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兜站
乌山支路人行天桥吊装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交建福州地铁二号线BT项目第七标段
项目经理部
2015年11月07日
1.工程概况
乌山支路人行天桥位于乌山西路与乌山支路交叉口位置,与道路主线斜交。主跨跨径布置为39m,为L型桥梁,梁端部范围内两侧分别设置人行梯道。天桥主跨设1.5%纵坡,人行梯道坡度1:2,每13~18个台阶设置一道休息平台,每隔休息平台之间水平距离4.8m,高差2.45m。横断面布置:0.65m(栏杆及花圃)+3m(人行道)+0.65m(栏杆及花圃)=4.3m;坡道及人行梯道横断面布置:0.65m(栏杆及花圃)+3m(人行道)+0.65m(栏杆及花圃)=4.3m
天桥采用焊接钢箱梁,为等高度单箱单室截面。截面中心梁高1.4m,箱梁顶宽4.3m,直腹板高0.672m,斜腹部高0.728m;底部平直段宽1.8m。顶面及底面均为平坡。钢箱梁顶板、底板均厚14mm,腹部厚12mm,顺桥向布置板肋,肋高100mm,厚10mm;横桥向沿外板每隔350mm设置一道。支点横梁板厚16mm,一般横隔板厚10mm。天桥主梁结构应设置预拱度,其值为70.9mm。
桥墩、桥台及基础:1号墩为桩柱式桥墩墩身直径φ0.8m,其上设置支座垫石。单桩桩基1.5m,按摩擦桩设计。2号主桥桥墩墩身直径φ0.8m,墩顶设置支座垫石。主桥桥墩下设3.5×6.235m承台,2根桩基1.2m,按摩擦桩设计。0号及3号桥台均为扩大基础。
图1-1 天桥立面图
图1-2 桥位平面图
2.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7)《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细则》JTJ/T B02-01-2008;
10)《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
11)《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3)《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14)《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 69-95);
15)《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
16)《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 722-2008);
17)《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
18)《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 1527-2004);
19)其他有关规范、规程。
20)桥梁的平、立面布置图
21)《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T3515-2003
22)GB606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23)吊装现场实际情况
24)吊车性能参数表
3.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安排
为确保吊装工作顺利进行,应在安全、质量、进度等各方面都能达到理想状态,为此作如下部署:
1)编制钢箱梁的吊装方案,并报相关单位审定批准。
2)对审定后的吊装方案,在方案实施的施工准备和吊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
3)吊车工作位置、吊车路线应按吊装平面图上的要求查实是否畅通、平坦,地耐力应按地基处理方案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4)吊装前准备好各类吊索具,并确认符合方案规定的要求。
5)钢箱梁加工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6)下部结构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具备上部结构安装条件;
7)安装位置都已确定好,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
