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拼音写词语。
ɡuān cháo lǒnɡ zhào kuān kuò huī fù ɡǔn dònɡ
( )( )( )( )( )
dùn shí zhú jiàn yóu rú
( ) ( )( )
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 )人( ) 若( )若( ) 天下( )( )
风( )浪( ) 人声( )( ) ( )平( )静
水天( )( ) 山( )地( ) 漫( )卷( )
三、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人非常多。( )
2.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3.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款开了锅一样。( )
4.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
四、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两个自然段从 、 、 3个方面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作者在描写"潮来时"的壮观观景象时,是按照从 到 的顺序来写的。
(2)作者观察细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变化过程。描写听到的声音变化顺序是∶从远处传来 ,好像 ;过了一会儿,响声 ;浪潮越来越近时,那声音如同 ,
。
(3)描写看到的景象变化的顺序是∶
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那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 , ;再近些, ,
,浪潮越来越近, , 。
3.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
五、课外阅读练习。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衣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 ) 安静——( ) 丰收——( )
2.读短文,补全词语。 .
色彩( )( ) 颜色( )( ) 热闹( )( )
生机( )( ) 美不( )( ) 丰硕( )( )
3.在短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并抄写下来。
比喻句∶ 。
拟人句∶ 。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 。
5.短文按 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
参
一、观潮 笼罩 宽阔 恢复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二、人山人海 若隐若现 天下奇观
风平浪静 人声鼎沸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三、1.人山人海 2.天下奇观 3.人声鼎沸 4.若隐若现
四、1.形态、声音、气势
2.(1)远 近
(2)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一条白线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3.钱塘江大潮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五、1.沉睡——(苏醒) 安静——(喧闹) 丰收——(减产)
2.色彩斑斓 颜色各异 热闹非凡 生机勃勃 美不胜收 丰硕诱人
3.略
4.总分关系
5.时间
6.春天∶从沉睡中醒来
夏天∶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秋天∶丰收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7.示例:漓江的景色非常美丽。我喜欢这里。(意思对即可)
2.走月亮
一、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zhe é luǎn shí zhuānɡ jiα fēnɡ sú pū tao yuè chū
(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一辆卡车的载(zǎi zài)重量是10吨。
2.据史书上记载(zǎi zài),赵州桥是李春设计建造的。
3."列传"是给历代有影响的人物做的传(chuán zhuàn)记。
4.小时候,姥姥经常给我讲那古老的传(chuán zhuàn)说。
5.每天放学回家,我首先做作(zuò zuō)业。
6.我的姑姑开了一家布艺作(zuò zuō)坊。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亮一( ) 温暖--( ) 柔和--( ) 喜欢--(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漫步——( ) 柔和——( ) 新鲜--( )突然--( )
五、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月亮 ( )的夜晚 ( )的溪水
( )的星星 ( )的传说 ( )的果园
六、选词填空。
明亮 柔和
1.月儿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铺满 洒满
2.我喜欢在( )月光的小路上漫步。秋风吹来,枯黄的树叶( )了地面。
运载 搬运
3.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我用树叶做小船,( )许多新鲜的花瓣
4.他们几个人成立了一个( )公司,生意还挺红火。
七、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这样写?
,
。
2.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
。
八、课外阅读练习。
大母鸡
我酷爱养鸡,家里养了六只母鸡,其中一只大母鸡又大又肥,全身披着黄羽毛,头上有一顶红色的小冠子,真神气。
大母鸡吃米横又霸道。有一次,我拿了一把米来喂它们,大母鸡首先在我面前咕咕地叫,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喂我吧!真把我饿死了。"我对它说∶"就你贪(tān niàn)吃!"我把米放进食槽里,大母鸡就张开它的大翅膀扑向食槽,还专门找大颗的米吃,其他的母鸡饿得咕咕直叫,只好吃它刨出来的碎米。有一只黄母鸡不服气,就悄悄地来到食槽,和大母鸡抢着吃,刚抢一口,头部就被大母鸡狠狠地啄了一下,吓得那只黄母鸡赶紧躲到一边去了。其他母鸡再也不敢抢食槽里的食了,只得乖乖地吃大母鸡刨出来的碎米。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dǔn dùn)。它打盹时还很讲究,先用爪(zhuǎ zhǎo)子"喇、喇"地在地上扒(bā pá)个坑,然后就蹲下来眯上眼睛,把头插进它那大翅(chì cì)膀下一动也不动,你走过去,它也不怕,还是打自己的盹。
我们全家人都喜欢这只大母鸡,因为它每天下一个蛋,比其他鸡下得多。它下蛋时先吃得饱饱的,然后就安安稳稳地卧在窝里,忽然它浑身哆嚎起来,顿时它的羽毛竖了起来,样子忐忑不安,不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我走近一看,鸡窝里已经有一个蛋了,一拿起来,热乎乎的,我把蛋取走后,赶紧抓一把米喂它。大母鸡一边吃一边"咯咯"地叫,好像在说∶"我下蛋了!我下蛋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 。
(2)酷爱∶ 。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
表达了"我"对大母鸡的 之情。
参
一、牵着 鹅卵石 庄稼 风俗 葡萄 跃出
二、1.zài 2.zǎi 3.zhuàn 4.chuán 5.zuò 6.zuō
三、明亮一(黑暗) 温暖--(寒冷) 柔和--(坚硬) 喜欢--(讨厌)
四、漫步——(散步) 柔和——(柔软) 新鲜--(鲜嫩)突然--(忽然)
五、(明亮)的月亮 (宁静)的夜晚 (细细)的溪水
(闪烁)的星星 (古老)的传说 (美丽)的果园
六、1.明亮 柔和 2.洒满 铺满 3.运载 4.搬运
七、1.4次,好处是体现出我和阿妈的感情。 强调这句话的重要,增强文章可读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用了比喻的描写方法、把我和妈妈比喻成了星星是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有趣、也表达出母爱的伟大
八、1.(1)忐忑不安∶心神极为不安。
(2)酷爱∶非常喜欢。
2.tān dǔn zhuǎ bā chì
3. 4 ①母鸡的外貌②大母鸡吃米横又霸道。③ 大母鸡还喜欢打盹
④全家人都喜欢这只母鸡。 喜爱
3.现代诗二首
一、请将下列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删掉。
鸟巢(cháo cáo) 芦苇(wié wéi) 秋罗(luó ruó)
睡眠(mián mán) 霸占(dà bà) 一瞬(sùn shùn)
二、查字典,填空。
"霸"这个字,按照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按照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剩余( )画。"霸"在字典里有3种解释∶①指倚仗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 ②奉行强力,或实行强力占有。 ③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请为下列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只填写序号。
春秋五霸( )
恶霸( )
霸权( )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读了《秋晚的江上》,你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
3.仿照《花牛歌》,续写一两句。
。
。
四、课外阅读练习。
高明的琴师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沙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突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使人害怕的大风浪。( )
(2)使人心情十分激动。( )
(3)一眼望不到边。 ( )
2.读第1自然段填空。
俞伯牙是 时代的琴师。他曾拜 为师,苦学三年,创
作了一部名叫《 》的乐曲。
3.读第3自然段填空。
俞伯牙修改乐曲时,面对的是 ,身后是 ,"高明的琴师"主要指这里的两种声音∶ 和 。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林中小景
金 波
阳光透过枝叶,
染上嫩绿的颜色。
风,打着唿哨,
在叶面上轻轻滑过。
流进树林里的空气,
也变得又甜、又柔和。
因此,在每棵树上,
都挂着小鸟的歌。
(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
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
例如:唿哨 、 、
2.写出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
例如:啾啾 、 、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
。
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
。
参
一、删掉:cáo wié ruómán dà sùn
二、B ba 雨 13 ③ ② ①
三、1.拟人
2.我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是:无比欣悦
3.示例:小狗在花丛里叫,打扰了蚂蚁的午觉。小狗在花丛里跑,蹭脏了蝴蝶的花袄。小狗在花丛里跳,踢翻了七星虫的瓢。
四、1.(1)惊涛骇浪 (2)扣人心弦 (3)一望无际
2.春秋 成连 《高山流水》
3.大海 山峰 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 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
五、1.你们 江河 仿佛
2.喳喳 咕咕 布谷
3.在树林中,我看到阳光透过翠绿的枝叶照射进林中,听到了风声和小鸟的叫声。
4.树林中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遍地绿色的小草,小刺猬在地上滚来滚去,狗熊从地上爬起来伸了个懒腰。
4.繁星
一、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字。
纳凉( ) 静寂( ) 半明半mèi( )
摇摇欲 zhuì( ) 怀抱( )
二、填空。
《繁星》的作者是 ,现代 家。他所创作的小说《 》《 》《 》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三、比一比,组词语。
味( ) 荧( ) 堕( ) 蓝( )
昧( ) 萤( ) 坠( ) 篮( )
四、在合适的词语下面打"√"
1.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A.弱小 B.渺小 C.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2.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A.飞蹿 B.飞舞 C.飞翔)。
五、仿句练习。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仿∶ 是 的,是 的,是 的。
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仿∶我望着 ,我仿佛看见 ,我仿佛听见 。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2.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表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也为第2句引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作了 。
3.第2自然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 和 。
4.第3自然段是按照" "思路渐次展开的。
七、课外阅读练习。
岔路失羊
扬子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这个邻居把他的亲友都找来,又请扬子家里的人一起去追羊。
扬子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这么多人去追?"
