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团公司)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关于开展全面对标考核活动的指导意见》及集团公司《开展对标管理活动的意见》、《2012年对标管理工作安排》与《集团公司各部门对标管理工作安排》的要求,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构建核心竞争力,追求卓越,赶超国内外领先企业,打造国内一流能源化工企业,助推集团公司实现跨入世界500强的愿景目标,特制定集团公司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集团公司对标管理现状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点对面分析,将集团公司经营状况与行业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选取国资委发布的煤炭行业大型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补充指标等五个方面共计2综合指标(参见附件一);二是点对点分析,将集团公司经营状况与行业内一流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通过财务指标、规模发展、安全生产、自主创新、人力资源、节能环保、社会贡献、项目建设、资本运营等九个方面共计34项专项指标(参见附件二)进行对比分析。
(一)、集团各类综合指标与行业标准值对比分析
依据国资委发布的2011年度国际煤炭行业、国内煤炭行业和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将集团公司各项综合指标与行业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较差值等进行对比,分析集团整体经营的优劣势。
1、与国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参见附件三)
与国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集团综合类指标中有9个指标处于良好值水平以上,2个指标略高于平均值,3个指标略低于平均值,6个指标低于较低值,良好值以上指标占比45%,平均值以下指标占比45%。其中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等4个指标居于优秀值水平;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等6个指标处于较差值水平。
2、与国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参见附件四)
与国内煤炭工业综合类指标对比,集团综合类指标中(不良资产比率与或有负债比率没有数据)有12个指标处于良好值以上水平,6个指标略高于平均值,3个指标略低于平均值,5个指标接近和低于较低值,良好值以上指标占比50%,平均值以下指标占比29%。其中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EBITDA率等8个指标居于优秀值水平;总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5个指标处于较差值水平。
3、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综合类指标对比及详细分析(参见附件五)
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综合类指标对比,集团综合类指标(不良资产比率与或有负债比率没有数据)中有12个指标处于良好值以上水平,6个指标略高于平均值,3个指标略低于平均值,5个指标接近和低于较低值,良好值以上指标占比50%,平均值以下指标占比39%。
反映集团盈利能力状况6个指标中,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相比较,净资产收益率(22%)、主营业务利润率(38.26%)等2个指标超过优秀值水平(19.6%、37.9%);总资产报酬率(10.49%)、盈余现金保障倍数(6.45)、成本费用利润率(25.3%)等3个指标超过良好值水平(9.9%、5.7、17.7%);但是资本收益率(11.7%)仅高于平均值水平(9.8%)。由此可见,集团总体盈利能力状况良好,但资本收益率不高反映出集团总成本还有降低空间。
反映集团资产质量状况5个指标中(集团不良资产比率无数据),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相比较,应收账款周转率(10.41%)仅略高于平均值水平(9.3%);流动资产周转率(1.12%)、总资产周转率(0.4%)2个指标劣于平均值水平(1.2%、0.5%);资产现金回收率(0.52%)劣于较低值水平(1.1%)。由此可见,集团总体资产质量不乐观,固定资产占比过大或者固定资产收益能力偏低,流动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集团需要加强新建项目管理,严控投资超标和工期滞后。
反映集团债务风险状况6个指标中(集团或有负债比率无数据),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相比较,已获利息倍数(6倍)略高于平均值水平(5.2倍);带息负债比率(56.8%)、速动比率(101%)2个指标劣于平均值水平(51%、104.6%);资产负债率(68.86%)、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4%)2个指标劣于较低值(67.4%、1.8%)。由此可见,集团总体偿债能力偏低,负债偏高,现金流偏低。集团需要加强采购、生产和销售衔接,加速销售回款,提高内部交易结算效率。同时,加强融资的多样性,加速存量资产证券化水平,降低债务融资比例。
反映集团经营增长状况5个指标中,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相比较,销售(营业)增长率(36.78%)、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47.85%)、总资产增长率(32.73%)、技术投入比率(2.21%)等4个指标均处于优秀值水平(35.9%、26.5%、27.9%、1.8%)以上;资本保值增值率(112.31%)处于良好值水平(111.4%)以上。由此可见,集团总体经营增长状况良好,这与目前集团处于快速发展扩张时期有关。
6个补充指标中,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相比较,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42.2%)和EBITDA(32.74%)率2个指标高于优秀值水平(31.4%、31.5%),反映集团盈利能力和经营增长状况良好;存货周转率(8.32)和经济增加值率(5.77%)2个指标仅达到平均值水平(8.1%、3.8%),反映集团资产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偏低;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86%)仅好于行业平均值水平(88%),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8.58%)劣于行业较低值水平(18.1%),反映集团成本、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偏高。集团需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产品成本管理和资本成本管理。
(二)、集团各类专项指标与优秀企业对比分析
1、与煤炭行业2011年排名前三名企业对比分析(参见附件六)
根据国资委《关于开展全面对标考核活动的指导意见》(陕国资分配发[2012]125)精神的要求,企业要以同行业国内、国际一流企业为标杆,为此,将集团公司各项专项指标与国内煤炭行业前三甲神华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和冀中能源集团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和学习方向。
从经营范围来看,神华集团、河南煤化工、冀中能源与陕煤化集团一样均以煤炭主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同时发展相关多元化产业,因此在经营管理上有较大的相似性,可以互相学习借鉴。
从财务指标上看,神华集团在总资产报酬率方面较好,而河南煤化工与冀中能源在总资产周转率方面较强(是陕煤化集团的2~3倍)。
从企业地位上看,神华集团、冀中能源及河南煤化工是2011年中国煤炭行业100强的前三甲,同时都是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分别名列234、333与397名。
