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的求实创新意识,掌握护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护理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能运用基本护理技术、临床护理技术、社区护理技术,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岗位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健康要求不断提高,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护理工作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工作内涵进一步深入、工作范畴进一步扩展。护理人才需求大质量高,对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专业能力
(1)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急、慢性和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与急救的护理配合;了解护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发展动态。
(2)掌握护理服务所必须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人文等学科知识并能综合有效地运用于护理工作中。
(3)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方法。
(4)具备必需的医疗卫生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3、社会能力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护理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具备正确认识社会、判别是非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人文素质:具有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诚实守信、谦逊正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与领导、同事团结合作。
(3)、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慎独意识强;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和对挫折、失败的承受能力。
4、方法能力
(1)、具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2)、具有解决护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的能力;
(3)、具有评判性思维,善于总结创新的能力,具有多元文化的护理知识,为不同护理对象提供良好护理的能力。
毕业标准:
①取得毕业证: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成绩全部合格,方能取得护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
②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毕业生除获得护理专业大专学历毕业证外,还必须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
③取得计算机应用能力证。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
(二)模式类型:工学结合
(三)模式名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指导思想:护理专业的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为主要课程模式。依据工作任务情境下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工作过程步骤和“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六个工作过程要素,选取“适度够用”的教学内容,且以经验性(怎么做)和策略性(怎么做更好)知识、技能为主。应以学生亲历完整工作过程为原则,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加以序化,并保证教学内容主要以“工具”的形态向学生传授。基此,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或案例式教学法,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步培养。
(五)总体框架设计: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形成如下图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经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训训练,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护士资格证(初级)、养老护理员、育婴师、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三、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基本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全日制普通中学初、高中毕业生。
四、获取证书最低要求
(一)计算机证书:全国计算机一级证书
(二)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
(1)护士执业资格证(必考)
(2)养老护理员(必考)
(3)育婴师(选考)
(4)营养师(选考)
(三)毕业生将来专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可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老年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
五、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
(一)专业基础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把各个单项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统一的、反复出现的知识、构建成基础性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各级各类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开展护理人才需求调研,了解专业面向,------分析职业岗位与工作过程-----了解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能力、设计系列工学项目对应课程----将单元项目模块任务融入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标准,开发项目课程与教学资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
(三)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拓展学习领域阶段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在核心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整合校企教育资源,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岗位其他能力要求,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准员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大幅度提升。同时,丰富学生职业经历,明确职业定位。让学生在各种工作环境和素质环境中、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学会做人做事。
六、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方案开发思路
根据护理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护士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适应“校院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继续完善以生命周期设置职业技术课和实践教学体系。将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
(二)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传染病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
表1 岗位(群)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就业领域 | 就业岗位 | 工作任务 | 岗位所需能力 | 工学项目对应课程 | 教学方法 | 教学条件 |
护理 | 临床护理 | 生活护理 | 1.掌握日常生活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生活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关爱精神 4.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士人文素养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
治疗护理 | 1.掌握相关治疗护理知识 2.具有熟练规范的治疗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敏锐的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4.具有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与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 人体结构功能学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伦理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实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学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 ||
疾病护理 | 1.掌握常见病病人的护理知识 2.具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 4.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5.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与不同病人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 人体结构功能学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病理学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传染病护理 五官科护理 老年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管理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护理伦理 | 讲授法 探究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实验实训室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 ||
危急重症护理 | 1.熟练掌握常用的危急重症护理技术 2.掌握急救药品的应用知识 3.具有常用急救仪器设备使用和保养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病人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能力 5.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 人体结构功能学 病理学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急救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管理 护理导论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伦理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ICU及急救实训室 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 ||
手术室护理 | 1.掌握必备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 2.掌握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知识,正确使用手术室常用器械和物品 3.熟练掌握手术室无菌操作技术,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 4.具有熟练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操作技能 5.具有敏锐的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能力 6.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 | 药物应用与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五官科护理 护理心理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手术室及 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 ||
