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36:02
文档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一)课程定位…………………………………………………………1(二)设计思路………………………………………………………1二、课程目标…………………………………………………………1(一)知识目标…………………………………………………………1(二)能力目标…………………………………………………………1(三)素质目标…………………………
推荐度:
导读旅游概论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一)课程定位…………………………………………………………1(二)设计思路………………………………………………………1二、课程目标…………………………………………………………1(一)知识目标…………………………………………………………1(二)能力目标…………………………………………………………1(三)素质目标…………………………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

(一)课程定位………………………………………………………… 1

(二)设计思路  ……………………………………………………… 1

二、课程目标  …………………………………………………………1

(一)知识目标…………………………………………………………1

(二)能力目标…………………………………………………………1

(三)素质目标…………………………………………………………2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2

四、考核与评价…………………………………………………………7

五、实施建议  …………………………………………………………7

(一)教学建议…………………………………………………………7

(二)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议…………………………………… 8

(三)教师师资配备建议………………………………………………8

(四)教学条件配备建议………………………………………………8

(五)教学考核与评价建议……………………………………………8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课程学时:5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1学期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旅游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导入性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为学生概括旅游者与旅游产业活动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旅游学科的整体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培育学生的“旅游情结”和“专业思维”,同时,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

前期课程:无

后续课程:中国旅游地理、饭店管理实务、导游实务、旅游策划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旅游概论》是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指定的专业必修课,是旅游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该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分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影响四大基本板块全面介绍旅游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本问题,是继续学习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基础,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基本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对旅游的认识,并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不仅能丰富理论知识,还应在思维、创新等各方面能力上有所提高。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活动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对旅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旅游及其相关概念;

2. 熟悉旅游活动的本质、内容、种类、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

4. 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 能力目标

深入分析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现象,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能思考,有独到见解

(三)素质目标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审美过程,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的主要区别就是它审美性和观赏性。通过旅游审美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设计

旅游概论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②旅游活动的构成部分;③旅游的影响研究部分。

旅游概论课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是基础,旅游活动的构成部分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旅游的影响研究是旅游活动的延伸。我们基于教材的主体内容,针对每一章都增加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及时反映了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三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构成了旅游学概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本课程由8个项目组成。

项目一:旅游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1.学习目标:

(1)旅游的概念甄别

(2)旅游的性质与特点

(3)旅游的类型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参考学时2学时
知识目标掌握旅游的定义,理解旅游的性质与特点,熟悉旅游的分类体系。
能力目标掌握区分旅游与迁徙、旅游与旅行的技巧。
素质目标培养审美意识,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分析旅游现象。
考核项目旅游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项目二: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学习目标:

(1)古代的旅行

(2)近代旅游的兴起与特点

(3)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发展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学时6学时
知识目标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掌握旅游发展历史的演变过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熟悉现代中国以及世界旅游的发展情况。
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旅游活动发展基本规律分析旅游现象的能力,掌握区分旅游与迁徙、旅游与旅行的技巧。
素质目标树立旅游的人文观念
考核项目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项目三:旅游者

1.学习目标:

(1)旅游者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2)旅游者的形成条件

(3)旅游决策与期望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者
参考学时4学时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国际组织对旅游者的界定,了解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我国旅游统计和目前国际上对游客范围的划定与解释。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掌握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能力目标运用我国旅游统计对游客的界定标准,准确界定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分析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习惯。
考核项目旅游者的界定、形成条件、主要类型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地教学
项目四:旅游资源

1.学习目标:

(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类型

(2)旅游资源的调查

(3)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资源
参考学时2学时
知识目标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征;熟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及开发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旅游资源被破坏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与评价;针对不同类旅游资源采取具体的保护措施。
素质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尊重历史的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考核项目资源的概念、类型及特征,旅游资源的开发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项目五:旅游业

1.学习目标:

(1)旅游业概述

(2)旅行社业

(3)旅游餐饮住宿业

(4)旅游交通业

(5)旅游观赏娱乐业

(6)旅游购物品经营业

(7)旅游电子商务

(8)旅游业产品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业
参考学时2学时
知识目标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其作用;掌握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商品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熟悉旅行社产品的开发、销售,饭店集团化经营及绿色饭店创建,旅游景点的质量等级评定,旅游商品的特点及其开发。
能力目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模拟旅行社设立、旅游饭店等级评定、A级旅游区评定、旅游商品开发;运用已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包价旅游产品。
素质目标提升专业认知度,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
考核项目旅游业的认识,旅游产品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项目六:旅游市场

