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实
习
报
告
姓名:段玉辉(20080653026)
院系:林学院(森保08)
实习地点:楚雄紫溪山
报告时间:2011—7---2
指导老师:张 俊 伟 老 师
摘 要
本次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林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此次在紫溪山实习调查中通过踏查、重点调查等方式调查到紫溪山主要的植物病害。在此次实习中,分别采取云南松、李树、山茶等多种植物上的病害标本,共在紫溪山找到的病害主要包括锈病、李疔病、松落针病、松赤枯病、山茶花疮痂病、梨轮斑病、广玉兰炭疽病、蔷薇黑斑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地考察,采取相关标本、观察、查阅相关文献和鉴定等。通过鉴定,以期对紫溪山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这次实习,使得我们对植物病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
【关键字】 :植物病理学;紫溪山;植物病理;病害;森林资源
1前言
1.1实习目的
1、本次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林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2、通过教学实习,掌握常见森林病害的种类和基本特征,加深我们对植物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1.2实习工具
校外实习工具:记录用具(记录表、记录本、铅笔、标记笔等)、标本夹、标本纸、工具书、森林病害鉴定工具。实验室实习工具:显微镜、镊子、刀片、玻片、工具书等。
1.3实习地点
室外实习:楚雄紫溪山
室内实习:西南林业大学林学楼实验室
1.4实习时间
2011.6.20—2011.7.1
1.5实习地概况
楚雄紫溪山位于楚雄市西南,距市区20多公里,在320国道旁,交通十分方便。风景区总面积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主峰海拔2500米,为云南省最大的天然公园。整座山峰郁郁葱葱,森林密茂,植物种类多,古刹林立,景观独特。紫溪山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底西南28公里。地理座标介于北纬24º59´03——25º04´02,东经101º23´01——101º26´53之间。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带,全年四季不分明,而有明显的干湿两季。雨季通常在5——10月干季为11月至翌年4月。年平均温度在12.1℃——14.9℃之间,全年最低温度在1——2月。年平均降雨量在938.8——1056.9毫米,(5——10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90%左右,蒸发量最大在4——5月。气候总的特点地:温和湿润,年温差小,干季分明且无明显的四季差异。
2 实习内容及实习方法
2.1实习主要内容
通过在在紫溪山紫金山林场、种子园、华山松幼树林、仙人谷等地进行踏查,采集相关的植物病害标本;通过重点调查李树上李疔病及我们所在地紫金山林场内的一些植被病害和云南松的病害危害指数,并采集相关标本回实验室做相关的病理解剖、研究、鉴定等。
2.2实习方法
野外实习:踏查时,在行走的路上留心观察紫溪山上的森林病害情况,对有病害的植物标本采取作为标本;在重点调查时,选取李树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各五十片叶子,按照自己定的分级标准对这200片叶子进行等级分类,调查紫金山林场是以组为单位采集各种植物病害标本;调查云南松时,在紫溪山上随机选取100住云南松按照自己定的分级标准进行等级分类。
室内实习时:首先对标本进行病理解剖在通过查阅资料,按照植物病害的鉴定方法鉴定所采取的植物病害标本由何种病原物引起,属于什么病。
3调查及结果与分析
3.1踏查极其病害鉴定
3.1.1调查方法
通过踏查的方法采集紫溪山病害的相关标本,并将其临时鉴定命名且标记标本本来形态,编号将其放于标本夹内(每日翻动标本一次);回到学校进行室内鉴定时通过徒手切片、查阅资料、用正确的鉴定方法(通过植物判定法、检索法)鉴定采回的标本,并将其命名保存。
3.1.2调查结果
编号 | 病名 | 寄主 | 病原物 | 门/亚门 | 纲 | 目 | 科 | 属 |
1 | 松落针病 |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 | 松落叶纵裂盘菌Lophodernicum pinastri (Schrad.) Chev | 子囊菌门Ascomyceta | 子囊菌纲 Ascomycetes | 柔膜菌目Hebotiales | 星裂盘菌科Phacidiaceae | 纵裂盘菌属Lophodermium Chev. |
2 | 松赤枯病 |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 | 枯斑盘多毛孢 Pestalotia funerea |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 腔孢纲Coelomycetes | 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 | 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 | 盘单毛孢属Monochactia (Sacc.)Sacc |
