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数控车床
授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
授课班级:1701/1704班
任课教师:
技师学院
2017年9 月14 日
教 学 计 划 说 明
教材 | 数控车床华中系统 编程与操作实训 | 出版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出版社 |
学期总课时 | 80学时 | 周课时 | 4学时 |
需实验器 材及设备 | 上海宇龙 数控仿真软件 | 需去何处参观 及现场教学 | 数控实训中心 |
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17级数控专业班学生,两个班一共人。由于刚开始接触数控专业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特别是喜欢仿真训练,认为有新鲜感。但学生整体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理论编程学习主动性不强。 | |||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数控车床和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数控车床、数控刀具、产品检测工具等。 (2)掌握数控车工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工件装夹、刀量具选择、工艺文件制定等基本工艺知识。 (3)掌握数控车床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指令含义和应用。 2.能力目标: (1)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 (2)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及与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理解、熟悉数控技术文件。 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 (3)培养学生效率观念;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 | |||
三、本学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编程方面:熟练掌握华中数控常用编程指令的使用方法。 2.工艺方面:理解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路线、刀具的选择,明确加工走刀方式。 3.操作方面: 熟练操作数控车床能完成零件的加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性。 | |||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 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模式,突出项目教学;提倡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理论实践互相渗透。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 为保证教学效果,学生宜采用5-6人分组协作的组织形式。 (3) 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网络等教学辅助设备。 |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课时 |
第1周 | 9.3-9.9 | 1、认识数控车床 2、数控仿真软件介绍 | 4 |
第2周 | 9.10-9.16 | 1、数控编程基础知识 2、仿真训练:阶梯轴的加工 | 4 |
第3周 | 9.17-9.23 | 1、G00/G01指令编程学习 2、仿真训练:多台阶轴的加工 | 4 |
第4周 | 9.24-9.30 | 1、圆弧编程G02/G03编程学习 2、仿真训练:手柄的加工 | 4 |
第5周 | 10.1-10.7 | 国庆 中秋放假 | 4 |
第6周 | 10.8-10.14 | 1、圆弧编程强化训练 2、仿真训练:葫芦的加工 | 4 |
第7周 | 10.15-10.21 | 1、外圆粗车循环指令编程 2、仿真训练:圆弧轴的加工(1) | 4 |
第8周 | 10.22-10.28 | 1、外圆粗车循环指令编程强化训练 2、仿真训练:圆弧轴的加工(2) | 4 |
第9周 | 10.29-11.4 | 1、调头零件编程训练 2、仿真训练:中间轴的加工 | 4 |
第10周 | 11.5-11.11 | 1、调头零件编程强化训练 2、仿真训练:心轴的加工 | 4 |
第11周 | 11.1-11.18 | 1、切槽编程基础知识 2、切槽刀对刀仿真训练 | 4 |
第12周 | 11.1-11.25 | 1、宽槽加工编程 2、仿真训练:哑铃的加工 | 4 |
第13周 | 11.26-12.2 | 1、梯形槽的加工编程 2、仿真训练:梯形槽类零件的加工 | 4 |
第14周 | 12.3-12.9 | 1、增量编程应用 2、仿真训练:有槽轴零件的加工 | 4 |
第15周 | 12.1-12.16 | 1、G72指令的应用 2、仿真训练:法兰盘的加工 | 4 |
第16周 | 12.1-12.23 | 1、G73指令的应用 2、仿真训练:异形轴的加工 | 4 |
第17周 | 12.2-12.30 | 1、刀具补偿编程 2、同步仿真训练 | 4 |
第18周 | 12.31-1.6 | 1、典型轴类零件加工 2、同步仿真训练 | 4 |
第19周 | 1.7-1.13 | 1、数学处理在编程中的应用 2、同步仿真训练 | 4 |
第20周 | 1.14-1.20 | 1、期末复习(技能测试方面) 2、期末复习(课本知识点) | 4 |
第21周 | 1.21-1.27 | 1、技能测试 2、期末考试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