从规模上看,神华、河南煤化工及冀中能源2011年销售收入均达到1800亿以上,分别为2803亿元、1805亿元与2157亿元,同时三家企业2011年原煤产量均超过或接近1亿吨。集团在煤炭产量(1.01亿吨)方面与三家企业处于同一地位,但在销售收入(709.9亿元)方面与他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表明集团在产业规模、产业布局与产业协同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安全生产方面来看,神华百万吨死亡率(0.018)是集团(0.127)的1/7。由此可见,集团在安全投入比率提高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细化安全管理,狠抓落实。
从自主创新来看,神华集团、河南煤化工、冀中能源均走在了陕煤化集团前面,特别是神华201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558个)是集团(42个)的10倍多;研发费用率方面,河南煤化工达到3%,是集团(2.21%)1.35倍。这些差距表明集团在科技投入、管理和应用等方面需借鉴先进企业的做法。
从人工效率上来讲,神华集团在人均产值(133万元/人)与人均煤炭产量(1938吨/人)方面优势明显,是陕煤化集团(66.23万元/人、961.42吨/人)的2倍左右,由此可见,集团在生产效率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结构与人员数量管理)等方面需向行业领先企业学习相关经验和具体做法。
从节能环保方面来看,河南煤化工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705吨标煤/万元)是集团(1.18吨标煤/万元)的60%。这显示集团在园区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进度协同及能耗降低管理等方面需向标杆企业取经。
2、与优秀企业最佳管理实践对比
集团公司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管理的实践,特别是在组织变革与优化整合方面的《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多元协同发展的重组整合》与生产制造与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模式》获得国家级管理创新奖。但与先进企业相比在许多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需不断向优秀企业学习,持续改进。一是煤炭行业前三甲在全面预算管理、资本成本管理、项目管理、战略规划与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生产效率管理、节能减排、规模发展、党建工作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参见附件七),可以参照学习;二是从《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现代大型煤炭企业经典管理案例》等收录的,在战略规划、兼并重组、项目建设、技术创新管理、管理优化、物质供应、信息化管理、标杆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资本运营、风险控制、安全生产、党建工作、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贡献、工会工作等18个方面46项企业最佳管理实践(参见附件八)可作为集团公司专项学习的标杆。
二、对标主题和对标重点
(一)、集团公司对标主题和对标重点
根据省对标管理会议精神,并按照省国资委《关于开展全面对标考核活动的指导意见》(陕国资分配发[2012]125)的要求,参照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2012年度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结合集团公司现状,集团公司整体对标主题确定为“专注发展,精于运营,升级管理”。
“专注发展”重点对标企业规模跨越式发展模式与产业布局,助推集团早日跨入世界五百强行列;“精于运营”重点对标经营机制与经济效益,包括战略制定与部署、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资本运营管理、社会贡献和党建等,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升级管理”重点对标现场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生产和安全管理、物资供应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着重提高价值链管理效率与管理效益。
(二)、集团部门对标主题和对标重点
为了更好支撑集团整体对标主题“发展快速,运营高效,管理升级”,集团总部机关要履行好本部门的使命和职责,集团总部机关对标主题为“聚焦战略,专业协作,服务基层”。其中“聚焦战略”重点对标各职能部门专项指标,支撑集团战略发展;“专业协同”重点对标集团职能部门业务协作效率,提高决策及实施效率;“服务基层”重点对标各职能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服务效率,提升集团整体运营效率。
三、标杆选取
陕煤化集团是陕西省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未来发展仍将以煤炭、电力和煤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我国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分企业和地方企业两类,集团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势必将与这两类企业中的能源化工企业形成竞争。因此,集团主要标杆企业应符合以下特点:
(1)以煤炭开采、煤炭转化为主营业务。
(2)以煤炭、煤化工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方向。
(3)大型能源化工、电力企业。
(4)应包含企业和地方企业。
集团公司基于“以煤炭开发为基础,煤化工为主导,多元互补发展”的既定战略,多板块均衡发展。其中煤炭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原始积累、奠定发展基础的唯一途径,煤炭板块产值占集团的一半以上,集团大部分的利润来自于煤炭产业,为此,选定3家煤炭企业作为集团的综合标杆。
为了实现集团公司的多元互补发展、多产业协同的战略,根据美国通用电气的经验,就必须使主要产业能够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为此还需确定集团的主要产业标杆。首先,煤化工是延伸煤基产业链、增加煤炭附加值、大幅提升企业规模的主要方向,尽管目前盈利能力还不强,但在建项目多,实现全面投产后,煤化工产业的产值收入将超过煤炭主业,必将成为集团新的经济支柱;其次,为了消除煤炭外运通道不畅的问题,促进煤炭的就地转化并固化煤炭市场,集团发展电力产业是大势所趋,电力产业必将成为集团新经济增长点;第三,新加入的钢铁企业不仅在集团规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支柱性、标志性产业,所以钢铁也是集团未来大力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鉴于此,各选1家化工企业、电力企业和钢铁企业作为集团的产业标杆。
根据与优秀企业的对比分析并结合以上条件,集团公司选择神华集团、河南煤化工集团与冀中能源等3家大型能源企业作为综合标杆;同时确定中化集团(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华能集团及沙钢分别作为集团的化工、电力和钢铁产业标杆(参见附件九)。
四、对标指标选取
集团公司与国内大型煤炭标准值及神华、河南煤化工及冀中能源相比,在盈利能力指标、经济增长指标、项目投资、社会贡献等方面居于优势地位,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在财务方面,资产质量指标和债务风险指标方面相比标杆企业处于劣势,特别是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等主要指标分别劣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平均值、较低值。
2、在规模发展方面,营业收入等指标劣于神华等3家企业,主要是集团发展过分依赖于煤炭主业,其他产业发展较慢,一旦煤炭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集团的规模扩张。
3、在安全生产方面,集团百万吨死亡率是神华集团的7倍,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4、在自主创新方面,研发费用率低于河南煤化工约30%,同时也低于省国资委的要求。
5、在节能减排(如: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人工效率(如:人均创利)及资本运营(如:证券化资产占比)等方面与标杆企业还有相当的差距。
