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2 23:10:02
文档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财政是国家一项重要职能,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当前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运行状况看,财政管理及运作效率相对滞后,财政支出问题突出。该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及建议,包括科学界定支出范围,完善公共支出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关键词:财政支出;支出结构;问题;建议一、问题的提出财政支出(publicfinanceexpenditure)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供公
推荐度:
导读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财政是国家一项重要职能,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当前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运行状况看,财政管理及运作效率相对滞后,财政支出问题突出。该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及建议,包括科学界定支出范围,完善公共支出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关键词:财政支出;支出结构;问题;建议一、问题的提出财政支出(publicfinanceexpenditure)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供公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财政是国家一项重要职能,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当前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运行状况看,财政管理及运作效率相对滞后,财政支出问题突出。该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及建议,包括科学界定支出范围,完善公共支出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

关键词:财政支出;支出结构;问题;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供公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财政支出是一级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属于财政资金分配的第二阶段。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只有按照行政及社会事业计划、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统筹安排运用,才能为国家完成各项职能提供财力上的保证。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经济建设支出居高不下。在转轨阶段,为实现新旧的顺利过渡,要保持一定的连贯性,这就造成了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所占份额相对较大。资料表明,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6.08%下降到2003年的30.06%,但这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为4.9%,日本为4.17%),而且也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同时,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参与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即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却不足。据统计,我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量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22.6%下降到2003年的11.6%,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1980年的44.7%下降到2003年的3%。可以看出,我国财政仍带有很强的生产性,侧重对生产的直接投资,而对生产的外部环境建设关注不够。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缺位”与“越位”同时存在,以致财政该管的没有管好或管不了,管了不该管的。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投资支出不断下降,经济的能力日趋削弱。财政投资比重的急速下降致使经济的能力逐渐削弱,无力增加对经济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城市维护和企业改造的投入。二是财政补贴支出负担日益沉重。我国的财政补贴由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组成。目前,由于价格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一部分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已由市场调节,财政补贴数额有所减少,但财政补贴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不低。三是行政管理费支出不断增长,已大量挤占急需的公共支出项目。在财政支出总量占国民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包括公检法支出在内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却不断增长。由于行政管理费支出是属于比较刚性的支出,迅速膨胀后,削减往往比较困难,这又给日后控制财政支出增长带来了非常棘手的问题。四是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比重下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向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急需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财政的农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却连年下降,农业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五是福利保障性支出明显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计划经济下,我国一直由“企业办社会”,财政支出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支出,与之接近的抚恤救济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86—1995年间仅为1.7%, 而其它国家的福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般在20%—50%之间,社会保障支出不到位已经制约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3.财政支出管理方法落后,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目前我们的财政支出管理方法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通常做法是根据前几年支出实际平均数,再加上因物价上涨和事业发展增长部分,编制预算单位的支出预算。这样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这种做法不仅造成了单位之间经费供应上的苦乐不均,而且导致支出中的不足和浪费。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导致在预算确定之前,各部门及有关单位争投资、争项目;预算确定之后,财政部门按预算向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拨款,由各个部门及有关单位自己安排使用。由于缺乏财政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缺乏透明度,容易滋生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损公肥私等现象,不利于廉政建设。

二、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

1、行政费用占财政总开支过大,大量挤占公共开支项目。

统计数据显示,在财政各类支出中,行政管理给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支出金额由1998年1600.27亿元增加到2006年7571.05亿元,膨胀了近4倍。在财政支出汇总所占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14.82%增加到2006年的18.73%。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改革,但是机构和人员编制仍急剧膨胀,而且行政事业部门公用经费支出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这些原因使得行政费用增长过快,大量挤占其他项目支出,导致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加重了财政负担。

2、财政支出中“缺位”、“越位”现象仍然存在。

财政支出的“缺位”表现在,一方面介入市场有效领域,另一方面对于职能范围之内的一些工作没有尽到责任,尚未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来满足社会需求。例如:对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不足等。这使得无法充分利用宏观来弥补市场失效的缺陷,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财政支出的“越位”表现在对许多本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的商品加以干预,也就是管了不该管的事,突出体现在参与生产、提供私人产品、对企业的直接干预、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以及支出负担过重等。这样就浪费了稀缺的财政资源,分散了财力,使财政支出不能用在重点项目的实施上,如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3、和地方财权和事权分配不均。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7年,我国的财财政收入由49.5%增加到54.1%,地方的财政收入却由50.5%下降到45.9%。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的财政支出却是呈下降趋势的,1998年的财政支出是28.9%,到了2007年就只有22.98%了,而地方财政支出却并没有因为财政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可见,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大头,财政支出却一直处于35%以下,而地方收入不如,却承担了全国财政支出的大头,一些本应由出资的项目成了地方进行补贴,造成地方事权过多,财权过少,民生资金不足的现状。这样就可能造成地方为了节省财政收入而置的方针于不顾,从而削弱方针的有效性。

4、社会投入文教费依然很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增大,绝对规模从1978年的146.9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846.2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由13.10%到26.83%。我国一直把教育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但教育支出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1978年—2006年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平均为4.04%,从1978年的4%到2006年的5.1%,仅上升1.1个百分点。