精神护理 | 1.掌握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相关护理知识 2.具有规范而熟练的精神科护理操作技能 3.具有开展心理咨询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4.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 健康评估 精神护理 护理心理 基础护理技术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士人文素养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见习医院 | ||
健康教育 | 1.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具有应用健康教育程序,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5.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 药物应用与护理 健康评估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五官科护理 老年护理 护理心理 营养与健康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模拟病房 医院和社区实习基地 | ||
康复护理 | 1.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 2.掌握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方法 3.具有初步的康复机能评定、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能力 4.具有开展康复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能力 | 康复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士人文素养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多媒体教室 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模拟病房及辅助教学系统 | ||
社区护理 | 社区护理 | 1.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 营养与健康 社区护理 老年护理 康复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护士人文素养 社区保健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社区实习基地 | |
临终关怀 | 1.熟悉临终关怀的基本知识 2.具有临终关怀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心理护理技巧 4.具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 基础护理技术 老年护理 护理心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实习基地 | ||
健康保健 | 1.掌握预防保健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有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 社区保健 药物应用与护理 内科护理 外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 五官科护理 老年护理 社区护理 护理沟通与礼仪 护理与法 | 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项目实训 | 社区实习基地 |
(一)、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
包括职业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职业综合能力与职业拓展模块课程。(见表2)
表2 护理专业工学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课程构成表
专业 | 年制 | 年级 | 学期 | 专业课 | 公共课 |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期学时 | 总计 | 课程名称 | 周课时 | 学期学时 | 总计 | |||||
护理 | 三年 | 一年级 | 上学期 | 解剖学 | 6 | 108 | 16 | 语文 | 2 | 36 | 14 | |
生理学 | 8 | 144 | “三生” | 2 | 36 | |||||||
护理礼仪 | 2 | 36 | 普通话 | 2 | 36 | |||||||
计算机 | 2 | 36 | ||||||||||
数学 | 1 | 18 | ||||||||||
英语口语 | 1 | 18 | ||||||||||
音乐 | 2 | 36 | ||||||||||
体育 | 2 | 36 | ||||||||||
下学期 | 解剖学 | 6 | 108 | 16 | 语文 | 2 | 36 | 14 | ||||
免疫学 | 8 | 144 | 礼仪 | 2 | 36 | |||||||
护理心理学 | 2 | 36 | 音乐 | 2 | 36 | |||||||
英语口语 | 2 | 36 | ||||||||||
普通话 | 2 | 36 | ||||||||||
计算机 | 2 | 36 | ||||||||||
体育 | 2 | 36 | ||||||||||
二年级 | 上学期 | 病理学 | 6 | 108 | 18 | 语文 | 2 | 36 | 12 | |||
内科护理学 | 4 | 72 | 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 | 2 | 36 | |||||||
外科护理学 | 4 | 72 | 音乐 | 2 | 36 | |||||||
细胞生物学 | 4 | 72 | 心理健康 | 2 | 36 | |||||||
职业素养 | 2 | 36 | ||||||||||
体育 | 2 | 36 | ||||||||||
下学期 | 药理学 | 6 | 108 | 18 | 语文 | 2 | 36 | 12 | ||||
内科护理学 | 4 | 72 | 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 | 2 | 36 | |||||||
外科护理学 | 4 | 72 | 音乐 | 2 | 36 | |||||||
护理学基础 | 4 | 72 | 体育 | 2 | 36 | |||||||
心理健康 | 2 | 36 | ||||||||||
职业素养 | 2 | 36 | ||||||||||
三年级 | 实习 |
(二)、专业技术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要求
表3 专业技术(工学结合)模块课程教学实施要求
专业技术模块课程 | 总学时 | 教学场所 | 教学方式方法 | 主要考核方法 |
护理学基础 | 108 | 多媒体教室,校内、外基地 | 案例、参观、调查 | 考试 |
生理学基础 | 108 | 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考试 |
护理心理学 | 36 |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考试 |
药理学 | 108 |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
外科护理 | 104 |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
内科护理 | 104 |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
妇产科护理 | 72 |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
儿科护理 | 72 |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
护理心理 | 36 | 多媒体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
护理礼仪 | 36 | 一体化教室,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
岗前综合技能培训 | 108 | 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 案例、项目、任务驱动 |
(一)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72学时
目标描述
1、熟悉计算机的有关基础知识
2、了解磁盘操作系统的功能、组成与分类,并掌握以文件管理为基础的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掌握一种文字编辑软件Word2000的使用。掌握录入,编辑,保存文档的操作。掌握字符、字块及文件操作等基本技能。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4、掌握电子表格Excel2000的使用方法,能用该软件制作表格、插入图表、进行计算及简单的数据处理。
5、掌握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2000的使用。学会用该软件制作演示文稿。
6、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能在Internet网上查阅资料、下载文字和图片、进行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7、了解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8、掌握数据库Visual FoxPro 6.0软件的使用。包括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用该软件提供的命令和语句编写结构化程序。
9、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初步方法。 |
任务 任务1:操作Windows2000(XP) 任务2:使用Word2000编辑一段文字,并保存 任务3:使用Excel2000制定表格,并进行数据处理 任务4:使用Powerpoint2000制定演示文稿 任务5:利用Internet查阅资料、下载文件及图片,并进行文件传输与邮件收发 任务6:建立简单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设计简单的应用程序 |
目标描述
1、掌握护士素质与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2、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具备初步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
3、熟悉护理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护理的基本理论,确立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并能应用护理程序理论指导实践。
4、熟悉护理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护理法律意识
5、了解护理学的形成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
任务 任务1、护士素质与角色扮演 任务2、根据病例制定护理计划 任务3、护士职业防护 任务4、根据病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
目标描述
1、掌握药物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技能
2、具有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能力
3、具有对常见病非处方药的用药指导能力和药物咨询能力
4、具有对常用药物制剂的外观检查、查阅药物相互作用、检索配伍禁忌与准确换算药物剂量的能力
5、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
任务 任务1: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2: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4:局部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5: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6:抗组胺药、作用于子宫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7: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8:呼吸系统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9:泌尿系统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10: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11: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任务12: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
目标描述
1、掌握内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熟悉内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并了解相应的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