8)现场所需的人员、机械、材料到已到场,且机械试运转正常、材料检验合格、人员持证上岗;
9)由于现场吊装过程交通正常运行,所以要做好交通疏解工作,且在吊装范围禁止通行;
10)做好天气预测,禁止在恶劣天气下进行吊装作业。
3.2工期计划安排
工期计划安排 表3.2-1
序号 | 分部、分项工程 | 工期 | 开始时间 | 完成时间 | 备注 |
1 | 桩基施工 | 9 | 2015.10.31 | 2015.11.8 | |
2 | 桥台施工 | 3 | 2015.11.9 | 2015.11.11 | |
3 | 承台施工 | 3 | 2015.11.12 | 2015.11.14 | |
4 | 桥墩施工 | 3 | 2015.11.15 | 1015.11.17 | |
5 | 钢箱梁制作 | 17 | 2015.11.1 | 2015.11.17 | |
6 | 钢箱梁吊装 | 3 | 2015.11.18 | 2015.11.20 | |
7 | 钢箱梁焊接 | 3 | 2015.11.21 | 2015.11.23 | |
8 | 坡道安装 | 4 | 2015.11.24 | 2015.11.27 | |
9 | 附属工程 | 7 | 2015.11.28 | 2015.12.4 |
1)技术管理人员的投入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我项目部投入一批现场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管理人员见“表3.3-1拟投入管理人员一览表”
拟投入工程管理人员一览表 表3.3-1
序号 | 姓名 | 职务 | 负责事项 |
1 | 慕永刚 | 项目经理 | 全面负责工程施工 |
2 | 徐福旺 | 项目 | 负责协调 |
3 | 任艳武 | 项目总工 | 负责工程技术 |
4 | 李 林 | 生产经理 | 负责工程生产 |
5 | 赵 洋 | 质检 | 负责桥梁工程质量 |
6 | 姜 皓 | 安全 | 负责桥梁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
7 | 张 韬 | 工长 | 负责桥梁工程现场管理 |
在吊装施工作业时,施工班组人员必须有明确的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服从指挥,各负其责。岗位分工和职责见表3.3-2所示。
设备吊装岗位职责表 表3.3-2
序号 | 岗位名称 | 岗位职责 | 人数 | 备注 |
1 | 吊装指挥 | 执行吊装总指挥的命令,具体指挥设备吊装全过程工艺操作直至设备顺利就位。随时向吊装总指挥通报吊装情况。 | 1 | 高级起重工 |
2 | 吊车机组 | 执行吊装指挥的命令,准确、平稳操作吊车并由专人观察吊车地基情况。 | 4 | 司机4人 |
3 | 监测 | 监测吊车吊钩的垂直度并及时向吊装指挥报告。 | 2 | 测量员 |
4 | 机动组 | 执行命令,传递信息,排除故障,协助就位。 | 5 | 起重工 |
机械设备准备情况一览表 表3.4-1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汽车吊 | 130t | 辆 | 2 | |
2 | 运输平板车 | 50t | 辆 | 2 |
4.1桥梁起吊措施
根据该桥梁的实际情况,把钢构桥梁分两段,采用130吨吊车进行起吊就位拼装。
4.2汽车吊验算
采用两台130T的汽车吊平行起吊,钢丝绳安装在两端支点的附加的钢箱梁上,如下图所示:
图4.2-1钢丝绳安装示意图
h1=4.3Sin60=3.72m
吊装时最大高度至少高于墩柱处支座30-50cm,所以吊车最小的起吊高度为H:
图4.2-2天桥横断面图
H=3.72+1.4+5.5+0.25+0.5=11.37m
由于吊点设在支点处,按工作半径12m验算,由H与工作半径可反算出臂长L:
所以可以采用130T汽车吊吊臂长度伸出16.53m,工作半径为12m的工作状态,该状态下起重性能为39T。
南门兜站乌山支路人行天桥使用130T汽车吊2台同时起吊,总起重量为:2X39T=78T>50T。钢箱梁主桥分两段进行现场吊装,1#梁约50T,2#梁约30T,故满足此次吊装要求。
单台吊车受力=25T
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2.9条,采用双机抬吊作业时,单机的起吊荷载不得超过允许荷载的80%。
由T=0.8T=0.8×39T=31.2T>25T
可知使用两台130T汽车吊满足要求。.
