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会做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6分)
12 +12 = 12 +13 = 79 —19 = 56 —23 = 1—511 = 34 +34 = 27 —27 = 1— 613 = 712 +16 = 45 —15 = 14 +34 = 13 +38 = 2、细心算(6分)
79 —23 +29 12 +13 +14 15 +38 +45 47 +29 —47 1— 16 —56 15 +38 +45 3、圈出最简分数,把其余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6分)
1618 6390 1216 718 513 6
30
3、解方程(18分)
x — 56 = 19 12 + x = 5
6 12x — 9x = 8.7
2x + 1 = 5 3x — x = 0.9 x — 34 = 1
12
二、我能填。(14分)
1、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38的因数有( )。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24和38的最大公因数是( ),16和38的最大公因数是( )。
2、在45、9、5三个数中,( )是( )的因数,( )是( )的倍数。
3、15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可以填( )。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
5、在自然数1~10中,质数有( ),合数有( )。
7、 158 中含有( )个 18 ,再减去( )个 18 ,它的值是12
。
8、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全长的( ),每份长有( )米。 9、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cm ,高是4cm ,它的面积是( ),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 三、判对错。(10分)
1、用
2、
3、4三个数字所组成的三位数,都能被3整除。 ( ) 2、所有的假分数都比1大。 ( )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 )
4、一个数的倍数是有限的,而它的因数却是无限的。 ( )
5、质数一定不是2、3、5的倍数。 ( )
6、两个梯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也相等。 ( )
7、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不变。 ( )
8、1千克的35 和3千克的1
5 一样重。 ( )
9、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 )
10、因为4×5=20,所以4和5都是因数,20是倍数。 ( ) 四、作选择。(10分)
1、要使4□6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 A 、1、
2、3 B 、2、4、6 C 、2、5、8
2、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如果高扩大4倍,那么它的面积( ) A 、扩大4倍 B 、扩大2倍 C 、无法确定。
3、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可能得到( )。
A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B 、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C 、两个三角形
D 、两个梯形
4、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长( )。
A 、25 米
B 、25
C 、15 米
5、8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8
B 、9
C 、72 6、下面分数中,最接近1的分数是 ( )。 A 、17 B 、 C 、1312
7、淘气和笑笑分别向希望书库捐了各自图书的1
5 ,( )。
A 、笑笑捐的图书多
B 、淘气捐的图书多
C 、笑笑和淘气捐的图书同样多
D 、无法确定谁捐的图书多 8、下面的分数中,不是最简分数的是( ) A 、25 B 、2436 C 、97 D 、12
19
9、一条线段的1
3
是2cm ,这条线段的长是( )。
A 、4cm
B 、2cm
C 、6cm 10、30的因数共有( )个。
A 、4个
B 、8个
C 、2个 五、解决问题。(30分)
1、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中有一条长8米、宽1米的小路,求草地的面积。
2、把2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到几块?平均分给8人呢?
3、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他们从两端同时开工,甲队每天修80米,乙队每天修60米,多少天后能够修完这条公路?
4、淮南到芜湖的距离是240千米。每天早上6:30从淮南出发的客车以每小时58千米的速度开往芜湖,同时有一辆从芜湖出发的客车以每小时62千米的速度开往淮南。两车什么时刻在途中相遇?
5、森林运动会上,小鹿和小山羊进行赛跑比赛,跑了相同的路程,小鹿用了5
6 分,小山羊
用了6
7
分。谁跑得更快一些?
6、一本故事书,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15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
4 ,第三天看的比前两天的
总数和少了全书的1
5
,第三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答案: 一、略
二、1、1、16、2、8、4;1、24、2、12、3、8、4、6;1、38、2、19;8;2;2
2、9、5;45;45;9、5
3、3;45
4、0、5;1、4、7;0
5、2、3、5、7;4、
6、8、9、10
6、18 、38 、58 、7
8 ;2 7、13;9 8、15 ;35
9、20平方米;10平方米 10、23 ;1
3
;红
三、1、√ 2、√ 3、√ 4、× 5、× 6、× 7、× 8、√ 9、√ 10、×
四、1、C 2、A 3、A 4、A 5、C 6、C 7、D 8、B 9、C 10、B
五、1、152平方米 2、623 块 21
2
块 3、10天 4、8:30 5、小鹿跑的快一些
6、11
60
(黄河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是惨重的,给我们的反思是深沉的。警醒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3、引导学生举出人类破坏大自然而受到惩罚的例子,说说怎样才能保护好大自然。
板书设计10 黄河是怎样变化
的以前适宜生存
现在忧患河人类资源破坏11、蝙蝠和雷达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5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
[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蝙蝠探路,飞机上雷达导航的原理。
[课时安排]2 课
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
1.示图,认识蝙蝠,介绍蝙蝠。
2.示图,认识雷达,简介雷达。
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正音)
2.自由读课后作业题(1)中的词语,联系课文上下文
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3.处理自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三、按小组分自然段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比较流畅。
四、默读课文并思考:
1.初步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
什么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读后边讨论,边板书。
五、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讨论分段:
1.课文该怎样分段?说说你的根据。
2.概括段意,拟出小标题。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速读课文。(读后要求说出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二、讲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一段。了解课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及问题的解答。
(二)阅读第二段。
思考:1.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给学生出示一表格,在自渎的基础上试着填:
试验次
数试验
方式试
验结果
试验结
论第
一次
第二
次第
三次
2.第二段哪句话是主要的句子。
3.简介常识性课文的一般叙述方
式。(三)阅读第三段。
1.找出这段的主句。
2.围绕这句话,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的?再读课文。要求:
(1)读懂有关词语。
(2)说出蝙蝠是怎样凭着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