邻居说∶"因为岔路多。"说完,他也急忙追羊去了。
过了一会儿,那些追羊的人都回来了,扬子问他们∶"追着羊了吗?"邻居说∶"岔路本来就多,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从哪条路上去追,所以就都回来了。"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整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学生很奇怪,就问他∶"一只羊不值几个钱,又不是老师您的,为什么您这么不高兴呢?"
扬子说∶"我哪里是为了这只羊啊!我是因为这件事想到了我们求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1.结合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老∶A.陈旧的。B.年岁大。C.经历长,有经验。D.跟"嫩"相反E.长久。F.经常;总是。G.极;很。H.加在称呼上。
(1)又不是老师您的。( )
(2)老是东一标头,西一棒越的。( )
(3)老干部是国家的财富。( )
(4)这是一座老房子了。( )
(5)他老远就和熟人打招呼。( )
2.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3.读句子,回答问题。
扬子听到这个情况,闷闷不乐。"闷闷不乐"是什么意思?扬子为什么"闷闷不乐"?
。
。
4."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也像在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结合学习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
八、小阅读。
海上生明月
巴 金
四围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 )不能以海为家,( )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选自《人间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月》)
1.仔细阅读短文,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光辉——( ) 皓月——( ) 无际——( )
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 )
A.虽然……但是…… B.即使……也…… C.尽管……可……
3.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照样子仿写一句:
。
4.作者从哪些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写?
。
5.你能写出几句写月亮的诗句吗?
。
参
一、纳凉(liánɡ) 静寂(jì) 半明半mèi(昧)
摇摇欲 zhuì(坠) 怀抱(huái)
二、巴金 小说 散文 《家》《春》《秋》
三、味(香味) 荧(荧屏) 堕(堕落) 蓝(蓝天)
昧(半明半昧) 萤(萤火虫) 坠(坠子) 篮(篮球)
四、1.C 2.B
五、1.示例:乡村的夜是静谧的,是清新的,是悠闲的。
2.示例:我望着那许多美丽的草,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微笑,我仿佛听见它们在愉快地唱歌。
六、1.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2.热爱之情 铺垫
3.情景 感受
4.仰望——欲睡——沉睡
七、1.(1)H (2)F (3)C (4)A (5)G
2.不也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么?"
很像岔路上找不到羊一样。
3.扬子觉得找羊的人不专一,至少要选定一个方向去追,而不是看到困
难就放弃.继而引申到做学问上,不论是找羊还是求学,不执著不专一的
态度,令扬子闷闷不乐.
4.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肯专一,老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就像在岔路
上找不到羊一样。
5.告诉我们寻找真理不易,世上的事理是复杂的,如果选择不正确的方向,就会像在岔路上找羊一样,难以找到真理。
八、1.光芒 明月 无涯
2.A
3.比喻 示例:风筝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
4.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对月亮进行了描写。
5.示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读拼音写词语。
wān dòu shū shì àn zhào jiānɡ yìnɡ kǒnɡ pà
( )( )( )( )( )
yu kuài nài xīn cénɡ jīnɡ
( )( )(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青草 ( )的一家 ( )的田野
( )地盯着 ( )地问 ( )地说
( )地鼓掌 ( )兴致 ( )小脚丫
三、比一比,组词语。
揭( ) 偷( ) 探( ) 恐( )
渴( ) 愉( ) 深( ) 感( )
四、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1. 我倒想要知道 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
2. 我胖得够美了 这粒豌豆说 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3. 一年有四个季节 想想真不错 如果少一个或者多一个 叫我们怎么过
五、选词填空。
如果…就… 哪怕…也… 无论…都…
1.( )发生什么样的失误,( )会对飞船造成严重的损害。
2.( )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误,( )会对飞船造成严重的损害。
3.( )发生失误,( )会对飞船造成严重的损害。
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括号里。
1."想飞进太阳里"最后"却落到了水沟里"的那颗豆子自己认为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其性格特点是( )
A.随遇而安,理想远大。 B.充满自信,理想远大。
C.重视荣誉,不甘落后。 D.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2.对"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七、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五颗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颗?说说你的理解。
。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 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后来,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硕大∶ 。
(2)分道扬镳∶ 。
2.原先两人中要到一篓鱼的那个人不久后饿死的原因是∶
。
。而要到一根渔竿的那个人看到大海时还是饿死了的原因是∶
。
。
3.从"后来同是饥饿的两个人同样得到长者的恩赐,最终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一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
。
参
一、豌豆 舒适 按照 僵硬 恐怕 愉快 耐心 曾经
二、(绿绿)的青草 (贫困)的一家 (绿色)的田野
(专注)地盯着 (急切)地问 (慢吞吞)地说
(热烈)地鼓掌 (提高)兴致 (挪动)小脚丫
三、揭(揭开) 偷(小偷) 探(探索) 恐(恐怕)
渴(口渴) 愉(愉快) 深(深处) 感(感受)
四、1.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
2.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
3. 一年有四个季节,想想真不错,如果少一个或者多一个,叫我们怎么过?
五、1.如果…就… 2.哪怕…也… 3.无论…都…
六、1.D 2.C
七、那粒飞进"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小病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八、1.(1)高大。
(2)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2.得鱼者死去是因为他目光短浅,没有考虑到鱼吃完后的情况,所以饿死了。得鱼竿的死去时因为他只顾将来,没有考虑到眼前的情况。
3.只有合作,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办得更加完美。
6.蝙蝠和雷达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án jiū jià shǐ jí shǐ wén zi cāng yinɡ
( )( )( )( )( )
kē xué léi dá hénɡ shù
( )( )( )
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扁 ( ) 我 ( ) 当 ( )
曷 ( ) 正 ( ) 马 ( )
三、写出近义词。
模仿——( ) 启示——( ) 敏锐一( )
灵巧——( ) 显示——( ) 研究—( )
四、仿写句子。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夜里飞行的秘密。
终于∶ 。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仅…还……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蝙蝠( )能在夜里飞行,( )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 )一根极细的电线,( )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嘴和耳朵。
4.(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就更安全了。
六、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 错的打"×"。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这是一个反问句。( )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是一个设问句。( )
七、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第一次实验证明蝙蝠飞行必须要靠( ),第二次实验证明蝙蝠飞行必须要靠( )。所以科学家断定蝙蝠的飞行是靠( )和( )完成的。
九、课外阅读练习。
海豚与水下回声探测器
海豚不仅以快速游泳著称,而且不管白天黑夜,水质清激混浊,都能准确地捕到鱼。这是因为海豚具有超声波探测和导航的本领。
( )无线电波在水中会被吸收,( )无线电探测装置在水下无用武之地。相反超声波却在水下能远距离传播,且传播速度是在空传播速度的4.5倍,( )下超声波探测装置的效能极高。海豚没有声带,其声音源来自它头部内的瓣膜和气囊系统。海豚把空气吸入气囊系统,连接它们的辩膜。空气流过瓣膜的边缘发生振动,便会发出声波。海豚头的前部还有"脂肪瘤",它紧靠辩膜和气囊的前面,起着"声透镜"的作用,能把回声定位脉冲束聚焦后再定向发射出去,因此海豚的定位探测能力极强。它能分辨3千米以外鱼的性质,能侦察到15米外浑水中2.5厘米长的小鱼。现在人们模拟海豚制造的回志探测器已用于海洋舰船的航行,帮助轮船绕过浅滩和暗礁,探测海底深度,披索潜艇,寻找打捞沉船,导航和探测鱼群等。潜水员随身携带的轻便回声探测器也已经诞生,利用耳朵就能探测水下的目标,就好像长了"第六种感觉器官"一样。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所以……
2.海豚定位探测能力强的原因是什么?
。
。
3.人们模拟海豚的定位探测能力制造了什么?它的功能是什么?
