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青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无疑是祖国的未来,当代青年要承担起复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如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样的社会现状多多少少会影响到我们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探究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以便更好的了解我们当代学生,并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些错误价值观给与一定的辅导和矫正。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原因、道德、对策
正文:2012年5月,我们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学生价值观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总数200份,收回198份。此次调查范围基本覆盖全校九个学院的各个专业,每个班随机调查四个同学,比较有代表性。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较清楚的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也发现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分析
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自我定位的问题上55%的人认为自己是有理想有抱负,对自己梦想负责,对未来乐观;36%的人认为自己现在很是迷茫,找不到努力的方向;2.5%的人认为家里有背景,不必担忧;1.5%的人对未来悲观无望;5%的人抱有其他态度;
在对待金钱的看法上,48%的人觉得钱对自己非常重要;也有48的人认为钱对自己的重要程度适中;仅有4%的人认为钱对自己不太重要或是其他;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认为钱的重要性是很大的,这种价值观可能导致其产生拜金主义的思想;
在价值取向调查中,大部分人认为亲情和爱情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健康和爱情,认为财富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人也不在少数,认为地位对自己最重要的是最少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上还是积极向上的,把人类的情感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放到了首位,这才能体现出自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管是金钱还是地位,纵使你有再多再多,没有人同你一起分享,你会觉得快乐么?
在对待恋爱的态度上,如下图所示:
在对待恋爱大学生恋爱的性行为上,如下图所示:
在对未来生活的追求上%的人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追求个性自由的生活;6.5%人追求极度享乐、奢华的生活;10.5%的人追求忙碌而有所得的生活;16.5%的人追求平静的生活;剩余的人有其他的生活追求;
在评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问题上,如下图所示:
在上大学的动机上57.5%的人觉得自己是上大学是为了增强竞争实力,找份好工作;14.5%的人是为了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改变家乡面貌;8%的人是对学习内容和生活感兴趣;13%的人是为了服从家长的意愿;7%的人是为了体验大学这个成长的阶段、实现个人价值等等。
针对大学生现在的高逃课率,30%的学生觉得课程知识不实用,不如把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28%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一般是导致其逃课的主要理由;20%的学生逃课是因为对课程不感兴趣;8%的学生因为没有管放纵自己;也有8%的学生只是为了混个毕业证;剩下的6%的学生因为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等而盲目逃课。
由调查结果,可以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价价值观中主要存在的几点问题;(1)缺少历史使命感,缺少担当责任的一种勇气;(2)没有一个合理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生活学习没有方向和动力;(3)对金钱普遍看的很重,尤其一些学生存在明显的享乐主义思想和奢华浪费的思想;(4)一些学生对待爱情太过于随便。
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更是关系到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错,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应该理性的分析现状,然后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并对症下药,争取让当代学生拥有更好更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2、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又深刻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又与其自身的经历和家庭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同之处又有相似之处,针对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价值观问题给与分析。
第一,时代的大背景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从小到大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胜利春风长大的,生在80,90年代,成长在19世纪末,成熟在20世纪初。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大环境下长大的这一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他们的行为更令人不解,他们的个性更为张扬,这是时代所赋予他们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社会上也产生了许多的不良想象,贪污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几年的拼爹现象更是被吵得沸沸扬扬,金钱与地位在现在生活中愈显得重要,国人精神文明的缺失,做人最基本的良心的丧失使的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无情。在这种社会状况的影响之下,许多学生的心灵也受到了严重扭曲,交朋友要交有钱有势的,穿衣服要穿名牌的,长大的志向就是赚大把钞票,享受生活。
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误区。中国从古至今几千年来渐渐形成了子女的命运受父母安排的这种精神文化。虽说今天的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子女的恋爱,人生自由,完全不受父母的左右。但是多少年来形成的传统导致现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干涉太多,导致子女有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而按着父母的意愿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而当今社会又是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短短的10年就可以造成两代人之间有深深的代沟,何况又是父母与子女的年龄差距都在二十岁以上,这样一来,两代人的生活习惯,观念更是相差甚远。父母以过来人的思想指导着子女,想让子女在生人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可是有些经验以被时代所淘汰,有些观念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子女的一贯顺从可能导致自己思想的缺失。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太过于急速,大量的农民工远离自己的家乡,去城市谋生,近些年来因为大量农民工的外出,导致了许多留守儿童的出现,他们大多数年龄较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爱和母爱,这样下去孩子的心灵免不了会受到扭曲,长大后的价值观也很有可能进入误区。
第3、大学精神文明的缺失。在当代经济浪潮的冲击当中,大学那一堵围墙再也围不住自己了,社会中的进入大学,大学中的终究还要走向社会。社会是鱼龙混杂的,良莠不齐的,同样带给大学的也是双方面的,在这时大学就显得有点为力了。本来教育的本意是以育人为本,学会做人第一,做事第二。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地位决定发言权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家都在追求着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的围墙也开始挡不住利益的诱惑了,教授开始做起了别的更有钱途的工作,教学甚至只是兼职工作了,学生也开始走出校门,在校外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大学里面大家谈论的更多的不是以前的某某个同学在什么竞赛中获得几等奖,不再是某某得了奖学金,而是在谈论着你看那某某是富二代开着豪华车,某某背着名牌包包。学习,做人在大学中似乎已退居二线甚是三四线,攀比风,金钱风,地位风刮遍了大学的每一个角落。教授与学生都不淡定了,什么人生素养,个人情操,在金钱与物质面前似乎那些精神文明已经不值一提了!
