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46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47 | 吸附塔、过滤器、换热器等压力装置完好,正常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48 | 温度、压力变送装置运行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49 | 运行 | 循环风机运转良好,出口压力正常,无异常声音润滑情况良好,油耗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50 | 冷却风机运转正常,换热器表面清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51 | 过滤器、吸附罐排污量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52 | 干燥器整体气密性良好,压力正常 | 一般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53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54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55 | 用电设备电流、功率等参数正常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56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57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58 | 调压装置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集中控制;设置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3、有超高压切断装置;4、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设置手动应急球阀,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59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60 | 整体及结构完好,无破损变形 | 较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61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控制系统运转正常 | 较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62 | 调压器完好,调压正常 | 重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63 | 连接管道、阀门及法兰完好,无泄漏 | 重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65 | 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66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67 | LNG储罐 | 整体 | 整体完好,无破损。罐体完好,无锈蚀、变形、破损、倾斜等情况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专门储罐区,设置围堰。 | 1.制定了日常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每日进行巡检。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3.现场设置了二氯乙烷危害告知牌、火灾爆炸、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液碱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配备防护服、耐酸碱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事故发生时,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68 | 基础完好,无下沉,安装牢固,螺栓完好、无松动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69 | 结构部件 | 法兰无裂纹、无腐蚀减薄、焊口无开裂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2.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及安全阀、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法兰、壳体及连接管道等按规定进行了防雷防静电接地。4.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有紧急切断阀。 | |||||||
| 70 | 阀门无损坏无泄漏,开关正常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71 | 管道无腐蚀减薄,密封面无泄漏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72 | 通气孔完好,无堵塞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73 | 其他 | 防腐设施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
| 74 | 爬梯、护栏、护罩完好、无破损 | 低风险 | 高处坠落 | |||||||||
| 75 | L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76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77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78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 |||||||||
| 79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其他伤害 | |||||||||
| 80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管道、法兰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81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较大风险 | 触电、爆炸 | |||||||||
| 82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83 | LNG泵撬 | 整体 | 主体完好,表面整洁,安装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按规定设计安装。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紧急放散等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84 | 紧固件齐全完整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85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86 | 泵、汽化器等设备完好,正常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87 | 各阀门,开闭灵敏、有效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 |||||||||
| 88 | 运转 | 控制系统良好,各按钮、仪表、指示灯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2.采取了远传集中控制;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有超压报警、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内部各附属设备运转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90 | 压力表、测温仪器及安全阀等完整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91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 | 3.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92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93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94 | 建筑物及环境 | 建筑物 | 站房、值班室、罩棚等符合要求,屋顶及钢结构等完好,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 低风险 | 物体打击、坍塌 | 按规定建设,建筑物刚度、强度符合要求,安全距离符合要求。罩棚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高度、遮盖符合要求。 | 1、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2、每日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维护保养;4、设置严禁烟火、火灾爆炸等警示标志,有作业区、辅助区、车道及出入口等区域线、指示标志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进行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2.立即停止作业及设备运行。车辆事故发生时,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就医。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95 | 站房、值班室内无易燃杂物,无明火设备 | 低风险 | 火灾爆炸 | |||||||||
| 96 | 作业区域 | 出入口设置合理,通畅,无障碍物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 | 出入口、车道设置符合要求 | |||||||