结合以上问题,并根据省主要领导的要求及省国资委的《监管企业全面对标考核活动实施方案》(陕国资分配发[2012]126)文件的精神,选择以下10项指标作为集团2012年的对标指标(参见附件十):
1、总资产周转率
2、资产负债率
3、非煤产业收入比重
4、百万吨死亡率
5、研发费用率
6、项目总投资增长率
7、证劵化资产占比
8、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9、人均创利
10、社会贡献率
五、集团对标后续安排
集团各部门根据本方案,把与本部门有关的集团对标指标分解到本部门,在现状分析、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学习标杆,并赴标杆企业参观学习,制定改进措施与整改时间表。同时严格按照《部门对标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陕煤化司发〔2012〕282号)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推进。
各板块公司根据本方案,参照集团对标指标将相关指标分解到本企业,并明确主要对标指标,优化各自的对标方案及对标指标。同时严格按照《2012年对标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陕煤化司发〔2012〕198号)规定的时间节点扎实推进。
各基层单位并根据板块公司确定的对标指标,分解到各企业,进一步优化各自的对标指标并严格按照相关板块的对标时间表扎实推进。
鉴于集团、各部门、板块公司、基层单位的对标指标是相互支撑的、相辅相成的一个系统,所以各板块公司须与集团、基层单位须与板块公司协商确定各自的对标指标。
六、对标管理评估与考核
为了更好推进和深化集团对标管理工作,并更准确地反映对标管理对促进企业战略发展、提升资产运营质量、提高资本回报水平的及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的程度,集团将建立对标管理评估体系并制定对标管理考核办法。集团公司将对各板块公司的对标工作进行模拟考核,主要针对各板块公司确定的3~5项主要对标指标的改进状况并结合国资委对标考核的相关要求进行评估考核。
附件一 对标行业(点对面对标)的综合指标列表
指标分类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公式 |
盈利能力 | 净资产收益率 | % |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
总资产报酬率 | %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 |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 % | 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 |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 | 利润总额/ 成本费用总额 | |
资本收益率 | % | 净利润/平均资本 其中:平均资本=[(年初实收资本+年初资本公积)+(年末实收资本+年末资本公积)]/2 | |
资产质量 | 总资产周转率 | 次 | 主营业务收人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次 |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
不良资产比率 | % | (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次 |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流动资产总额)/2 | |
资产现金回收率 | % | 经营现金净流量/ 平均资产总额 | |
债务风险 | 资产负债率 | % |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
已获利息倍数 | 倍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 |
速动比率 | % | 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 | 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 |
带息负债比率 | % | (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 | |
或有负债比率 | % | 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 其中: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承兑汇票+担保余额+贴现与担保外的被诉事项金额+其他或有负债 | |
经营增长 | 销售增长率 | % |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 | 扣除客观增减因素的年末国有资本及权益/年初国有资本及权益 | |
销售利润增长率 | % | (本年主营业务利润总额-上年主营业务利 润总额)/上年主营业务利润总额 | |
总资产增长率 | % | (年末资产总额- 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 | |
技术投入比率 | % | 本年科技支出合计/ 主营业务收人净额 |
补充指标 | 存货周转率 | 次 | 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平均余额 |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 % | (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三年前主营业务收入)^1/3-1) | |
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 | 成本费用总额/ 主营业务收入 | |
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 | 期间费用/ 主营业务收入 其中: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
经济增加值率 | % | 经济增加值/调整后资本 其中:经济增加值=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 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X50%)X(1-25%)- 调整后资本X平均资本成本率(5.5%) 调整后资本=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应付票据- 平均应付账款- 平均预收款项- 平均应交税费- 平均应付利息- 平均其他应付款- 平均其他流动负债- 平均专项应付款- 平均特准储备基金- 平均在建工程 | |
EBITDA率 | % |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主营业务收入 |
指标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公式 |
财务指标 | 净资产收益率 | % |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
总资产报酬率 | %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 |
总资产周转率 | 次 | 主营业务收人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次 |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
资产负债率 | % |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 |
已获利息倍数 | 倍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 |
销售(营业)增长率 | % |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 | 扣除客观增减因素的年末国有资本及权益/年初国有资本及权益 | |
规模发展 | 世界500强排名 | 位 | - |
营业收入 | 亿元 | - | |
资产总额 | 亿元 | - | |
净资产总额 | 亿元 | - | |
煤炭产量 | 万吨 | - | |
煤制化工品产量 | 万吨 | - | |
非煤产业收入比重 | % | 非煤产业收入/营业收入 | |
安全生产 | 百万吨死亡率 | 死亡人数/原煤产量(百万吨) | |
安全投入比率 | % | 安全投入/主营业务收入 | |
原煤完全成本 | 元 | - | |
主要煤化工产品单位成本 | 元 | - |
自主创新 | 申请专利数量 | 个 | - |
