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钢筋调直机、钢筋切割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机等。
2、材料:Φ25、Φ16HRB400级钢筋,Φ10HPB300级钢筋,Φ50*3.5声测管,E50系列焊条。
3、技术准备:由项目部对施工队技术负责人进行交底,并由施工队技术负责人逐级向下技术交底,要求参施人员熟悉作业流程及施工工艺。
二、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钢筋下料→钢筋笼制作(安装声测管)→保护层垫块安装→验收→吊运安装
1、钢筋下料: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下料,下料时主筋需按设计要求错开接头。
2、钢筋笼制作(安装声测管):在调制好的滚笼机上制作钢筋笼,保证加强钢筋与主筋焊接牢固,每根桩安装3根与主筋等长的声测管,并与主筋焊接固定。
3、保护层垫块(控位钢筋)安装:垫块(控位钢筋)沿主筋方向间距2m交错布置,与圆平齐方向为每圈3根均匀布置。
4、验收:钢筋笼制作完成后,施工队需先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员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附图:Φ1000钻孔桩配筋图、钢筋大样图。
三、施工注意事项
(1)箍筋采用电焊连接;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0mm,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50%。钢筋笼底部主筋可稍向内弯曲以利导向。
(2)灌注桩主筋净保护层为70mm。Φ16@2000加强环箍必须焊成封闭箍,加强环箍必须与主筋焊接。箍筋及加强环箍接头采用双面电焊时,焊缝长度为5d,d为钢筋直径;当采用单面焊接时,焊缝长度为10d,钢筋也相应加长。
(3)每根钢筋笼内安装3Ф50、壁厚3.5声测管,长度同较长主筋长度,与钢筋焊接固定牢固,连接时保证密封牢靠不漏浆,底部用钢板或堵头封死。安装完成后需做打压试验确定密闭性。
(4)在每根结构桩基、承台内选取不少于2根外侧主钢筋垂直方向焊接连通,作为自然接地体,并与对应结构柱内防雷引下线钢筋焊接连通,取承台连梁不少于2根主钢筋与自然接地体焊接,行成电气通路。
(5)斜穿加工场,南北走向存在Φ2m地下供水管线,施工前需在地面标示出此管线位置线,除行人手推车等通过外禁止一切重型车辆通过,并禁止在管线上方堆放重物等。
四、质量标准
钢筋笼加工质量标准表
| 项 | 序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 检查方法 |
| 主控项目 | 1 | 主筋间距 | ±10 | 用钢尺量 |
| 2 | 钢筋笼长度 | ±50 | 用钢尺量 | |
| 一般项目 | 1 | 钢筋材质检验 | 设计要求 | 抽样送检 |
| 2 | 箍筋间距或螺旋间距 | ±20 | 用钢尺量 | |
| 3 | 钢筋笼直径 | ±10 | 用钢尺量 |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
2.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着装要整齐,严禁赤脚和穿拖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
3.新进场的作业人员,必须首先参加入场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未经教育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禁止操作与自己无关的机械设备;
4.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禁止追逐打闹,禁止酒后作业;
5.弯曲钢筋作业时,工作台和弯曲工作盘台应保持水平,操作前应检查芯轴、成型轴、挡铁轴、可变挡架有无裂纹或损坏,防护罩牢固可靠,经空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6.改变工作盘旋转方向时,必须在停机后进行,即从正转—停—反转,不得直接从正转—反转或从反转—正转;
7.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未经领导及安全员批准严禁随意拆除和挪动;
8.弯曲机运转中严禁更换芯轴、成型轴和变换角度及调速,严禁在运转时加油或清扫;
9.弯曲钢筋时,严格依据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严禁超过该机对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的规定;
10.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站人;
11.施焊地点潮湿,焊工应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上。应定期检查绝缘鞋的绝缘情况;
12.焊接时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必须固定、压紧,用胶布包严;
13.雨、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天气不得露天作业。雨、雪后应清除积水、积雪后方可作业;
14.焊把线不得放在电弧附近或炽热的焊缝旁。不得碾轧焊把线。应采取防止焊把线被利器物损伤的措施;
15.检修、加油、更换部件或停机,必须切断电源,锁好箱门;
16.现场施工人员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规定,不得违章作业。现场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部的施工员(工长)、技术员等项目管理人员汇报,不得私自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