。
。
参
一、研究 驾驶 即使 蚊子 苍蝇 科学 雷达 横竖
二、扁蝙(蝙蝠) 我蛾(飞蛾) 当挡(挡住)
曷揭(揭开) 正证(证据) 马蚂(蚂蚁)
三、模仿——(临摹) 启示——(启发) 敏锐一(灵敏)
灵巧——(灵活) 显示——(显现) 研究—(探究)
四、我们终于攻克了技术上的难关。
五、1.不仅…还… 2.即使…也… 3.不是…而是… 4.因为…所以…
六、1.× 2.×
九、1.设问 2.比喻
八、1.耳朵 嘴 耳朵 嘴
九、1.因为…所以… …因此…
2.海豚利用气囊系统发出声波,利用头部的“脂肪瘤”能把回声定位脉冲束聚焦后再定向发射出去。
3.回声探测器,帮助轮船绕过浅滩和暗礁,探测海底深度,搜寻潜艇,寻找打捞沉船,导航和探测鱼群,并利用人造“耳朵”探测水下目标等。
7.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ì jì hū huàn ɡǎi biàn shàn liánɡ zhé xué
( )( )( )( )( )
hé táo lián xi rèn wù ào mì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驾( ) 幻( ) 赖( ) 核( )
架( ) 幼( ) 懒( ) 孩( )
三、把下列词语或诗句补充完整,再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千树万树梨花开。
呼( )唤( ) ( )( )意料 腾( )( )雾 归根( )( )
1.这个 的结局令他呆若木鸡,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2.他即使有孙悟空 的本事,也难逃出我的手掌心。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人类在__ 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 、 、 的世界。
2.在 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 获得了那么多 、
的发现和发明。
3.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 ,也在改变着 。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发现 发明
1.青霉素的( )使人类在战胜疾病的阵地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2.拉链的(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洞察 洞悉
3.她是个敏感的人,能从对方的表情( )他的内心世界。
4.( )神奇的大自然,你会受益无穷。
六、课内阅读练习。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赖——( ) 愿望———(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大概——( ) 现实——( )
3.照样子写词语。
慢吞吞 、 。
4.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生活中分
指 、 和 。
5.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 的《 》,
在本课中的意思是∶ 。
6.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段话。
。
七、课外阅读练习。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 流)向岸边,飞溅起朵朵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片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慢慢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了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 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用"\\"删去文中不恰当的字或词。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浸没(méi mò) 显露(lù lòu)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起——( ) 张—( ) 浸没——( )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威风凛凛; 。
令人生畏; 。
5.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方法?在括号内打"√"。
(1)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
比喻( )拟人( )设问( )
(2)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列数字( )举例子( )作比较( )
(3)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作假设( )列数字( )作比较( )
6.大海的呼吸叫 ,它的特点是① ;
② 。
参
一、世纪 呼唤 改变 善良 哲学 核桃 联系 任务 奥秘
二、驾(驾驶) 幻(幻想) 赖(依赖) 核(核心)
架(支架) 幼(幼小) 懒(懒惰) 孩(孩子)
三、忽如一夜春风来
呼(风)唤(雨) (出人)意料 腾(云驾)雾 归根(到底)
1.出人意料 2.腾云驾雾
四、1.上百万年 慢吞吞 静悄悄 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
2.科学技术 奇迹般的 出人意料
3.精神文化生活 人类的物质生活
五、1.发现 2.发明 3.洞悉 4.洞察
六、1.依靠 理想 2.精确 虚幻 3.静悄悄 绿油油
4.望远镜 手机 飞船 5.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快 6.略
七、1.删去:流 隐藏
2.mò lù
3.落 退 显露
4.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令人生畏:就是让人感到害怕。
5.(1)拟人设问(√) (2)举例子列数字(√) (3)列数字做假设作比较(√)
6.潮汐 ①按时涨落②天天如此,年年不变
8.蝴蝶的家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远离喧(xuān xuàn)嚷的人群,我被大自然最原始的美丽震撼(ɡǎn hàn)了。
2.她不假思索地跳进水坑去救小男孩,泥水污(wū kuī)染了她素(sù shù)色的衣裳。
3.蝴蝶不像家雀(quèn qiǎo)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的屋檐(yán yàn)下避雨。
二、比一比,再组词。
躲( ) 憾( ) 湖( )
射( ) 撼( ) 蝴(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躲避--( ) 冲洗--( ) 着急--( ) 秘密--( )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高兴—( ) 鲜艳--( ) 确信--( ) 喧嚷--( )
五、多音字组词。
藏 ( ) 倒 ( )
( ) ( )
六、照样子写一写。
歪歪斜斜∶ 、 。
黑压压∶ 、 。
七、按原文填空。
天是那样 ,云是那样 , 、 、
、 ,吼叫着,震撼着。 密集地喧嚷着,
将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 ,就连树林也 、水淋淋的, 都是湿的。
八、你认为下雨的时候蝴蝶会藏在哪里?
,
。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读不完的大书
70多年前的农村,不像今天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自动或机动的玩具,没有开发儿童智力的新式玩具。我在幼年时,家里什么玩具都没有,大人们不关心孩子玩耍的事。我在五六岁时就自己到大自然去找可以玩的东西。农村的特点是接近大自然。辽阔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浩浩的河流,繁茂的花草、树木,空中的浮云和飞鸟,地上的走兽、昆虫,水中的游鱼等等,有说不完的好玩东西,能够引起孩子的遐想和实验。例如∶小麻雀的蹦蹦跳跳、快乐活泼的样子,叫你高兴。老鹰在高空中盘旋时,展翅飞动而流荡滑翔,有时猛扑而下,像在捕捉小鸡或什么东西,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花草树木的生长、开花、结子,暑寒荣枯,都有各种不同的趣味。草的叶子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的还带刺;开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也有单瓣、重瓣的,有4 瓣的、5瓣的等等。树木的千姿百态,更有给人乐趣的东西。昆虫的动作也很好玩,如蚂蚁搬家,那么长的队伍,那么井井有条的阵营,个个尽自己的力量,把货物全部搬迁。这种组织性很强的小动物的行动,真叫人佩服。当它们两军对垒时,更是好看,队伍整齐,正式打仗时,打得你死我活,直至尸体堆积如山,勇敢忠贞的精神,真令人敬佩。
我家房子的前后左右都有余地,栽有各种的果树,有梨树、桃树、橘子
树、柚子树、酸橙树,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
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我家后面还有两丛竹林和一株棕榈树,是我最爱的。竹子长得快,雨后春争,一天长几寸,出土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笋子炒成菜,味道鲜美无比。更可爱的是它们那耸入高空的青翠茎叶,亭亭玉立,显得那么纯洁!微风吹来,一片沙沙声,是那么温柔细腻。但当大风袭来时,竹林总是最先发出萧萧的喧声,不平静的调子,奏出我幼小心灵的怅惘情绪。池塘边的棕榈树坚毅地着,大蒲扇似的叶子显得很高洁,在秋天高爽的日子,倒映池水中。小鱼在池水的倒影中间游玩,是另一种境界。
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1."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 。
2.我家房子的前后栽有许多种树,用"__"画出表示它们的名称及特点的句子。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河流 ( )的精神 ( )的喧声 ( )的奥秘 ( )的学问 ( )的乐趣
( )的画册 ( )的调子 ( )的花草、树木
4.加点的"雨后春笋"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常用它的比喻义,意思是∶ 。
5.为什么说"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大书"?
