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坑明排降水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35:31
文档

基坑明排降水方案

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一、编制依据(一)业主方提供资料《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勘察报告》(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推荐度:
导读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一、编制依据(一)业主方提供资料《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勘察报告》(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

  施工单位(章):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时间:  

一、编制依据

(一)业主方提供资料

《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勘察报告》

(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规范、规程

1.《工程测量规范》                               (GBJ50026-93)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2005)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02)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7.《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范》               (GB50202-2002)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9.《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范》                 (GB/T50328-2001)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二、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及场地条件

1.1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金牛区蓉都大道270号的成都军区总医院旁规划用地内。

1.2拟建场地地形整体平坦、较开阔,交通便利。场地孔口地面标高介于518.69~519.92m,最大高差1.23m。场地地貌单元为成都岷江水系三级阶地。

1.3地层结构:在勘察钻探揭露深度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1-2al+pl)以及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组成。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

第四系全新统(Q4ml)

①杂填土:杂色,干,结构松散。主要为新近人工堆积,由粘性土、砖瓦块、混凝土、生活垃圾构成。在全场地分布。层厚0.70~3.00m。

素填土:黄褐色、灰色、杂色,湿。结构松散,其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富含腐殖质和植物根须,局部流塑~软塑状态。在全场地分布,层厚0.80~2.40m。

⑵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1-2fgl)

粘土:黄褐色、褐黄色、灰褐色,硬塑。无摇振反应,有光泽,裂隙发育,常有光滑面和擦痕,裂隙中充填着灰白色高岭土,裂隙面倾斜,其倾角约为40~45°,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好,用手可搓成细长的土条。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局部富集,钙质结核大小一般1-4cm,含量约5%,同时含有少量的灰白色的高岭土条带及斑痕,土体干裂现象明显,遇水后极易分解,土体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在场区内普遍分布,分布连续,层厚5.40~10.0m。

白垩系灌口组(K2g)

全风化泥岩:棕色、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构造,裂隙较发育,本次勘察揭露深度为全风化泥岩,含水量高,结构已完全破坏,风化成土状,局部夹基岩碎块,裂隙发育,裂隙间充填有灰白色高岭土,全场地分布,本次勘察未揭穿。

1.4地下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已有勘察成果,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水位不稳定。

上层滞水贮存于近地表的填土层中,呈岛状分布,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主要以地面蒸发形式排泄,受季节影响明显,涌水量不大,埋藏较浅,无统一水位。由于勘察期间受降雨影响,雨水流入钻孔,加之部分孔壁坍塌等原因,本次勘察仅在部分钻孔内测得初见水位埋深1.50~2.10m,高程517.02~518.42m。

基岩裂隙水存在于泥岩风化带及构造裂隙中,该层构造裂隙发育,受大气降雨、农灌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径流方向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下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埋深较深,水量较小 

三、明排降水设计方案:

本设计主要以建筑物落地平面展开,本工程据现场踏察及地勘揭示:场区内稳定水位埋藏浅,含水层厚度较厚,渗透系数又很大;故我单位部拟用明排降水。 

(一)明排、集水井布设

1.明排

本工程降水地基面积约为3038.43㎡,根据现场探坑水位实际情况,地下水水位标高为516.325m,基础基底标高为515.825,当降水标高达到515.325时,能够满足实际施工降水要求。

在开挖前需在基础边的四周挖积水坑4000mm*4000mm*5000mm的积水坑进行排水5-6天,由于旁的明水很丰富,需在旁做一条300mm*400mm的排水沟。

但由于现场实际土质情况,开挖后在基坑边缘做排水沟尺寸暂时定为300m*500mm,在四只角及中部做集水坑尺寸为500mm×500mm×700mm,根据实际情况排水沟及集水坑可采用水泥浆、标砖进行加固,集水坑内水泵采用污水泵进行排水。

集水坑间距按现场实际情况暂时考虑做8个集水坑,如不能满足降水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集水坑和排水沟离开基础外边线≥500mm。排水沟纵向坡度宜为0.1~0.2%,沟底面应比基坑底或开挖面低0.3~0.5m。

2.集水井

根据现场明排水实际情况,考虑如果不能满足降水要求,将在适当位置设置降水井。

3.拟投入机械设备及人员情况

   反铲挖掘机             1台

   污水泵                 8个

   大水箱                 1个

   夜间值班人员           4人

   电气人员               2人

4.排水沟、积水坑、排水管线及出口详见附图1.