研发费用率 | % | 研发费用投入/营业收入 | |
人力资源 | 万元工资销售收入 | 万元 | 报告期销售收入总额(万元)/报告期工资总额(万元) |
劳动用工变动率 | % | 报告期全职合同制员工总人数/基期全职合同制员工总人数*100% - 1 | |
人均煤炭产量 | 吨 | 煤炭生产总产量/煤炭生产企业平均总人数 | |
人均产值 | 万元 | 营业收入/在岗人数 | |
人均创利 | 万元 | 净利润/在岗人数 | |
节能环保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 吨标煤/万元 | 原煤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工业总产值 |
采区回采率 | % | 采区出煤量/采区动用储量 | |
社会贡献 | 社会贡献率 | % | (纳税总额+净利润+利息支出+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平均总资产 |
项目建设 | 项目总投资(增长率) | 亿元(%) | |
新建项目投资额 | 亿元 | ||
在建项目投资额 | 亿元 | ||
资本运营 | 兼并收购资产占比 | % | 兼并收购资产/总资产 |
证劵化资产占比 | % | 证券化资产/总资产 |
陕煤化集团与国际煤炭行业综合指标(2011)对比
项目 | 2011年煤炭行业(国际) | 陕煤化2011 | ||||
优秀值 | 良好值 | 平均值 | 较低值 | 较差值 | 当期值 | |
净资产收益率(%) | 26.7 | 19.27 | 11.83 | 3.21 | -5.42 | 22 |
总资产报酬率(%) | 15.74 | 12.87 | 10 | 5.5 | 1.01 | 10.49 |
销售利润率(%) | 25.41 | 18.69 | 11.97 | 7.01 | 2.04 | 20.6 |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 1.63 | 1.31 | 1 | 0.74 | 0.48 | 6.45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34.07 | 24.38 | 14.7 | 8.38 | 2.07 | 25.3 |
资本收益率(%) | 54.96 | 38.04 | 21.12 | 7.92 | -5.28 | 11.7 |
总资产周转率(次) | 0.95 | 0.78 | 0.61 | 0.47 | 0.33 | 0.4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12.02 | 9.77 | 7.51 | 5.45 | 3.39 | 10.41 |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 3.22 | 2.49 | 1.76 | 1.35 | 0.94 | 1.12 |
资产现金回收率(%) | 16.67 | 13.34 | 10.02 | 5.24 | 0.46 | 0.52 |
资产负债率(%) | 37.57 | 46.54 | 55.51 | 66.22 | 76.93 | 68.86 |
已获利息倍数 | 19.14 | 12.26 | 5.38 | 3.11 | 0.84 | 6 |
速动比率(%) | 185.79 | 145.6 | 105.42 | 76.91 | 48.4 | 101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80.31 | 58.55 | 36.79 | 19.01 | 1.24 | 1.4 |
带息负债比率(%) | 14.18 | 26.42 | 38.66 | 51.5 | .34 | 56.8 |
销售增长率(%) | 41.67 | 31.54 | 21.41 | 13.68 | 5.95 | 36.78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28.19 | 122.57 | 116.95 | 107.74 | 98.54 | 112.31 |
销售利润增长率(%) | 46.31 | 33.16 | 20 | -5.97 | -31.93 | 47.85 |
总资产增长率(%) | 29. | 22.56 | 15.23 | 7.78 | 0.32 | 32.73 |
技术投入比率(%) | 1.6 | 1.3 | 1 | 0.7 | 0.3 | 2.21 |
附件四
陕煤化集团与国内煤炭行业综合指标(2011)对比
指标项目 | 2011年煤炭行业(国内) | 陕煤化2011 | ||||
优秀值 | 良好值 | 平均值 | 较低值 | 较差值 | 当期值 | |
一、盈利能力状况 | ||||||
净资产收益率(%) | 19.3 | 12.3 | 7.6 | 3.3 | -4.8 | 22 |
总资产报酬率(%) | 15.2 | 9.7 | 6.3 | 2.9 | -2.5 | 10.49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35.3 | 25.6 | 16.8 | 8.9 | 0.1 | 38.26 |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 10.4 | 5.3 | 1.5 | 0.6 | -0.7 | 6.45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29.7 | 16.2 | 9 | 3.9 | -4.8 | 25.3 |
资本收益率(%) | 24.9 | 16.9 | 9.2 | 4.6 | -4.6 | 11.7 |
二、资产质量状况 | ||||||
总资产周转率(次) | 1.6 | 1 | 0.5 | 0.3 | 0.1 | 0.4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21.7 | 15.4 | 8.7 | 4.2 | 2.7 | 10.41 |
不良资产比率(%) | 0.3 | 1.5 | 3 | 7 | 13.9 | 0 |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 2.9 | 2 | 1.2 | 0.8 | 0.5 | 1.12 |
资产现金回收率(%) | 20.9 | 13.4 | 6.6 | 1 | -4.1 | 0.52 |
三、债务风险状况 | ||||||
资产负债率(%) | 44.7 | 50.6 | 58 | 69.7 | 84.3 | 68.86 |
已获利息倍数 | 11.7 | 7.6 | 4.5 | 2.6 | -0.1 | 6 |
速动比率(%) | 149.9 | 126.1 | 101 | 62.1 | 39.8 | 101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35.8 | 26.9 | 16 | 1.2 | -6 | 1.4 |
带息负债比率(%) | 30.6 | 39.4 | 50.6 | 63.2 | 75 | 56.8 |
或有负债比率(%) | 0.6 | 1.3 | 5.3 | 12.4 | 20 | 0 |
四、经营增长状况 | ||||||
销售增长率(%) | 32.4 | 24.1 | 16.7 | 9 | 2.7 | 36.78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16.9 | 111.3 | 106.7 | 101.9 | 94.1 | 112.31 |
销售利润增长率(%) | 23.8 | 17.4 | 11.7 | 4.7 | -5.7 | 47.85 |
总资产增长率(%) | 23.2 | 18 | 12.8 | 2.8 | -7.8 | 32.73 |
技术投入比率(%) | 1.9 | 1.6 | 1.3 | 1 | 0.6 | 2.21 |
五、补充资料 | ||||||
存货周转率(次) | 17.7 | 11.9 | 8 | 4.7 | 2.3 | 8.32 |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 29.9 | 23.9 | 18.3 | 12.1 | 5.5 | 42.2 |
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60.3 | 74.2 | 86.6 | 97.4 | 103.3 | 86 |
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5.4 | 8.3 | 11.2 | 18.6 | 27.1 | 18.58 |
经济增加值率(%) | 19 | 9.1 | 3.8 | -5.3 | -9.3 | 5.77 |
EBITDA率(%) | 32 | 23.6 | 15.1 | 3.5 | -6 | 32.74 |
附件五
陕煤化集团与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综合指标(2011)对比
项目 | 2011年煤炭行业(国内大型煤炭企业) | 陕煤化2011 | ||||
优秀值 | 良好值 | 平均值 | 较低值 | 较差值 | 当期值 | |
一、盈利能力状况 | ||||||
净资产收益率(%) | 19.6 | 12.7 | 8.8 | 4.6 | -4.1 | 22 |