3 | 山茶花疮痂病 | 云南山茶Camellia japonia | 盘单毛孢菌Monachaetia Sp |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 腔孢纲Coelomycetes | 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 | 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 | 盘单毛孢属Monochactia (Sacc.)Sacc |
4 | 梨轮斑病 | 梨树 Pyrus soratima | 苹果链格孢属 Alternaria Roberts |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 丝孢纲Hyphomycetes | 丝孢目Hyphomycetales | 暗色孢科Dematiaceae | 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
5 | 李疔病 | 李子树 Prunus salicina | 李疔菌P. rubrum (Pers.) DC. | 子囊菌门Ascomyceta | 子囊菌纲 Ascomycetes | 肉座菌目Hypocreales | 肉座菌科Hypocreaceae | 多点菌属 Polystigma de candolle ex Chev. |
6 | 广玉兰炭疽病 |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 胶孢炭疽菌Colletoniahum gloeosporiodes Penz. | 半知菌亚门 Deuteromycotina | 腔孢纲Coelomycetes | 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 | 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 | 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 |
7 | 蔷薇黑斑病 | 蔷薇Rosa multiflora | 蔷薇黑斑被盘菌Diplocarpon rosae wolf | 子囊菌门Ascomyceta | 子囊菌纲 Ascomycetes | 柔膜菌目Hebotiales | 皮盘菌科Dermateaceae | 双胞被盘菌属Diplocarpon wolf |
编号 | 病名 | 寄主 | 病原物 | 纲 | 目 | 科 |
1 | 一枝黄花鞘锈 |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 一枝黄花 Solidago decurrens | 一枝黄花鞘锈菌Coleosporium solidaginis (Schw.)Thum |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 锈菌目Uredinales | 栅锈科Melampsoraceaea |
2 | 杨树叶锈病 | 云南白杨 Populus yunnanensis Dode | 松杨无柄锈菌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 |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 锈菌目Uredinales | 栅锈科Melampsoraceaea |
3 | 云南铁杉金锈病 | 滇油杉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 云南铁杉金锈菌 Chryomyxa tsuga-yunnanensis Teng |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 锈菌目Uredinales | 栅锈科Melampsoraceaea |
1、一枝黄花鞘锈菌Coleosporium solidaginis (Schw.)Thum
寄主:云南松(松柏门Coniferophyta—松柏纲Coniferopsida—松柏目Coniferales—松科Pinaceae)
转主寄主:一枝黄花(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一枝黄花属)
2、松杨栅锈菌
【英文名】poplar leaf rust
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3.1.3结果分析
通过本组调查,可得紫溪山中危害云南松的病害有:松落针病、松赤枯病。对云南松造成枯黄、落针等危害。其次,还存在一些园林观赏植物的病害,例如:广玉兰炭疽病、蔷薇黑斑病,而这两种病害都是在人员比较密集且植被较少的地方发现,分析可能是由于玉兰、蔷薇所在地空旷,适宜其炭疽病和黑斑病的发生。另外,在杨树、云南松、一枝黄花、云南铁杉上都发现锈病。云南松和一枝黄花均有锈菌侵染,病原物为一枝黄花鞘锈菌Coleosporium solidaginis (Schw.)Thum,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锈孢子器生在针叶两面,有舌状包被,锈孢子浅黄色串生,近球形或椭圆形。其转主寄主为一枝黄花其叶背生桔黄色夏孢子堆,群生或散生。夏孢子黄色,球形或近球形。其云南松是寄主。此病菌冬孢子在秋后侵入云南松针叶后越冬。第二年4月锈孢子器成熟后散出锈孢子,借风雨传到一枝黄花叶上并进行为害,5、6月份产生夏孢子堆,散出夏孢子进行再侵染,进入秋季形成冬孢子堆。而在杨树幼树上,云南铁杉上均发现不同程度的锈病,说明紫溪山的气候及生境有利于锈菌的爆发。此外,在调查中,紫溪山还存在对当地果树存有危害的病害。如:梨轮斑病、李疔病。这对紫溪善当地的经济林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希望当地人员能采取防治措施。
