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1~4页)和第Ⅱ卷(第5~12页),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
考生注意: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 第Ⅰ卷(第1~27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案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60分,第1至21小题,每题2分;22至27小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我国境内原始人分布十分广阔,其中活动范围最为接近的是
A 元谋人、蓝田人 B 元谋人、北京人
C 北京人、山顶洞人 D 蓝田人、山顶洞人
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 盘庚迁殷 B 牧野之战 C 周公东征 D 共和行政
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4.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 鲜卑 B 匈奴 C 羯 D 氐
5.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 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B 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C 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 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 健全地方职能 B 厉行思想控制
C 监视官吏百姓 D 强化君主
7.下列东西方交流的史实,按时间顺序发生在最后的是
A 郑和率领出使西洋,到达西亚和非洲
B 以“兰学”为名的西方科学知识传入日本
C 马可·波罗行记介绍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
D 中国“四大发明”经阿拉伯商人传人西方
8.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 设置行政机构 B 抵御外国入侵
C 实行改土归流 D 册封宗教领袖
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举行北伐,只半年左右便逼近天津,威震北京,然而最终全军覆没,其主要原因是
A 武器落后,装备简陋 B 纪律松弛,军心涣散
C 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D 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10.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
A 圈地运动结束 B 君主立宪制确立
C 工业完成 D “日不落”帝国形成
11.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
(1)科学技术水平进步 (2)资产阶级成功
(2)无产阶级受挫 (4)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A (1)(2)(3) B (2)(3)(4)
C (1)(3)(4) D (1)(2)(4)
1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 太平军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义和团
13.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为维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干涉“还辽”的三个国家除法国之外,还有
A 俄、德 B 德、英 C 英、美 D 美、俄
14.下列关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无线电通讯实验成功
C 解决了炼钢脱磷问题 D 内燃机的创制与推广
15.武昌敲响了清皇朝的丧钟,具体组织和发动这次的团体是
A 兴中会、华兴会 B 华兴会、文学社
C 文学社、共进会 D 共进会、兴中会
16.列宁认为,既然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是
A 新经济 B 战时主义
C 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17.“军叫工农,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引自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A 上海工人 B 南昌 C 湘赣边界 D 广州
18.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 凡尔赛体系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 D 斯大林模式
1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掀起了三次高潮。其中,最为险恶、影响最大,面目也暴露最彻底的一次事件发生在
A 1939年底 B 1940年秋 C 1941年初 D 1943年夏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A 西西里岛登陆 B 诺曼底登陆 C 突尼斯歼灭战 D 阿拉曼战役
21.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反右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农村人民公社化 D 文化大
注意:以下各题每题3分
22.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 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 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3.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 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 削弱清朝战斗力
C 破坏清的禁烟法令 D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24.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
A 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 为近代化扫除障碍
C 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功 D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25.1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A 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 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B 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它走向近代化 D 步他国后尘攫取本国势力范围
26.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名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
A 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 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 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 欧洲均势与霸权之争
27.即将公布于世的张学良回忆录,引起了海内外史学界的关注。这主要因为张曾经是
A 北洋军阀的少帅 B 东北易帜的领袖
C 西安事变的主角 D 抗日前线的英雄
第Ⅱ卷(共90分)
考生注意:
1. 答第Ⅱ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难考证、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 第Ⅱ卷从第28至37题,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 卷面整洁、思路清晰、文字通顺,或有创意者,可酌情加分。但本卷总分不超过90分。
二、简释题(共40分)
28.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
秦·砖 西汉·瓦当 东汉·画像石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连昌宫词(节录) 唐·元镇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1)诗中的“开元”是 皇帝的年号,“姚宋”是指 、 ,“妃子”是指 。(4分)
(2)造成诗中所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与后来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分)
30.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
