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考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二O 年 月
摘要.............................................................1
关键词...........................................................1
引言.............................................................1
一、当前我国职能转变的原因...................................2
1经济转型促进职能转变....................................2
2政治改革要求职能转变....................................2
3社会环境变化要求职能转变....................................2
二、当前我国职能转变的内容....................................2
1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3
2强化市场监督职能................................................3
3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4
4转变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的转变..................4
5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4
参考文献..........................................................5
致谢..............................................................5
摘要
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采用先经济后政治的方式虽然使经济逐步步入正轨,但政治明显脱节,不论在处理突发事件还是某些外交和经济问题时不免捉襟见肘。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我国职能转变的动因和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以用职能的转变说明我党在政治以及执政能力上的成熟,这种能力的强化证明一个务实成熟的政党的发展,不仅贯彻继续思想,实事求是,而且对经济和政治现实的把握日趋合理。
关键词
职能转变 动因 内容
引言
经济的转型对于政治的要求与当前政治自由状态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对职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职能的转变具有迫切性。[1]中国发展方向的新定位,中国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应当深化和细化对公共服务职责的认识,更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把转变职能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建设服务型又是中国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续深入推进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当前我国职能转变的原因
职能是在一定的时期内 ,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 ,它反映了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与方向。因此,职能的转变就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题中之义。我国职能转变的必然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的需求:经济转型;政治改革;社会环境变化。
1、经济转型促进职能转变。在我国,社会转型根本上是经济的转型,经济的转型对于整个社会的转型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传统的经济职能存在很多弊端,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原有经济职能的条件已发生了重大新变化,某些方面甚至是根本性变化。当前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企业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正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推动下,职能才具有了转变的现实必然性,而作为国家的执行者和地方稳定发展的推动者——地方,其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任何国家的都必须十分关注经济的发展,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领域。这样,经济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管理经济的职能、方法和手段的改变。
2、政治改革要求职能转变。我国政治仍然明显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确实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政治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进一步强调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必须继续把转变职能作为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力争取得新的进展。
3、社会环境变化要求职能转变。当前,我国的文化、技术、教育、法制、自然资源、人文、社会、经济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则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地方职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身,保持在更高层次上与变换了的环境平衡。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新社会问题使原来的社会问题变得复杂和尖锐,要求转变职能,加强社会管理。
二、当前我国职能转变的内容
研究职能变革的实质是思考如何在制度变迁的条件下适度界定职能,如何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使能够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所以根据当前我国的形势下,职能转变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
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
建设廉洁,就要充分认识在反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设,真正树立起廉洁行政的形象。要在制约行政权力上下工夫,建立起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在公务员收入相对不高,而又面临市场经济种种利益诱惑、物价频频升高的情况下,要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同时,必须保证每一个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和批评监督。建设高效,首要的就是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系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脱颖而出; 要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维护的权威,又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建设高效的另一方面就是杜绝官僚作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进行经济改革,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
2、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各级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还十分薄弱,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严重,加上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走私等,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
为此,必须建立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首先,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尽快出台反垄断法,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政垄断,防止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损害消费者利益;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同时,要建立的监管委员会,将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3、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中,职责之一是宏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得过多过细。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
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4、转变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的转变
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做到严格依法行政。根据世贸组织要求,要保证法律法规在全国的统一实施,有比较完善的依法行政,行政过程应当是透明的、可预见的、公开的。[3]各级部门应当摒弃陈旧的管理方式,严格依法行政,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从随意裁决转向依法办事。其次,要公开。透明度原则是世贸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改进管理方式的一个基本方法。各级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再次,要推行管理信息化。尽快实现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各级机关及各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也有利于与内外商人之间的联系和方便商人们办事,使行政管理更准确、快捷地实现互动。
5、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社会管理职能
建立服务型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我国职能与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严重不相适应,使职能进一步转变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问题,正如总理在谈到新一届施政原则时特别强调的:“关键在于职能的转变,成败在此一举”。为只有充分转变职能,我们才能期望获得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才能在经济发展方面获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陈瑞生等,中国改革全书[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
[2]何强,地方职能转变的动力机制与路径[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01.
[3]周平.当代中国地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致 谢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顺利的毕业了,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两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这篇论文的写作,也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