3.2相关植物的病害指数调查
3.2.1调查方法
(1)随机采取一棵李树,分别采其东南西北四方向各五十片叶子,根据本组定的分级标准将其进行病害等级分类。其分级标准为:
叶斑数 | 0 | 1-3 | 3-6 | 6-9 | 9-12 | 12以上 |
等级 | I | II | III | IV | V | VI |
危害程度 | 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以上% |
等级 | I | II | III | IV | V | VI |
等级
数目
树种 | I | II | III | IV | V | VI |
李树 | 20 | 22 | 26 | 56 | 48 | 28 |
云南松 | 8 | 39 | 26 | 15 | 11 | 1 |
3.2.3结果分析
在此次李树和云南松的病级调查中,可得李树的病害危害较为严重。在调查的200片李树叶中,各个病级程度均有,尤其以第IV级和第V级数量较多,此情况对李树来说,危害较大,有可能引起减产、甚至导致树木死亡等症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防治。另外,在对100棵云南松病害病级调查中可得:100云南松的危害等级在6个等级均存在,以II级数目较多,说明云南松的生长情况较好,病害危害较轻。仍需要注意对云南松的保护及对松落针病和松赤枯病的防治。
4总结
在紫溪山的几天的外用实习里,虽然环境条件比较艰苦,不过让我们有接近并走进大自然机会。在原始的森林或各种林地里采集标本或寻找植物病害。了解并掌握各类采集标本的方法,以及各类保存方法。通过此次林间调查,我们小组进一步认识了常见林木病害的症状。了解到楚雄紫溪山病害的主要种类、危害情况;通过联系实际的调查,分析它们的发生危害程度。在此次实习中,我们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了更多的植物病害及危害状况,将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得到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在标本制作过程中,对于含水量少的标本,我们组采集随采随压制,保持了标本的原形;对于含水量多的标本,我们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后,再进行了压制;同时,我们对有些标本进行了可适当加工,如标本的茎过粗或叶子过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压制,防止标本因受压不匀,或叶片重叠而变形。也学会了如何合理的进行植物病害的鉴定。在植物病害的分类鉴定中,对各类病害的所属关系、形态结构,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致谢
此次实习得以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学校、学院给与我们此次实习的机会。还要感谢张俊伟老师,杨松老师,张俊忠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给与我们的精心指导。此外,还要感谢熊忠平老师,刘丽老师在实习过程中给以的帮助以及对实习器材的提供。最后,还要感谢本班同学在实习过程中给与的帮助和紫溪山工作人员给与的帮助、支持与理解。
附表
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受害级数 | II | IV | III | II | IV | III | I | V | II | III | III | II | V | II | II |
编号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受害级数 | V | IV | III | IV | II | IV | II | II | I | III | V | II | V | II | III |
编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受害级数 | V | IV | II | II | V | VI | III | I | IV | V | II | II | III | II | III |
编号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受害级数 | III | II | I | III | II | III | I | III | II | II | II | IV | I | II | IV |
编号 | 61 | 62 | 63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
受害级数 | II | IV | II | III | I | III | IV | II | II | II | III | II | II | II | III |
编号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90 | |
受害级数 | IV | II | I | III | III | III | IV | I | III | II | II | III | II | IV | II |
编号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
受害级数 | V | II | V | III | IV | III | II | III | II | II |
云南铁杉金锈病 李疔病
云南松松林
一枝黄花鞘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