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技术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解析:
粗、细集料得达到沥青混凝土的要求。
2.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数量要求和规格要求。
层位 |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 |
极重、特重交通 | 重、中、轻交通 | ||
基层 | ≧5 | ≧4 | ≧3或者4 |
底基层 | ≧4 | ≧3或者4 | ≧3 |
以G104为例,属于重载交通,最少需要4档料,石粉、5-10、10-20、10-30就够了,如果属于极重交通最少需要5档料那么就得是0-3、3-5、5-10、10-20、10-30料了,相应的拌合机料仓数量也得增加。
3.调整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内容及要求。
解析:
向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靠拢。
4.提高了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压实度标准。
解析:
基层压实度≧98%,底基层压实度≧9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在极重、特重交通荷载情况下,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标准可提高1-2个百分点。也就是要达到99%以上。
5.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拌合设备和工艺要求。
解析:
a、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混合料拌合设备的产量宜大于500T/h。
b、拌合设备的料仓数应与规定的备料档数相匹配,宜较规定的备料档数增加1个。
c、各料仓之间的挡板高度应不小于1m。
d、高速公路的基层施工时,每个料斗与料仓下面应安装称量精度达到±0.5%的电子秤。
e、加水量的计量应采用流量计的方式。水的流量数值应在控制室的控制面板上显示。
f、高速公路基层混合料拌合时,宜采用两次拌合的生产工艺,也可采用间歇式拌合生产工艺,拌合时间应不少于15S。
g、在拌合过程中,应实时检测各个料仓的生产计量,对高速公路及一级路,应每10min打印各档料仓的使用量。
h、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水泥稳定材料从装车到运输至现场,时间不宜超过1h,超过2h应作为废料处置。
i、两层连续摊铺的施工工艺需谨慎使用,采用两层连续摊铺时,下层质量出现问题时,上层应同时处理。
j、摊铺机前宜增设橡胶挡板,橡胶挡板底部距下承层距离宜不大于100mm。
6.增加交通管制的要求。
解析:
正式施工前宜建好施工便道。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无施工便道,不应施工。
7、关于乳化沥青透层养生的条件
8、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之间的处理。
解析:
可采用上下结构层连续摊铺施工的方式,每层施工应配备的摊铺和碾压设备,不得采用一套设备在上下结构层来回施工。
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处理
解析:
a、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宜采用同步碎石施工设备,应采用分离式的施工设备。
b、沥青洒布车的容量宜不少于10t,1台沥青洒布车应配备2台碎石撒布车。
10、强化了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和指标要求。
解析:
a、每个工地试验室试验操作人员宜不少于8人,同时明确每个质量控制环节上的责任人。
b、高速公路的基层施工时,各档粗集料的超粒径含量应不大于15%,其中主粒径通过率的变异系数应不大于10%。也就是说要固定料源,不得随意变换料源。保证原材料的稳定。
c、对高速和一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应在养生7-10d内检测弯沉;不满足要求时应返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