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12:25:58
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宋代诗歌一、宋代初年诗歌方面的三种风格,即”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白体:北宋初模仿学习白居易通俗平易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有徐铉、王禹偁,主要写闲适生活。2、晚唐体:北宋初,继承贾岛姚合的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林逋,注重用苦吟的方法描绘清新的自然现象。3、西昆体:北宋初出现的学习李商隐诗歌风格而形成的,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得名于《西昆酬唱集》。二、欧阳修与诗新运动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
推荐度:
导读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宋代诗歌一、宋代初年诗歌方面的三种风格,即”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白体:北宋初模仿学习白居易通俗平易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有徐铉、王禹偁,主要写闲适生活。2、晚唐体:北宋初,继承贾岛姚合的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林逋,注重用苦吟的方法描绘清新的自然现象。3、西昆体:北宋初出现的学习李商隐诗歌风格而形成的,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得名于《西昆酬唱集》。二、欧阳修与诗新运动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代诗歌

一、宋代初年诗歌方面的三种风格,即”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

1、白体:北宋初模仿学习白居易通俗平易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有徐铉、王禹偁,主要写闲适生活。

2、晚唐体:北宋初,继承贾岛姚合的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林逋,注重用苦吟的方法描绘清新的自然现象。

3、西昆体:北宋初出现的学习李商隐诗歌风格而形成的,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得名于《西昆酬唱集》。

二、欧阳修与诗新运动

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主张文章简而有法,反对晦涩险怪的文风。提出“诗穷而后工”说。(重点)

2、欧阳修的诗歌创作: 针对社会问题有感而发 写景抒情类

三、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1、前期诗文大多直接反映社会问题。

2、晚年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泊船瓜洲》

四、苏轼    “乌台诗案”(最早的)

1、苏轼的诗歌内容: 讽喻世事的政治诗。 写景抒情诗,多体现“理趣”,如《题西林壁》

2、苏轼诗歌的特点(重点)

苏轼的诗题材广阔无所不包,各体兼备,既有讽喻世事的政治诗,如《吴中田妇叹》,又有写景抒情诗《题西林壁》,擅长七言五体,但也有许多律诗和绝句。

感受新颖独特,比喻巧妙妥帖,联想出人意外(具有趣味,被后人称为“妙”),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把雨后的西湖比作西施的淡妆浓抹。

语言色泽艳丽。例《百步洪》,一口气用七种形象来比喻水势的汹涌湍急,显得富丽华美。

以才学为识,主要表现在喜发议论和善于用典两个方面,古体诗常使用很多典故,议论很多,就是律诗和绝句中,也常见议论。如《题西林壁》一诗,表现出人生的一种哲理。

五、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1、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首,是宋代声势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诗歌流派。得名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其特点是:实践上“以故为新”“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杜甫提出)

2、黄庭坚的诗歌创作: 诗歌理论:a提倡温柔敦厚的诗学观念。b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理论。c在语言上强调去陈反俗。d讲究诗的句法和结构。

 风格用四个字概括:生新瘦硬,生及生僻的典论,新是新词语,瘦硬是无华丽的语言无法吟唱。

3、“一组三宗”:杜甫为祖,三宗指黄庭坚、陈顺道、陆与义。

4、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六、南宋前期江西诗风的转变,最明显的两个人,吕本中、陈与义。

七、南宋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1、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

 诗歌思想内容:a表现民族意识,抒发豪放悲壮之情。B写自然景物与日常生活,表现闲适的情调。

 艺术成就a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兼备b语言自然精炼,平易晓畅。C雄浑沉郁和清新自然兼备。

 陆游提出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切感受,是诗歌创作的现实基础。

2、杨万里和“诚斋体”《诚斋集》

诚斋体:指杨万里所创作的那种平易自然、清新活泼的诗体。其诗歌特点是善于发现和把握自然、万物与日常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容易忽视的富有情趣和美感的景象,注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判断)

3、范成大和田园诗

范成大的代表诗集:《四时田园杂兴》60首。把表现田园宁静的生活和农民遭受的苦难这两条田园诗的特点统一起来。

八、南宋后期诗文

1、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永嘉四灵: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多表现凄清落寞的心境和自然淡泊的情怀,艺术上刻意求工,苦心的推敲锤炼字句,意境清远幽深。 江湖诗派:南宋后期出现,以刘克庄、戴复古为代表人物,得名于陈起刊刻的诗集《江湖集》,内容上多指斥时弊、讽刺朝政,学习晚唐、风格清丽。

第二章   宋代文学

一、北宋散文

1、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贡献: 以散文为主,融合骈体文。 开创了平易晓畅、委曲婉转的风格。《醉翁亭记》