| 97 | 车道宽度符合要求,地面符合要求,平整,无积水、积油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其他伤害 | |||||||||
| 98 | 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有界线标识,清晰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99 | 环境 | 应急照明装置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设置应急照明灯 | |||||||
| 100 | 无明火,可燃物 | 低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01 | 供配电设施 | 电气线路 | 低压电气线路的敷设符合要求。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热和渗漏油现象。线路排列整齐、无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固定牢固,重要区域进行穿管保护。加气作业区内的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 | 1、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2、每日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维护保养;4、设置小心触电等警示标志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进行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 | 作业人员佩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2.立即停止作业及设备运行。触电事故发生时,采取止紧急断电措施,急救就医。 | 加气站 | 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102 | 照明、开关 | 完好,正常,爆炸区域符合防爆要求 | 一般风险 | 触电、爆炸 | 按规定安装,爆炸区域符合防爆要求, | |||||||
| 103 | 配电箱 | 配电箱内外整洁、完好、无杂物、积尘。各种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热烧损现象。接线正确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配电箱箱体按规定接地,留有足够操作空间,接线符合要求。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 |
| 104 | 消防设施 | 配备 | 储气瓶区、加气区及站房等按规定配置消除器材 | 低风险 | 火灾扩大 | 按规定配置,每2台加气机应配置、2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储气瓶区应配置1台、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配置灭火毯不2块、沙子2m3。 | 1.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灭火器定期检测,确保在有效期内;2、有消防器材标识、指示标志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消防知识及灭火器使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 /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油、卸油作业,切断电源。用灭火器或灭火毯从上风向实施扑救。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105 | 消防器材 | 灭火器再有效期内,放置合理 | 低风险 | 火灾扩大、其他伤害 | 购买质量合格灭火器,灭火器设置在易发现、取用地点,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 |||||||
| 106 | 消防沙储备量充装,灭火毯完好 | 低风险 | 火灾扩大 | 按规定储备,专门的消防沙池、灭火毯存放区 |
| 序号 | 风险点名称 | 作业步骤 | 潜在危险 | 风险等级 | 主要危害后果 | 管控措施 | 责任部门 | 责任人 | ||||
| 工程技术措施 | 管理措施 | 培训教育 | 个体防护 | 应急处置 | ||||||||
| 1 | LNG卸车作业 | 车辆驶入 | 带入其它点火源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炸 | 罐车与卸车区专用静电接地设施连接可靠,管线、接口、法兰等进行静电跨接 | 1.引导车辆停在指定的车位,摇下支腿,牵引车开走,在罐车两侧车轮设置轮挡;设置隔离柱,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卸车区;备好灭火器、灭火毯,型号、数量符合要求.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LNG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气、卸气作业,切断气源。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岗位作业人员 |
| 2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 | |||||||||
| 3 | 车辆未进行静电导除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4 | LNG泄漏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5 | 卸气准备 | 检查不彻底,管线连接不牢泄露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专用静电消除 | 2.检查长罐车上各高压管件、阀门及LNG储罐进行全面检查。按规定进行放散。 | ||||||
| 6 | 卸气 | LNG泄漏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储罐及罐车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胶管后设拉断阀。2.管道按规定进行涂色、标识 | 3.装卸软管与快装接头,连接到位;阀门开闭时务必缓慢开闭,严禁蛮力操作。当阀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停止装卸,关闭所用阀门,进行检查。 | ||||||
| 7 | 罐车出站 | 罐车拉断气管线,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 | 车辆信号、制动装置 | 4.车辆启动前,先断开卸气连接管线,再摘除静电接地线, 最后移除轮挡、警示标志和警戒线;接卸人员引导车辆出站。 | ||||||
| 8 | 加气作业 | 引车到位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人员,带入点火源 | 一般风险 | 车辆伤害 、火灾爆炸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1.设置限速标志,引导车辆停在指定车位;提醒顾客拉手刹、熄灭发动机,站内严禁接打手机、吸烟、检维修车辆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LNG、CNG安全知识、加气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发生气体泄漏、着火、爆炸等事故,加气操作人员应迅速停止设备的运行,关闭储气瓶组。并按加气站事故紧急处理办法进行应急处理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9 | 加气 | 对不合格气瓶进行加气 | 一般风险 | 容器爆炸 | 2.加气前,认真检查气路系统接头、阀门、脱断阀有无漏气;对车辆及气瓶进行安全检查符合气瓶充装相关规定要求 3.加气过程中,时刻对加气机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司机与加气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加气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加气停止后,关闭售气机上的开关放散后拔出加气,并检查车辆情况;5.严禁人员和车辆踩、压加气接头和高压加气软管。 | |||||||
| 10 | 气体泄漏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1 | 拉断管线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2 | 加气机存在故障,运行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3 | 引车出站 | 车辆撞击站内 设施、人员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 火灾爆炸 | 5.引导加完气的车辆出站。 | |||||||
| 14 | 压缩作业 | 准备 | 压缩机故障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1.运行前,对压缩机及管路进行全面检查。若有空气进入或停机时间较长,进行置换。机组内无空气进入。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压缩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机组出现故障,紧急停车,立即切断电源,打开各吹洗阀进行放空,然后关闭总进气阀及总放气阀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15 | 管路中存在空气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6 | 开机及运行 | 设备超压 | 低风险 | 容器爆炸 | 2.启动前,按工艺要求开启或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冷却系统。主机一旦运转,必须立即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机组是否有异常现象。3.压缩机启动正常运转后,注意检查运转是否平稳,各级排气温度应符合规定要求。经常检查排污装置,做到定时排放。润滑油压力应在0.15~0.4MPa范围内。 | |||||||
| 17 | 气体泄漏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8 | 管线泄露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9 | 接触高温部位 | 一般风险 | 高温灼烫 | |||||||||