。
参
一、1.xuān hàn 2.wū sù 3.qiǎo yán
二、躲(躲藏) 憾(遗憾) 湖(湖水)
射(射击) 撼(震撼) 蝴(蝴蝶)
三、躲避--(躲藏) 冲洗--(冲刷) 着急--(焦急) 秘密--(奥秘)
四、高兴—(伤心) 鲜艳--(艳丽) 确信--(确实) 喧嚷--(喧闹)
五、藏cánɡ(躲藏) 倒dào(倒车)
zànɡ() dǎo(摔倒)
六、高高兴兴 郁郁葱葱 静悄悄 黑乎乎
七、低沉 黑 雷 电 雨 风 雨点 风 银色的 冲洗遍了 黑压压的 到处
八、略(合理即可)
九、1.大自然
2.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酸橙树 它们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实。从树上直接摘下的果子,格外鲜美。
3.(辽阔)的天空 (浩浩)的河流 (勇敢忠贞)的精神 (萧萧)的喧声 (无穷)的奥秘 (极大)的学问 (欣赏不完)的乐趣
(看不完)的画册 (不平静)的调子 (繁茂)的花草、树木
4.大量涌现的新事物。
5.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有欣赏不完的乐趣。
9.古诗三首
一.根据语境写词语。
1.他huā fèi( )了很长时间,才写完这篇文章。
2.她 xiào yín yín( )地站在门口,灯光照出美丽的cè yǐng( ),让人怦然心动。
3.苏轼在西林寺的墙壁上tí( )写了描绘lú( )山qún fēng( )的诗句。
二、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C l s xi c 、
残阳 庐山 骚人 降服 侧面
三、查字典,填空。
1.如果不认识"瑟"字,可以用 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 部,再查 画。在"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 ①发抖 ②青绿色(填序号) 2."缘"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 。在"无缘无故"中"缘"的意思是 。
四、读句子,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句。
1.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想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是 。
2.黄山绵延数百里,千山万壑,每到一处,所看到的美景都不一样,真是 。
3.小红和小丽总是在学习上暗暗较劲,谁也不服谁,老师说∶
你们俩各有长处,应该互相学习。
五、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的作者分别是( )、( )、( )。
A.卢钺 B.李白 C.白居易 D.苏轼
2."题西林壁"中的"题"的意思是( )。
A.题目 B.书写,题写 C.计算
六、根据古诗填空。
1.《题 西林 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处在 、 、 、 不同的位置观看 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2.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
七、说一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3.这首诗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前两句写的是 的景色,后两句写的是 的景色。
4.后两句诗运用了 修辞手法,把 比作 。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九、默写《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1.花费 2.笑吟吟 侧影 3.题 庐 群峰
二、cán lú sāo xiáng cè、
三、1.部首 王 9 ②
2. Y yuan 纟 9画 由于 因由
四、1.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是想做到有自知之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是 。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五、1.C、D、A 2.B
六、1. 宋 苏轼 正面、侧面 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庐山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林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2.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低铺在江水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七、1.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2.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八、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唐 白居易 3.时间 夕阳落照 新月初升
4.比喻 月 弓 5.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九、略
10.爬山虎的脚
一、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嫩茎(jīng jìng) 空隙(kōng kòng) 姣龙(jiāo jiǎo)
逐渐(zhú zhù) 重叠(dié děi) 舒服(shū shé)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茎 枝
1.爬山虎( )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 )状的六七根
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触 贴 巴 爬 拉 变
2.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 )。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新叶 ( )的细丝 ( )的波纹
( )地铺开 ( )地变色 ( )地往上爬
绿得( ) 红得( ) 亮得( )
四、在括号里填上与加点词语表达意思相近的词。
1.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
2.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
五、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
2.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
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
六、修改下列病句。
1.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睡姿百态
动物休息或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
江湖河海里的鱼儿要睡觉。金鱼缸里的金鱼,无论在游动或者静止的时候,总是睁大着眼睛,好像它们从来不睡觉似(shì sì)的。其实,鱼因为大多数没有眼睑,没法闭上眼睛睡觉。
蛇有透明而连接的眼睑,是睁着眼睡觉的。乌龟也要睡觉,当它匍匐不
动时,也就进入了梦乡。
蝙蝠的睡姿很怪∶后肢勾住屋檐,身体倒(dào dǎo)挂,头朝下睡觉。
这种睡法比躺着睡更好,一旦遇到敌害来侵犯,就能迅速地鼓翼起飞,又快又安全。
猩猩的睡态同人相似。野生的猩猩平时在树枝搭成的窝上睡;动物园的
猩猩靠墙睡,头下垂到靠近膝盖;孙狲喜欢把树木当作椅子坐在那里睡;猴子睡不香甜,一有声响立即(jì jí)醒来。
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1、用"\\"删去短文括号中的错误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危险--( )紧张--( )
3.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动物们睡觉的姿势?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睡姿,用" "画出来。
4.睡眠对动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开心表达。
你喜欢爬山虎吗?请你用第一人称描述一下爬山虎,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搜集到的资料来表达,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嫩茎(jīng) 空隙(kòng) 姣龙(jiāo)
逐渐(zhú) 重叠(dié) 舒服(shū)
二、1.茎 枝
2.触 变 巴 拉 贴 爬
三、(嫩红)的新叶 (嫩红)的细丝 (好看)的波纹
(均匀)地铺开 (逐渐)地变色 (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绿得(新鲜) 红得(发紫) 亮得(耀眼)
四、1.结实
2.关注
五、示例:1.明天要是下雨,我们就不去博物馆参观了。
2.如果你做过这件事情,你就会明白其中的乐趣。
3.这些桃子是那么甜,那么脆。
六、1.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七、1.删去:sì dǎo jì
2.危险--(安全) 紧张--(松弛)
3.第2、3、4、5自然段。 画线(略)
4.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八、略
2.
11.蟋蟀的住宅
一、把加点字的注音补充完成。
( )ái ( )ì ( )èn ( )é
住宅 隐蔽 慎重 选择
二、读拼音写词语。
lín shí dòng xuè zhù zhǐ suí yù ér ān
( )( )( )( )
wò shì xuǎn zé wā jué háo bù kè qì
( )( )( )( )
三、按要求写出词语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弱—( ) 粗糙--( ) 简单--(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蔽--( ) 惊奇--( ) 立刻--( )
四、选词填空。
柔弱 柔和 柔软
1.练杂技的大姐姐身体很( )。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 )。
3.( )的春风吹在脸上,舒服极了。
简朴 俭朴 朴素
4.蟋蚌的住所是很( )的
5.邻居王爷爷过着( )生活。
6.刘老师的穿着总是那么( )大方。
隐蔽 隐藏 隐瞒
7.犯了错误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
8.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 )所藏身。
9.青草丛中( )着一条例倾斜的隧道。
五、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主人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
2.泥土被它用后腿推到后面。
。
3.我把蟋蟀养在笼子里。
。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光…还… 即使…还… 如果…就…
1.它的出名( )由于它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2.蟋摔钻到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 )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 )可以看见蟋摔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七、仿照下列各句的写法写句子。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螂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2.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地飞弃而来。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蝉
有一回,我借来两只土铳,里面装满火药,"砰!"的一放出去,声如霹雳。但是附近树上的蝉却一点也不受影响,( )高歌。我( )试了好几次,结果都一样。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聋子。 它不是一个聋子,它的听觉 是非常迟钝的。
不过,蝉的视觉可是超常的敏锐。与一般动物不同,蝉有五只眼睛,它大大的复眼能看清左右的情况,三只单眼能看清头上的空间。这些眼睛会告诉它周围在发生着什么, 有危险逼近,蝉 立刻停止演唱,然后振翅飞远了。
那么,蝉到底为什么如此喜欢歌唱呢?我想,这只是它表达生存乐趣的一种方式,毕竟每种动物都有它们特殊的表达方式。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连续 继续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__"上。
如果…就… 不但…而且… 即使…也…
虽…但是…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3.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并写下来。
。
4.短文第几自然段写了蝉的听觉?蝉的听觉如何?
。
。
5.请你用" "画出第2 自然段的中心句。
参
一、(zh)ái (b)ì (sh)èn (z)é
二、临时 洞穴 住址 随遇而安 卧室 选择 挖掘 毫不客气
三、1.柔弱—(坚强) 粗糙--(光滑) 简单--(复杂)
2.隐蔽--(隐藏) 惊奇--(惊讶) 立刻--(立即)
四、1.柔软 2.柔弱 3.柔和 4.简朴 5.俭朴 6.朴素 7.隐瞒 8.隐蔽 9.隐藏
五、1.粗糙的地方被主人修理平整。
2.它用后腿把泥土推到后面。
3.蟋蟀被我养在笼子里。
六、1.不光…还… 2.如果…就… 3.即使…还…
七、略
八、1.继续 连续
2.即使…也… 如果…就…
3.迟钝--敏锐 左--右
4.1 迟钝
5.不过,蝉的视觉可是超常的敏锐。
3.