4.3钢丝绳验算
钢丝绳安装在两端支点的梁体上,每端采用4根42mm直径钢丝绳起吊,上夹角为。
图4.3-1钢丝绳安装示意图
钢丝绳长度L=2×4.3=8.6m
钢丝绳上的张力
本工程使用的钢丝绳强度极限以1670Mpa计,安全系数取,换算系数为0.82(见《GB 1102-91》)。
钢丝绳破断拉力,取安全系数,取抗拉强度。
Pp=Fk=70.76= 424.35 KN
式中:d—钢丝绳直径,mm;
Pp—钢丝绳的破断拉力,N;
0.3—系数
σ—抗拉强度,N/ mm2
考虑到吊装的受力复杂性,为安全起见,选用直径为42mm,最小破断拉力1523.90KN,抗拉强度为1670 N/mm2的钢丝绳。
5.吊装施工工艺及要求
5.1施工安排
1)130T汽车吊开至指定位置进行组车。
2)组车完毕后由起重工挂好钢丝绳、机索具;
3)设备到场后,经联合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试吊;试吊要求双机抬起设备离开运输车辆200mm后,进行5分钟试吊检查,检查主辅吊车的负荷情况、机索具情况、地基变化情况、施工现场安全区域清场情况等事项。试吊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主吊车在回转臂杆过程中要设专人观察主杆、设备、车身和超起配重旋转范围内有无障碍,并及时向吊装指挥报告。由安装工负责核对安装位置并准确回落至基础上。桥梁安装就位后固定好后由起重工摘去机具,吊装结束。
5.2钢箱梁运输
钢箱梁成品节段在场内制作完成后,可利用大型平板运输车运输到吊装位置,构件的发运次序应满足工地安装的需要,以保证工地安装顺利进行。
构件装车运输和存放时,采用木制垫块将构件垫平垫实,防止构件发生变形。吊装时,吊点处采用橡皮保护;堆放时,层间采用木质楔块隔离,且地面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涂层杯污染损伤。
图5.2-1钢箱梁运输图
5.3钢箱梁安装
5.3.1 安装施工方法简述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要求,吊装作业为5个工作日。由于现场施工条件、交通管制要求及其中能力的,现场箱梁的安装基本思路是:根据运输能力和工厂加工能力,钢箱梁进行分段分块加工制作(工厂加工划分为2个单元体),完成涂装后,直接运至安装现场,在安装现场分段的位置上,搭设承重条形支架,分块箱梁直接用汽车起重机吊至承重支架上,利用支架,直接在高空完成箱梁的整体拼装及焊接;
1)箱梁分段说明:
(1)箱梁分段平面、质量控制;
(2)平面尺寸长度<27米、宽度<4.5米
(3)重量<50吨。
2)箱梁分段横向段口示意图:
图5.3-1箱梁分段横向段口示意图
3)钢箱梁重量
(1)经计算,我部共分两阶段箱梁进行吊准:1#梁约50吨,2#梁约30吨。
(2)吊机采用130吨汽车吊两台,吊车臂倾角65度,最大爬杆高度为18m,可满足我人行天桥钢箱梁吊装作业,吊装时专人指挥作业。
图5.3-2 130吨吊车起重性能示意图
(3)吊装从1#梁开始安装,再安装2#梁。
(4)乌山路中箱梁合拢口设计一个支撑架,采用3米×3米型钢组成,高度5.5米。
4)支架设计
⑴ 支架采用格构式钢柱、支撑横梁、支承胎架组成的支撑体系,其中,格构式钢柱由Φ300×10的圆管制作,截面轴线3000㎜×3000㎜,该支撑体系已通过荷载力学计算,经试拼实践证明,完全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断面形式如图:
图5.3-3格构式钢柱断面图
5.3.2 安装流程
图5.3-4钢箱梁安装流程图
5.3.3 吊装顺序
1)吊装顺序 吊机就位→分段箱梁就位→式吊→检查→高空就位→复核标高→临时固定箱梁→复核检查→吊机落钩→下一箱梁分段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南门兜站乌山支路人行天桥主桥为单孔43米钢箱梁,桥净宽4.3米, 本次吊装使用两台130T汽车吊进行现场吊装,半径为12米时,可吊34T,整体钢桥重67T,满足此次吊装要求。吊车从二环转入乌山路口驶入,停在吊车点后,桥梁进行现场吊装,位置按平面布置图设置。桥梁吊装将采取四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钢桥梁断点拼接处放置临时支撑架(工厂制作);
第二步骤:将两段钢桥卸车,吊放至桥墩与临时支撑架上;
第三步骤:两段钢梁调整水平对接;130T吊车按图所示,从公路口驶入将桥梁吊至指定位置后焊接固定吊装结束,
第四步骤:吊装梯道,拼装焊接。
桥梁与基础找正时,要稳、慢,吊车一点一点来,垫片要垫水平,负责核对安装位置两头检查确认无误后,吊车方可脱钩。
5.3.4 吊装前检查
1)吊装前,进一步检查桥墩及支架的轴线和支承标高;
2) 吊装前,进一步检查吊装机具、索具的完好性;
3)吊装前,进一步检查其他各项准备工作,并对参与施工的操作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确保上岗人员都能对各自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4)吊装指挥和吊车司机明确统一指挥信号;
5)现场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已上岗就位(不少于2人),预定的安全预控措施已全部实施完毕;
6)所有参与施工的操作人员(上高空人员每组不得少于3人)已全部就位。
5.3.5 起吊
1)检查双根四点吊绑扎位置和质量,箱梁两端各绑扎缆风绳两根,由四个操作人员控制,每个支架顶部各安排二个引构作业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起吊;
2)首先起吊30公分,并停留10分钟,检查吊机和钢丝绳绑扎情况,箱梁平衡和变形情况,无异常后方可继续上升;
3)钢箱梁底部超过安装标高后,停止吊钩上升,稍稍停顿,待箱梁稳定后,缓慢回转;
4)回转至安装位置后,暂停回转并停顿片刻,待箱梁稳定后,缓缓下降,这时必须稳住箱梁并对准安装控制线,做到一次性准确落位;