| 20 | 存在故障,运行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21 | 停止 | 错误操作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4.按规程一次关闭相关阀门。开启放空阀,泄压,保持有0.02-0.05MPa压力。关闭冷却系统。机组将停机4h以上,则应切断总电源。 | |||||||
| 22 | 巡检作业 | 准备 | 劳保用品佩戴不符合要求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巡检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压缩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安全帽,手套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机组出现故障,紧急停车,立即切断电源,打开各吹洗阀进行放空,然后关闭总进气阀及总放气阀 | 加气站 | 安全员、岗位作业人员 |
| 23 | 巡检 | 错误操作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泄漏报警,超压自动切断,有放空装置 | 2.严格按照巡检路线进行巡检。不得改变路线,跨越、攀爬管道。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现场严禁烟火,防止静电产生,禁止碰撞、敲击管道及设备。 | ||||||
| 24 | 进入危险区域 | 一般风险 | 其他伤害 | |||||||||
| 25 | 明火,静电积聚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26 | 停止 | 错误操作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巡检完成后,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 ||||||
| 27 | 停送电作业 | 停送电 | 错误操作,未有岗位做好联系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供配电设施有漏电保护,按规定进行接地。使用专用绝缘工具 | 使用符合要求等绝缘器材,检查时,规范操作,严禁接触带电部位 | 电工作业取证并每年进行培训再教育 | 工作服、绝缘手套等 | 触电事故发生时,紧急断电,将触电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紧急抢救后就医。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28 | 接触带电部位 | 低风险 | 触电 |
| 序号 | 作业活动 | 风险类别 | 主要防范措施 | 岗位 | 备注 | |||||||
| 名称 | 步骤 | 风险辨识 | 风险等级 | 可能导致事故类型 | 工程技术措施 | 管理措施 | 培训教育措施 | 个体防护措施 | 应急处置措施 | |||
| 1 | 储气瓶组 | 整体 | 瓶体完好,无破损 | 低风险 | 火灾、爆炸 | 专门区域,瓶体及框架结构符合要求;防腐处理 | 1.制定了日常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3.设置“严禁烟火”、“小心爆炸”等警示标志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气、卸气作业,切断气源。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2 | 框架完好,无锈蚀、损坏。螺栓连接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 | 结构部件 | 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锈蚀、损坏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设置安全阀、压力表 | |||||||
| 4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5 | 附属设施 | 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法兰进行跨接 | |||||||
| 6 | 安全警示标志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7 | 压缩机 | 整机 | 整体完好,无破损、变形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撬装设备防雨隔音防护外罩 | 1.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作业前,对设备进行点检。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良好。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CNG安全知识、压缩机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为职工配备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现场配备防毒面具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气源,采取泄压措施。封锁现场,疏散人员。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8 | 安装牢固,地脚螺栓完好、无松动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9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及指示灯正常,灵敏、有效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采用了PCL自动控制。设置温度计、压力表。超压天然气卸放装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及切断装置。压力、温度及电机超负荷联锁停机保护装置 | |||||||
| 10 | 运行良好,无杂音、超温等异常情况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1 | 压力、温度等仪表正常,在规定范围内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12 | 安全连锁装置正常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13 | 气阀,十字滑套,活塞等运动部件润滑良好,润滑油油位正常,油品良好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14 | 缓冲器、油水分离器工作正常,连接管道无泄漏无堵塞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5 | 电气 | 电气系统各元件完好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按防爆要求进行安装、设置漏电保护,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 | |||||||
| 16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等情况,安装符合防爆要求、防雷防静电接地良好 | 重大风险 | 触电、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 |||||||||
| 17 | C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18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9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20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 |||||||||
| 21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其他伤害 | |||||||||
| 22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管道、法兰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23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较大风险 | 触电、爆炸 | |||||||||
| 24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25 | 废气回收罐 | 整体 | 罐体完好,无破损 | 低风险 | 火灾、爆炸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管道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26 | 框架完好,无锈蚀、损坏。螺栓连接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27 | 选材正确,外形良好,内外部均无锈蚀、无破损,焊缝无开裂开焊,无砂眼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1.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胶管后设拉断阀。2.管道按规定进行涂色、标识。 | ||||||||
| 28 | 结构部件 | 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锈蚀、损坏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29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30 | 附属设施 | 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按对接进行静电接地、跨接 | |||||||
| 31 | 安全警示标志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2 | 调压装置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集中控制;设置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3、有超高压切断装置;4、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设置手动应急球阀,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33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34 | 整体及结构完好,无破损变形 | 较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35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控制系统运转正常 | 较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36 | 调压器完好,调压正常 | 重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37 | 连接管道、阀门及法兰完好,无泄漏 | 重大风险 | 爆炸、其他伤害 | |||||||||