总资产报酬率(%) | 15.8 | 9.9 | 6.7 | 2.7 | -1.8 | 10.49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37.9 | 25.6 | 17 | 9.7 | 0.1 | 38.26 |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 10.5 | 5.7 | 1.8 | 0.8 | -0.6 | 6.45 |
成本费用利润率(%) | 29.9 | 17.7 | 11.3 | 4.6 | 0.7 | 25.3 |
资本收益率(%) | 25.9 | 17.3 | 9.8 | 4.7 | -3.1 | 11.7 |
二、资产质量状况 | ||||||
总资产周转率(次) | 1.8 | 1.1 | 0.5 | 0.3 | 0.1 | 0.4 |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 22.1 | 15.5 | 9.3 | 6.8 | 3.1 | 10.41 |
不良资产比率(%) | 0.2 | 1.2 | 1.5 | 5.8 | 11.3 | 0 |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 2.5 | 1.6 | 1.2 | 0.8 | 0.5 | 1.12 |
资产现金回收率(%) | 22.7 | 17.7 | 8.6 | 1.1 | -3.8 | 0.52 |
三、债务风险状况 | ||||||
资产负债率(%) | 41 | 47 | 57.2 | 67.4 | 78.6 | 68.86 |
已获利息倍数 | 11.9 | 7.7 | 5.2 | 3 | 0.2 | 6 |
速动比率(%) | 159 | 134.1 | 104.6 | 69.3 | 43.5 | 101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39.8 | 27.7 | 16.7 | 1.8 | -6.5 | 1.4 |
带息负债比率(%) | 33.6 | 42.5 | 51 | .1 | 75.3 | 56.8 |
或有负债比率(%) | 0.6 | 1.3 | 5.3 | 12.2 | 19.7 | 0 |
四、经营增长状况 | ||||||
销售增长率(%) | 35.9 | 28 | 21.3 | 15.2 | 7.8 | 36.78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117.1 | 111.4 | 107 | 102 | 93.2 | 112.31 |
销售利润增长率(%) | 26.5 | 22.1 | 17.4 | 7.4 | -2.6 | 47.85 |
总资产增长率(%) | 27.9 | 23.7 | 17 | 8.5 | -4.6 | 32.73 |
技术投入比率(%) | 1.8 | 1.5 | 1.2 | 0.9 | 0.5 | 2.21 |
五、补充资料 | ||||||
存货周转率(次) | 13.4 | 10.8 | 8.1 | 5.5 | 3 | 8.32 |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 | 31.4 | 24 | 19.9 | 14.3 | 5.7 | 42.2 |
成本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1 | 74.9 | 88 | 97.7 | 103.9 | 86 |
期间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5.6 | 8.4 | 11 | 18.1 | 26.3 | 18.58 |
经济增加值率(%) | 19 | 9.1 | 3.8 | -5 | -8.8 | 5.77 |
EBITDA率(%) | 31.5 | 22.7 | 14.5 | 5.5 | -4.6 | 32.74 |
附件六
陕煤化集团与煤炭行业前三甲(2011)专项指标对比
指标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中国神华集团 | 河南煤化工集团 | 冀中能源集团 | 陕煤化集团 |
财务指标 | 净资产收益率 | % | ||||
总资产报酬率 | % | |||||
总资产周转率 | 次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次 | |||||
资产负债率 | % | |||||
已获利息倍数 | 倍 | |||||
销售(营业)增长率 | % | |||||
资本保值增值率 | % | |||||
规模发展 | 世界500强排名 | 位 | 293 | 446 | 458 | |
营业收入 | 亿元 | 2803 | 1805 | 2157 | 709.9 | |
资产总额 | 亿元 | 6100 | 1908.9 | |||
净资产总额 | 亿元 | 594 | ||||
煤炭产量 | 万吨 | 40707 | 10186 | |||
煤制化工品产量 | 万吨 | 655.75 | ||||
非煤产业收入比重 | % | 38.62 | ||||
安全生产 | 百万吨死亡率 | 0.018 | 0.127 | |||
安全投入比率 | % | 2.32 | ||||
原煤完全成本 | 元 | 204.52 | ||||
煤制化工品单位成本 | 元 |
自主创新 | 申请专利数量 | 个 | 558 | 42 | ||
研发费用率 | % | 0.8 | 3 | 2.21 | ||
人力资源 | 万元工资销售收入 | 万元 | ||||
劳动用工变动率 | ||||||
人均煤炭产量 | 吨 | 1938 | 961.42 | |||
人均产值 | 万元 | 133 | 66.23 | |||
人均创利 | 万元 | 42.26 | 11.24 | |||
节能环保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 吨标煤/万元 | 0.705 | 1.18 | ||
采区回采率 | % | |||||
社会贡献 | 社会贡献率 | % | ||||
项目建设 | 项目总投资 | 亿元 | 174.68 | 335.7 | ||
新建项目投资额 | 亿元 | 332.49 | ||||
在建项目投资额 | 亿元 | 63.45 | ||||
资本运营 | 兼并收购资产占比 | % | ||||
证劵化资产占比 | % |
附件七
煤炭行业前三甲优势专项列表
标杆单位 | 学习方向 | 对口学习部门 | 备注 |
神华集团 | 全面预算管理 | 财务资产部 | |
用资成本管理 | 财务资产部 | ||
内部结算管理 | 财务资产部 | ||
项目管理 | 工程与物资部 | ||
战略规划与管理 | 战略规划部 | ||
研究室 | |||
资本运营管理 | 资本运营部 | ||
营销管理 | 市场营销部 | ||
科技研发 | 科技发展部 | ||
兼并收购 | 企业管理部 | ||
生产效率管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安全管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调度管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信息化建设 | 企业管理部 | ||
河南煤化工集团 | 节能减排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战略规划部 | 循环经济 |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部 | ||
规模发展 | 战略规划部 | ||
研究室 | |||
化工事业部 | 化工发展 | ||
科技研发 | 科技发展部 | ||
企业文化 | 企业文化部 |
冀中能源集团 | 产品成本管理 | 财务资产部 | |
预算管理 | 财务资产部 | ||
节能减排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规模发展 | 战略规划部 | ||
研究室 | |||
风险管理 | 审计部 | ||
党建工作 | 党群工作部 | ||
(以下部分专项学习标杆单位需各部门完善) | (示例如下) | ||
开滦集团 | 供应链管理 | 工程与物质部 |
专项职能 | 2011年最佳管理实践 | 优秀企业及成果来源 | 对口学习部门 | |
战略管理 | 战略规划 | 大型企业集团基于集群化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优化管理 |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战略规划部 |
兖矿集团“十二五”发展战略分析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战略规划部 | ||
基于产业链延伸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战略规划部 | ||
兼并重组 | 大型煤炭企业跨地区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战略规划部 | |
