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兵黩武的意思是,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
《明史·范济传》:“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犂庭扫穴为功。”
【成语性质】贬义词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穷兵黩武”常误写为“穷兵渎武”,应注意。】
近义词:兴师动众、勤兵黩武, 反义词;和平共处、解甲归田
2.醍醐灌顶:(易误写为醍醐贯顶)成语典故: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成语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就自己平常的生活来说:生活中总是有些不顺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够醍醐灌顶,参悟出正确的方和行为观。禅讲究的是悟性,读一些有关禅的故事,开悟的多半是生活的最平常最普通的部分,而这些部分我们总是缺乏一种思维认真辨析,所以那些顿悟于我们便是清新脱俗大彻大悟,绝不是玄之又玄的神秘,禅就是醍醐灌顶的那种美妙。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禅其实就在生活里,它象空气一样弥漫在你的周围,象涓涓细水一样流淌在你的心里。只是当我们用习惯的成败论荣辱观来思考生活的时候,一切真谛被我们轻忽漠然的扬弃了。最开始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竟然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禅的最美妙之处在于经过你的冥思和静悟后发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呢,我们的思想便得到一种升华,在事业地位财富婚姻爱情家庭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等诸多问题面前都能泰然处置,禅是我们精神的最大财富。
3.置若罔闻(易误写置若惘闻)【解释】: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
【近义词】:置之度外、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习以为常
【反义词】:如雷灌耳、刮目相看、聚精会神、不以为然
【同韵词】:遁世离群、名公巨人、祝发空门、孤雁出群、暮楚朝秦、笑骂由人、奢者心常贫、把臂入林、有己无人、威凤祥麟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偏正式成语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1]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欢天喜地,独有宝玉~。”
【成语辨析】
【正音】:置,不能读作“zhǐ”。
【辨形】:置,不能写作“知”;罔,不能写作“冈”或“网”。
【辨析】:“置若罔闻”和“置之度外”都含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但“置若罔闻”指对批评、劝告、请求、等不予理睬;“置之度外”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
4.引咎辞职(易误写引疚辞职)【拼 音】yǐn jiù cí zhí
【解 释】引咎辞职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不宜再担任现职,由本人主动提出辞去现任领导职务的行为。
【条 例】《条例》规定的“咎”不是一般的“过失”,而是“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在这种“咎”未达到违法的程度或虽违法但依法不追究法律责任时,领导干部应该引咎辞职。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环境中,引咎辞职是政治(指政治选举和政治任命的)而非一般文职人员的一种自责行为。所谓自责,是指政治对其履职情况和其言行进行自我评价,认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或言行违背,而自我发动的责任追究。
5.囿于成见 yòu yú chéng jiàn
囿:围困,引申为局限.
成见:原有的见地,看法.
囿于成见:形容眼界狭窄,只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
【6.大放厥jue词(易误写大放撅词)解释】: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示例】: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 ◎郭良蕙《焦点》十
【近义词】:大发议论、说长道短【反义词】:缄口结舌、默默无言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含贬义
成语释义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使用例句 也许他认定我年轻无知,才毫无顾虑地在我面前大放厥词。
7.振聋发聩,成语,作谓语、定语,聩:耳聋。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语本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梁 昭明太子 《与湘东王书》云:‘……未闻吟咏性情,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竟同《大诰》。’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常思阐明真道以援引世人,而提撕警觉之不倦。所恨蠢尔愚夫,自安寡昧,即欲一施其振聋发聩之方而无从。”
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释 义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出 处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
近义词:醍醐灌顶反义词:如堕烟海
8.[gāng jì fèi chí] 纲纪废弛,(易误纲纪废驰)汉语成语,是指 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因不执行或不被重视而失去约束作用。
【注音】 gāng jì fèi chí
【解释】 社会的秩序和国家的法纪因不执行或不被重视而失去约束作用。
【典源】《汉书·王莽传上》:“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隧如发。”
【谓喻】“纲纪废弛”,谓国家社会之纲常秩序松弛。明·无名氏《玉镜台记·石勒称王》:“刘曜耽嗜曲蘖,纲纪废弛,虽据关中,济得甚事。”
【反义词】 纲纪有序
∙9.甘之如饴(易误 甘之如怡)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像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用 法用来比喻对某种事物极其喜爱;也可比喻心甘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一般作谓语、宾语。