| 38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39 | 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40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41 | LNG储罐 | 整体 | 整体完好,无破损。罐体完好,无锈蚀、变形、破损、倾斜等情况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专门储罐区,设置围堰。 | 1.制定了日常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每日进行巡检。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3.现场设置了二氯乙烷危害告知牌、火灾爆炸、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液碱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配备防护服、耐酸碱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事故发生时,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42 | 基础完好,无下沉,安装牢固,螺栓完好、无松动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43 | 结构部件 | 法兰无裂纹、无腐蚀减薄、焊口无开裂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2.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及安全阀、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法兰、壳体及连接管道等按规定进行了防雷防静电接地。4.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有紧急切断阀。 | |||||||
| 44 | 阀门无损坏无泄漏,开关正常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45 | 管道无腐蚀减薄,密封面无泄漏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46 | 通气孔完好,无堵塞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47 | 其他 | 防腐设施完好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
| 48 | 爬梯、护栏、护罩完好、无破损 | 低风险 | 高处坠落 |
| 49 | L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50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51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52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 |||||||||
| 53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其他伤害 | |||||||||
| 54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管道、法兰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55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较大风险 | 触电、爆炸 | |||||||||
| 56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触电、其他伤害 | |||||||||
| 57 | LNG泵撬 | 整体 | 主体完好,表面整洁,安装牢固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按规定设计安装。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紧急放散等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58 | 紧固件齐全完整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59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60 | 泵、汽化器等设备完好,正常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 |||||||||
| 61 | 各阀门,开闭灵敏、有效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其他伤害 | |||||||||
| 62 | 运转 | 控制系统良好,各按钮、仪表、指示灯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2.采取了远传集中控制;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有超压报警、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63 | 内部各附属设备运转正常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压力表、测温仪器及安全阀等完整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65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低风险 | 触电 | 3.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66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67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
| 68 | LNG卸车作业 | 车辆驶入 | 带入其它点火源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炸 | 罐车与卸车区专用静电接地设施连接可靠,管线、接口、法兰等进行静电跨接 | 1.引导车辆停在指定的车位,摇下支腿,牵引车开走,在罐车两侧车轮设置轮挡;设置隔离柱,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卸车区;备好灭火器、灭火毯,型号、数量符合要求.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LNG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气、卸气作业,切断气源。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岗位作业人员 |
| 69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 | |||||||||
| 70 | 车辆未进行静电导除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71 | LNG泄漏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72 | 卸气准备 | 检查不彻底,管线连接不牢泄露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专用静电消除 | 2.检查长罐车上各高压管件、阀门及LNG储罐进行全面检查。按规定进行放散。 | ||||||
| 73 | 卸气 | LNG泄漏 | 重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储罐及罐车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胶管后设拉断阀。2.管道按规定进行涂色、标识 | 3.装卸软管与快装接头,连接到位;阀门开闭时务必缓慢开闭,严禁蛮力操作。当阀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停止装卸,关闭所用阀门,进行检查。 | ||||||
| 74 | 罐车出站 | 罐车拉断气管线,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 | 车辆信号、制动装置 | 4.车辆启动前,先断开卸气连接管线,再摘除静电接地线, 最后移除轮挡、警示标志和警戒线;接卸人员引导车辆出站。 |
| 75 | 加气作业 | 引车到位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人员,带入点火源 | 一般风险 | 车辆伤害 、火灾爆炸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1.设置限速标志,引导车辆停在指定车位;提醒顾客拉手刹、熄灭发动机,站内严禁接打手机、吸烟、检维修车辆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LNG、CNG安全知识、加气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发生气体泄漏、着火、爆炸等事故,加气操作人员应迅速停止设备的运行,关闭储气瓶组。并按加气站事故紧急处理办法进行应急处理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76 | 加气 | 对不合格气瓶进行加气 | 一般风险 | 容器爆炸 | 2.加气前,认真检查气路系统接头、阀门、脱断阀有无漏气;对车辆及气瓶进行安全检查符合气瓶充装相关规定要求 3.加气过程中,时刻对加气机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司机与加气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加气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加气停止后,关闭售气机上的开关放散后拔出加气,并检查车辆情况;5.严禁人员和车辆踩、压加气接头和高压加气软管。 | |||||||