5)钢箱梁落位后,对箱梁的轴线及标高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落钩,如需调整,在吊机不落钩的前提下用二台千斤顶进行调整到位;
起吊注意事项:
1)起吊机回转半径严格控制在≤10米时方可准备起吊;
2)起吊后箱梁在高空的平衡,由四根缆风绳控制;
3)起吊速度应严格控制,第一段箱梁经精确调整就位后,吊机落钩并进行第二段箱梁的吊装,就位后不准落钩,由箱梁安装人员进行二个箱梁的临时对接定位,箱梁临时对接定位结束后,经现场技术人员检查、认可后方可落构
落位调整方法:
1)水平方向调整 利用支架采用手拉葫芦进行调整;
2)垂直方向调整 利用千斤顶进行调整。
5.4钢箱梁焊接
安装焊接顺序:边腹板对接焊→边缘腹板焊缝无损检测→底板对接焊(同时中间向两头)→底板焊缝无损检测→顶板对接焊(同时中间向两头)→顶板与底板角焊→加劲肋与顶底板角焊→焊缝无损检测→割除临时施工铁件和封闭临时洞口→焊缝补漆→除顶板外进行最终涂层(面漆)。
5.4.1焊接方法
1)确保防风措施到位后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半自动气体保护焊;
2)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一律采用手工焊条;
3) 对接焊 采用陶瓷衬垫封底,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焊接方法;
4)角焊缝 采用单坡单面熔焊的焊接方法;
5) 焊条采用结构钢焊条E5015、直流;
6) 焊接等级 对接焊缝为一级,角焊缝为二级。
5.4.2工艺质量要求
钢箱梁拼装允许偏差表 表5.4-1
钢箱梁拼装实测项目 | |||
序号 | 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 | 权值 |
1 | 梁高Hh≤2m±2㎜ | 钢卷尺测两端腹板高度 | 2 |
梁高h≥2m±4㎜ | 钢卷尺测两端腹板高度 | 2 | |
2 | 跨度L(m)±(5+0.15L) | 钢卷尺测支座中心距离 | 3 |
3 | 全长(㎜)±3㎜ | 钢卷尺测全长 | 2 |
4 | 腹板中心距(㎜)±3㎜ | 钢卷尺测腹板中心距 | 1 |
5 | 盖板宽度b(㎜)±4㎜ | 钢卷尺每2㎜测一次 | 2 |
6 | 横断面对角线差(㎜)±4㎜ | 钢卷尺测两端点面对角线差 | 1 |
7 | 弯曲(㎜)3+0.1L | 拉线,钢尺:每构件测一次 | 1 |
8 | 绕度(㎜)+8,-4 | 拉线,钢尺:每构件测一次 | 1 |
9 | 支点高度差(㎜)5 | 钢尺:测每只点中心 | 2 |
10 | 腹板平面度(㎜)H/250,且≤8 | 平尺:每2米测一次 | 1 |
11 | 扭曲(㎜)1/1000,且每段≤10 | 钢尺:以两端隔板处为准 | 1 |
12 | 外观鉴定: 1. 梁线形应平顺,无明显折变; 2. 接缝应整齐顺滑; 3. 钢梁预埋件应定位准确,连接焊缝表面平滑; |
钢箱梁安装实测项目 | ||||
检查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方法 | 值 | |
轴线偏位 | 钢梁中心偏位 | 10 | 经纬仪,测2处 | 2 |
两孔相连横梁中心相对偏差 | 5 | 经纬仪,测2处 | 2 | |
梁底高程 | 墩台处梁底 | ±10 | 水准仪:每支座测1处 | 3 |
两孔相连横梁相对高差 | 5 | 水准仪:每横梁测2处 | 3 | |
支座偏位 | 支座纵、横扭转 | 1 | 钢尺:检查每片梁 | 2 |
固定支座顺桥向偏差 | 连续梁或40米以上单片梁 | 10 | 钢尺检查每片梁 | 1 |
40米以下单片梁 | 5 | 钢尺检查没骗梁 | 1 |
1)钢梁必须按拼装图和架梁顺序进行内试拼装,试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在胎架上整体预置的焊接连续钢箱梁。质量应达到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拼装要求后方可出厂和安装。
2)工地施工人员应参加试装和验收。当符合要求填发产品合格证,方能运到工地安装。
3)钢梁在发运装车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勾结案运输途中变形,碰撞或损坏漆面。严禁在共丢安装具有变形构件的钢梁。
4)所使用的焊接材料和紧固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焊缝不得有裂纹,未溶合、架渣、未填满弧坑、和焊瘤等缺陷,并且返修不得超过二次。
5)钢梁安装前必须对桥台、墩顶面高程、中线及各跨径进行复测,误差在允许偏差内方可安装。
6.质量保证措施
6.1 一般要求
天桥及人行梯道、坡道分为若干个节段在工厂制造。节段长度按图纸进行,由工厂在厂内制造完毕试拼后,于现场焊接拼装。如节段划分因运输条件、吊装能力及施工场地等条件需调整节段划分位置的,需获得设计认可。节段制造时,应考虑线路竖曲线的影响。
天桥及人行梯道、坡道节段在工厂制造完成后,经特殊的运输车辆运至现场,通过起吊设备按相应节段顺序架设至临时支架上,调整节段高程、平面线形及节段间距,并确认无误后,进行现场焊接连成整体,然后进行外涂装防护,拆除临时支架。最后铺设桥面铺装层,安装栏杆等附属结构工程。
为避免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干扰,天桥运输及吊装宜在晚上进行。
临时吊点和临时支点的位置必须设在纵向腹板和横隔板的交叉处。
(1)钢梁制造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必须有材料质量证明及进行复验;钢材应按同一炉批、材质、板厚每10 个炉(批)号抽验一组试件,焊接与涂装材料应按有关规定抽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当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允许负偏差值的1/2。
