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名称:分类和整理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3.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4.单元教学重难点分析:
1. 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3.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5.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具体教学策略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6.课时安排(具体到每一小节)
2课时
11
教学
内容 | 第一课时 分类、整理 | 上课时间 | 总课时数 | |||||||
教具 | 多媒体 | 课型 | 随堂课 | |||||||
教学 目标 |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 |||||||||
学情 分析 |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 |||||||||
教学 重点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 |||||||||
教学 难点 | 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 |||||||||
教 学 过 程 | 创新设计 | |||||||||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气球) 有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 体验分类 我们先按形状来分一分,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几个? 那种气球最多?那种最少 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讨论汇报。 板演分法。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可以怎么分? 分小组互相说说这些气球还可以怎样分。 老师组织汇报交流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板书课题) 2、开放练习 拓宽思路(分正方体) 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 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 汇报交流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 ||||||||||
板书设计 | 课 后 作 业 | 上午:作业本 下午:口算 同步 | ||||||||
教学反思 |
教学
内容 | 第二课时 统计表 | 上课时间 | 总课时数 | |||||||
教具 | 多媒体 | 课型 | 随堂课 | |||||||
教学 目标 | 1.学会分同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4、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 |||||||||
学情 分析 | 学习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分类时,已经向学生渗透了统计的思想,但学生没有正式接触过统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想出把一些数据先进行分析再整理,所以教学时一定让学生经历整理表格数据的全过程。 | |||||||||
教学 重点 |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能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 |||||||||
教学 难点 | 把同一些物品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 | |||||||||
教 学 过 程 | 创新设计 | |||||||||
一、引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谁能说说什么是“分类”? 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课题:分类)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出示例2 观察这些人有什么不同?请你们根据观察到的不同把这些人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 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再听听别人是怎么分的。 3.指导看书。 a.说说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分的。 b.小结: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 三、巩固练习,体验根据不同标准分类 1.分图形(第30页第4题) 要求: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分图片。(第31页的第5题。)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3.小结分类方法。 师: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每找到一种不同,就能相应地得到一种分法。这就是按不同标准分类。接着就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本领来做些练习。 4.混合练习。(第31页的第6题) 四、应用练习 1.给公园中的人分类。(第32页第7题) 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在就让我们用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公园中的一个场景,请大家把他们分分类。 同桌互相说一种分法,然后交流。 2.给自己小组中的小朋友分类。 引导:刚才大家想到了许多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我们也听到了别的同学的想法。现在就请大家用学到的方法来给小组里的同学分类,你能有几种分法? a.小组活动。(放背景音乐) b.集体反馈交流。c.优胜组介绍所有的分法。 五、总结 上节课我们学了用一种方法分类,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时的关键是找到不同的地方。 | ||||||||||
板书设计 | 课 后 作 业 | 上午:作业本 下午:口算 同步 | ||||||||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