项目建设 | 系统控制下的国家重大项目群集成管理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工程与物质部 | |
国家大型煤电基地生态和谐矿区建设与管理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工程与物质部 | ||
自主创新 | 技术创新管理 | 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引领的超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开发 |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科技发展部 |
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培育机制的构建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科技发展部 | ||
运营管理 | 管理优化 | 联合石化企业价值链优化管理 | 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化工事业部 |
物资供应 | 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物资管理“四集中”的构建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工程与物质部 | |
创新物流金融优化资源配置 | 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工程与物质部 | ||
开滦集团基于煤炭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发展模式 | 开滦集团国际物流公司 现代大型煤炭企业经典管理案例 | 工程与物质部 | ||
大型铁矿山企业集中统一的物资精细化管理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工程与物质部 | ||
信息化管理 | 提升集团管控能力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企业管理部 | |
建设数字化矿井的集成管理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八矿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企业管理部 | ||
标杆管理 | 石化企业以加强基础管理为导向的标杆管理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企业管理部 | |
财务管理 | 煤炭企业“六位一体”材料成本管理体系建设 |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财务资产部 | |
大型煤炭企业基于定额对标优选的预算管控 |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财务资产部 | ||
石油企业提升整体价值的大预算管理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财务资产部 | ||
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和配置效率的集团化财务管理 |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财务资产部 | ||
大型石油企业实现精细管控的资金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运营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财务资产部 | ||
销售管理 | 油气产品交易全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市场营销部 | |
资本运营 | 资产经营公司统一融资平台建设 | 北京金正资产投资经营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资本运营部 |
专项职能 | 2011年最佳管理实践 | 优秀企业及成果来源 | 对口学习部门 |
风险控制 | 开滦集团法律风险管理模式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大型煤炭企业经典管理案例 | 企业管理部 |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审计部 | |
运用信息化系统提升内部审计管理水平 |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审计部 | |
以重大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 | 兖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审计部 | |
安全生产 | 大型煤炭企业实现健康发展的班组安全建设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业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 | 山东济宁运河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煤业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资源型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转型升级 |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三位一体”安全管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大型企业集团 “大调度”运行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煤质深度精益对标管理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大型煤矿煤质四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河南煤化工集团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大型煤矿标准工序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焦煤公司赵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
流程型石化企业基于过程控制的目标成本管理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化工事业部 | |
党建工作 | 以促进企业发展为中心的党务工作绩效管理 |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党群工作部 |
人力资源 | 服务于企业战略转型的人才管理 | 中化石油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提名委员会和人力资源部 |
集团化企业人力资源对标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河南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人力资源部 | |
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调结构、提素质”的战略与实践 | 河南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人力资源部 | |
大型企业集团面向转型跨越发展的立体化人才管理体系构建 |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人力资源部 | |
企业文化 | 以“和”文化为引领的和谐企业建设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企业文化部 |
大型煤炭企业文化“三融”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河南煤化工集团永煤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企业文化部 |
节能环保 | 以推进能效对标为核心的大型煤炭企业节能管理 |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 2011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 | 安全生产环保部 |
工会工作 | 国有大型企业以“三项核心制度”为基础的职工民主管理 |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工会 |