12.盘古开天地
一、读拼音写词语。
fān shēn huǎn huǎn pī kāi hún zhuó zhī chēng
( )( )( )( )( )
xuě yè jīng pí lì jìn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枝( ) 机( ) 夜( ) 夫( )
肢( ) 肌( ) 液( ) 肤( )
三、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轻--( ) 浊--( ) 降--( ) 分散--( )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高小明对艺术和运动的要求也很高。(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2.如果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怎么可能进步呢?(改为陈述句。) 。
3.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坏习惯。(修改病句。)
。
4.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改为陈述句。)
。
五、课内阅读练习。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喜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云 ( )的雷声 ( )的花草树木
( )的雨露 奔流不息的(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盘古的身体部分 | 发生的变化 |
双眼 | |
四肢 | |
血液 | |
汗毛 | |
汗水 |
六、课外类文阅读。
夸父逐日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荒原中,有一座巍山———成都载天山,夸父族的居民就生活在这里。他们的首领叫夸父。夸父高大威猛、力大无穷,有着钢铁铸就的体魄和性格。夸父生性率真、富于幻想,并且最喜欢看日出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焕发生机时的瑰丽景象。可是,太阳每天东升西落,黑夜难免交错降临,一天中总要有一半的时间笼罩在黑暗与阴冷之中。这使夸父感到非常恼怒,于是他对全族的子民说∶"我要把太阳追回来,让光明和温暖与我们同在!让夸父族的天空永远晴朗!"说完,他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飞奔而去。
夸父追啊追,跨过了一座座高 山,穿过了一条条大河,转眼之间跑出了几千里,来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禺谷(也叫"虞渊")。夸父高兴极了,眼前是一团很大很亮的火球,他的身体被红彤彤的阳光包裹着。他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想要拥抱这炫目的太阳。忽然,一阵难忍的干渴与燥热占据了他的身躯,他几乎支撑不住,险些倒下。是啊,这样马不停蹄地跑了大半天,加上被炙热的太阳连续烘烤,怎么能不口渴呢?
于是,夸父俯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几下就把两条河的水都喝干了。
可那份焦渴的感觉,依旧十分强烈。
夸父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泽(又叫"瀚海",传说是雁门山北边一片纵横千里的水域)里的水。可是,他还没有跑到,便在半路上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人们说,夸父想要把这些留给后世追求理想和光明的勇士,在漫漫长路中为他们遮阳避雨、充饥解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幻想—( ) 光明—( ) 温暖—( )
燥热—( ) 笼罩一( ) 恼怒一( )
2.在下列括号中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 )树林 一( )高山 一( )大河
3."远古时代"又称( )
A.上古时代 B.太古时代 C.洪荒时代
4.这篇文章表现了夸父什么样的精神?
。
。
5.文章结尾说∶"夸父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山。他随身携带的手杖,化作一片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桃林。"你是如何理解的?
。
。
七、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
。
参
一、翻身 缓缓 劈开 浑浊 支撑 血液 精疲力尽
二、枝(树枝) 机(飞机) 夜(夜晚) 夫(丈夫)
肢(四肢) 肌(肌肉) 液(血液) 肤(皮肤)
三、轻--(重) 浊--(轻) 降--(升) 分散--(集中)
四、1.小明不但对自己的学习要求高,而且对艺术和运动的要求也很高。
2.如果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不可能进步。
3.我一定要改掉不好的习惯。
4.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五、1.(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奔流不息的(江河)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盘古的身体部分 | 发生的变化 |
双眼 | 太阳和月亮 |
四肢 | 大地的四极 |
血液 | 江河 |
汗毛 | 花草树木 |
汗水 | 雨露 |
六、1.现实 黑暗 寒冷 清凉 显露 高兴
2.片 座 条 3.A
4. 为追求光明坚持不懈、顽强不息的精神,为了大家勇于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
5.更加充分表现了夸父造福人类、死而后已的精神。
八、略
4.
13.精卫填海
一、解释下列词语。
1.少女: 。
2.溺: 。
3.故: 。
4.堙: 。
二、结合课文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
。
。
。
三、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誓鸟∶ 。
2.冤禽∶ 。
3.志鸟∶ 。
四、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译文∶ ,
。
五、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和同学进行交流。
,
,
,
。
六、我来读,我会翻译。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久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
,
,
。
七、课外类文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
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鹞(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识∶ 。
(2)至∶ 。
(3)息∶ 。
(4)感∶ 。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
,
。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用" "
画出。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
。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试着举个例子吧。
,
。
参
一、1.小女儿 2.溺水 3.所以 4.填塞
二、略
三、1.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2.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3.志鸟∶表现其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四、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五、示例:通常鼓励人们在确定了目标后,要坚持不懈地奋斗到底。
六、示例:尧和舜统治的年代,天下许多河流都治理不好,洪水泛滥成灾.尧任用鲧去治理水患,鲧使用堵塞的方法,九年没有功效.后来舜任用大禹治理水患,大禹在九州大地开挖水道,疏通众多河流,在许多沼泽筑坝整治,在许多大山因势利导.大禹治水,是我们中华民族地位第一的千秋功业,尧舜禹三代之后,中国没有不承蒙他所创下的功利的。
七、1.(1)识∶知道 (2)至∶到 (3)息∶休息 (4)感∶感悟
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气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
3.有鸟若鹞,啄树则灿然火出。
4.示例: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5.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万有引力。鲁班受到了锯
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5.
14.普罗米修斯
一、读拼音,写词语。
bēi cǎn jìng pèi wěi kàng hěn xīn zhù míng
( )( )( )( )( )
huò dé fèn fèn bù píng
( )( )
二、将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1.归∶ A.还给。 B.属于(谁所有)。C.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
归还火种( ) 众望所归( )
2.服∶ A.衣服。 B.穿。 C.承当;担任。 D.信服;服从。E.适应。
从不屈服( ) 水土不服( ) 服装整齐( )
三、选词填空。
悲叹 悲伤 悲壮
1.他听到这个消息,不禁( )起来。
2.老人( )时光的流逝。
3.这部电影情节( ),催人泪下。
决心 决定 决断
4.普罗米修斯( )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
5.他做事很( ),从不允许拖泥带水。
6.气急败坏的宙斯( )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 )地面上没有火,( )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
(2)普罗米修斯( )不能动弹,( )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2.大力神射死了那只鹫鹰。(分别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
。
3.普罗米修斯从喷射火焰的车轮上,拿了一颗火星。(缩句)
。
4.人们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缩句)
。
五、阅该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火神赫淮斯托斯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杀认错误归还(huán hái)火种(zhòng zhǒng)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
普罗来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1.在短文空白处加上标点。
2.用"\\"删去括号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把普罗米修斯回答的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4.从普罗米修斯的话中,我体会到普罗米修斯 的精神。
六、课外类文阅读。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故事(节选)
赫拉克勒斯踏上了艰难的征程。他路过高加索山时,克服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凭着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搭救了为人类盗火而被宙斯悬吊在悬崖绝壁的普罗米修斯;在崇山峻岭中,他与凶猛的狮子搏斗,捕杀了残害人类的猛狮,为民除掉大害。他的威望和名声越来越大。
一天,他路过伊利斯城邦,看到国王颁布的榜文∶谁如能在一天之内将国王的牛棚打扫干净,将得到国王牛群十分之一的奖赏。其实这是国王设下的一个圈套,他想让那些傻瓜给他白干活。国王的牛棚由于长年没有打扫,牛粪堆积如山,一个人别说用一天,就是用三天时间也不可能清理干净。赫拉克勒斯知道这些后,决定戏弄一下贪婪的国王。
他觐见了国王,并找来证人,写下了契约。
其实,赫拉克勒斯早就有了锦囊妙计。他在牛棚旁边挖了一条沟,引来河水,没半天工夫就把牛棚洗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可是国王赖账了。"大力神"一怒之下赶走了国王。长期受到国王欺压的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这就是他离家后干的第12件别人无法完成的伟业。赫拉克勒斯为了庆祝自己历尽艰难险阻取得的胜利,在奥林匹亚举行了运动会。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焕然一新∶ 。
(2)拍手称快∶ 。
2.文中"大力神"加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否定和讽刺
3.林拉克粉斯用什么方法把牛撕打扫得于干净净?用" "在文中画出来。 4.赫拉克勒斯离家后共做了12 件大事,选文中写到了3件,分别是 、 、 , 是详写,结局是 。
5.你敬佩赫拉克勒斯吗?为什么?写出你敬佩他的3条理由。
,
。
参
一、悲惨 敬佩 违抗 狠心 著名 获得 愤愤不平
二、1.归还火种(A) 众望所归(C)
2.从不屈服(D) 水土不服(E) 服装整齐(A)
三、1.悲伤 2.悲叹 3.悲壮 4.决心 5.决断 6.决定
四、1.(1)因为…所以…(2)不仅…而且…
2.大力神把那只鹫鹰射死了。
那只鹫鹰被大力神射死了。
3.普罗米修斯拿了火星。
4.人们度过长夜。
五、1., :“ , , 。”
2.删去:hái zhòng
3.为人类造福,没有什么错。
4.为造福人类,勇于献身、甘愿受苦
六、1.改变旧面貌,出现新气象。 拍着手喊痛快。
2.B
3.他在牛棚旁边挖了一条沟,引来河水,没半天工夫就把牛棚洗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4.营救普罗米修斯 捕杀猛狮 戏弄国王 戏弄国王 赶走国王
5.示例:力大无比、非常勇敢、充满智慧
6.