钢梁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图和施工图的要求,并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当需要修改设计时,应取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签署设计变更文件。
钢梁制造和检验所用的量具、仪器、仪表等应经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校验。天桥工地用尺与工厂用尺应互相校对。
6.2 焊接要求
板件组焊时应将焊缝错开,错开的最小距离应符合《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中的相关规定。
焊缝的强度及冲击韧性不得低于母材标准。焊接性能应与母材相匹配,选用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均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确定。在工厂或工地首次焊接工作之前或材料、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遇有须重新评定的变化,必须分别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工艺评定按现行《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进行。
本桥所有焊缝应尽量采用埋弧自动焊,确有困难时可采用半自动焊或手工焊,但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焊缝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应对焊缝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焊工应经过考试,熟悉焊接工艺要求,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焊接工作。焊工停焊时间超过6 个月,应重新考核。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厚度为25mm 以上时进行定位焊、手弧焊及埋弧焊时应进行预热。
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施焊前必须按《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的规定,清除焊接区的有害物。
② 施焊时母材的非焊接部位严禁焊接引弧。
③ 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应注意控制层间温度,每一层焊缝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药皮、熔渣、溢流和其他缺陷后,再焊下一层。
定位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焊前必须按施工图及工艺文件检查坡口尺寸、根部间隙等,如不合要求应处理改正。
② 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
③ 定位焊缝应距设计焊缝端部 30mm 以上,焊缝长应为 50~l00mm,间距应为 400~600mm,定位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大于设计焊脚尺寸的1/2。
④ 定位焊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焊瘤等缺陷,否则应处理改正。如有焊缝开裂应查明原因,清除后重焊。
埋弧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埋弧自动焊必须在距杆件端部80mm 以外的引板上起、熄弧。焊接中不应断弧,如有断弧必须将停弧处刨成l:5 斜坡后,并搭接50mm 再引弧施焊。
焊缝磨修和返修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杆件焊接后两端引板或产品试板必须用气割切掉,并磨平切口。
② 焊脚尺寸超出现行《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中允许的正偏差的焊缝,及小于lmm 超差的咬边必须磨修匀顺。
③ 焊缝咬边超过 lmm或外观检查超出负偏差的缺陷应用手弧进行返修焊。Q345 钢板厚度大于25mm 返修焊时,应进行预热。
④ 返修焊采用埋弧自动焊、半自动焊时,必须将清除部位的焊缝两端刨成不陡于 1:5 的斜坡,再进行焊接。
⑤ 返修后的焊接应随即铲磨匀顺,并按原质量要求进行复检。返修焊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6.3 焊缝检验
① 焊接完毕,所有焊缝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未填满弧坑和超出现行《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中规定的缺陷。
② 外观检查合格后,零、部件的焊缝应在 24h 后进行无损检验。
③ 进行超声波探伤,内部质量分级应符合现行《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的相关规定。其他技术要求可按现行《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ll345)执行。
④ 焊缝超声波探伤范围和检验等级应符合现行《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中的相关规定。
