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绿化养护防虫害应急预案 | 实施日期:2017年8月 | 编号:YA- |
编制目的 虫害就是有害的昆虫对植物生长造成的伤害,主要发生时间为春末、夏初、秋末。针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有效降低经济损失,结合行政中心绿地养护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指导思想 掌握天气实时动态、发挥主观能动性,本着以预防为主,遵循“预防在前,及时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及时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种苗木和在建地块进行重点养护。 组织布置 为加强对养护绿地防虫害工作,我公司特成立防虫害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工作指导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损失。 各施工小组做好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之间的配合工作,听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一切指令,建立8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障通讯畅通,在接到指令时,应立即投入应急工作,合理安排应急及治安组成员。 组长:林乃选,负责总调度与指导; 副组长:陈嘉豪,负责跟进落实; 应急处理组:林瑞畅等4人负责应急处理具体操作。 应急及防护措施 1、集中防治预防虫害 每年3月15-20日、5月25-30日、9月10-15日、11月15-20日,采用速扑杀、敌敌畏乳油、甲胺磷、氧化乐果和辛硫磷等胃杀或是触杀的药物两两不同组合按800倍液浓度碰洒。 2、重点治理局部虫害 通过日常巡视来发现不同植物上的不同种类的虫害,根据不同分类如地上害虫(胃杀、触杀)、地下害虫来进行治理。 3、繁殖期治理 根据危害严重的昆虫繁殖期,采用性诱剂进行诱杀减少昆虫的世代繁殖。 4、夜间治理 由行政中心业主和物业管理部门安装黑光灯对夜间昆虫进行诱杀,减少昆虫密度。 |
名 称:绿化养护防寒潮应急预案 | 实施日期:2017年8月 | 编号:YA- |
编制目的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将造成沿途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寒潮造成植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冰凌对细胞壁的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针对可能发生的伤害,有效降低经济损失,结合行政中心绿地养护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指导思想 本着以治理为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在前,及时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及时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布置 为加强对养护绿地防寒潮工作,特成立防寒潮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损失。 组长:林乃选,负责总调度与指导; 副组长:陈嘉豪,负责跟进落实; 应急处理组:林瑞畅等4人负责应急处理具体操作。 根据气象预报的等级来建立值班制度。蓝色预警建立8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橙色预警建立12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红色预警建立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障通讯畅通,在接到指令时,应立即投入抢险工作,合理安排应急及治安组成员。 应急及防护措施 寒潮蓝色预警(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 1、根据寒潮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安排抗冻水的浇灌,如低于0度进行浇灌,保证土壤温度始终高于0度,确保根系不会受到严重损害。 寒潮来临时间如果在“小雪”至“大雪”以后,提前3-5天灌水,此时冻灌,即使夜间温度降至0℃以下,但白天气温回升后,地面仍可解冻,对植物最有利。也就是在夜间或凌晨地表面结冰,日出后又解冻的时候,是园林植物浇冻水最适宜的时间。(最佳灌水时间为气温3℃左右,5厘米土层内平均地温5℃,表土日化夜冻,灌水后当天水分能够全部渗入根部和渗到根系分布层为好。根据经验,小树可深灌30厘米左右,大树可深灌70厘米左右,土壤湿度控制在园林植物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2、寒潮来临前施用K肥,充分提高植物整体抗性,增加细胞液浓度,冰点降低。 在寒潮来临前5-10天,根据天气预报的降水概率,如果短时间没有降水则间隔时间越久越好,给植物充分时间吸收K肥。植物周边每平方增施5-7克钾肥效果最优。 3、对容易受到冻害的名贵盆栽,移至室内,待温度高于其能正常生长时再移除。 在接到天气预报时,对室外盆栽进行搬离,大型和特型植物可以放置大会堂1楼架空层,此方法可防止叶片表面由于霜冻的影响降至0度。 4、对部分植物进行培土确保根系不受冻害。 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5、对容易受到冻害的植物提前修剪嫩枝,提高抗冻能力。 