15.女娲补天
一、比一比,再组词。
燃( ) 措( ) 绩( ) 炼( )
然( ) 错( ) 债( ) 练( )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窟窿 ( )的生活 ( )的深沟
( )的石头
三、照样子写词语。
欢声笑语(有一对近义词) 。
熊熊大火(AABC式词语) 。
一道道深沟(量词重叠)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 ,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 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 的故事。"女娲补天"中"补"的意思是 。
2.女娲补天时,先 ,又 ,最后 。
3.女娲娘娘为救人类吃尽苦头,你想对女娲娘娘说∶
。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农尝百草
神农有个透明的水晶肚子,吃了什么东西,有什么反应,从外面看得清清楚楚。神农便亲自品尝百草,寻找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草药。
神农来到一片草木枯黄的平地,看到一群鸟雀在一大片枯草上不停地啄食,便摘了几粒吞下肚。没有异常的反应,反而觉得饥饿感减轻了。神农高兴地把这些种子收集起来,让人们把这些种子种下去,等它们的叶子变黄时再把种子采下来吃,可以充饥。
烈日(严严 炎炎)的中午,神农背着药袋在野地里尝药。他看见一种开着小红花的小草很可爱。它的叶子油(呼呼 乎乎)的,有小小的硬(刺 剌),难以下咽。他又创出小草根,尝一尝,甜丝丝的,看看肚子,没什么不良反应。一会儿,神农觉得先前被太阳晒得热辣辣的感觉减轻了,喉咙中原来呼噜呼噜的响声没有了。饥(渴 喝)交加的神农高兴地采集了许多草根大嚼起来,不一会儿,他的鼻子出血了。神农想了想,明白这种草根少吃可以治病,多吃会有不良反应。他回去后赶快向人们介绍了这种草,为它取名∶甘草。
神农每天出去尝草,他尝出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尝出了能治病的药草,还尝出了许多有毒的草。人们在神农的指导下渐渐能辨别出许多植物的性状。
神农最后一次尝的是一种开着小黄花的草。神农吞下草后,肚子剧痛,人们看见他的肠子一节一节地断裂腐烂。神农用尽最后的力气告诫人们∶这种草有剧毒,不能治病。记住,叫它"断肠草",告诉后人……神农死了,他为人们尝百草而死的功绩,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1.在文章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打"√"。
2.仿写词语。
热辣染、甜丝丝、 、 、 、
3.文章结尾省略号表示( )
A.说话断继续续。 B.语言的中断。
C.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静默或思考。
4.神农为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
。
5.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像神农一样的人,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奉献的。
,
。
六、假设你是女娲补天时用的一块小石头,见证了女娲补天的整个过程,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提示∶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结果如何?
,
。
参
一、燃(燃烧) 措(举措) 绩(成绩) 炼(锻炼)
然(忽然) 错(错误) 债(外债) 练(练习)
二、(黑黑)的窟窿 (幸福)的生活 (一道道)的深沟
(各种颜色)的石头
三、示例:说三道四、能工巧匠
津津有味、楚楚动人
一片片树林、一条条小河
四、1.神话故事 水深火热 补天 修补
2.挑选了许多五彩石 把五彩石冶炼成很稠的液体 用那些沸腾的液体,填补在天空的缺口上
3.示例:女娲娘娘你真善良啊!
五、1.炎炎 乎乎 刺 渴
2.示例:气冲冲 软绵绵 笑眯眯
3.C
4.神农发现了许多能吃的粮食种子、解除病痛的草药和有毒的草,为人类做出了很大贡献。
5.示例:叔叔与犯罪分子英勇斗争,有的身负重伤,有的甚至牺牲了生命。还有消防员叔叔,当火灾发生的时候,他们冲进火场救人,有的被大火烧伤,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六、略
7.
16.麻雀
一、读拼音写词语。
Lín yīn zhěng jiù bó dòu hái huà fā lèng
(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庞( ) 护( ) 雀( ) 猎( )
庆( ) 庐( ) 省( ) 蜡(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细细地( ) 猛烈得( ) 绝望地( )
嘶哑的( ) 庞大的( ) 锋利地(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 。课文叙述了一只 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 ,使 免于受伤害的动人故事。
2.课文生动形象地叙述了"我"的所见,所闻。
事情的起因∶"我"发现了可怜的小麻雀。
事情的经过∶___ 。
事情的结果∶ 。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已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亚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1.老麻雀的紧张,"我"看出来了,也听出来了,请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2.文中"强大的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
-------------------------------------------------------------
3.你想对这只老麻说些什么?请简要写一写。
,
。
参
一、林荫 拯救 搏斗 白桦
二、庞(庞大) 护(保护) 雀(麻雀) 猎(猎人)
庆(庆祝) 庐(庐山) 省(省会) 蜡(蜡烛)
三、细细地(咀嚼) 猛烈得(摇撼) 绝望地(尖叫)
嘶哑的(声音) 庞大的(身躯) 锋利地(牙齿)
四、1.屠格涅夫 老麻雀 小麻雀 小麻雀
2.经过: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得保护小麻雀。
结果:猎狗被我带走了,小麻雀得救。
六、1.略
2.爱的力量
3.略
8.
17.爬天都峰
一、读拼音写词语。
Bǐ dǒu pān dēng hóu zi fā chàn bái fā cāng cāng
( )( )( ) ( )(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天都峰(dōu dū)照相(xiāng xiàng)鲫鱼背(jì jǐ)汲取(jí xī)
三、选字填空
辫 辨 辨 瓣
语文课上,同学们通过激烈的( )论,把这个问题分( )得更透彻了
2.这个小姑娘扎着小( ),在聚精会神地数花( )。
哩 哦 吧 呵
3.( ),我明白了,原来是你写的信啊!
4.别看他个子小,本事还真不小( )!
5.( )!你居然能把这个东西搬起来!
6.我们一起来唱歌( )!
四、《爬天都峰》这篇课文叙述的顺序是( )
A.面对天都峰的险峻——树立信心,鼓起勇气——勇于攀登,战胜了天险。
B.树立信心,鼓起勇气——面对天都峰的险峻——勇于攀登,战胜了天险。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①"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表脸,问∶②"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③"对,咱们一起爬吧!"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辨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开始"我"不敢爬,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仔细阅读画横线部分"我"和老爷爷的对话,体会"我"和老谷爷的心情
①-----------------------------------------------------------
②-----------------------------------------------------------
③-----------------------------------------------------------
3.爬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何要互相道谢?( )
A."我"和老爷爷是互相搀扶着上来的,所以要互相道谢。
B."我们"从对方身上受到了鼓舞,所以要互相道谢。
4.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加点字"力量"指的是( )
A.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B.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精神。
参
一、笔陡 攀登 猴子 发颤 白发苍苍
二、dū xiàng jì jí
三、1.辩 辨 2.辫 瓣 3.哦 4.哩 5.呵 6.吧
四、A
五、1.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2.①这小的孩子也来爬天都峰。
②这么大年纪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
③他行我也能行。
3.B
4.B
18.牛和鹅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èn zhì chuí bèi shuāi huài quán tou yī jīn kǒng bù
( )( )( )( )( )(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皮—( ) 痛快—( ) 神气—( )
恐怖—( ) 欺负—( ) 无缘无故—( )
三、按要求写词语。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牛背( )牛肚子( )牛屁股( )牛角
2.选择合适的象声词填空。
啪嗒啪嗒 吁哩哩哩 吭吭 啪啪
(1)它张开翅膀,( )地落到了池塘中。
(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 )地跑了过来。
(3)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 )地叫了一声。
(4)鹅伸长脖子,( )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
四、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含义。
1.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怕它干吗?
A.作者明白了金奎叔是大人,所以觉得鹅把他看得很大,金奎叔才会不怕鹅。
B.有不同的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金奎叔的话,让我改变了对鹅的态度和做法。对鹅,我从此不再怕它。
2.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我觉得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平白地欺负它干吗?
A.牛看得我们比它大,只要牛不惹我,我就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欺负它了。B.通过对鹅的态度的转变,我也转变了对牛的态度,从此对牛,我不再
无缘无故地欺负它了。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常,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心∶"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这段话从_ 、 、 三个方面描写了"我"被鹅追赶时_ 的情景。
2.如果你遇到当时的情景,你会怎么做?
