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诫子书》公开课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34:02
文档

《诫子书》公开课教案

《诫子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思想意义。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诸葛亮是在54岁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给他五岁儿子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中的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家
推荐度:
导读《诫子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思想意义。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诸葛亮是在54岁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给他五岁儿子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中的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家
《诫子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思想意义。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是在54岁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给他五岁儿子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中的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家信《诫子书》,相信大家会从中受益匪浅。

二、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在世时被封为武乡候。代表作《出师表》、《诫子书》。

三、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1、补充注释:

诫:警告,劝诫。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夫:语气词,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如“夫”、“盖”表示将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古代称之为“发语词”。

以:用来。     广:扩展 。     成学:成就   年与时驰:年华   

意与日去:意志;岁月       遂成枯落:最终;枯败,凋零。 

2、通译全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不恬淡寡欲就无法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集中精神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实现远大目标。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源于学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过渡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译: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逝去,最终枯败零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大多不与外界接触,只能悲哀地守着那偏僻简陋的房屋,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指定代表回答)

  明确:a.治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3、这篇文章给你怎样的启示?  

明确:人在少年时期应树立远大志向,发愤图强,以免老了后悔。

五、板书:

《诫子书》

  提出中心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证明论点:治学:静、学、志(正面论证)

           修身:淫慢、险躁(反面论证)

 告诫儿子: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六、同学们,由此你联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可以推荐给大家。

(自己思考,个人回答)

警句推荐:(1)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惜时: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谚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七、课堂小结: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愿这些经典的语句伴随我们大家行走一生。

三句话和同学们共勉:大志成大学成大才,小志成小学成小才,无志不成学不成才。祝愿同学们早立志向,静心读书

八、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3、完成本课练习册上的练习

文档

《诫子书》公开课教案

《诫子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文章思想意义。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品读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诸葛亮是在54岁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给他五岁儿子写过一封信,这封信中的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