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 名 | 我们的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 | |||||||||||||
| 丛、套书名 我们的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 | ||||||||||||||
| 图书内容及其特色: 内容:1、节选的古代书信经典篇章。名人之间互相往来的表达友谊之情,或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书信,要有代表性,要既能够很好的展现我国古代诗人学者的文学修养,又要表达出人物之间深厚的感情,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使读者深切的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几个读者仔细阅读后的精短的释义,或个人的不同看法,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或新颖的解释。以多种崭新的思路解释全文,站在不同的角度阐述文章表达的含义,使图书内容不再单调乏味。 3、结合书信全文和读者的看法意见来进行总结。首先是根据历史对书信进行最基本的释义和解读,然后是对于不同看法的进一步释义,肯定一些理性的,有逻辑性的分析,论证一些有失偏颇的不合事实之处。使全文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有整体性。
特色:通过不同人物对古代书信的不同角度的解读,使不好理解的古文书信变得平易近人,以一些新颖的观点带领读者再次阅读生涩难懂的文言书信,使其中的精神留在读者心中,并能弘扬我国古典文化,是人们对历史有进一步的认识,以达到此次图书编辑的最深层的意义。 | ||||||||||||||
作 者 预 拟 | 姓名 | 马超 | 性别 | 女 | 年龄 | 20 | 专业特长 | 编辑 | ||||||
| 工作单位 黑龙江大学 | 职务 | 学生 | 职称 | 无 | ||||||||||
| 已往著述成果 《你眼中的那些绝代风情》责任编辑 | ||||||||||||||
| 拟选理由:市场上,名人书信的专辑有很多,但是,以几个人讨论的形式赏析书信散文的几乎没有。负责过类似文章的编辑工作,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古代书信体散文有一定研究。 | ||||||||||||||
写作要求(表达方式):几个人组成小组,共同阅读一些有意义的名人书信,并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来使自己的观点理性化,完善自己的论点和论证。 最后,在书信的下方,附上几个人的看法,最后,作者综合大家的观点作总结,目的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书信,给读者不同的想象空间,来达到全方面赏析文章的宗旨。 | ||||||||||||||
基本结构(目录): 序: …………………………………… 1 士遇知己之乐 上梅直讲书 …………………………………… 1 山美水美文更美 与朱元思书 …………………………………… 17 一书化干戈 与陈伯之书 …………………………………… 40 无关风月只关情 与妻书 …………………………………… 59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刘备至诸葛亮 ……………………………… 76 气可以养而致 上枢密韩太尉书 …………………………… 85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答司马谏议书 ………………………………109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致蒋经国先生信 ………………………………140 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报任安书 ………………………………………166 后记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198 | ||||||||||||||
片段样本(范文): 《三国演义》中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提到刘备访诸葛亮不遇,留下这样一封信: “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将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甲:以小说而论,这封信是不错的。但在古文家看来,则未免有些可笑。汉代以前无“两次”的说法,只说“再”不说两,如《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在信的开头写作:“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此外,“先此布达”、“统希鉴原”之类的字眼,是宋元时期刑名师爷的文笔,读书人也不太用。从古文角度看,这封信可以说是不及格。 乙:小说就是要以小说而论,先不说大众中有几个是古文学者,就是全都是钻研古文学类的专家,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也不会以专业的眼光来看待这封信,因为《三国演义》并不是《三国志》,它单单只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我想“通俗”一词一切便可解释了,世间不存在完美,人人要都是鸡蛋里挑骨头的眼光来生活,岂不是太累! 丙: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一定会感动,这个刘备很是会给人戴高帽子啊! 刘备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来助自己成就霸业,两次都扑了空,不仅没达成目的,连诸葛孔明的面都没有见到,很是遗憾,自己虽然很想匡复社稷,但还是没有治国之才。他因诚心佩服孔明,所以斋戒三日之后,再次拜访孔明。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文字就是在这个情况下写的,它很真实的表现了刘备的强烈的匡复社稷的愿望,以及对诸葛亮的才华的敬佩,和想请他出山的恳切之情。乱世中,对于能够成就一方霸业,主导一方兴衰的君主来说,刘备是谦逊惜才的,他的诚恳感动了卧龙先生,经受住了诸葛亮的考验,最后请出了诸葛亮,日后终究成就了一番事业。 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这封信,无疑是有缺陷的,罗贯中毕竟是明朝的,精彩的是故事本身,却并不是那些文字和格式。我想他既不是专业的古文格式学家,又没有想把这个故事变成一个专业性的故事,他只是一个小说,我们看了读了之后能够喜欢也就罢了。 但是它毕竟是一篇传世的巨著,是要留给后人鉴赏和品磨的,也是能够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提供证据的。如果是专业性强的出版社,应将这些不能下定论的地方做注释,这无疑是对历史的负责,文学史的贡献。 | ||||||||||||||
读者对象及相应的措施: 这本图书,既不是专业性的工具书,也不是有争议的分类小说,无疑他是适合任何年龄和任何专业的读者的,只要是热爱古典文学或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都能够阅读。 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是一本扩展知识的工具书,它能锻炼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和历史的时候能够融会贯通,自己建立更高层次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者来说,它无疑是一本拓宽研究思路的闲暇时的小读物,它中间的一些标新立异的小观点也许可以让专业研究有新的进展方向。 可以在学校附近的书店进行宣传,这样可以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注意到这本书。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它是一本娱乐休闲时节奏轻快地历史故事。 不管是学生,学者还是普通的读者他们对这本书都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只要在图书宣传的时候 | ||||||||||||||
版 本 设 计 | 字数 | 200000 | 开本 | 大32 | 预订价 | 28.00 | ||||||||
| 页数 | 200 | 卷数 | 一卷 | 印数 | 5000 | |||||||||
| 装帧及版式要求,平装本,大32开,有腰封 | ||||||||||||||
| 印刷、装订要求:有彩色插图,一般装订。 | ||||||||||||||
成 本 核 算 | 编稿费:按照5元千字计算,5×(240000)/1000=1200元; 排版出片费:按照32开8元/页,8×300=2400元; 印装费:按照0.25元/印张,0.25×3000×9.375=7031.25元; 版税:定价×印数×6%=26×5000× 6 %= 4680 元 (一般通行的税率为 5 %~ 15 %,不过,一般新作者也就是拿到 6 %~ 7 %就很不错了) 基本稿酬: 3000× 8 %× 26 = 6240 元; 字数稿酬:按照 40 元 / 千字= 40× 240000/1000 = 9600 元 毛利:销售实洋:26×3000×60%=46800元; 按照稿酬较高的字数稿酬制计算,毛利=销售码洋-成本=46800-(1200+2400+7031.25+9600)=26568.75元 | |||||||||||||
效 益 预 测 | 资金来源:出版社投资 | |||||||||||||
| 盈亏预测: | ||||||||||||||
| 社会效益: | ||||||||||||||
| 市 场 营 销 方 案 (发行方式、渠道、广告投放、广告文案、宣传促销计划、收效及费用等) | ||||||||||||||
| 发行方式: | ||||||||||||||
选 题 论 证 | ||||||||||||||
| :①选题提出的背景和思路;②市场调研情况;③主要读者对象和兼顾读者对象;④作者情况;⑤选题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特色;⑥市场上同类书的出版情况;⑦图书的篇幅、印数、定价及成本预测;⑧对图书销售量的估计;⑨对图书盈亏的预测;⑩促销计划;承担的风险责任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