1.学习目标:

(1)旅游市场的概念

(2)旅游市场的划分

(3)国际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

(4)中国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市场
参考学时2学时
知识目标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划分的意义;熟悉国际客源分布情况、客流规律,我国国际客源情况;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的基本状况;了解我国旅游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旅游营销人员素养。
考核项目旅游市场划分,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项目七:旅游效应

1.学习目标:

(1)旅游效应的概念与类型

(2)旅游的经济效应

(3)旅游的环境效应

(4)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

(5)可持续旅游发展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效应
参考学时2学时
知识目标分析并充分认识旅游对于经济、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熟悉旅游乘数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更好地控制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
素质目标通过分析旅游对于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素养。
考核项目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项目八: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1.学习目标:

(1)可持续发展理论

(2)旅游可持续发展

(3)中国和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2.典型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学时2学时
知识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及指标体系;认识旅游业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观;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通道以及旅游可持续跨越发展的基础;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目标,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衡量标准及特点。
能力目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旅游实践;树立正确的可持续旅游发展观。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位生态旅游的倡导者,示范者。
考核项目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生态旅游概念、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

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
 

四、考核与评价

(一)期末考核及方式说明

学生的成绩评定以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为指导,以评奖激励为手段,主要根据理论认知的掌握(为总结性考核,占60%)、考勤(10%),课堂讨论的参与度(20%)、作业、实训报告(10%)等四方面构成。除理论认知和考勤外,其他两部分的考核要遵循态度与业绩兼顾、规范与创新兼顾的原则,必要时可吸收合作企业的评价意见,做到客观公平。

(二)过程考核说明

理论知识的掌握以试卷形式考核,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案例分析等;

考勤(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考核的依据是平时学生的上课出勤、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回答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及正确率;

作业是指每个教学单元要求学生完成所规定的相关作业。

考核标准比例图

序号考核项目考核内容成绩比例(%)
1形成性考核考勤根据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评分,旷课一次扣5分,旷课两次无分。迟到、早退1次各扣1分。病事假不扣分。课堂违纪被老师点名批评1次扣1分。10
2课堂讨论的参与度根据其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堂讨论参与程度等进行评分。举手回答问题,回答正确一次记2分,回答错误记1分。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回答正确1次记1分,回答错误不得分。20
3作业、实训报告根据学生课外作业及老师布置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评定,不交作业一次扣5分,两次不交作业不得分。10
4总结性考核期末通过闭卷考试综合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60
合      计100
本课程学习完成后经过参加全国导游资应取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资格证书。

五、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讲授和练习相结合,将导游基础知识与导游讲解技巧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类景点的基本概况的基础上,熟悉不同类别景点特点、讲解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导游词实地讲解。在课堂上采取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际、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保证基础,突出重点,特别是在基本方法的导入上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方法的学习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模拟练习、案例分析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各类旅游景点的基本知识和讲解的基本技能。 

(二)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建议

    课程标准对于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故本课程必须以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同时兼顾湖北省导游员资用书框架,并通过录像、实际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通过上述各种教学活动来获得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

本课程常用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自制教学课件(幻灯片)、投影、录像、视听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源,湖北省导游员资指定教材《导游基础知识》、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影像资料、导游词、我国国家旅游局、地方旅游局网站等等。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开放在本课程网站),努力实现跨学校的多媒体资源共享。

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有关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多媒体课程资源数据库、学校和高教园区数字图书馆、相关网站等信息资源,使本课程教学媒体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三)教师师资配备建议

为了实现本课程的目标,需要认任课教师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对旅业有较深的认识,有丰富的导游带团经历。此外,应具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理念,能够从专业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

(四)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为了实现本课程目标,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时使用多媒体设备、电脑、网络来配合教学,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资源和条件来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利用校内(理实一体教室)模拟导游厅、校外遗爱湖公园、东坡赤壁公园等实训基地开展实地教学。

     通过多种教学条件的配备,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五)教学考核与评价建议

    本课程考核确定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在考核过程中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任务完成效果等,在终结考核中,重点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以及对行业的认知程度。

文档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对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一)课程定位…………………………………………………………1(二)设计思路………………………………………………………1二、课程目标…………………………………………………………1(一)知识目标…………………………………………………………1(二)能力目标…………………………………………………………1(三)素质目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