| 77 | 气体泄漏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78 | 拉断管线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79 | 加气机存在故障,运行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80 | 引车出站 | 车辆撞击站内 设施、人员 | 低风险 | 车辆伤害 火灾爆炸 | 5.引导加完气的车辆出站。 | |||||||
| 81 | 压缩作业 | 准备 | 压缩机故障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1.运行前,对压缩机及管路进行全面检查。若有空气进入或停机时间较长,进行置换。机组内无空气进入。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压缩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机组出现故障,紧急停车,立即切断电源,打开各吹洗阀进行放空,然后关闭总进气阀及总放气阀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82 | 管路中存在空气 | 一般风险 | 火灾爆炸 | |||||||||
| 83 | 开机及运行 | 设备超压 | 低风险 | 容器爆炸 | 2.启动前,按工艺要求开启或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冷却系统。主机一旦运转,必须立即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机组是否有异常现象。3.压缩机启动正常运转后,注意检查运转是否平稳,各级排气温度应符合规定要求。经常检查排污装置,做到定时排放。润滑油压力应在0.15~0.4MPa范围内。 | |||||||
| 84 | 气体泄漏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85 | 管线泄露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86 | 接触高温部位 | 一般风险 | 高温灼烫 | |||||||||
| 87 | 存在故障,运行 | 较大风险 | 火灾、爆炸 | |||||||||
| 88 | 停止 | 错误操作 | 低风险 | 其他伤害 | 4.按规程一次关闭相关阀门。开启放空阀,泄压,保持有0.02-0.05MPa压力。关闭冷却系统。机组将停机4h以上,则应切断总电源。 |
1.事故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基础管管理)
| 序号 | 排查类别 | 排查项目 |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 排查责任人 | 排查时间及频率 | 失控部门 | 失控责任人 | 失控表现 |
| 每季度1次 | ||||||||
| 1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资质证照 | 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具备企业法人条件 | 站长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 | 证照过期 |
| 2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管理机构或人员 | 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站长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 | 未设立 |
| 3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生产会议 | 有制度文件,明确会议频次、内容、参加人员等,并形成会议记录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4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生产投入 | 有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文件,明确资金投入标准、程序、用途等内容,并形成相关记录 | 站长 | √ | 加气站 | 财务负责人、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5 |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 | √ | ||||||
| 6 | 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的,按4%提取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 √ | ||||||
| 7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有制度文件,明确教育培训频次、学时、内容、考核等内容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8 | 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教材、记录表、考核试卷等 | √ | ||||||
| 9 |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对在岗人员进安全生产再教育培训活动,有相关记录。 | √ | ||||||
| 10 | 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培训目的或目标明确 | √ | ||||||
| 11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 有制度文件,明确采购、验收、保管、发放、报废等内容,有发放记录。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12 | 采购选用具备相应资质企业的特种劳动防护产品,有安全标志或经法定认证材料。 | √ | ||||||
| 13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设施和设备 | 有制度文件,明确设备安装、维护、保养、监测等内容。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设备故障 |
| 14 | 有安全设施和设备档案材料,包括设备登记表、合格证等相关内容 | √ | ||||||
| 15 | 有维护、保养、定期检测的记录台账和资料证明 | √ | ||||||
| 16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生产检查 | 安全生产检查。有制度文件,明确检查频次、时间、内容、责任人等,覆盖所有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相关生产经营活动。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大量隐患 |
| 17 | 安全生产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和综合检查。各类检查制定安全检查表等。 | √ | ||||||
| 18 | 所有检查均应保持记录,准确记录检查时间、人员及检查情况。 | √ |
| 19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 有制度文件,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措施、责任人员等。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隐患治理不到位 |
| 20 | 有隐患整改台账、通知单、验收单等相关记录、证明材料。 | √ | ||||||
| 21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生产奖惩 | 有制度文件,明确考核办法、奖惩标准,并有相关记录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22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事故管理 | 有制度文件,明确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等相关内容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23 | 建立事故档案,对发生的事故相关文件资料整理保存。 | √ | ||||||
| 24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应急管理 | 有安全生产事故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经过评审,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员工应急能力不足 |
| 25 | 应急预案经专家评审或论证,有相关记录 | √ | ||||||
| 26 | 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活动,有相关记录材料 | √ | ||||||
| 27 | 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装备,有清单 | √ | ||||||
| 28 | 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有成立文件、相关记录 | √ | ||||||
| 29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职业病防治管理 | 加强职业健康管理,有制度文件,明确管理、监测评价、培训、应急救援等内容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30 | 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有相关证明材料 | √ | ||||||
| 31 |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相关证明材料 | √ | ||||||
| 32 | 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 √ | ||||||
| 33 |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相关报告 | √ | ||||||