矿山企业基于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的人本管理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眼前山铁矿 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2012 | 工会 |
公司名称 | 简介 | 规模 | 主要产品 | 优势 |
中化集团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英文简称SINOCHEM GROUP)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历史上曾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企业。现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总部设在北京。 | 中化集团是最早入围《财富》全球500强的中国企业之一,迄今已22次入围,2012年名列第113位。 2011年销售收入4500亿元,总资产2583亿元,利润总额134亿元,纳税总额84.1亿元。 | 中化集团主业分布在能源、农业、化工、地产、金融五大领域,是中国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最大的农业投入品(化肥、种子、农药)一体化经营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并在高端地产酒店和非银行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作为一家立足市场竞争的综合性企业,中化集团提供的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中化”和“SINOCHEM”的品牌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 | 1、在化工领域,中化集团在氟化工、天然橡胶、化工物流、医药原料及制品、中间体、橡胶及制品、石化原料等细分领域保持领先优势,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交易地位,是中国领先的化工产品综合服务商。 2、中化集团的战略转型、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评估及服务于战略转型的人才管理获2012年国家级管理创新奖。 3、中化集团下属企业有较多的民营股份,经营较灵活。 4、中化集团在并购方面有成功经验。 |
云天化 |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云南天然气化工厂,是我国70年代初首批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建成的13家大型氮肥企业之一,始建于1974年,1977年建成投产。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集团从一家单一的氮肥生产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化肥、有 机化工、玻纤新材料、盐及盐化工、磷化采选、磷化工簽产业平台,跨行业、跨地区、 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打造了磷复肥、磷矿采选、玻纤新材料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平台。 | 2011年,集团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11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05位,中国化工500强第2位。 | 合成氨、尿素单套生产能力全国第一,100万吨/年;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全国第一、世界第三,420万吨/年。 磷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达43万吨,所属的马龙产业是国内最大的黄磷生产企业。 有机化工产能5万吨/年,年产季戊四醇1万吨,聚甲醛3万吨。 精制食盐和工业盐的年生产能力目前达60万吨,盐化工产品聚氯乙烯和烧碱的年产能26万吨。 玻纤新材料年生产能力目前达24万吨,是国内三大玻纤生产基地之一。 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磷矿资源优势和规模化的采选能力,集团磷矿石采选量达1300万吨/年。 | 1、合成氨、尿素单套生产能力全国第一。 2、高浓度磷复肥生产能力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
宜化 | 宜化集团是中国石化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代表企业之一。旗下拥有40多家生产实体企业,其中2家上市公司(湖北宜化、双环科技),5家中外合资公司,在北京、湖北、湖南、河北、河南、重庆、贵州、四川、云南、山西、内蒙、宁夏、青海、等地都有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重点发展化肥、化工、农药、电力、酿酒、金融、商贸、矿山开发、房地产开发、化工机械制造十大产业,拥有80多种产品。 | 宜化集团现有总资产450亿元,从业人员6万多人,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年出口创汇8亿美元,中国500强排名第201位,2011年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 | 宜化是亚洲最大的化肥制造商,年产1250万吨化学肥料,其中尿素700万吨、氯化铵200万吨、磷酸二铵100万吨、NPK100万吨、磷酸一铵100万吨、其它肥料50万吨。 宜化是亚洲最大的井矿盐生产企业,年产300万吨真空制盐。 宜化是中国最大的联碱化工生产企业,年产200万吨纯碱。 宜化是中国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企业,年产100万吨PVC、100万吨烧碱、120万吨电石。 | 1、亚洲最大的化肥制造商。 2、中国最大的联碱化工生产企业。 3、中国最大的氯碱化工生产企业。 |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 |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成立于1983年12月28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临渤海油田,南靠大港油田,占地面积14平方公里。 | 拥有的主要生产装置:炼油23套,化工24套,化纤3套。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550万吨/年,综合配套加工能力1250万吨/年,乙烯120万吨/年(含合资公司),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和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基地。对二甲苯 38万吨/年、PTA 34万吨/年、聚酯20万吨/年;原油储存能力27万立方米,拥有与主要生产装置相配套的装机容量40万千瓦、供水10万吨/日等公用工程系统。主要产品有清洁汽油、煤油、轻柴油、液化气、石油焦、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石油苯、聚酯、涤纶短纤等石油炼制、化工、化纤三大类产品。 | 1、国内目前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和华北地区最大的炼油基地。2、以加强基础管理为导向的标杆管理获国家级2012年管理创新奖。 3、拥有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素质优良的专业团队,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证审核,建立了职责清、责任明、标准细,执行有力、形象统一的内在管理长效机制。 |
公司名称 | 简介 | 规模 | 主要产品 | 优势 |
