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面四个几何体中,从上往下看,其正投影不是圆的几何体是()。
A.$
B.$
C.$
D.$
2.下列投影一定不会改变△ABC的形状和大小的是()。
A.中心投影
B.平行投影
C.正投影
D.当△ABC平行投影面时的正投影
3.木棒长为 3.5m,则它的正投影的长一定()。
A.等于 3.5m
B.小于 3.5m
C.大于 3.5m
D.小于或等于 3.5m
4.一根电线杆的接线柱部分AB在阳光下的投影CD的长为 1.2,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则AB的长为()。
A.12
B.0.6
C.
D.
5.图中的八边形是一个正八棱柱的俯视图,如果要想恰好看到这个正八棱柱的三个侧面,在图中标注的4个区域中,应该选择站在()。
A.①
B.②
C.③
D.④
6.如图,几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面积最大的是()。
A.主视图
B.左视图
C.俯视图
D.主视图和左视图
7.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是()。
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
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
C.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
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
8.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其俯视图为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A.66
B.48
C.482+36
D.57
9.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
10.某商品的外包装盒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包装盒的体积是()。
A.200π(cm3)
B.500π(cm3)
C.1000π(cm3)
D.2000π(cm3)
二.填空题
11.赵亮同学想利用影长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他在某一时刻立1米长的标杆测得其影长为 1.2米,同时旗杆的投影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在某一建筑的墙上,分别测得其长度为9.6米和2米,则学校旗杆的高度为_____米。
12.如图,是某一个几何体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_____。
13.如果一个圆锥的主视图是等边三角形,俯视图是面积为4π的圆,那么它的左视图的高是_____。
14.长方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其俯视图的面积是_____cm2。
15.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以直线AB为轴将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圆柱的主视图的周长为_____。
三.计算题
16.已知,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5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3m。
(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
(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请你计算DE的长。
17.如图,某小区楼房附近有一个斜坡,小张发现楼房在水平地面与斜坡处形成的投影中,在斜坡上的影子长CD=6m,坡角到楼房的距离CB=8m,在D点处观察点A的仰角
为54∘,已知坡角为30∘,你能求出楼房AB的高度吗?(,结果精确到0.1m)
18.如图所示是某工件的三视图,求此工件的全面积和体积。
1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为菱形。请写出该几何体的形状,并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求出它的侧面积。
20.某高中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的学生板凳的正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BA=CD,BC= 20cm,BC、EF平行于地面AD且到地面AD的距离分别为40cm、8cm。为使板凳两腿底端A、D之间的距离为50cm,那么横梁EF应为多长?(材质及其厚度等暂忽略不计)(10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投影。
在物体的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则该平行投影称为正投影。从上往下看,正方体的正投影是正方形,不是圆。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投影。
由一点放射的投射线所产生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由相互平行的投射线所产生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在物体的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则该平行投影称为正投影。中心投影一定会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平行投影时,三角形的投影可能为三角形或线段;正投影时有可能是线段;只有当三角形平行于投影面时的正投影,三角形的形状一定不会改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投影。
在物体的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则该平行投影称为正投影。正投影的长小于或等于原物体的长,故木棒的正投影长小于或等于 3.5m。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投影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如图所示,作DE⊥AC于E,BF⊥AC于F,在Rt△CDE中,
,因为AC//BD,DE=BF=,所以在Rt△ABF
中,。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物体时的视角。
有图可得,在区域①可以看到四个侧面,在区域②恰好可以看到三个侧面,在区域③只能看到两个侧面,在区域④只能看到一个侧面。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
主视图是在物体正面从前向后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俯视图是在水平面内从上向下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左视图是在几何体左侧面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
依题意可得,主视图为3个正方形,左视图为3个正方形,俯视图为4个正方形,所以俯视图面积最大。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7.【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
主视图是在物体正面从前向后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俯视图是在水平面内从上向下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左视图是在几何体左侧面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将正方体①移走前,从前向后、上向下可看到正方体①,从左向右看不到。所以将正方体①移走后,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均发生改变,而左视图不变。故D项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8.【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棱柱和三视图。