-------------------------------------------------------------
-------------------------------------------------------------
-------------------------------------------------------------
参
一、甚至 捶背 摔坏 拳头 衣襟 恐怖
二、调皮 快活 神态 恐慌 欺侮 莫名其妙
三、1.拍 摸 触 扳
2.(1)啪啪啪(2)啦嗒啪嗒 (3)吁哩哩哩 (4)吭吭
四、1.B 2.B
五、1.动作 神态 语言 慌乱
2.略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一、读拼音写词语。
Xìng kuī xiàn mù piě zuǐ kù zi chè huàn zá guō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羡慕(xiān mù xiàn mù) 豁虎跳(huō huò)
笨拙(zhuō zhuó) 哄堂大笑(hōng hòng)
三、读一读,连一连。
笨拙的 表演
机灵的 老虎
期待的 目光
窝囊的 小朋友
四、先补充词语,再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通情( )理 唉( )叹气 垂( )丧气 哄( )大笑
-------------------------------------------------------------
五、将下列句子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1.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 老师没把我撤换掉。
------------------------------------------------------------
2.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 我脸上一阵发热。
------------------------------------------------------------
3.我会豁虎跳。 这场戏不至于砸锅。
------------------------------------------------------------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鸣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 ) 立刻—( ) 至今—( )
2."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从"终于"一同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
3."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哄堂大笑,请你告诉他。
------------------------------------------------------------
4.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我"的演出窝囊吗?可以怎样开导"我"?
参
一、幸亏 羡慕 撇嘴 裤子 撤换 砸锅
二、xiàn mù huō zhuō hōng
三、通情达理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哄堂大笑 (句子略)
四、1.虽然我这个配角配不上他,但是老师没把我撤换掉。
2.我因为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所以脸上一阵发热。
3.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
五、1.突然 马上 迄今
2.非常期待。
3.因为你扮演的这只窝囊的大老虎,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很可爱,很有趣,所以大家才会哄堂大笑。
4.略
20.陀螺
一、读拼音写词语。
Fèi wù xuán zhuǎn zì háo yù liào kuì bài chè dǐ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铁钉(dīng dìng) 旋转(xuān xuán) 帅气(shuài shài)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奇怪——( ) 接触——( )
2.反义词∶傲慢——( ) 随便——( )
四、根据下面的解释,从课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任何埋怨的话。( )
2.形容功夫到家,技艺成熟,做起来很顺手。( )
3.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 )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我从小就不甘人后,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导找木头,为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 )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 )不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鸟云,快乐像过冬的蒸子一发,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1.请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下文,选文画线的部分表现了作者__ 的心情。
3.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描写"我"不服输的动作的语句。
4."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有怎样的典故呢?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这个说法的来历∶
-------------------------------------------------------------
-------------------------------------------------------------
六、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春天情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动,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逝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至脖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按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粘上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医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会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为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儿的长竹竿,"癖里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离,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掏鸟窝一般要两个人,一个掏,一个接,动作要干净利落,不然,碰到大人是要挨打的,因为大人们说那是益鸟。但那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益鸟,什么是害乌,只是想尝一尝。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
1.本文按四季的更替回忆了童年与大枣树有关的四件趣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1)春天∶ 。
(2)夏天∶ 。
(3)秋天∶ 。
(4)冬天∶ 。2.文章语言生动,这与作者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有关,请用横线画出文
中的比常句。
3.作者在冬季趣事中讲到了捣鸟窝这样的事情,请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谈谈爱护乌类有哪些好处。
-------------------------------------------------------------
-------------------------------------------------------------
参
一、废物 旋转 自豪 预料 溃败 彻底
二、dīng xuán shuài
三、1.奇特 碰触 2.谦虚 谨慎
四、1.毫无怨言 2.得心应手 3.兴致勃勃
五、1.ái xiāo
2.懊恼
3.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出得心应手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
六、1(1)用弹弓打大枣树上的马蜂窝被蜇。
(2)用面筋捉大枣树上的知了,用小铁铲挖树下的知了餐。
(3)上树打枣,吃枣糕。
(4)上树掏鸟窝。
2.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
3.略
21.古诗三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Chū sài qín cháo chū zhēng cuī cù zuì jiǔ yīng xióng
( )( )( )( )( )( )
二、查一查。
1.如果你会写,却不会读“塞”字,你应该用 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2.如果你会读,却不会写“秦”字,你应该用 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三、多音字组词。
sài( ) yǐn( ) jiāng( ) jiāo( )
塞sè( ) 饮yìn( ) 将jiàng( ) 教jiào(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凉州词》中" 表现出边关将领饮酒时"的兴奋、豪爽; 是饮酒时悲壮、豪迈的劝酒闲。
2.《出塞》中的 让我们感受到了成边将士的艰苦、凄凉。
五、默写《夏日绝句》。
---------------------
------------------------------------------------------------
------------------------------------------------------------
六、课外阅读。
凉州词(其二)
【唐】王翰
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
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茄③折杨柳④,
教人意气⑤忆长安⑥。
【注释】①秦中∶今陕西中部地区。②阑∶尽。③胡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④折杨柳∶乐府曲辞。⑤意气∶情意。⑥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象?
------------------------------------------------------------
------------------------------------------------------------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写出"教人意气忆长安"的意思。
-------------------------------------------------------------
-------------------------------------------------------------
参
一、出塞 秦朝 出征 催促 醉酒 英雄
二、1.部首 宀 10
2.音序 Q qín
三、sài(塞外) yǐn(饮水) jiāng(将来) jiāo(教学)
塞sè(堵塞) 饮yìn(饮马) 将jiàng(将士) 教jiào(教师)
四、1.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五、略
六、1.略
2.让战士们思念故乡的情感更加浓厚。
3.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读拼音写词语。
Jué qǐ xiào guǒ qīng xī xiōng huái zàn měi
( )( )( )( )( )
Wéi rào yí huò xùn chì diǎn rán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1.“为什么而读书?”这是个( )的问题。
2.我做错了事,父亲( )地批评了我。
三、补充词语。
若有( )( ) 为之( )( )
( )( )忘怀 热闹(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由此周恩来立下了志向 。从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是____ 。
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连声赞叹∶ 。
2.当听到周恩来的回答时,校长先是__ _,因为 ;于是,校长又____ ;当再次听到周恩来的回答时,校长 。
3.你为了什么而读书呢?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
-------------------------------------------------------------
-------------------------------------------------------------
参
一、崛起 效果 清晰 胸怀 赞美 围绕 疑惑 训斥 点燃
二、1.严肃 2.严厉
三、所思 一振 难以 非凡
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了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
五、1.不住地称赞。
2.为之一振 没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如此抱负和胸怀 追问了一句 连声赞叹
3.略
3.
23.梅兰芳蓄须
一、给加点字注音。
蓄须( ) 纠缠( ) 打扰( )
签订( ) 宁可( ) 妄想( )
二、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都知道它的名声。( )
3.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 )
三、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迫∶A.逼,威胁 B.接近,靠近 C.紧,急
1.时间紧迫,容不得你犹豫了。( )
2.敌人的皮鞭也不能迫使江姐屈服。( )
3.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冻死街头。(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 )签订演出合同,( )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 )卖房度日,( )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宁可…也… 只要…就… 尽管……还…
2.将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
3.选文主要讲了_ 的故事。
4.结合全文,我知道了梅兰芳蓄须的原因是为了表示_ ,表明 。
五、课外阅读。
海兰芳对自己表演女人"猛然吃惊"的神态,总是感到不够满意。一天,梅兰芳<些回家,见夫人福芝芳正在聚精会神地整理衣服。
他想,此时如果让她猛听一声巨响,到底会出现什么吃惊的样子?于是他随手拿起一只兰花瓷盆,狠狠往地上一摔。
果然,夫人吃惊地大叫起来,并将手中的衣服掷了老远,半晌才说出话来。就在这巨响的一瞬间,梅兰芳准确地捕捉到夫人吃惊的神态和动作。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聚精会神∶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一瞬间—( ) 半晌--( )
3.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梅夫人"猛然吃惊"的样子,用横线画下来。
4.从梅兰芳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
-------------------------------------------------------------
参
一、蓄须(xù) 纠缠(jiū) 打扰(rǎo)
签订(qiān) 宁可(nìng) 妄想(wàng)
二、1.斩钉截铁 2.闻名世界 3.纠缠
三、1.C 2.A 3.B
四、1.只要 就 宁可 也
2.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不愁没钱花。
3.略
4.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五、1.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2.一刹那 半天
3.略 4.略
4.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áo wū míng mèi huī huáng háo bù yóu yù
( )( ) ( ) ( )
Tǔ kàng piān piān qǐ wǔ mán mù lín láng
( )( )( )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sǔn shǔn),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lín líng)琅.
