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民族常识)六年级教学总结
——陆光霞
民族教育, 是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可靠保证,开设民族常识课是提升学生认 知水平的有效手段, 加强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抓 住重点突出特色是民族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学期结束,现将教学工 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学习一些故事,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 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 情,开启其智慧。
二、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古 典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通过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 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四、 安全教育方面。 学习公共安全的常识, 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 确保学生的安全。 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从行动上能时时刻刻注意 安全。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珍视安全,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伤害。
五、渗透法制教育。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从小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安全意识。
六、继续加强小继教学习培训,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之外,还要 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 学生的民族常识水平明显提高,不仅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增长了见识,了解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同学们更 加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民族团结 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积极向上、团结战斗的集体,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及 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2017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