(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1分)
(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3分)
(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1分)
3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分)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业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根两盘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和经营情况。
年 度 | 资本 | 借款 | 船只吨位 | 运费收入 | 付出借款利息 |
1873.8-74.7 | 47.60 | 12.30 | 4,088 | 49.17 | 1.77 |
1877.8-78.7 | 75.10 | 381.97 | 26,916 | 232.23 | 36.53 |
1881.8-82.7 | 100.00 | 353.75 | 29,474 | 188.47 | 10.75 |
1883.8-84.7 | 200.00 | 227.09 | 33,378 | 192.37 | 22.42 |
问题:
(1)轮船招商局在上表所涉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怎样?(4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分)
33.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n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 Kuang Hsu帝是谁。
问题:
(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2分)
(2)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现代化的专著,它为什么会谈到郑观应?(4分)
34.欧元是当前欧洲许多国家的新货币。它的发行与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问题:
(1)欧元的发行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即 。其前身是在西欧“共同市场”基础上建立的 。(2分)
(2)这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3分)
三、问答题(共27分)
35.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远古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就是我国先民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的进步与创新,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举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若干史实。(13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纽约“9·11”事件 希特勒和他的主要将领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1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10分)
(3)历史如何表明了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3分)
四、材料分析论证题(共23分)
37.观察和阅读下列材料,充分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逐一概要指出这些材料反映了上海外滩及其附近在 160多年的不同时期中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及其国内外背景(10分),思考这一沧桑巨变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启示(3分)。 2001年5月,中国向国际展览局申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场址设在近外滩的浦东沿黄浦江岸边。你能利用外滩及其附近的历史性象征,为世博会“贡献你的智慧,提出你的创意”,并说明理由吗?(3分)
请自定一个题目(2分),阐述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
材料一 开埠之前——“舳舻相接,帆樯栉比”,这里已不再是渔村 |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坚船利炮庇护下的冒险家乐园 |
材料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欧风美雨中的万国建筑博览 | 材料四 浦东开发开放前—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
参
第Ⅰ卷(60分)
1.C 2.B 3.A 4.A 5.D 6.D 7.B 8.A 9.D 10.C 11.D 12.C 13.A 14.A 15.C 16.A 17.C 18.B 19.C 20.B 21.D 22.B 23.D 24.B 25.A 26.D 27.C
第Ⅱ卷(90分)
第Ⅱ卷均为供答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及思维品质。因此,对考生答案的评分,不必拘泥答案要点的文字表达,只要其意思与评分要点相符即可。为了贯彻创新精神和语言文字能力在考查中“有所体现”的要求,特规定:一、凡符合题旨且有创意的答案(指超出教材的要来);二、凡卷面整洁、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者,经本学科阅卷负责人核定,一题可加1~2分,但第Ⅱ卷总分不得超过 90分。
28.秦砖:秦砖的形状,秦朝文字的特点(或小篆)等。
汉瓦:汉瓦的形状,文字的特点(或隶书)等。
东汉画像石:东汉农民耕作、狩猎(或畜牧),或汉朝农业生产的状况和特点等。
29.(1)唐玄宗,姚崇、宋璟,杨贵妃。
(2)唐玄宗怠于政事、陶醉于歌舞升平。安史之乱。
30.(1)拿破仑对外战争(或对意大利的战争)。
(2)拿破仑战胜意大利后,破除封建制度,废除农民服徭役的陈规(或农奴制),推行《拿破仑法典》等。
(3)意大利摆脱了奴役。
31.“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
32.(1)经营状况:一直在发展,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款膨胀快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加重等。
(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或刺激了私人资本投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侵略。
33.(1)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
(2)郑观应是(甲午战争前)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维新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宣传变法,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或实行君主立宪制,或兴西学),是早期资本家等。
34.(1)欧洲联盟(或欧盟)。欧洲共同体(或欧共体)。
(2)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加强它对国际事务的影响,推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35.先民聚居: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大汉口文化等。
防洪治水:都江堰、东汉(或王景)治黄河、元朝修治黄河等。
农田灌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吴国、唐朝、吴越、南宋、明朝等兴修水利工程,三国时期的翻车、唐朝的筒车等灌溉工具等。
舟楫航运:秦朝的灵渠、隋朝大运河、元朝修建运河(或港运)、造船业、指南针的使用等。
36.(1)50。
(2)坐失良机:英法在德国吞并奥地利问题上的不干涉态度;慕尼黑阴谋;英法苏三国谈判不了了之;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美英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宣而不战等。自食其果:法国溃败;不列颠大空袭;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
(3)联盟形成:英美声明援助苏联:苏联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苏美英三国协定;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联合国家宣言》等。联合反击: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中国战场大;苏联对日作战等。
37.按“选题”、“变化”、“背景”、“启示”和“创意”等五个方面酌情给分。
中学综合学科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