2.追寻温暖,追寻明媚(méi mèi)的春光。
3.一旦(dān dàn)下定决心,就努力把它完成。
4.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huáng fáng)!
三、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
2.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
3.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破旧的茅屋"代表 。
"延安温热的土炕"指的是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诗中与"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表达同样内涵的是哪一句?把它抄下来,并写出它的意思。
诗句∶ 。
意思∶ 。
五、课外阅读。
周恩来的"三用"大衣
这件翻领、有腰带可系结的深褐色皮大衣静静地陈列在延安纪念馆中,它的主人是周恩来。这件制作精良的大衣,在战争年代,功能远远超出了简单的避寒与美观,被称为"三用"大衣,彰显着老一辈无产阶级家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1940年,周恩来将这件皮大衣从苏联带回,在延安时期一直随身携带,时常穿着。1946年,周恩来就是穿着这件皮大衣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在会上迫使蒋介石签订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确定了民主改革的总方向,见证了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1947年和人民总部转战陕北,途中,周恩来夏天把大衣当作雨衣来挡雨,晚上将大衣当作被子来保暖,冬天再让大衣回归"本色"来御寒,"三用"大衣之名由此得来。
1949年"进京赶考"后,皮大衣结束了它陪伴主人征战南北的任务,周恩来先把它送给邓颖超穿到1956年,后又交给卫士长成元功保存。19年8月5日,这件跟随周恩来24年的皮大衣终于完成使命,赠送给了延安纪念馆,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周恩来的这件"三用"大衣,体现着中国党人艰苦朴素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约的生范作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彰显∶ 。
2.周总理的"三用"大衣是怎么得名的?
------------------------------------------------------------
3.这件皮大衣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原因是什么?
-------------------------------------------------------------
-------------------------------------------------------------
参
一、茅屋 明媚 辉煌 毫不犹豫 土炕 翩翩起舞 满目琳琅
二、1.sǔn lín 2.mèi 3.dàn 4.huáng
三、1.反问 2.比喻 3.排比
四、1.落后的生产条件 延安精神 现在的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贫穷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不能忘记那种在战争中军民一心的亲密关系以及火热的斗争生活。
2.略
五、1.鲜明地显示。
2.周恩来夏天把大衣当作雨衣来挡雨,晚上将大衣当作被子来保暖,冬天再让大衣回归"本色"来御寒,"三用"大衣之名由此得来。
3.略
4.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读拼音写词语。
1.李将军róng mǎ( )一生,身经百战,取得了赫赫战功。
2.哥哥在数学jìng sài( )中取得了冠军。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折枝(zhé shé) 诸多(zhū zū) 唯戎不动(wéi wèi)
三、比一比,再组词。
戎( )常( )竞( )淮( )诸( )
戒( )尝( )竟( )唯( )者( )
四、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与诸小儿游。( )
A.经常 B.曾经 C.尝试
2.诸儿竞走取之。( )
A. 争着跑过去 B.竞技运动项目 C.急着走过去
3.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A.曲折的枝条 B.折取树枝 C.压弯枝条
4.取之,信然。( )
A.认为可靠 B.的确如此 C.不以为然
五、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
( ),信然。
1.把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填入括号内。
①小儿 ②王戎 ③李子
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 )
A.只有 B.唯一 C.但是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
B.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展开行动。
参
一、戎马 竞赛
二、zhé zhū wéi
三、戎(戎马)常(经常)竞(竞赛)淮(淮河)诸(诸位)
戒(八戒)尝(品尝)竟(究竟)唯(唯一)者(作者)
四、1.B 2.A 3.C 4.B
五、1.③②③
2.A
3.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5.C
26.西门豹治邺
一、读拼音写词语。
Qiú ráo guàn gài xí fu rén yān xī shǎo
( ) ( ) ( )( )
Yíng qǔ yān mò rēng diào tí xīn diào dǎn
( )( )( ) ( )
二、读一读,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灌溉(gài kài)开凿(záo zháo)流淌(tǎn tǎng)磕头(kē kè)
三、比一比,再组词。
稀( )娶( )淹( )徒( )饶( )
希( )取( )掩( )陡( )烧( )
四、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闹∶①发生(病、灾)等不好的事;②不安静;③搞,弄;④发泄,发作。1.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邺县再也没闹过旱灾。( )
2.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 )
3.因为一点儿小事,他就闹牌气,太不值得了。( )
4.早晨的菜市场十分热闹。(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从此,还有谁敢再提给河种娶她妇呢?(改为陈述句)
-------------------------------------------------------------
2.庄稼得到灌溉。庄稼年年都获得好收成。(用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
-------------------------------------------------------------
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1."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门豹早已识破巫婆、官绅的,想将计就计。
B.西门豹对"河神娶媳妇"的事很好奇,想亲眼看一看,再做打算。
C.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防止计划泄露,避免打草惊蛇。
2."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这样说的原因是( )
A.这个姑娘的确不漂亮;
B.西门豹担心河神会生气。
C.西门豹将计就计,以此为理由救下了新娘,然后准备惩罚巫婆和官绅的头子。
3."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巫婆到河神那里去了很久,西门豹等得不耐烦,就叫官绅头子去催她回来。
B.西门豹巧用计策惩治官绅头子,以巫婆久久不归、麻烦官绅头子催一催为借口,将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C.西门豹不喜欢官绅头子,想借此机会除掉他。
4."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写出了官绅们的害怕,下列词语中和"提心吊胆"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心乱如麻 B.胆大心细 C.心安理得 D.胆战心惊
5.读一读文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他惩治巫婆和官绅们的办法好在哪里, ( )(多选)
A.讲究策略 B.安排周密 C.声东击西 D.不动声色
参
一、求饶 灌溉 媳妇 人烟稀少 迎娶 淹没 扔掉 提心吊胆
二、划去∶kài zháo tǎn kè
三、略
四、1.①2.③ 3.④4.②
五、1.从此,没有谁敢再提给河神娶媳妇。
2.因为庄稼得到灌溉,所以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六、1.B
2.C
3.B
4.D
5.ABD
27.故事二则
一、用“√”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bài pài)见蔡桓(héng huán)侯。
2.医生用热敷(fū fù)治好了奶奶的皮肤病,用几剂(jì jí)汤药治好了爷爷的胃病。
3.他的身体已经病入骨髓(suí suǐ)了,无法根治了。
4.纪(jǐ jì)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chā chà)不多了。
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1.蔡桓侯( )落得个不治身亡的下场,( )他始终对扁鹊的劝告毫不理睬。
2.我们( )学什么技艺,( )应该从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你的眼力还不够。(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
2.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3.照样子,仿写比喻句。
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扁鹊治病》一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时间线索有∶过了十天→( )→( )→( )→( )。由蔡桓侯的行为,我会想到"__ "这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2.扁鹊对蔡桓侯的病共有 次诊断,分别是∶病在 ,病到 ,病至 ,病入 。
3.《纪昌学射》中,飞卫要求纪昌先下功夫练眼力,并且做到两点∶一是__ ;二是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4.本课两则故事中的人物均个性鲜明,蔡桓侯__ ,扁鹊 ;
纪昌 ;飞卫_ 。
六、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学弈
弈秋,通国①之善②弈者也。使③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④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通国∶全国。②善∶擅长。③使∶让。④鸿鹄(hóng hú)∶天鹅。⑤弓缴(zhuó)∶弓箭。⑥弗若∶不如。
1.与"专心致志"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有∶ 、 。
2."思援弓缴而射之"中"援"的意思是( )
A.支援 B.拉 C.引
3.弈秋教了两个学生,这两个人各是怎样学弈的?
-------------------------------------------------------------
-------------------------------------------------------------
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在学习时,( )很重要。
A.学习态度 B.经验 C.智力 D.基本功
参
一、1.bài huán 2.fū jì 3.suǐ 4.jǐ chà
二、1.之所以 是因为 2.不论 都
三、1.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你的眼力还不够。
2.扁鹊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3.示例∶哥哥跑得真快,像一支离弦的箭,冲向终点。
四、1.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五天之后 不久 讳疾忌医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要拒绝批评和帮助
2.四 皮肤 皮肉之间 肠胃 骨髓
3.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 把极小的目标看得极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 大本领要从小处练起,严格遵循老师的教诲,刻苦练习,持之以恒,才会成功。
4.高傲固执 医术高明 勤学苦练 教导有方
五、1.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2.B
3.第一个学生专心致志,第二个学生三心二意。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