3、解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方法
第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这种情况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事物的冲击使我们的名族不知道何去何从。当代国人精神文明严重缺失,有错误信仰的国度是可怕的,没有信仰的名族甚是可怕,当一个活着只为了追求金钱与物质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是多么的空虚!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改革开放的巨大浪潮中,中国之前的文明道德标尺正在被批判着,销毁着,而新的道德文明准则又尚未建立,所以国人在近些年中明显感觉到腰包鼓了,灵魂却找不到归宿了。解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必须从社会背景入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一个大学生要想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把“做人第一,做事第二”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又要做到不被一些浮华所扰乱,在独善其身的基础上尽力去感染周围的人,大社会虽然是一滩污水,但是我们同样额可以营造一个清净的“小社会”。
第二、家庭教育的改革。大学生价值观的取向很大一部分来自与父母亲的影响,所以说要想纠正大学生价值观,先要纠正父母亲的一些价值观。每个父母亲心中都藏着一个或几个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而子女作为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的这种梦想也自然想让子女延续下去。这个从情感上来说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殊不知每个人都是一个的特殊的个体,如果父母一味的让孩子为自己实现年轻时的那个梦想,可能那时候活着的就不是孩子他自己了,因为他已经失去自我了。中国家庭教育中大多数都是奉行“虎妈”的那一套教育方针,孩子从小学开始,可能他后面的路爸妈已经给策划好了,而且尽可能得“逼着”孩子走那条策划好的路。在这样的教育中虽说也有成功的案例,但是这样死板的,硬性的教育方式扼杀了更多孩子的创造力和天性,不但是孩子在学业上受挫,更重要的是人生价值观的扭曲。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教孔子就说要因材施教,这个观点到今天也是适用的,在此基础上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少一些束缚与管教。到时候当孩子成长为下一代大学生的时候才更有可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而不只是为了活而活。
第三、大学教育的改革。多少年来无数的教育家还是平白百姓都在高呼着“中国教育存在弊端,需要改革。”可是多少年过去了,中国当代教育仍在循规蹈矩的发展着,并没有被时代所抛弃。今天的高考与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科举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虽不及当年的科举考试那样兴师动众,但其重要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这种制度下选拔出来的学生也不乏有很多出类拔萃,可以称之为精英的人才,他们也许挺多人在还未上大学之前有着为国为民的大抱负。当代大学的一再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严重下降,再加上“走后门”进来的学生,大学生也成了一个很复杂的群体,并不是各个都是精英了,已趋向普通。当代大学教育受到最大的打击还是来自于经济方面的,许多教授感觉他们的工资已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所以就再从事其他的工作,这并不能怪他们。大学里能收到众人追捧的学生要无非就是三有,有钱,有人脉,有才华。而那些在这些方面平平的,却在人格方面健全,拥有良好人生素养的人始终是被埋没的。
大学教育的改革从制度上的改革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一些局部的改革对改正大学生价值观也是很重的,大学应该更注重人格健全的人才的培养,要切实把“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教学方针放到第一位,把培养有用之才放到第二位。要加大对教师们的重视和奖励力度,让他们能够获得充足的物质保障。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祖国与家人给了自己如今的美好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也应当义不容辞的挑起光复中华的历史使命;作为当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是自己愈走愈远。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园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