| 34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 有安全风险防控相关制度文件,明确工作机制、责任、措施等内容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35 |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充分识别生产活动中的风险、隐患,确定登记、防控措施。 | √ | ||||||
| 36 | 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 √ | ||||||
| 37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 建立覆盖所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清晰明确,符合实际和技术标准要求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38 | 通过培训、张贴等形式,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告知 | √ | ||||||
| 39 | 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落实规程要求 | √ |
| 40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 有制度文件,明确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培训等要求。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41 | 有特种作业岗位种类、人员名册。 | √ | ||||||
| 42 | 特种作业人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并且有效。 | √ | ||||||
| 43 | 综合隐患排查治理 | 相关方安全管理 | 在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不应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外包)或者租赁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应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定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 站长 | √ | 加气站 | 安全员 | 文件、记录、资料不齐 |
| 排查类别 | 排查项目 | 排查内容 | 排查责任部门 | 排查责任人 | 排查时间及频率 | 失职部门 | 失职人员 | 失控表现 | ||||||||
| 标准 | 风险管控措施 | 班组级 | 安全部门检查 | 公司领导检查 | ||||||||||||
| 工程控制 | 管理措施 | 培训教育 | 个体防护 | 应急处置 | 每日1次 | 每周1次 | 每月1次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储气瓶组 | 整体 | 瓶体完好,无破损 | 专门区域,瓶体及框架结构符合要求;防腐处理 | 1.制定了日常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3.设置“严禁烟火”、“小心爆炸”等警示标志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气、卸气作业,切断气源。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破损、锈蚀等情况。压力表、安全阀等超期未检。报警装置报警,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 框架完好,无锈蚀、损坏。螺栓连接牢固 | ||||||||||||||||
| 结构部件 | 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锈蚀、损坏 | 设置安全阀、压力表 | ||||||||||||||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
| 附属设施 | 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好 | 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法兰进行跨接 | ||||||||||||||
| 安全警示标志完好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压缩机 | 整机 | 整体完好,无破损、变形 | 撬装设备防雨隔音防护外罩 | 1.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作业前,对设备进行点检。3.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良好。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CNG安全知识、压缩机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为职工配备防护服、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现场配备防毒面具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气源,采取泄压措施。封锁现场,疏散人员。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故障、异响等情况,带病运行。压力表、安全阀等超期未检。报警装置报警,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 安装牢固,地脚螺栓完好、无松动 | ||||||||||||||||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及指示灯正常,灵敏、有效 | 采用了PCL自动控制。设置温度计、压力表。超压天然气卸放装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及切断装置。压力、温度及电机超负荷联锁停机保护装置 | ||||||||||||||
| 运行良好,无杂音、超温等异常情况 | ||||||||||||||||
| 压力、温度等仪表正常,在规定范围内 | ||||||||||||||||
| 安全连锁装置正常 | ||||||||||||||||
| 气阀,十字滑套,活塞等运动部件润滑良好,润滑油油位正常,油品良好 | ||||||||||||||||
| 缓冲器、油水分离器工作正常,连接管道无泄漏无堵塞 | ||||||||||||||||
| 电气 | 电气系统各元件完好 | 设置漏电保护,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 | ||||||||||||||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等情况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顺序控制器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1、采取了控制柜集中控制;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等安全装置;3、有仪表风系统及电气联锁保护装置;4、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设置手动应急球阀,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破损、锈蚀等情况。压力表、安全阀等超期未检。设备运行异常,相关参数失常,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
| 各阀门组、管线等完好,无内漏 | ||||||||||||||||
| 控制柜完好 | ||||||||||||||||
| 运行 | 控制系统运转正常 | |||||||||||||||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
| 各阀门开启灵敏、可靠 | ||||||||||||||||
| 仪表风系统运行可靠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
| 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C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故障、异响等情况,带病运行。管线、加气抢等存在损坏。控制装置存在故障。报警装置报警,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管道、法兰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脱水装置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1、采取了控制柜集中控制;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压力变送装置等安全设施;3、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破损、锈蚀等情况。压力表、安全阀等超期未检。设备运行异常,相关参数失常,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完好,无内漏 | ||||||||||||||||
| 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附件完好,正常 | ||||||||||||||||
| 吸附塔、过滤器、换热器等压力装置完好,正常 | ||||||||||||||||
| 温度、压力变送装置运行正常 | ||||||||||||||||
| 运行 | 循环风机运转良好,出口压力正常,无异常声音润滑情况良好,油耗正常。 | |||||||||||||||
| 冷却风机运转正常,换热器表面清洁 | ||||||||||||||||
| 过滤器、吸附罐排污量正常 | ||||||||||||||||
| 干燥器整体气密性良好,压力正常 | ||||||||||||||||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
| 用电设备电流、功率等参数正常 | ||||||||||||||||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调压装置 | 整体 | 本体完好,周围现场干净、整洁 | 1、采取集中控制;设置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3、有超高压切断装置;4、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设置手动应急球阀,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破损、锈蚀等情况。压力表、安全阀等超期未检。设备运行异常,相关参数失常,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 基础牢固,各螺纹完好、紧固 | ||||||||||||||||
