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西小学 陈 娅
教学理念: 传统的作文批改是教师的“幕后工作”,只注重教师的精细批改,逐渐形成了学生写完了事、教师批完了事的不良现象,很少有学生关注教师的评语,导致作文教学始终在原地踏步。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互评互改”作文教学要求教师把“幕后工作”搬到课堂中来,师生共同参与,将批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学生可在这个环境中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发表个人的观点,培养其创新精神,同时还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教师示范批改,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合作评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评改意见交换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总结反思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作文,强化学生少写错别字和病句的作文意识。
2、互相探讨,发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秀之处,激发学写作文的兴趣。
3、根据作文评改要求,会写简单的旁评和总评,提升作文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导课
“文章不厌百回改”。名家为了把文章改得更好,他们有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有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还
有的“语不惊人死不休”。著名作家老舍写《春华秋实》,共修改了12次;杨朔写《雪浪花》,全文仅3000字左右,却修改了两百多处;鲁迅先生仅1000多字的文章《一件小事》,改动就有15处之多;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的《为克来塞尔乐章而作》一文,全文只有5页那么长,而手稿却有800页之多。可见,文章修改在我们作文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梳理评改作文的标准
(一)常规习作要求:边复习边出现在大屏幕上。(20分)
如:修改错别字、圈画出好词好句、字数充足、字面整洁、书写工整、修改标点符号、结构完整、符合题意等。
(二)本次习作评改要求及分数比例分配:
1、回忆《少年闰土》的写作特点——四件事情刻画出了闰土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特点。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使闰土的特点生动形象,深入人心。
2、这一次习作的要求:(1)事例是否反映小伙伴的特点;(30分)(2)描写的刻画是否生动形象;(30分)(3)展现一些习作的闪光点。(如:巧设悬疑、然等等)(每个闪光点10分)
(三)示范评改作文:
1、指名上台介绍自己的作文思维导图,师生根据评改标准及导图内容共同完成此文的评改。
2、自读作文,初步完成个人的常规评改。
(四)小组互评作文:
组长轮读每篇作文,并组织大家评论。每个成员轮流当评论记录员,根据大家的意见写下来。评完之后做好“好文分享表”。
| 好作分享表 | |
| ( )组 组长: 组员: | |
| 好题 | |
| 好句 | |
| 佳作 | 《 》 作者: |
| 推荐理由 | |
1、分享小组突出的作文题目;
2、分享精彩的语句语段;
3、分享完整的佳作(教师在巡视中去发现);
作文评改细则:
1、积累摘抄: 每词2分,每句5分,每段8分,整洁美观分5分(组评)。
2、构思:符合要求5分。
3、思维导图:要求美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细节到位。(10分)
4、常规习作要求:(20分)
5、事例是否反映小伙伴的特点;(30分)
6、描写的刻画是否生动形象;(30分)
7、展现一些习作的闪光点。(如:巧设悬疑、过渡自然等)(每个闪光点10分)
8、到位旁评每个加5分、总评5分。(老师来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