⑤ 对接焊缝除应用超声波探伤外,尚须用射线抽探其数量的 20%(并不得少于一个接头),探伤范围及相关技术要求按现行《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 10212-2009)办理。
⑥ 用射线和超声波两种方法检验的焊缝,必须达到各自的质量要求,该焊缝方可认为合格。焊缝的射线探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23)的规定,射线照相质量等级为B 级,焊缝内部质量为II级。
焊缝超声波探伤内部质量分级
项目 | 质量等级 | 使用范围 |
对接 焊缝 | Ⅰ | 主要杆件受拉横向对接焊缝 |
Ⅱ | 主要杆件受压横向对接焊缝、纵向对接焊缝 | |
角焊缝 | Ⅱ | 主要角焊缝 |
7.1一般要求
1)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明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做到规范生产,安全操作。安全保证体系见“图8.1-1安全保证体系”。
2)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坚持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夯实安全基础工作,坚持“班前交安全,班中监督安全,班后讲评安全”的制度,上岗前进行安全规范、操作安全规则培训。提高项目全员的防范能力。
3)制定各类安全技术措施。
(1)健全通讯系统,保证联络畅通,在事故易发点设专人巡查。
(2)雨季来临前,对水泥、库等进行重点加固并做好防潮处理。
(3)雨季来临前,疏通原有排洪系统,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共同设防,确保既有建筑物、工程施工,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汛期期间,项目部成立以副经理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组建抗洪抢险队,并配备足够的抗洪抢险物资及机械设备。不良天气时,采取昼夜巡逻制度,发现险情,及时汇报,以便及时抢险,确保工程安全渡汛。
4)制定安全作业规章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车辆运输运行安全作业制度。
(2)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维修作业制度
(3)各种机械的操作规则及注意事项。
(4)有关劳动保规的执行措施。
(5)各种安全标志的使用规则及维护措施。
(6)起重作业、安全作业制度。
5)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牢记“安全第一”的宗旨,坚持持证上岗。
6)推行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工程材料的堆放,各种交通、施工信号标识完备,风水管路、供电线路要畅通、架设正确。施工现场紧张有序,施工工序有条不紊。
图7.1-1安全保证体系
7)加强班组建设。选好班组长、安全员,执行“三工、三检”和“周一”安全互检,集思广益,发现问题,找出隐患,杜绝“三违”,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8)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肃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生产建立在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防护可靠的基础上。
9)搞好特殊工种的培训工作,坚持班前讲话制度,提高员工技能。
10)交通安全措施
(1)制定工地交通安全规则,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2)施工材料、设备等需跨越道路运输时,设立相应标志。
(3)制定相应的安全处罚规则,对违反规定的当事人严肃处理,对严格执行法规的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11)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现场施工用电应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由主管现场的电气技术人员负责建立与管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修改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料,技术交底资料,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定期检(复)查表,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采用TN-S系统,设置专用保护零线。配电系统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3)电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和电缆,电缆应用五蕊电缆,电缆电线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度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4)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能防雨、防尘,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以及箱内不应带电的金属物体必须保护接零,开关箱必须设漏电保护器。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底面,进、出线应加护套分路成束并做防水弯,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所有配电箱、开关箱须上锁。