2、苏轼的散文

A、内容: 议论文,善于翻出新奇的议论。 叙事记游文,手法自由。 书札序跋与杂著。

B、特点:以意为主,骈散交杂,长短错落。

第三章     宋词

一、北宋词坛

1、柳永和宋词的新变

柳永词的内容: 沿袭传统题材,写男女恋情歌儿舞女的情态。《定风波》 描写都市繁荣华丽的景象,例如《望海潮》,不仅写出杭州风景优美,也写出民众生活的富足。 感慨人生失意,抒发行役之思。如《八声甘州》、《雨霖铃》。

艺术成就: 他善于将抒情、叙事、议论、写景、说理融于一体,容纳复杂的内涵。例如《雨霖铃》上阙写景叙事,夏末秋初的季节,雨后空气清新带有凉意,送别无语,船夫催促,天空一片模糊,下阙抒情叙事,离别后,再美的风景,又能与谁一起分享? 善于化用以前诗歌中的语汇和意象。

2、苏轼与诗风变革

贡献: 扩大诗的题材。a、有传统题材和山水题材。B写自己的理想抱负,慷慨豪迈,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c面对自然,感怀今昔时这里感受。(重点)例如《水调歌头》 词的风格多样化。a、婉约、委婉、细密《江城子*记梦》b、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语言上“以诗为词”。

3、北宋后期词人

周邦彦: 他是北宋婉约派词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品《兰陵王*柳》

 以前的词论家评价他是“词家之冠”

 艺术成就:a、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b、讲究“章法”即整篇的结构。c、重视语言的锤炼,自然而又精致工巧。

二、南宋词坛

2、李清照    背诵《声声慢》《醉花阴》

词的内容: 早期词作中淡淡的惆怅和温馨、喜悦相交织 后期词充满愁苦悲凉之情。

词的特点:善于用细小生的形象来表达难以言传的感受,表现情感的微妙变化。语言上精心锤炼又浅易自然。语言上雅语与俗语兼用。

其词论思想:她主张词“别是一家”,即词与诗相区别,艺术上有独特性。

3、辛弃疾与南宋爱国诗人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抒发报国之志和壮志成空的悲哀,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歌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例如《清平乐》

艺术成就:境界扩大,感情豪爽开朗。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在词的意象上,多用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自然景象,或奇伟英豪的历史英雄形象。例如《水龙吟》中对沧江的描写和《永遇乐》一词中对孙权等人的描写都属此类。扩大了词的内容,拓宽了词的题材,既有传统的婉约词,《摸鱼儿 淳熙己亥》,又有表达豪放情感的豪放词《永》在语言上以文为词,语言更加自由,在词中大量使用散文句式,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例《水龙吟》一词中,有的句子很长,但意义连贯,铿锵有力。

辛派词人:陈亮、刘过

第四章  宋元话本(小说、新兴市民小说)

1、“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2、“话本小说”的结构:题目、入话、正话、篇尾

3、“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爱情类、公案类(社会问题小说)、豪侠类、神怪类,其中爱情类和公案类作品最多、成就最高。

4、其艺术成就: 情节曲折、故事性强,注重趣味性和虚构,注重情节的设计,注重叙事的诙谐。例如《一窟鬼》 “话本”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与市井民众在类似情况下所可能产生或向往的言行和思想感情。例《简帖和尚》,市民注重日常生活和谐。再如《宣和遗事》 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善于通过戏剧性的对话表现人物,描写的非常细腻。例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刘贵拜寿时的对话,家境殷实的呃老人资助落魄的女婿。

5、文言小说

6、北宋中后期三类成就较高的小说: 深受传统礼教的束缚,例如《赵飞燕别传》,宣扬女子的美德是不能嫉妒,否则受到神的惩罚。 受礼教的影响,但也有与话本相通的因素。例如《炀帝开河记》写他多愁善感的一面。 有鲜明的市井民众的思想特色,例如《张浩—花下与李氏结婚》(蕴含新的婚姻观念,婚姻是否成立或合法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而不是父母之命。考判断)

7、南宋和元代的文言小说

南宋:代表是洪迈的《夷坚志》,文言文小说集

A、其特点:篇幅加长,情节更加复杂。题材扩大,既有志怪的内容,也有反映纯粹人间故事的篇章。描写更加详细,引入若干口语。注重趣味性。

B、具有说教色彩的篇章:《吴小员外》、《西湖女子》、《张客奇遇》

C、南宋传奇的新变化:把男女之情置于封建礼法甚至个人生命之上的倾向。

2、元代文言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娇红记》

 歌颂了青年男女的坚贞爱情,并写出了这种爱情被扼杀。 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方面非常深切、细腻。

第五章   辽金文学

金代的作品:《西厢记诸宫调》   董解元

A、诸宫调:是流行于宋金时期的讲唱文学,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短套,再以不同宫调的短套联成长套,杂以叙述说唱故事。