近义词甘心情愿反义词悔之无及
例 句我要努力坚持自己所认识到的思想与生活态度,虽有刀锯斧锧,~,愿以此报生平知己。
10.浑玉璞金,(易误浑玉扑金)读音为:hún yù pú jīn,成语,是指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拼音】:hún yù pú jīn
【解释】:未琢的玉和未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11.插科打诨(易误插科打浑)[chā kē dǎ hùn] 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用 法可用于指戏曲、曲艺中逗趣的穿插。也泛指开玩笑逗乐。一般作主语、谓语。
例 句京剧名丑不仅唱做俱佳,而且善于~。
12.动辄得咎dòng zhé dé jiù
[释义] 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辄:就;总是;咎:责备。
[语出] 唐·韩愈《进学解》:“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 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正音] 辄;不能读作“chē”。
[辨形] 辄不能写作“辙”。
[近义] 跋前踬后
[用法] 含有对指摘者不以为然和对被指摘人同情、辩护的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不能使学生感到~。
13.繁文缛节【拼 音】fán wén rù jié(易误繁文溽节)【解 释】 文:规定、礼仪。 缛:繁多。 节:礼节。 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1]
【示 例】 办事要讲求实效,不要那么多~。
【近义词】 附赘悬疣、连篇累牍。
【反义词】言简意赅、放浪形骸、因陋就简
【易错字】褥(繁文褥节)
【用 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分句;含贬义,比喻繁琐、多余的手续。
【感情色彩】贬义
∙14成绩斐然 (易误成绩蜚然).斐然:显著.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用于形容人很有成就,成绩突出.
就是说做的事情得到了很优秀的成果.
∙15噤若寒蝉(易误禁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用 法
形容因遭受恫吓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说话。有时也形容冷得像寒蝉那样一声不响。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杨沫《青春之歌》:“他的话完了,台下有个人拼命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面面相觑。\”
典 故
东汉末年,有个文人叫杜密,刚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职期间,参加过打击宦官集团斗争,他执法严明,对宦官子弟有恶必罚,有罪必惩。后被革职回颍川老家。
在家他仍关注国家大事,经常拜会颍川郡守、县令,畅谈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刘胜辞官回家,与他迥然相反,闭门谢客。
颍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说:“刘胜清高,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杜密听出王昱话中有话,提醒他出来做官,直言道:“像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对好人不予举荐,对恶人坏事不敢揭露批评,明哲保身,一声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蝉’),实乃当世之罪人;而我与他相反,让你赏善惩恶,为你尽微薄之力。”
15.厉兵秣马(易误励兵秣马【注音】 lì bīng mò mǎ
【解释】 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厉:通“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注音】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16.修葺一新:(易误修茸一新)修理建筑物,使它如新。
修葺 xiūqì : 修理[建筑物]
[in English: repair, renovate]
买了一所大房子,打发人回来修葺。——《续红楼梦》
余稍为修葺。——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一新: 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近义词 焕然一新 耳目一新 灿然一新 面目一新
17. 宵衣旰食
【拼音】: xiāo yī gàn shí
【解释】: 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出处】: 南朝陈·徐陵《陈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旰衣宵食。”
【举例造句】: 若夫任贤惕厉,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旧唐书·刘蕡传》�[1]
【近义词】:夙夜不懈、握发吐哺、日理万机
【反义词】:醉生梦死、游手好闲、得过且过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18.缄口不言[jiān kǒu bù yán] (易误咸口不言)8.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用 法形容沉默不语 补充式 作谓语近义词缄口无言反义词口若悬河
19.桀骜不驯拼音 jié ào bù xùn(易误桀傲不驯) 同义词 横冲直撞、无法无天 、桀骜不逊 反义词 安分守己、俯首帖耳 解释:凶悍倔强,傲慢不顺从。同“桀骜不逊”。 出处:储安平《在塔里木河的下游》:“历史上久享盛名的这条旷达、豪壮的、同时也是桀傲不驯的塔里木河。” 示例:我们劝说他改变~的性格。 桀骜不驯 (jié ào bù xùn) 解释: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桀骜:性情暴烈,倔强. 驯:驯服. 性情暴烈,不服管教《汉书·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纪献堂)只是生成一个~的性子,顽劣异常。
20.敝帚自珍(易误蔽帚自珍)[bì zhǒu zì zhēn]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掉
近义词敝帚千金反义词视如敝屣
画家指着墙上一幅小画说:“这是我三十年前的处女作,笔法幼稚,实在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但对于我却~,留着作个纪念\”。
典 故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译文,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
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