| 整体及结构完好,无破损变形 | ||||||||||||||||
| 运行 | 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控制系统运转正常 | |||||||||||||||
| 调压器完好,调压正常 | ||||||||||||||||
| 连接管道、阀门及法兰完好,无泄漏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
| 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LNG储罐 | 整体 | 整体完好,无破损。罐体完好,无锈蚀、变形、破损、倾斜等情况 | 1.专门储罐区,设置围堰。 | 1.制定了日常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每日进行巡检。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3.现场设置了二氯乙烷危害告知牌、火灾爆炸、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液碱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配备防护服、耐酸碱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事故发生时,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破损、锈蚀等情况。压力表、安全阀等超期未检。设备运行异常,相关参数失常,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 基础完好,无下沉,安装牢固,螺栓完好、无松动 | ||||||||||||||||
| 结构部件 | 法兰无裂纹、无腐蚀减薄、焊口无开裂 | 2.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及安全阀、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法兰、壳体及连接管道等按规定进行了防雷防静电接地。4.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有紧急切断阀。 | ||||||||||||||
| 阀门无损坏无泄漏,开关正常 | ||||||||||||||||
| 管道无腐蚀减薄,密封面无泄漏 | ||||||||||||||||
| 通气孔完好,无堵塞 | ||||||||||||||||
| 其他 | 防腐设施完好 | / | ||||||||||||||
| 爬梯、护栏、护罩完好、无破损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LNG加气机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故障、异响等情况,带病运行。管线、加气抢等存在损坏。控制装置存在故障。报警装置报警,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
| 运行 | 电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各控制按钮,灵敏、有效,指示正常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
| 加气软管、加气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管道、法兰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LNG泵撬 | 整体 | 主体完好,表面整洁,安装牢固 | 1.按规定设计安装。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紧急放散等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故障、异响等情况,带病运行。管线、加气抢等存在损坏。控制装置存在故障。报警装置报警,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 紧固件齐全完整 | ||||||||||||||||
| 各阀门、管线、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
| 泵、汽化器等设备完好,正常 | ||||||||||||||||
| 各阀门,开闭灵敏、有效 | ||||||||||||||||
| 运转 | 控制系统良好,各按钮、仪表、指示灯正常 | 2.采取了远传集中控制;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有超压报警、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
| 内部各附属设备运转正常 | ||||||||||||||||
| 压力表、测温仪器及安全阀等完整 | ||||||||||||||||
| 电气 | 电气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 | 3.按规定进行静电跨接、接地。 | ||||||||||||||
| 用电设备电气符合防爆要求,绝缘性能良好 | ||||||||||||||||
| 接地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卸气柱 | 整体 | 整体完好,表面整洁,无灰尘、油污 | / | 1.制定了检查、维护等管理制度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2.每日对设备进行点检,定期进行集中维护保养;3.、按规定对管道及安全附件进行检测;4.设置禁打手机、禁止烟火等警示标志 | 1、作业人员持压力容器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配备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有紧急切断装置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设备存在破损、锈蚀等情况。压力表、安全阀等超期未检。报警装置报警,安全连锁失效。安全警示标志缺失 |
| 紧固件齐全完整,基础完好,安装牢固 | ||||||||||||||||
| 运行 | 快装接头及其他接头完好,连接牢固 | 1.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胶管后设拉断阀。2.管道按规定进行涂色、标识。 | ||||||||||||||
| 各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位完好,开关灵活,无泄漏、渗漏等情况 | ||||||||||||||||
| 高压胶管、管线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 | ||||||||||||||||
| 其他 | 接地线及跨接线完好、无断裂、破损 | 按对接进行静电接地、跨接 | ||||||||||||||
| 日常隐患排查 | 建筑物及环境 | 建筑物 | 站房、值班室、罩棚等符合要求,屋顶及钢结构等完好,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 按规定建设,建筑物刚度、强度符合要求,安全距离符合要求。罩棚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高度、遮盖符合要求。 | 1、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2、每日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维护保养;4、设置严禁烟火、火灾爆炸等警示标志,有作业区、辅助区、车道及出入口等区域线、指示标志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进行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2.立即停止作业及设备运行。车辆事故发生时,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就医。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站房、罩棚等结构破损,存在易燃可燃物。地面存在积油积水,存在障碍物 | ||
| 站房、值班室内无易燃杂物,无明火设备 | ||||||||||||||||
| 作业区域 | 出入口设置合理,通畅,无障碍物 | 出入口、车道设置符合要求 | ||||||||||||||
| 车道宽度符合要求,地面符合要求,平整,无积水、积油 | ||||||||||||||||
| 加气作业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有界线标识,清晰 | ||||||||||||||||
| 环境 | 应急照明装置正常 | 设置应急照明灯 | ||||||||||||||
| 无明火,可燃物 |
| 日常隐患排查、专业隐患排查 | 供配电设施 | 电气线路 | 低压电气线路的敷设符合要求。线路完好,无破损、裸露,绝缘、屏护良好,无发热和渗漏油现象。线路排列整齐、无影响线路安全的障碍物 | 采用电缆并直埋敷设,固定牢固,重要区域进行穿管保护。加气作业区内的电缆沟内必须充沙填实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 | 1、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2、每日进行检查,定期进行维护保养;4、设置小心触电等警示标志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进行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 | 作业人员佩戴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演练。2.立即停止作业及设备运行。触电事故发生时,采取止紧急断电措施,急救就医。 | 加气站 | 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加气站 | 安全员、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存在故障,安全防护设施装置失效。未按规定接地,漏电保护装置失效 | ||
| 照明、开关 | 完好,正常,爆炸区域符合防爆要求 | 按规定安装,爆炸区域符合防爆要求, | ||||||||||||||
| 配电箱 | 配电箱内外整洁、完好、无杂物、积尘。各种电气元件及线路接触良好,连接可靠,无严重发热烧损现象。接线正确 | 配电箱箱体按规定接地,留有足够操作空间,接线符合要求。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等。 | ||||||||||||||