三、我国财政支出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居高不下的基本原因

经济建设支出既是指国家用于生产性投资和基本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些支出或者是与社会公共需要有关,或者是与宏观有关,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拨款、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城市维护费、环境保护支出、简易建筑费、地质勘探费、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等。由于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很大程度上,在基本建设、农业生产、城市维护、环境保护等经济建设上的技术不够成熟,财政支出管理方法落后,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所以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很大程度上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所以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长期居高不下。

(二)财政支出结构为什么不合理及其原因

1、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的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按用途可分为: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等。按经济性质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可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在所有的财政支出中,比重最大的是行政管理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而直接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从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36倍,而行政管理费则大幅攀升到了76倍。

从“五五”时期到“十五”时期,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平均比重由59.9%下降到29.1%,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相反,社会公共管理支出则大幅度提高,特别是社会文教费的提高幅度最为显著。

据资料显示中国隐性赤字达15万亿,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这些不合理体现在这些方面。

(1).在中国财政支出中,资金紧缺和资金铺张浪费是并存的,有些部门资金非常充裕,可以搞各种福利和不必要的支出,而有些部门像为农民服务的技术培训中心、技术推广站,只能保

工资,没有开展工作的经费。财政支出需要做结构调整。

(2).财政支出结构很不合理还体现在,用于社会公共支出的部分相当不足。而在公费支出方面则占了很大的比例。我国的行政管理费曾占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不合理。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一般而言,财政支出结构与职能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的经济职能逐步弱化,社会广利职能日益加强,伴随着职能的这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必然发生转变。

(1).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下降的原因有:流动资金支出下降和基本建设支出下降。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公共事务”日益增多,伴随的是行政管理费的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不合理。而且行政管理费支出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便现在:个人经费曾站快于公用经费增长,公务费、业务费比重上升;而修缮费、置购费比重下降等。

(3).按财政支出性质分类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原因有:目前我国的转移性支出口径不够规范,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可比的因素,各项支出波动较大,存在不稳定性。在财政支出中,购买性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转移性支出呈上升趋势。

四、改善我国财政支出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   

1、大力削减对城市居民的有关福利性补贴。现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增长相当快,不必也没有能力再去承担对居民的庞大补贴了,必须彻底改革。

     2、治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范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事业单位并不都具有公共需要性质,财政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其经费开支进行统包统揽,要将市场机制进入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办法。

     3、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制度进行改革。对一些特殊行业(如属于社会公共公益事业的水、电、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的价格和收费仍需由国家进行管理,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承担着特殊的责任,由此产生的亏损仍应由财政给予补贴。其它大多数属于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其亏损补贴则应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予以取消。   

(二)、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  

     1、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建立一种制约和控制机制,形成从到地方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管理格局,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下决心推进行政改革,精简机构,这是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和压缩行政经费的治本之策。要按照总体规划,不失时机地在地方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社会中介机构是靠实力、靠竞争生存的,必须与部门脱钩,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财政的经费供给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公正的职能作用。

     3、建立有效的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这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这样就把动力和压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这实际上是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行政管理。   

(三)、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财政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改革以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大量分散,不仅导致财政投资急剧下降,而且连社会公共性支出的最低需求也难以保证。这种状况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最终对经济发展也将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从宏观角度考虑,今后我国的财政支出必须切实强化社会公共性开支。   

    教育投入属于社会性开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财政要继续把支持教育作为重点,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  

社会保障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问题,需要纳入国家财政规划统筹考虑。为此,要针对当前的问题,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

  

(四)、着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增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   

    在我国未来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仅仅重视社会公共性支出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中长期财政投资的方向和重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支持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战略地位。国家财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调整改善投资与经济结构。

    2、着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市场竞争中的弱质产业,世界各国大多都把农业作为的保护对象,而财政是保护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点在于:支持那些风险大、投资经济效益低、对农业发展起着保护性、开发性或有示范效益的项目。

    3、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支持力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加速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加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今后必须采取措施,切实有效地强化科技投入力度,从而真正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4、关于促进国有经济发展的财政投资取向。国有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始终占居主导地位,而且它是财政的重要支柱性财源,因此支持国有经济发展将是国家财政面临的一项长期性任务。特别是入世后国有经济面临新的压力和冲击,由此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的支持力度,而且要有紧迫感。

五、结语

总之,我国的财政支出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财政支出过高,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管理方式的滞后等等,这些问题都被学者们发现并研究解决我国财政支出问题的方法。根据我查阅资料学习了解,总结了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这些问题的最基本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技术、资源还是相对落后,这就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努力去研究解决它的办法。查阅资料后,几个家之所长我总结出:加大改革力度,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人员和经费的膨胀;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着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增强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后劲,这四项优化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的建议。我希望我所提出的这些建议能有助于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哈维:   《财政学》            中国科出版社 2000年版; 

[2]邓子基: 《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3]孙开:   《地方财政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4]刘兴华,《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发表于《甘肃科技》 2007 第9期

[5] 朱晓茸《我国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发表于《经济论坛》 2010 第8期

 

                                        姓名: 黄 建 伟

                                        班级:09国贸八班

                                        学号:109333070813

2012年6月15日

文档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财政是国家一项重要职能,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当前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运行状况看,财政管理及运作效率相对滞后,财政支出问题突出。该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及建议,包括科学界定支出范围,完善公共支出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关键词:财政支出;支出结构;问题;建议一、问题的提出财政支出(publicfinanceexpenditure)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提供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