四、施工准备及部署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工作准备

1.1 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一步调整,并进行技术交底,指导施工。

1.2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掌握施工特点,复核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同时审查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

1.3 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广应用建设部推广的新技术。

1.4 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工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1.5 进行成本控制,制定设备、材料的供料计划,科学编制施工预算。

1.6 采用项目法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的搭接。

(二)施工部署

1.在进行施工准备期间,即组织施工人员、材料及机具等进场就位,施工临水、临电、临时设施布置,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教育。

2.工程结束时向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提交竣工报告,进行整体工程质量验收并移交完整的竣工资料。

五、保证工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一)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及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

2. 进出场要戴安全帽。

3. 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工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务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4.编制安全措施,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5. 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交底,双方认可,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6. 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二)降水工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1.水泵应放在水深不得小于0.5m的水中使用,不得在含泥砂的水中使用。

2.水泵放入水中,或提出水面,应先切断电源,严禁拉拽水泵电缆或出水管。

3.水泵应装设接零保护、漏电保护装置。

4.水泵起动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4.1水管是否结扎牢固。

4.2放气、放水、注油等螺塞均应旋紧。

4.3叶轮和进水节应无杂物。

4.4电缆绝缘良好。

5.接通电源后先试运转,检查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在水外运转时间,不得超地5mm。

6.经常注意水位变化,叶轮中心至水面距离应在0.5~3m间,泵体不得陷入污泥或露出水面,电缆不可与井壁,池壁相擦。

7.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用50h后,应旋开放水封口塞,检查水、油的泄露量,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每月检查一次,更换润滑油。

8. 施工现场应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水后干线不得停电停泵。

9. 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

10. 遵守安全用电规定,严禁带电作业。

11. 降水期间,必须24h有专职值班。

12. 水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13. 降水井施工过程中,井架固定牢固,防止倒落发生意外。

六、工程工期目标及保证工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一)工程工期目标

满足总体施工要求。

(二)保证工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1.项目部对工程质量及施工过程按照《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保证措施》、《劳务素质保证措施》、《质量管理程序》、《采购要素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检验,试验计划》、《成品保护措施》、《经济保护措施》、《合同保证措施》严格控制。本工程将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开展各项工作,对各工序的工作质量严格把关;全面实行计划控制,制定阶段性工期目标,严格执行关键线路工期,以小节点保大节点,对工期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阶段目标得以完成。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影响关键线路的因素,及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并及时将计划进行调整,再按照调整后的关键线路组织实施。从而使施工在经常变化的资源投入及不可见因素的动态影响下,始终能够对工期进行纠正及控制。严格按计划管理,定期召开由各配属队伍参加的工程例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这样就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工期,避免了盲目性,做到心中有数。

2.在项目部成立特别小组,积极和设计配合,了解设计意图,解决施工过程中图纸表达不清或需要及时修改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我项目补充详图设计能力,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七、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降水时对于周围在抽水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立好标高观测系统并准备好防止沉降的措施

2.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底板混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结构浮动或破坏底板

3.抽水过程中注意施工用电,抽水泵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保护,特别在雨季注意用电巡察。

4.在井点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立即洗井,一般在清理孔内泥浆后用活塞洗井或用泥浆冲清水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皮并把附近土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出,然后立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土层内未洗净的泥浆依靠地下水不断向井内流动而清洗出来。

5.井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径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6.潜水泵在运行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渗入电动机内,同时还须定期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

八、工程成品保护措施

1.集水井和排水沟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塌方和堵塞水泵。

2.降水时应有专人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止停电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坏降水。

九、总包及文明施工

(一)总包配合

1.现场三通一平

2.制锚场地固定,不得随意挪动。

3.基坑测量放线。

4.提供周围管线和地障资料。

5.搭设基坑周边防护栏和采取足够的照明。

(二)文明施工

1.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做到计划用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 运输散装材料时,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

3. 夜间灯具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4.成井过程中,所产生的泥浆不要随处乱溅,保持环境清洁。

文档

基坑明排降水方案

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明排降水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章):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时间:一、编制依据(一)业主方提供资料《成都军区总医院急门诊楼工程勘察报告》(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