7.2其他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对吊车的结构、性能、所选工况、平面布置、地基处理以及设备的规格、质量、平面摆放位置和工艺方法、工艺程序、工具设置、过程控制都要交底清楚,力求使施工人员都能有清楚的理解,特别是班组长要求透彻理解。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时,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包括起重机司机均必须参加,且要有书面资料。
2)吊车应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操作人员要持有上岗证,无证人员不得操作。
3)禁止任何非指挥人员参与指挥,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上岗证。
4)吊车站位应与方案相符合,施工平台铺设应规整,吊车支腿要牢靠,用道木支垫支腿。
5)吊装前必须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得到批准签字后方可吊装。
6)所有相关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吊装过程中遇到意外情况时,应慎重研究对策,任何情况均应禁止盲动。
7)吊车站位处地基应进行专门、慎重处理,并经有关人员确认。
8)施工中所用的机索具应按本方案、《起重工操作规程》、《实用起重吊装手册》的有关要求执行。吊装所用的全套机索具应有质保书、产品合格证,并置于技术、设备、安全的有效管理之中。另外机索具设置要合理,标准要高。按要求设置有困难需要变更,须经过方案编制人确认,并按原程序上报审批。
9)吊装过程中,配备对讲机及信号旗,应有统一的指挥信号,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必须熟悉此信号,以便各操作协调动作。
10)吊车及运输车辆进出场地要求垫实,必要时用钢板或路基板进行局部铺垫。
11)在作业时应设立吊装警戒线,关键位置设专人看守,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吊装区域。
12)吊装前应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联合细致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13)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安全部门要严格把关,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明确各自职责,责任到人。
14)对所选用的吊装机索具应在每天使用前作认真的检查,以确保其完好。
15)所使用的钢丝绳要经过严格检查,特别强调对曾使用过的钢丝绳的检查,注意发现被电焊打过的、严重锈蚀的、断丝断股的、被火焊烤过的或扭结的痕迹,避免出现大的漏洞,造成重大闪失。
16)吊装过程中,应确保指挥信号准确、畅通。遇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要有统一的指挥和良好的现场秩序。
17)当阵风风速超过五级或光线不明或操作人员无法辨认指挥信号时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18)在吊装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特别强调个人的自身保护意识和安全部门的专业监督,避免人身事故的发生。
19)未尽事宜,应遵守《起重工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8.文明施工措施
1)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窗口达标活动,做到施工中无重大工伤事故;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
2)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挂牌施工和管理人员佩卡上岗,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工作。
3)严格按规范施工,对施工便道要经常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并做好施工用水的处理工作。
4)建立奖惩制度,对保持好的工区和个人奖励,对不好的则进行处罚。
5)与当地和群众广泛开展共建活动,积极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到工程干到哪里,就把文明带到哪里。
6)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宿舍内工具、工作服、鞋等定点集中摆放,保持整洁。床上生活用具堆放整齐,床下不堆放杂物。
7)厕所卫生设专人管理,每天清洗,保持整洁。厕所内定期喷洒消毒药水,并做好记录。
8)兼职卫生员要协助医务人员抓好防病和食堂卫生工作,做好记录,高温季节每天到食堂验收食品,防止食物中毒。
9)生活污水、垃圾等按环卫部门规定处理。
10)根据文明施工要求,做好相应的内业资料,如文明施工基础资料及施工许可证的记录、申报、保管工作。
11)定期举行文明施工管理活动,检查前期文明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附图一 130T性能表
附图二 场地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