B、《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源于元稹的《莺莺传》,后人又称“董西厢”。

C、其成就: 铺叙了爱情和礼教的矛盾冲突,以男女私情作为礼教的对立面而加以铺叙的,“董西厢”是第一个。 侧重人物思想的刻画。 注重人物性格发展过程的完整的揭示。

第六编   元代文学

   关汉卿

一、关剧的思想内容

1、公案剧:《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等,共同点是通过公案故事揭露了黑暗的社会势力,对弱小者的残酷压迫,表现了民众对宫廷的社会秩序和安宁社会秩序的向往。

2、爱情婚姻剧:《望江亭》、《救风尘》都反映了弱者对社会中势力的反抗并取得成功。

3、历史剧:《单刀会》、《双赴梦》、《哭存笑》写出了英雄人物在命运压迫下的失败,表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哀。

二、关剧的艺术成就。

1、题材上,关剧提出了社会正义这一严峻的问题。

2、结构上,关汉卿善于布置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营造戏剧氛围。例如《拜月亭》

3、人物形象众多,但性格鲜明。

4、语言上,关汉卿是元杂剧“本色派”代表。

第三章    元代爱情剧

一、王实甫《西厢记》

艺术成就:1、在剧情上,关目布置巧妙,写得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2、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张生既迂腐又轻狂,同时诚实质朴。3、语言优美,有大量唱曲,偏于华美,形成一种诗句的风格。

二、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1、《墙头马上》,赞美男女自由结合,取材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新乐府)

2、《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其重心以作者自身的体验为依据,来写唐玄宗的内心世界,渗透了作者因金国的灭亡而产生的人事沧桑和人生悲凉之感,以典雅优美、富于抒情特征的曲词而著名。

第四章 宋元南戏

一、南戏的形成及早期状况

1、南戏:北宋末到元末明初,中国南方形成的戏曲剧种,是我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题材上多反映当时在阶级和民族压迫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现实性强,并富有斗争性。

2、南戏与杂剧的异同:A、题材上,相同处:爱情婚姻剧和揭露社会黑暗的公案剧是二者的重要题材。不同处: 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自身的人生感慨和社会意识,而抒情性很强的作品,南戏中几乎没有。 要求维护稳定的家庭关系的伦理剧,在南戏中更集中和强烈。B、上,南戏各方面都更自由。 南戏的曲调配合上没有严密的宫调组织,可自由选择。 结构上可长可短,大多比杂剧长一些。 南戏中任何角色都可以唱。

二、元末南戏的复兴

1、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强调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要性,重点)

《荆钗记》提倡夫妇间的相互忠信,有鲜明的市井特点.(重点)

2、高明  《琵琶记》其前身是《赵贞女蔡二郎》,艺术成就:

 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人物主题,揭示“忠”、“孝”这封建时代的两大基本伦理观念的冲突。 剧中的语言大多本色自然。 在声调格律方面能根据剧情的需要灵活安排。

第五章  元代散曲

一、散曲的概念    分为两类:小令、套数

二、散曲的体性特征:1、内容上开拓了表现范围,它写了以前诗与词很少出现的市井生活。2、思想上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爱情题材上。3、格律形式上更自由,更富有变化。(“衬字”的出现)4、语言风格倾向通俗。

三、元代散曲的分期

1、前期,创作中心在北方,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A、特征: 作家传统信仰失落,对封建政治价值普遍采取否定的态度。 以赞赏的态度描写男女私情。 多以豪爽作风率直的表现自身情感。语言大多质朴自然。

B、前期作家中马致远的作品流传最多,评价最高,其作品内容以感叹历史兴亡、歌颂隐逸生活、吟咏山水田园风光为主,语言自然清冽、雅俗相间。

2、后期,创作中心在南方,代表人物张可久、乔吉。享誉最高的是张可久。

成就: 思想内容上有超过前期之处,表现在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和大胆的描写私情上。 语言向清雅工丽发展,接近词的风格。

3、元代散曲有两大家:张可久、乔吉。乔吉的散曲大多写男女风情、离愁别绪、诗宴酒会,多感叹人生短促,事事变迁。张可久的散曲多写隐居和游荡江湖的生活,部分作品流露出人生失意的不平,反映了人世的阴暗面。张可久是元人中流传散曲最多的作家。

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宋代诗歌一、宋代初年诗歌方面的三种风格,即”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白体:北宋初模仿学习白居易通俗平易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有徐铉、王禹偁,主要写闲适生活。2、晚唐体:北宋初,继承贾岛姚合的风格形成的,代表人物林逋,注重用苦吟的方法描绘清新的自然现象。3、西昆体:北宋初出现的学习李商隐诗歌风格而形成的,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代表人物:杨亿、刘筠、钱惟演,得名于《西昆酬唱集》。二、欧阳修与诗新运动1、欧阳修的文学主张:强调文道合一,文以明道。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