在寒潮来临前对如榕树、白兰花、黄花槐、花叶良姜、鹅掌木等的新枝或是木质化程度过低的枝条进行剪除。 6、园林树木涂白,减少冬季树干吸热,使树木不会因昼夜气温剧变,造成树皮爆裂。 涂白高度距离地面1.0m。如老树露骨更新,则涂白位置应升高,或全株涂白。 寒潮橙色、红色预警(橙色: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红色: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 1、对新栽植的植物覆盖薄膜保证不受空气中湿冷水汽的影响。 通过隔绝空气或是地上面蒸发的水汽,降低植物表面结冰的可能性,保证细胞不受冰凌的机械损伤。 2、在迎风口易受到冻害的植物设置风障,防止植物水分过快蒸腾。 为减轻寒冷的大风吹袭造成树木冻害,提前3-5天在合适的迎风口位置架设风障(主要看当时的风向),距离树木3-5米。风障材料用塑料薄膜,其高度要超过树高,常用杉木、竹杆等支牢,以防大风吹倒,漏风处再用稻草在外披覆好,绑以细棍夹住。 寒潮预警解除 1、总结工作经验,做好善后处理。 寒潮过境后清点损失,制定复壮计划。寒潮过境后7天内对工作得失经验进行总结并存档。 2、向局处室及项目部及时汇报苗木损伤情况。 |
名 称:绿化养护防汛抗台应急预案 | 实施日期:2017年8月 | 编号:YA- | ||||
编制目的 根据夏季气候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抗台天气的准备工作,全面部署、落实防汛抗台措施,多举措强化绿化防汛抗台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尽最大可能消除台风造成的损失,结合行政中心绿地养护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指导思想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及时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布置 为加强对养护绿地防汛抗台工作,特成立防汛抗台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紧密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各施工小组做好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之间的配合工作,听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一切指令。 组长:林乃选,负责总调度与指导; 副组长:陈嘉豪,负责跟进落实; 应急处理组:林瑞畅等4人负责应急处理具体操作。 根据防汛抗台气象预报的等级来建立值班制度。蓝色、黄色(新增黄色)预警建立8小时专人值班制度;橙色预警建立12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红色预警建立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障通讯畅通,在接到指令时,应立即投入抢险工作,合理安排应急治理组成员。 应急及防护措施 台风预警 一、检查防汛抗台物资,保障到位 各种抢险工具、绳索、电(油)锯、排水泵等设备应备齐备足(附:《抗台工具设备清单》),并按规范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保障设备能正常使用。 二、立足保护树木,全面排查绿地 1、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台风来临前对管护绿地的死树、危树进行全面清理。 2、安排剪除树木上的枯枝、病虫枝,以防大风期间断枝伤及行人,对树冠过于浓密或可能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的乔木进行适当的疏枝,以减少受风面积,达到防风保苗的效果。 3、对堆物提早清理,防止风扬垃圾。 4、做好短、中、长期气象预报的接受与传达工作,设置专人(陈嘉豪)每天早、中、晚定时收听电台天气预报,结合气象资料调整有关项目进度。 5、密切注意天气预报,800公里风圈半径时对乔木固定,同时组织抢险队伍,准备足够的防雨器材和工具,对易受风害的乔木,如新种三年以内的树木、浅根系(羊蹄甲、黄花槐、雪松等)、树冠过大等,进行支撑(井字形支撑)、加土等临时性加固措施,同时设醒目标志(三角警示牌),避免伤人。 台风过境时 及时清理,保障通行 1、开展巡查工作对倒伏树木,及时进行修、锯、移等工作,保障道路畅通。 2、在抢险工作时,应注意保护抢险人员自身安全,夜间操作必须穿反光背心,车辆必须打警示灯,不得带电操作,高空操作时,应做好登高人员的防护工作,并在周边设置警示牌,若遇确实无法操作时,应及时向指导组报告。 3、立足防涝排涝,做好排水处理。对绿地内发生积水成涝时,及时疏通排水沟,并用水泵及时排水。 台风过境后 做好善后处理,总结工作经验。 1、对倒伏树木,进行修剪缩冠,在土壤耕性状态时扶起重栽,重栽后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如用三角撑等。 2、及时清扫残枝败叶,对截枝后的树干、树枝应统一堆放,不得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并及时运送。 3、对所有植物喷洒杀菌剂。 4、台风过境后7天内对工作得失进行工作总结。 5、及时将苗木损坏情况汇报至项目部及局处室。 附:《农校抗台工具设备清单》 农校抗台工具设备清单 | ||||||
序号 | 工具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
1 | 三角警示牌 | 块 | 10 | |||
2 | 水泵 | 台 | 1 | |||
3 | 发电机 | 2000W | 台 | 1 | ||
4 | 油锯 | 台 | 1 | |||
5 | 手锯 | 把 | 5 | |||
6 | 8号铁丝 | 斤 | 10 | |||
7 | 木棍 | 2-3米 | 条 | 50 | ||
8 | 雨衣 | 套 | 10 | |||