3、熟悉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原则,能在教师指导下,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
4、具有对内科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5、具有对内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及处理的能力,并能正确书写内科护理记录
6、具有配合医生实施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的能力
7、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8、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内科护理实践中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
内容(任务) 任务1: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任务2:肺炎及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任务3: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护理(体位引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胸腔穿刺术、呼吸机使用) 任务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任务5: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6: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护理(心脏电复律、人工心脏起搏、心血管介入诊疗术) 任务7:消化性溃疡与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任务8: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的护理(纤维胃镜检查、双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腹腔穿刺术) 任务9:尿路感染、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 任务10:透析病人的护理 任务11:贫血与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12:血液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的护理(骨髓穿刺术、骨髓移植术) 任务13:甲亢与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14: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护理 任务15:脑血管疾病与癫痫病人的护理 任务16: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诊疗技术的护理(腰椎穿刺术、高压氧舱) |
目标描述
1、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常用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并了解相应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有关疾病的概述
3、熟练掌握外科病人护理评估的方法,能够对外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
4、具有对外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进行分析的能力、能够初步提出病人现存或潜在的主要护理问题
5、能够应用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技术及外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初步解决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6、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掌握外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对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7、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8、具有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9、培养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在外科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尊重、爱护护理对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耐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
任 务 任务1:外科体液失衡病人的护理 任务2: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任务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任务4:外科营养支持疗法病人的护理 任务5:麻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任务6: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任务7:手术室的护理 任务8:外科感染病人护理 任务9:清创术与换药 任务10:肿瘤病人的护理 任务11:移植病人的护理 任务12: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13: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护理 任务14: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任务15:胸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16: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任务17: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18:肝胆胰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19:周围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20: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21:骨与关节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22:皮肤、性病病人的护理 |
目标描述
1、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常见病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妇产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
3、了解妇产科护理的概念、范畴、发展趋势
4、具有对妇产科常见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
5、具有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能力
6、能正确地进行妇产科主要护理技术操作
7、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8、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
任务 任务1:产前检查(腹部四部触诊和骨盆外测量) 任务2:分娩三个产程产妇的护理训练 任务3: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 任务4: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训练 任务5:产后出血产妇的救护配合 任务6:新生儿窒息的救护训练 任务7:妇科检查的护理训练 任务8:妇科常用护理技术训练 任务9:计划生育手术护理配合训练 |
目标描述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规律、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
2、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主要诊断检查及治疗要点
3、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4、熟悉儿科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原则
5、具有对儿科常见病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6、具有对儿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7、具有对儿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8、学会儿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9、初步具备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10、具有与他人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
任务 任务1:小儿体格测量方法 任务2:小儿营养与喂养 任务3: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任务4: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任务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6:腹泻患儿的护理 任务7: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任务8:贫血患儿的护理 任务9: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10: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11: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12:结核病患儿的护理 任务13:急症患儿的护理 |
目标描述
1、掌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病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危机干预的技术
3、熟练掌握心理护理的程序和护理诊断技术
4、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转归过程中的意义及对健康的影响
5、初步具有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心理诊断的能力
6、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卫生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育能力
7、建立整体护理的观念,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
任务 任务1:心理过程与人格分析 任务2:危机干预的技能训练 任务3:“放松疗法”练习 任务4:SCL-90、SAS、SDS量表练习 任务5:心理护理诊断练习 |
目标描述
1、掌握护理职业形象的规范要求
2、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礼仪知识及礼仪要求
3、掌握护理工作中交流技巧和沟通方法,并能融洽地进行护患沟通
4、熟悉礼仪的原则、特征及礼仪的作用
5、数以仪容、服饰礼仪基本要求,能恰当地进行形象设计
6、了解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及日常生活中的礼仪
7、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礼仪修养
8、掌握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的原则、类型、特点及技巧
9、熟悉沟通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
10、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模式和相关知识理论
11、具有正确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12、能通过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
任务 任务1:人际沟通训练 任务2:语言沟通训练 任务3:沟通技巧训练 任务4:日常生活人际沟通 任务5: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任务6: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人际沟通 任务7:面部及头部妆饰训练 任务8:工作服饰展示及训练 任务9:姿态训练 任务10:工作行为礼仪训练 任务11:行为礼仪综合表演 任务12:言谈礼仪训练 任务13:交往礼仪训练 任务14:护士日常工作礼仪训练 任务15:护士综合礼仪素质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