日常隐患排查 | 消防设施 | 配备 | 储气瓶区、加气区及站房等按规定配置消除器材 | 按规定配置,每2台加气机应配置、2具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储气瓶区应配置1台、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配置灭火毯不2块、沙子2m3。 | 1.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灭火器定期检测,确保在有效期内;2、有消防器材标识、指示标志 | 1.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2.消防知识及灭火器使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 /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油、卸油作业,切断电源。用灭火器或灭火毯从上风向实施扑救。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灭火器失效,放置不规范。消防通道堵塞、占用。 | |
| 消防器材 | 灭火器再有效期内,放置合理 | 购买质量合格灭火器,灭火器设置在易发现、取用地点,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 ||||||||||||||
| 消防沙储备量充装,灭火毯完好 | 按规定储备,专门的消防沙池、灭火毯存放区 |
| 排查类别 | 排查项目 | 排查内容 | 排查责任部门 | 排查责任人 | 排查时间及频率 | 失职部门 | 失职人员 | 失控表现 | ||||||||
| 风险辨识 | 主要防范措施 | 班组级 | 安全部门检查 | 公司领导检查 | ||||||||||||
| 步骤 |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 工程技术措施 | 管理措施 | 培训教育措施 | 个体防护措施 | 应急处置措施 | 每日1次 | 每周1次 | 每月1次 | |||||||
| 日常隐患排查 | LNG卸车作业 | 车辆驶入 | 带入其它点火源 | 罐车与卸车区专用静电接地设施连接可靠,管线、接口、法兰等进行静电跨接 | 1.引导车辆停在指定的车位,摇下支腿,牵引车开走,在罐车两侧车轮设置轮挡;设置隔离柱,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卸车区;备好灭火器、灭火毯,型号、数量符合要求.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LNG安全知识、装卸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火灾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加气、卸气作业,切断气源。封锁现场,疏散站内车辆,阻止车辆进站区。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拔打“119”,撤离现场,设立安全警戒线,等待专业队伍救援。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岗位作业人员 | √ | 加气站 | 站长、安全员、岗位作业人员 | 违规作业,劳保用品穿戴不齐或不规范,轻伤事故,设备异常,现场管理混乱 | ||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
| 车辆未进行静电导除 | ||||||||||||||||
| LNG泄漏 | ||||||||||||||||
| 卸气准备 | 检查不彻底,管线连接不牢泄露 | 专用静电消除 | 2.检查长罐车上各高压管件、阀门及LNG储罐进行全面检查。按规定进行放散。 | |||||||||||||
| 卸气 | LNG泄漏 | 储罐及罐车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胶管后设拉断阀。2.管道按规定进行涂色、标识 | 3.装卸软管与快装接头,连接到位;阀门开闭时务必缓慢开闭,严禁蛮力操作。当阀门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停止装卸,关闭所用阀门,进行检查。 | |||||||||||||
| 罐车出站 | 罐车拉断气管线,撞击站内设施、车辆、人员 | 车辆信号、制动装置 | 4.车辆启动前,先断开卸气连接管线,再摘除静电接地线, 最后移除轮挡、警示标志和警戒线;接卸人员引导车辆出站。 | |||||||||||||
| 日常隐患排查 | 加气作业 | 引车到位 | 车辆撞击站内设施、人员,带入点火源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1.设置限速标志,引导车辆停在指定车位;提醒顾客拉手刹、熄灭发动机,站内严禁接打手机、吸烟、检维修车辆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LNG、CNG安全知识、加气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发生气体泄漏、着火、爆炸等事故,加气操作人员应迅速停止设备的运行,关闭储气瓶组。并按加气站事故紧急处理办法进行应急处理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违规作业,劳保用品穿戴不齐或不规范,轻伤事故,设备异常,现场管理混乱 | |
| 加气 | 对不合格气瓶进行加气 | 2.加气前,认真检查气路系统接头、阀门、脱断阀有无漏气;对车辆及气瓶进行安全检查符合气瓶充装相关规定要求 3.加气过程中,时刻对加气机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现象。司机与加气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加气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加气停止后,关闭售气机上的开关放散后拔出加气,并检查车辆情况;5.严禁人员和车辆踩、压加气接头和高压加气软管。 | ||||||||||||||
| 气体泄漏 | ||||||||||||||||
| 拉断管线 | ||||||||||||||||
| 加气机存在故障,运行 | ||||||||||||||||
| 引车出站 | 车辆撞击站内 设施、人员 | 5.引导加完气的车辆出站。 | ||||||||||||||
| 日常隐患排查 | 压缩作业 | 准备 | 压缩机故障 | 1.采取电脑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和闭锁能力;2.设置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及温度、放散管等安全装置;3.有拉脱装置、电气联锁保护装置 | 1.运行前,对压缩机及管路进行全面检查。若有空气进入或停机时间较长,进行置换。机组内无空气进入。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压缩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作业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机组出现故障,紧急停车,立即切断电源,打开各吹洗阀进行放空,然后关闭总进气阀及总放气阀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 | 加气站 | 站长、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违规作业,劳保用品穿戴不齐或不规范,轻伤事故,设备异常,现场管理混乱 | |
| 管路中存在空气 | ||||||||||||||||
| 开机及运行 | 设备超压 | 2.启动前,按工艺要求开启或关闭相关阀门。启动冷却系统。主机一旦运转,必须立即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机组是否有异常现象。3.压缩机启动正常运转后,注意检查运转是否平稳,各级排气温度应符合规定要求。经常检查排污装置,做到定时排放。润滑油压力应在0.15~0.4MPa范围内。 | ||||||||||||||
| 气体泄漏 | ||||||||||||||||
| 管线泄露 | ||||||||||||||||
| 接触高温部位 | ||||||||||||||||
| 存在故障,运行 | ||||||||||||||||
| 停止 | 错误操作 | 4.按规程一次关闭相关阀门。开启放空阀,泄压,保持有0.02-0.05MPa压力。关闭冷却系统。机组将停机4h以上,则应切断总电源。 | ||||||||||||||
| 日常隐患排查 | 巡检作业 | 准备 | 劳保用品佩戴不符合要求 | / | 1.巡检人员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 1.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2.CNG安全知识、压缩操作规程等教育培训 | 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安全帽,手套 | 1.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2.机组出现故障,紧急停车,立即切断电源,打开各吹洗阀进行放空,然后关闭总进气阀及总放气阀 | 加气站 | 安全员、岗位作业人员 | √ | 安全员、岗位作业人员 | 加气站 | 违规作业,劳保用品穿戴不齐或不规范,轻伤事故,设备异常,现场管理混乱 | ||
| 巡检 | 错误操作 | 泄漏报警,超压自动切断,有放空装置 | 2.严格按照巡检路线进行巡检。不得改变路线,跨越、攀爬管道。发现异常时,及时进行处理。现场严禁烟火,防止静电产生,禁止碰撞、敲击管道及设备。 | |||||||||||||
| 进入危险区域 | ||||||||||||||||
| 明火,静电积聚 | ||||||||||||||||
| 停止 | 错误操作 | / | 3.巡检完成后,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 |||||||||||||
| 日常隐患排查 | 停送电作业 | 停送电 | 错误操作,未有岗位做好联系 | 供配电设施有漏电保护,按规定进行接地。使用专用绝缘工具 | 使用符合要求等绝缘器材,检查时,规范操作,严禁接触带电部位 | 电工作业取证并每年进行培训再教育 | 工作服、绝缘手套等 | 触电事故发生时,紧急断电,将触电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紧急抢救后就医。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 | 加气站 | 班组长、岗位作业人员 | 违规作业,劳保用品穿戴不齐或不规范,轻伤事故,设备异常,现场管理混乱 | ||
| 接触带电部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