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 语文 | 单 元 | 第三单元12课 | 执教者 | |||
课 型 | 学时课 | 课 题 | 在天晴了的时候 | 上课时间 | |||
学习 要点 | 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 ||||||
学习 目标 | 学习目标 1.会认“炫、怯”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3.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自然清新的画面,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 ||||||
探究 问题 | 诗中描写了雨后的什么景象?这些描写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 | ||||||
应用 作业 | 朗读课文、完成练习册 | ||||||
文化 阅读 | 戴望舒(1905—1950)中国诗人。浙江杭县(今杭州)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代表作品有《雨巷》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凤蝶昆虫纲,鳞翅目,凤蝶科。大型昆虫。翅膀上密密麻麻生长着各色鳞片,形成绚丽花斑,后翅臀区有尾突。很多种类的幼虫以柑橘等树叶为食。常见有黄绿色的花椒凤蝶和黑色玉带凤蝶。 | ||||||
学习 重难点 | 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 ||||||
教学过程 | 二次备课 |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
活动一: 学生欣赏。 学生讨论并回答 活动二: 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同桌互读。 活动三: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 (凉爽又温柔)的泥路 (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自在闲游)的凤蝶儿 (1)泥路:凉爽又温柔。 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想说些什么呢? (2)小草: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 小草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炫耀着清新的绿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3)小白菊: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4)凤蝶儿:自在闲游。 有的 , ; 有的 , 。 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 (快乐) (赤、携、踏、涉) 齐读第三小节。 (清新、舒适) (热爱大自然) 活动四: 1.背诵诗歌。 2.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 | 活动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雨后景色的图片,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活动二: 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活动三: 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2.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是什么样子的? 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 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泥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事物的特点。 指导朗读:想象小草炫耀新绿的样子。 指导朗读:想象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样子。 指导朗读: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4.指导朗读:雨后的景色多美呀! 5.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读了第二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6.在天晴了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快乐。读了第三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7.在这首诗歌里,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活动四: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 2.你观察到的雨后景色是什么样的?模仿诗歌来写一写。 | ||||||
板书 设计 | 在天晴了的时候 泥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美丽 赤 携 踏 涉——快乐 推开 晕皱 闲游——舒适 | ||||||
教学 后记 |
|