沙钢 | 沙钢集团是江苏省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全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 | 目前沙钢集团拥有总资产1700多亿元,职工4万余名。年生产能力炼铁2900万吨、炼钢3500万吨、轧材3300万吨。 2011年共完成炼铁26万吨,炼钢3192万吨,轧材3107万吨,销售收入2075亿元,利税104亿元。 | 主导产品宽厚板、热轧卷板、不锈钢热轧和冷轧板、高速线材、大盘卷线材、带肋钢筋、特钢大棒材已形成60多个系列和700多个品种近2000个规格,其中高速线材、带肋钢筋等产品荣获“实物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金杯奖”、“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带肋钢筋还获得了CARES认证,优质高线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出口免验”商品,优线生产总量和出口量连年名列全国第一,热轧板卷通过了欧盟CE认证,船板钢通过了九国船级社认证。“沙钢”牌商标还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42位,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名列第15位,全国民企中名列第2位,连续3年进入世界500强,2011年世界500强名列第366位,排名较上年递进49位。 | 1、沙钢集团充分发挥工艺装备、产品结构、企业品牌、现代物流等综合优势,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狠抓降本增效,创新营销机制,全力拓展市场。 2、在成本控制方面在全国钢铁行业保持领先。 |
宝钢 | 宝钢,于1978年12月23日,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在中国上海宝山区长江之畔打下第一根桩。经过30多年发展,宝钢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 | 2012年,宝钢连续第九年进入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197位,并当选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给予宝钢全球钢铁企业中最高的信用评级 | 宝钢以钢铁为主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2011年产量为4427万吨,位列全球钢铁企业第四位,利润总额181.5亿元,盈利居世界钢铁行业第二位。 | 1、技术领先; 2、盈利能力强,盈利居世界钢铁行业第二位 |
武钢 |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开始建设,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产,是和国资委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武钢拥有从矿山采掘、炼焦、炼铁、炼钢、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板材生产基地。 | 武钢联合重组鄂钢、柳钢、昆钢股份后,已成为生产规模逾4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居世界钢铁行业第四位。2010年武钢实现营业收入1907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038亿元,现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340位。 | 武钢现有三大主业,即钢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贸易。钢铁产品主要有热轧卷板、热轧型钢、热轧重轨、中厚板、冷轧卷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片、彩涂钢板、高速线材等几百个品种。目前武钢已成为全球最大、质量品种一流的硅钢生产基地;自主研发的汽车面板具备中高档轿车整车供货能力;高性能工程结构用钢、精品长材等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其中,冷轧硅钢片和船板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汽车板、桥梁用钢、管线钢、集装箱用钢、耐火耐候钢、电工系列用钢等优质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广泛的声誉。 | 全球最大、质量品种一流的硅钢生产基地。 |
五大发电企业主要指标对照 | |||||||||||
分类 | 指标 | 华能 | 国电 | 大唐 | 华电 | 中电投 | |||||
2010 | 2011 | 2010 | 2011 | 2010 | 2011 | 2010 | 2011 | 2010 | 2011 | ||
盈利能力 | 销售收入(亿元) | 2270 | 2703 | 1654 | 2143.1 | 1771 | 1888 | 1287 | 1692 | 1268 | 1576 |
利润(亿元) | 69.8 | 61 | 60.9 | 60.8 | 15.16 | 16.05 | 25.3 | 22 | 50.18 | 26 | |
发电量(亿千瓦时) | 5376 | 6046 | 4199 | 4770 | 4725 | 5156 | 35 | 4178 | 2940 | ||
节能减排 | 供电煤耗(克/千瓦时) | 322.72 | 318.68 | 326.3 | 321.3 | 324.83 | 328.2 | 321.1 | 331.75 | 321.77 | |
清洁能源装机比例(%) | 17.7 | 19.1 | 20 | 22 | 19.25 | 20.79 | 25 | 30.07 | 29.83 | ||
可持续发展能力 | 装机容量(万千瓦) | 11343 | 12538 | 9531 | 10672 | 10 | 11106 | 9019 | 9410 | 7072 | 7680 |
2011年核准项目(万千瓦) | 1008 | 1666 | 1384 | 1150 | 1321.5 | 839.9 | 1032 | ||||
煤业(煤炭产量:万吨) | 4886 | 06 | 4700 | 6505 | 1135 | 931 | 2260 | 5410 | 6068 |
指标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定义 | 指标公式 | 陕煤化2011年当期值 | 标杆值 | 标杆 | 选取理由 |
财务指标 | 总资产周转率 | 次 |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 主营业务收人净额/ 平均资产总额 | 0.4 | 1.1 | 行业良好值(达标) |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又是集团短板。 |
资产负债率 | % | 指公司年末的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 68.88 | 57.2 | 行业平均值(达标) |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债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又是集团短板。 | |
规模发展 | 非煤产业收入比重 | % | 传统煤业增长贡献率缩小 | 非煤产业收入/营业收入 | 规模发展是集团的战略目标之一,集团产业中现在的主营业务煤业受制于外部条件,发展潜力有限。实现规模发展的目标将主要放在非煤产业上。 | |||
安全生产 | 百万吨死亡率 | 每生产100万吨煤炭允许死亡的人数比例 | 死亡人数/原煤产量(百万吨) | 0.127 | 0.018 | 神华集团(超标) | 现在的主营业务煤业中,安全生产是考核重要指标之一。 | |
自主创新 | 研发费用率 | % | 研发费用投入/营业收入 | 2.21 | 3 | 河南煤化工(达标) | 研发费用率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衡量指标。 | |
项目建设 | 项目总投资增长率 | % | (本年度项目总投资-上年度项目总投资)/上年度项目总投资*100% | 项目总投资增长率是企业发展在项目建设上的综合体现。 | ||||
资本运营 | 证劵化资产占比 | % | 证券化资产/总资产 | 证劵化资产占比是资本运营成果的重要体现,对企业融资与发展壮大、降低债务风险有重要意义。 | ||||
节能环保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 吨标煤/万元 | 原煤生产综合能源消耗量/工业总产值 | 1.18 | 0.705 | 河南煤化工(追标)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节能环保的重要指标。 | |
人力资源 | 人均创利 | 万元 | 从利润的角度反映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在一个营业周期内的平均贡献 | 净利润/在岗人数 | 11.24 | 42.26 | 神华集团(追标) | 人均创利是人力资源指标中效率的最终体现,也反映企业的竞争力。 |
社会贡献 | 社会贡献率 | % | (纳税总额+净利润+利息支出+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平均总资产 | 社会贡献率是企业对社会贡献的综合体现,企业责任的主要标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