9 | 雨鞋 | 双 | 6 | |||
10 | 防雨布 | 平方 | 100 |
名 称:绿化养护极端高温天气应急预案 | 实施日期:2017年8月 | 编号:YA- |
编制目的 夏季极端高温(持续3天以上温度高于40℃)对园林植物有极大危害,常常引起植株出现枯死斑块或枯死,叶色变褐、变黄,幼芽、幼枝乃至幼小植株枯死等。现结合行政中心绿地养护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指导思想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及时处理相结合的原则。 组织布置 为加强应对极端高温工作,特成立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养护工作指导组,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紧密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各施工小组做好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之间的配合工作,听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一切指令。 组长:林乃选,负责总调度与指导; 副组长:陈嘉豪,负责跟进落实; 应急处理组:林瑞畅等4人负责应急处理具体操作。 工作指导组要求: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破坏对绿地造成的损失。各施工小组做好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之间的配合工作,听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一切指令,保障通讯畅通,在接到指令时,应立即投入应急工作,合理安排应急治理组成员。 应急及防护措施 1、对杜鹃、茶梅、龟甲冬青等这些不耐旱植物,需要进行遮阳网覆盖,尽量减少蒸腾及高温对株体的灼伤。 2、夏季植物蒸腾作用强烈,必须保证有足够水分供植物生长,浇水应避开白天高温时段,采取早上提早作业、晚上延迟作业等办法,降低浇灌水的蒸发量,避免对植物造成伤害,同时,浇水务必浇透,可来回多次浇水或停车洒水,确保苗木充分吸收。对养护要求较高的草坪、名贵花木,还应经常喷雾增加空气湿度,减少叶面蒸腾。 3、对植株进行必要的修剪,清除病虫枝、枯枝败叶等,有利于通风,良好的通风也有助于降低温度,帮助植物顺利度夏。 4、可适当增施速效肥,增施速效氮肥,用0.2%左右的尿素水溶液浇灌,快速淋溶进入土壤,促进植物恢复生长。同时,还可适当运用植物生长素,高温使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生长素的运用,能补充大量的氮磷钾元素和锰、硼、铜、锌等丰富的微量元素,调节植物生理功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达和光合作用,有助于植物恢复生长。 总结工作经验,做好善后处理 极端高温过后对造成损失进行清点,同时制定植物复壮计划。 |
名 称:绿化养护人为破坏应急预案 | 实施日期:2017年8月 | 编号:YA- |
编制目的 绿化人为破坏指人为的对绿地中的植物及设施的破坏,为及时挽救受到伤害的植物,尽最大可能小化被破坏的绿地损失,及时恢复绿化景观效果,现结合行政中心绿地养护工作特点,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指导思想 跟踪观察容易发生人为破坏的区域,做到“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马上修整”。按照“加大投入、提前复绿”的原则进行绿化管养,及早与周边绿地融合。 组织布置 为加强对绿地人为破坏的及早修复和早日实现与周边绿地融合的工作,特成立绿地人为破坏修复工作指导组如下: 组长:林乃选,负责总调度与指导; 副组长:陈嘉豪,负责跟进落实; 应急处理组:林瑞畅等4人负责应急处理具体操作。 工作指导组要求: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破坏对绿地造成的损失。 各施工小组做好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之间的配合工作,听从应急防护工作指导组一切指令,建立专人值班制度,保障通讯畅通,在接到指令时,应立即投入应急工作,合理安排应急治理组成员。 应急及防护措施 1.做好预防工作 一些绿地由于处在交通出入口、停车场、后勤服务区周边,本身就容易受到破坏。 (1)对现有绿地树立警示牌或者围栏,来尽力避免绿地损害;对绿地重新设计调整,来适应功能需求。 (2)合理安排养护人员每天对容易受到破坏的绿化区域,进行巡查。 2.应急工作步骤 (1)发现绿地破坏后需当场向项目部反应事故发生的地点、原因、损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并上报修整所需要的材料。 (2)项目部接到相关事件后需立即通知“绿地人为破坏修复工作指导组”负责人,并做好相关登记。 (3)工作指导组接到事故批复后,根据预案要求和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及时启动绿地修整工作,快速处理被毁的植物,能抢救的及时扶正、加固,不能抢救的及时进行截枝、清运。 (4)在进行绿化修复作业操作过程时,要放置隔离椎或警示牌,提醒业主避开,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担任应急修复任务的施工队需及时向指导组报告修复工作进展情况。 (5)工作组需在发现事故后的半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现场清理工作。 总结工作经验,做好善后处理 对死亡苗木清点,并做好登记,总结绿地破坏修复工作的细节情况与用品使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