观察题中三视图可知,AB=32,四边形ACBD为正方形,故
=32×=3,所以正方形ACBD的面积为3×3=9,侧面积为
4BC⋅CE=4×3×4=48,故长方体的表面积为48+9×2=66。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9.【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三视图描述几何体。
俯视图是在水平面内从上向下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在水平面内从上向下观察物体得到一个中间有一条实线的矩形。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圆柱和三视图。
由三视图可知该外包装盒为圆柱,由左视图可知圆柱底面圆的半径为r=1
2
×10=5cm,由主视图可知圆柱的高为h=20cm,所以V=πr2h=π×52×20=500π(cm3)。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1.【答案】
10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如图所示,作DE⊥AB于点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
比,依题意列方程得:AE
ED =1
1.2
。因为ED=9.6,解得:AE=8,则
AB=AE+BE=8+2=10,即旗杆的高度为10米。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10。
12.【答案】
圆柱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主视图是在物体正面从前向后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俯视图是在水平面内从上向下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左视图是在几何体左侧面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根据俯视图为圆形,主视图和左视图都为矩形,可知该几何体是圆柱。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圆柱”。
13.【答案】
23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圆锥、三视图以及等腰三角形。
设该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由题意可得πr2=4π,解得r=2,则该圆锥的主视图中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r=4。因为左视图的高与主视图的高相等,即为等边三角形的高,h= 42−22=23。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23。
14.【答案】
1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
主视图是在物体正面从前向后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俯视图是在水平面内从上向下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左视图是在左侧面内从左向右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故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可知,该长方体的俯视图长为4cm,宽为3cm,故其面积为4×3=12cm2。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12。
15.【答案】
6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主视图是在物体正面从前向后观察物体得到的图形。以直线AB 为轴将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圆柱的主视图为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此长方形的长为2a ,宽为a ,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可知,主视图的周长为6a 。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6a 。
16.【答案】
(1)连接AC ,过点D 作DF ∥AC ,交直线BC 于点F ,线段EF 即为DE 的投影。
(2)因为AC ∥DF ,所以∠ACB =∠DFE ;又因为,所以△ABC ∽△DEF ,故AB DE =BC EF ,所以5DE =36,所以DE =10m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投影——太阳光与影子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根据投影的定义,作出投影即可;
(2)根据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和影长成正比;构造比例关系
AB DE =BC EF ,计算可得
DE =10m 。
17.【答案】
如图所示,过点D 作DF ⊥AB 于点F ,在Rt △CDE 中,
,
,则DF =BE =
BC +CE =(8+33)m 。在Rt △ADF 中,则AB =AF +FB ≈18.2+3≈21.2m ,故楼房高约21.2m 。
18.【答案】
根据三视图可得该工件为圆锥,母线长:102+302=1010cm ,所以此工件的全面积:
π⋅102+π⋅10×1010=100(1+10)π(cm 2);体积:1
3π⋅102×30=1000π(cm 3)。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
根据三视图可得该工件为圆锥,根据圆锥的全面积和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19.【答案】
根据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直四棱柱,俯视图中菱形的对角线分别为4cm和
3cm,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菱形的边长为=5
2
cm,所以该几何
体的侧面积为4×5
2
×8=80cm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和菱形。
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因为菱形四边相等,所以该几何体的四个侧面面积相等且均为矩形,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
20.【答案】
如图所示,过点B作BH⊥AD于点H,交EF于点M,过点C作于点G,
交EF于点N。根据题意可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所以AH=GD=1
2
(AD−BC)
=1
2
(50−20)=15(cm);因为EF//AD,所以∠BEM=∠A、∠BME=∠BHA,故△BEM∽
△BAH,则EM
AH =BM
BH
=BH−MH
BH
=40cm−8cm
40cm
=4
5
,可得EM=4
5
AH=4
5
×15=12(cm);同理可得
NF=12cm,所以EF=EM+MN+NF=EM+BC+NF=12+20+12=44(cm),故横梁EF 的长应为44cm。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梯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可知AH=GD,可得AH的长;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
∠BEM=∠A、∠BME=∠BH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BEM∽△BAH;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得EM、EF长,即可得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